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飛燕眼裡的詫異太過明顯。樊景倒是緩了語氣。只是淡淡地道:“燕兒快些吃吧,休要因著旁人而累了心神?”

飛燕此是也是倦怠得很,身在虎穴而又不知驍王此時是何等的境況,雖然是吃飯,可是腦子裡依然轉個不停,吃了幾口便再也難以下嚥了。

那阿與此時恐怕已經是身陷於賊巢之中,也不是她沒有法子逃出生天……不過那樊景看起來已經是起了休離了阿與的心思了。最近通古部式微,早已經不是經年前那個軍力雄厚的泱泱大部族了,樊景心內的涼薄,也是現在才讓人猛然驚醒的。

吃完飯後,此時夜幕低垂,村婦端來了熱水,伺候著飛燕洗了手腳,飛燕原是擔心這樊景孟浪,可能是因著估計她落水昏迷,身體尚虛的緣故樊景沒有在這木屋內多作停留。飛燕略略松了口氣。

畢竟這裡是驍王的地盤,不知他們做了什麼安排,竟是可以安然躲藏在這裡。

這樣在木屋內憋悶了足足一天,樊景到是“恩准”了飛燕出屋活動一下。樊景拿出衣衫,待飛燕穿好後,又遞來一雙木屐。飛燕看了眼木屐,伸手接過,穿到腳上。這木屐是漁民常用之物,下面是鋸齒形,方便漁民在灘塗上採拾貝類,撲捉螃蟹。不過飛燕腳上這雙和普通木屐有些不同,乃是用兩根麻繩交叉套在腳趾和腳踝之處,若是不穿布襪,走起來麻繩便磨蹭著腳上皮膚,一會功夫腳上就會起了紅印。如果走的久了,必然磨出血泡。飛燕知道這是樊景特意用來防備自己逃跑之用的。

出了木屋,飛燕環顧四周,終於看清了木屋所處之地。這木屋乃是建在一處峭壁的山崖上。峭壁如一把匕首般筆直地插入大海,崖壁中間有一個斷面。木屋和漁村便建在這崖面之上。有兩條陡峭的小路斜著通向崖頂和崖底。崖底是個背風的天然小港。

漁村不大,寥寥十幾戶。房屋是用崖頂的石頭壘砌,每戶都有石頭搭建的矮牆,裡面圈著雞鴨犬鵝。耳邊是犬鳴雞叫,伴著海浪撞擊崖底的碰碰聲,不消多時便淹沒在了洶湧的波濤聲裡了,彷彿是個遺世**的世外桃源一般。

看到這裡,飛燕的心內一沉,這樣便宜刁鑽的地方,雖然是緊挨著淮南卻是一時難以尋到的。

此時漁村晚風習習,顯得海風硬朗了很多,飛燕身上穿著農婦厚實的冬衣,倒是不覺得天寒。樊景出了漁村,不知放幹什麼去了。

她望見宣鳴正坐在院子裡的一塊青石上,悠閒自在地在一張破桌子上砌著清茶,那副怡然自得的模樣,可真是像是身在宮廷裡閒庭散步。

看到飛燕出了屋子,宣鳴微微一笑,衝著飛燕一揮茶杯,無聲地邀約著她前來品茶。

飛燕趿拉著一雙露趾的木屐慢慢地踱了過去。一旁宣鳴的隨侍搬來了一把椅子,擺在了桌子的斜側方。

那椅子倒是比宣鳴的青石略略的矮了一截。飛燕看了那侍衛一眼,心道也是個懂事的,若是依著前朝的身份,自己倒是比這飲茶的皇孫身份低得多了,坐著矮凳倒是無可厚非。

桌子雖破,可是擺在其上的茶具卻是精緻異常,那把紫砂的泥壺表面被磋磨得光滑細膩,開啟蓋子,便能瞟見裡面積掛的厚厚的茶垢,看著得是養了十餘年的。當滾燙的茶水澆在壺身上時,

看飛燕盯著茶具出身,宣鳴笑了笑:“從宮裡帶出的東西,也就是只是剩下這套茶具了,我的母妃早前拜託制壺大師飄雲先生特製的這套茶壺,我拿到手裡時,壺還沒養熟,以後若是無事,每日必定沏茶三次,如今倒是出脫出些可以見人的模樣了。”

飛燕微微一笑,伸手接過他遞來的茶杯,淺酌了一口:“的確是味道醇正,但是也是茶的味道罷了,渴極了的時候,還不若一大碗清水來得解渴。人生在世要的不過是一瓢飲一簞食,有個遮身避難之所而已,若是一味放不開繁華,最後倒是累及了自身罷了。”

宣鳴怎麼會聽不懂飛燕的言外之意,執握著茶盅的長指微轉,鳳眼卻是挑起笑道:“這點在下倒是羞愧,不及尉遲小姐的灑脫,只是小姐原是在長街賣粥,為何如今卻是身在王府?不知那裡的一簞食一瓢飲可是與庶民同享的是同樣滋味?又或者是食了新君的恩澤,便可盡忘了舊主的照拂?”

