妯娌倆拿出來齊慧的嫁妝單子商量了一下,照著給齊敏準備。

不過田地這邊出了點問題,溫竹青叫荷葉找出來家裡的田地莊子的清單,發現還真沒有特別合適的二百畝二等田。

找了半天,商量著不如就給一百五十畝上等田?這樣齊慧那邊也不會覺著吃了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崔氏道:“咱們可能覺著沒問題,但誰知道齊敏怎麼想,人家還想著要五百畝呢,所以這事咱倆只是這樣說,最後拿主意的還是老爺子,老爺子說行,就行。”

溫竹青好笑,崔氏現在也特別會使心眼。“還有就是打首飾,原本是做好了的,不過這不,既然要做就給齊蝶一起準備上,我就來問問你,竹雨的到底要不要現在準備?你須得知道,首飾可不是那麼容易打的,一套首飾複雜點的,只金銀的材

質就得一兩個月,若要是點翠的,絞絲的,更是三五個月,甚至一兩年都有可能。咱們多找幾個工匠,但也需要早些準備。”崔氏道。

溫竹青一聽忙點頭:“早準備就早準備吧,我叫竹雨自己選樣子,樣子選好了就給二嫂送去。”

崔氏這才滿意的笑了道:“這就對了。你總還不著急的樣子,弄得我跟在後面空著急。”

溫竹青笑了。

商量了一天,崔氏走了。溫竹青便起身來竹雨這邊,看看她在幹什麼。走到這邊門口聽見屋裡有女孩兒的笑聲,這才想起來,袁紅宜今天過來玩。

溫竹青就沒有進去,跟黃芪說,晚上叫姐兒過去吃飯。她就回來了。不過晚上竹雨沒過來,倒是黃芪端了一盤點心過來了,笑著道:“姐兒和六姑娘、袁姑娘一起玩呢,還教六姑娘、袁姑娘做點心,這就是幾位姑娘做的,往小爺那邊送去了一盤,奶奶這邊

送過來一盤,叫奴婢問問奶奶,您找她有什麼事,如果不重要,就明天再說?”

溫竹青好笑,只好道:“行啊,明天再說不過袁姑娘這會兒還沒走?一會兒走的時候,你叫外面幾個婆子跟著送回袁府去,看著進了府門再回來。”

黃芪笑著點頭:“您放心,姐兒都吩咐了。”

溫竹青好笑的搖頭,竹雨倒是安頓的好,正看著盤子裡翠綠的糕點琢磨,這到底能吃不能吃的時候,齊瞻回來了。

溫竹青忙捏了塊點心過去,給他塞到了嘴裡:“餓了吧,嚐嚐點心。”

齊瞻剛說了一句:“我不吃”點心已經塞到嘴裡了,只好吃了,道:“綠豆糕?怎麼味道怪怪的?放了鹽又放了糖?”

溫竹青噗的一笑:“真的?”

“什麼真的假的這是誰做的?總不會是你?”齊瞻看她笑的古怪,懷疑的問道。

溫竹青笑著搖頭:“當然不是我。不好吃嗎?”

“不好吃。”一聽不是她做的,齊瞻便馬上搖頭:“一點都不好吃。誰做的?新來的廚娘?這樣的手藝可不行啊。”

溫竹青笑:“竹雨做的。”說著重新拿了一塊,小心的咬了一口,嘗了嘗,果然,味道有點怪,應該是放了糖又放了些鹽,但是好在全都放的不多。

齊瞻愣了愣,好笑的搖頭:“竹雨的手藝不行啊。”說著要進去洗澡,溫竹青跑過來將剩下的半塊也塞到了他的嘴裡。

“這麼難吃,你不吃為什麼一直給我?”齊瞻只好吃了質問。

溫竹青笑眯眯的:“不要浪費嘛,這可是竹雨親手做的。”

齊瞻哭笑不得,進去洗澡了。過了一會兒在裡面喊溫竹青進去服侍他。

吃過了晚飯,夫妻倆和平常一樣,抱著尚哥兒去園子逛,說這一天各自遇到的事情。果然,齊瞻問她:“二嫂是不是已經和你說了,孫氏換了地方的事情?”

溫竹青點頭:“說了,但是沒說換到哪裡去。”

“渭南那邊,那邊有咱家幾百畝地,幾個莊子,那邊是老爺發家的地方,有幾個忠心的老下人都是在那邊養老。那有個叫修德庵的,沒什麼香火,只是離咱家莊子近,老爺送那邊去,也有人看著。”

齊瞻說著頓了頓,道:“是因為齊敏去找過孫氏兩回,齊慧也去過幾回,老爺去安家,聽安家的意思,齊慧鬧得幾次事,都是孫氏給出的主意。老爺這就火了,直接送更遠的地方去了。”

溫竹青奇怪,想了想道:“但到底是不是啊?”齊瞻道:“怎麼不是?孫氏是什麼樣的人你還不瞭解?真以為她能甘心?必定會折騰想辦法,齊慧的事雖然不敢說全然都是她的責任,但她也脫不了干係。老爺跟齊慧也說清楚了,如果在折騰,叫安家

休回來了,下場就跟她娘一樣也是送到家庵去。”

溫竹青嚇了一跳:“安家要休了齊慧?!”

“不不,”齊瞻笑了:“安家不敢也不會這麼做,只不過是齊老爺嚇唬齊慧而已,叫她老實點。”

溫竹青松了口氣,道:“嚇得我千萬別折騰了,齊慧最好是能聰明點,在折騰真是沒什麼好下場。”

“不單單是齊慧,齊敏也一樣。糊塗的簡直不知道說什麼好,現在還去找孫氏嘀咕嫁妝的事,真是”齊瞻確實不知道怎麼說了,過了一會兒道:“糊塗。”“幸好齊鈺還沒被帶的太歪。齊敏確實不太行,這一年多跟齊蝶、齊繡都不來往,從沒帶著齊蝶、齊繡過來玩過。”溫竹青道:“相反齊蝶倒是挺懂事的,常去找齊鈺,領著齊鈺去東府給齊老爺請安

什麼的。”

齊瞻點了點頭:“齊敏出門了,估計家裡氣氛會更好一點。”

這倒是的,想起之前齊敏鬧得那些事,溫竹青也是搖頭嘆氣。

兩人慢悠悠往前走著,到了荷花池這邊,進亭子裡坐下了,聽著荷花池周圍的蛙鳴聲。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遠處,有人背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