付裡正聽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這話要是在他得知自己得病之前聽見,怕是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但是現在得病了,這種道理很自然的就能悟到,他訕訕的道:“現在若是不計較了,是不是也晚了。”

“不晚,什麼時候都不晚。”溫竹青道:“我的建議,一方面吃藥,另一方面,放開心胸坦然的過以後的日子。既不要膽戰心驚隨時算自己剩下的日子,也不要思切家裡得到什麼留下什麼。”“吃穿住行全都重要,飲食和長壽是密不可分的,咱們鄉下人為什麼比城裡人活的時間長?就是因為常年吃粗糧,加上種地打獵,身體自然好。所以,以後在吃得方面,可以增加自己愛吃的東西,這方面倒

是不用忌口,吃自己愛吃的,心情自然會好一些。”

溫竹青繼續說著:“至於心態方面,儘量做到無憂無慮,凡事想開,多出門轉轉,和人談談心聊聊天,感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最後道:“可能一下子做不到,不過記著這些話。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儘量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好,身體自然會好些。”

她說完了,屋裡好半天沒人說話。

畢竟,這番言論在鄉下人來說真的也是聞所未聞的。何況,這番話聽在心態不同的人耳中,意思也是完全不同。

心態好的,會想通這一點,按照她說的去做,自己好好過自己餘下的日子。心態不好的,聽著完全就是帶病延年了。

付裡正臉色青一陣紫一陣的,半天說不出來一個字。

溫竹青道:“我說的話你好好想想,想開了就想開了,想不開,誰也沒辦法。不過起碼有一點要做到,就是不要多生氣,心態調整好。”

付裡正將方子拿過去看了看,跟之前在城裡大夫那裡開的方子對了對,發現多了好幾味藥材,這一下又覺著有了希望,畢竟方子不同。

抬起頭對溫竹青道:“溫姑娘說的話我都記住了,回去了就照你說的做。”一頓又道:“你看我多久來看一次病合適?”

其實這病看不看的沒有很大的區別。

不過溫竹青也知道,叫他常來觀察,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希望,人只要有了希望,心態就會好一些。

想了想便道:“半個月來一次,我檢查一下病情。”

“半個月?”付裡正還愣了愣,大約覺著時間太長,又問道:“這藥”“藥方子不用變,以後就會一直吃這方子,所以不用看的太勤,半個月檢查一下治療的進展,等等的,就可以了。”溫竹青道:“最重要的還是我說的那些話,不要生氣,放寬心情,多看看好的事物。只要凡

事能首先想到好的方面,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付裡正如死灰一般的面色稍微好了些,便站了起來點頭道:“那就按照溫姑娘的吩咐,我半個月來一趟。”

溫竹青又道:“馬上過年了,家裡如果有在外面的子弟,可以叫回來一起過年,熱鬧熱鬧。”

付裡正明白了她的意思,面色又沉了沉,點了點頭,便告辭了。

喬大爺也跟著走了。

齊瞻道:“付裡正明顯還抱著希望,覺著你能給治好。你可倒好,簡直就是直接說治不好了,帶病延年吧。”溫竹青苦笑:“主要是我告訴他生病的時候,就已經說得很嚴重了。當時的情況不是和你說過了,為了叫他們住手不要再打了。現在說安撫的話,那等於是騙人了。再說了,我說的都是從大夫的角度認為是

對他最有利的,叫他瞭解清楚什麼對他的病情好。”

溫竹風和溫竹雨就從另一個屋子過來了,溫竹雨問道:“姐姐,那個人是幹什麼的?”

“看病的。”溫竹青回答道。

“看什麼病啊?”溫竹雨問。

溫竹青已經習慣了她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道:“重病。”

“多重的病?”果然溫竹雨接著又問。

溫竹青還沒回答,那邊齊瞻反倒給逗得笑了出聲。溫竹雨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了過去,笑著問:“五哥哥,什麼事這麼高興啊?”跑過去仰著臉。

齊瞻將她抱在炕邊坐下,笑著道:“竹雨喜歡有新衣服嗎?”

溫竹雨小臉都一亮,聲音清脆的笑著:“喜歡!”齊瞻轉頭正要叫廖媽媽,看見溫竹青睜大眼睛看著自己,忙笑著道:“上一次不是跟竹雨說不走嗎?不過有事還是走了,所以我叫裁縫給竹雨做了件新棉襖賠罪的跟你沒關係,是我這個當表哥的跟竹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和竹風做的。”

還循序漸進式的,解釋了一番,最後又加上溫竹風。

溫竹青張了張嘴,發覺要說的話都已經被人家預先堵住了。

新衣裳放在齊瞻住的那房子裡,廖媽媽去拿了過來,溫竹青便去廚房做午飯,這會兒午時都過了。

這幾天忙得很,基本上都是廖媽媽在做飯,廚房她都有好幾天沒進來了。洗了手準備做飯的時候,才發現好些東西居然都已經不知道放在哪裡了。

原本放生菜的筐子不知道挪到了哪裡去,找半天沒找到,去開啟了冰櫃的蓋子,看看今天中午做什麼。

發現冰櫃裡面塞得滿滿的,上面放了一大塊凍得和石頭塊一樣硬的一條大羊腿。

簡直無從下手。

溫竹青正在考慮怎麼做,廖媽媽又小跑著進來了,笑著忙叫:“姑娘您不用忙!午飯奴婢已經做好了。”

溫竹青有點奇怪的看了看爐灶,上面的鍋裡都是空的:“做的什麼?”

“一個胡蘿蔔玉米排骨湯,一個烏雞燉蘑菇。”廖媽媽說著指著角落:“在那邊正燉著呢。”

溫竹青順著看過去,這才發現角落居然放了一個圓鐵桶,這應該是大戶人家常有的那種簡易小灶,上面坐一個鍋,或者煲。

她驚訝的過去看:“還拿了這樣的爐灶來?這”齊瞻真把這裡當成家了,打算在這裡常吃常喝呀。廖媽媽笑著道:“這樣的灶方便,煮個茶燒個水,用這個灶就行了。不用點大灶膛,浪費柴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