他的表情祥和,可是這話裡的譏諷卻是辣味十足。

飛燕慢慢放下了茶杯,順著宣鳴的話略略回想了自己這幾年的前塵,一時間竟是也有些悵然,不過卻並沒有如宣鳴所預料的那般露出羞憤的神色。

“世事難料,飛燕也不知自己以後經年又會是身在何處?原以為這輩子當時如同若干侯府女子一般,及笄而嫁,相夫教子便是平淡度過一生。奈何身在亂世,遭逢家變驟然喪父,那時便是一心想著匡扶亂世完成先父遺志……最後卻是混忘了父親投身從戎的初衷乃是保家衛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是國又是何?家又是安在何處?飛燕覺得賣粥的那段日子便是體會的最深。

記得京中動亂的前幾年,我曾經帶著侍女去街上選買雜用,京城裡的老字號卻是封門得十有*,不是他們的生意不好,可是就算是有盈門的顧客,卻是支付不起昂貴的京城街頭的新稅,於是許多老字號的鋪子都轉了手,低價兌給了當朝天子寵妃瑨妃的父親。待得商鋪收攏得差不多了,在取消新稅,高價將鋪子再讓兌出去。

這一買一賣,豐盈的是皇帝新寵的私府庫銀,殃及的卻是那些苦心經營從來不敢缺斤少兩欺騙童叟的商號。

有了這樣的樣板,圈佔公田,霸佔庶民私田的手段便是層出不求。

一國的立法根本卻可以成為權臣謀私的工具,如同兒戲一般隨意地擺佈,那時飛燕雖然是個後宅的無知閨閣少女卻是也感到國之不國的痛心疾首,俱是伸出了不該的妄念,想要憑藉著一己之力,改變一些什麼。

後來,家逢變故不得不當街賣粥,卻發現這新朝的生意倒是比起舊朝要好做些了。雖是個無憑無靠的攤販,卻是可以憑藉著一身的勞苦,換得果腹的錢銀,更可以供著堂弟讀書明理。有時累了一天,收拾乾淨了爐灶,站在巷口的榕樹下納涼時,看著京城老巷家家炊煙裊裊,便自感到,普天下的庶民其實關心的並不是那皇位上坐的是何人,而是自己一日三餐的陶碗裡是否能吃上塊五花三層的香肉……

我承蒙驍王錯愛,迎娶入府,然幸而能略盡些雕蟲小技,幫助二殿下改進淮南的民生,雖不能與民同用粗茶淡飯,可是想到能改進民生,每天倒是極少有窮極無聊之時。”

這番平易的話語,卻是讓宣鳴的目光微微發沉。

飛燕點到這裡,便是急急收了口。宣鳴乃是前太子的兒子,大梁皇帝的嫡皇孫,在遭逢變故時,哪裡嘗過前朝敗落,民不聊生的苦楚。其後,他流落民間,恐怕心念所想的也不過是自己的舊夢繁華。

在宣鳴看來,這萬里江山大抵本就該是他宣家的,那霍氏一族不過是鳩佔鵲巢罷了。人的際遇不同,所思所想自然是不同。

可看他也不是愚蒙之輩,眼裡倒是看不見咄咄逼人的貪慾之心,身在皇家,想必自小開蒙先生教授的也是“以天下為先”的君王之道,若是肯顧念黎庶,絕了復辟舊朝的念想,豈不是天下之福?便是出言略點一點,至於他是否能聽得進去倒是不甚多求。

宣鳴似乎也不欲多言,只是放下了茶杯,就在起身而立,飛燕一眼瞟見了他的衣服的前襟處似乎滲出了一絲血跡,在雪白的衣袍上顯得分外扎眼。

他看到了飛燕留意的目光,微微一笑道:“尉遲公的女兒,果真是個口齒伶俐的女中豪傑,怨不得那顯赫的大齊二殿下竟然是奮不顧人,眾目睽睽下跳入湍急的河流,急於解救落水的愛妃,這等伉儷情深還真是羨煞旁人了呢!在下身上的傷口乃是驍王在落水與在下纏鬥時留下的,這番厚贈,來定必定加倍奉還於卿……不知小姐還曾記得在下批算的那一卜卦?”

飛燕挑了挑眉,她自然記得這宣鳴假扮道士時,曾經為自己批了一卦,說是不宜北行之類的。

宣鳴笑言道:“那一卦乃是妨夫之兆,若是北行,必定內宮虛火大旺,卻是要燒死夫君的一把大火……在下倒是很是期待早日護送尉遲小姐奔赴北疆,到時便要好好瞻仰一下驍勇的大齊二殿下的垂死之相!”。。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