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待夥計說話,庭芳便道:“定國公世子我卻認識,煩你同他說一聲兒,借與我看看可好?”

夥計為難的道:“小的卻不好說,世子爺預定了許久,只因書本太多不好挪動,才耽誤到今日。約好了過兩日趕車來抬的。”內心腹誹:大小姐噯,您老也不瞧瞧您佔了多少本,如此精貴的物事,您說借就借,世子爺知道了還當咱不會辦事呢。整整一車的書,多大的單子啊,連東家都盯的緊緊的,若不是葉閣老家的小姐不好得罪,一般人見都見不著。隨便就去傳話,趕上世子爺心情不好,他還要不要混了!

“他便是一目十行,也看不完那麼許多。”庭芳笑道,“我又不要他的,不過借幾本回去抄錄。你瞧我帶的才幾個人,煩你去報個信吧。”徐景昌看不完,她也看不完。既然是熟人,換著借就是。想來她們家那位帥師兄不至於小氣。實在不行,她花銀子租總行了吧?

夥計猶在躊躇,勉強笑道:“小姐莫為難小的,此事真做不得主。”

庭芳奇道:“不過是白問一句,我又不立刻搬走,有什麼為難的?”

夥計方道:“小的身份卑微,不敢隨意去貴人跟前回話。若小姐真想借,還煩請小姐寫個字帖兒或是使個人傳話。我等是近不得貴人身邊兒的。”

庭芳無意刁難夥計,笑道:“是了,是我想的不周全。只是我今日並沒帶多少人,我是姑娘家,字帖更不好亂寫。定國公世子是我叔叔的學生,你也休哄我,他買那麼多書,你近不去他跟前,總有人近得去。你只說是葉閣老家的四姑娘,他便知道了。”就算不知道,也猜的出來。又囑咐了一句,“我就借了家去看看。過幾日還他。”

京城權貴人家多聯絡有親,官家小姐認識個把世子爺乃常事,沒準還是什麼姑表姨表之類的至親,眼前的小姐年紀雖小,卻是口齒清晰明白,想是個厲害的,也不便得罪。橫豎他就使人傳個話,答應不答應與他無干。便走到外頭喚了個小廝,如此這般說了一回,小廝飛奔而去。

庭芳抓緊時間掃書。本朝沒出現在歷史書裡,前朝卻是明確有記載的明朝。歷史拐點從明末開始,新建的王朝把清兵打退,自己坐了江山。如果本朝□□不是穿的,那就是平行世界。既然時間相當於她所認知的清朝,歐洲的許多科技已見雛形。雖說後來對此時的幾何代數都有許多修正,但這些都是數學的基礎,有些方法在現代人眼裡顯的笨拙,卻是極其寶貴的思路。上輩子太方便了,有很多公式沒有仔細的捋過。這輩子身為千金小姐,還是註定沒辦法有出息的那種,正好有時間慢慢推演。給苦逼的生活添上一抹亮色。

庭芳看書很快,她不求內容,只是瀏覽。有些知識太淺的就丟開手,覺得有意思的便暗暗記下名字。一個時辰過去,桌子摞了幾疊她掃完的書籍。初等數學放一邊,有難度的放在中間,旁邊還有不少機械類的。庭芳心想:原來大師兄是工科僧,怪不得文科辣麼慘烈,偏科麼,太正常了!可惜古代文科為重,要擱在後世,他爹就不至於愁成那樣,反而要逢人便炫耀兒子的好成績了。

學問上的事胡媽媽不懂,然她在書香門第混了一輩子,自是知道從陳家到葉家,凡是看中了某本書的主子,基本要瘋魔半日。庭芳的行為她連眉毛都懶的抬,自叫夥計搬了花樣子來,帶著丫頭們比劃著,時不時指揮丫頭描幾個。崇文書局的人服務十分周到,筆墨紙硯端來隨便抄,還笑問:“咱們是書局,方便的很。媽媽不若把看中的撿出來,我們單定個冊子與你,如何?”

胡媽媽便愉快的大肆挑揀起來。庭芳鬱悶的道:“那你們怎麼不把我想要的書翻錄幾本?”

夥計笑道:“好叫小姐知道,您手中的書,都是番邦字兒的,我們誰也不認得,容易抄錯。您要翻錄,我們認識好些抄書為生的讀書人可替您抄,咱們卻是不敢應承的。萬一抄錯了可不是砸了招牌?”

有些內容庭芳還真的想收藏,便道:“那你替我尋幾個抄書的,番邦字不用抄,只把數字符號圖案抄下來即可。”反正鬼畫符她也看不懂,抄也白抄。

夥計忙道:“小姐撿幾本想要的,列個單子,小的尋人抄了,再送去府上。”

庭芳還在掃書,拿不定主意,先道:“你把《幾何原本》替我包上。沒翻譯的也要。”

夥計心中一喜,《幾何原本》總計十五卷,因是手抄本,又極為稀少,即便在書局的夥計看來都是貴的離譜的價格。普通印刷書才二三百文一本,這個愣是標價一兩銀子一本,庫裡總共才幾套,多少年了都賣不出去,要不是崇文書局家大業大,擱小書店的東家早愁死了。如今小姑娘一口氣就買完全套,夥計算著自己的水頭,眼睛都眯成一條縫兒了。

正說話,門被敲了幾下,只聽外頭道:“在下定國公府徐景昌,裡頭可是葉家的四妹妹?”

胡媽媽一個激靈站起來,道:“徐公子可是有事?”

庭芳壓低聲音對胡媽媽道:“二叔的學生,無須緊張。”

胡媽媽聲音更低:“二老爺不得已收的紈絝,才不是正經學生。”若是正經收的,那便是自家兄妹,共處一室並沒什麼不妥。但是紈絝麼……

庭芳指了指桌上的書:“我有求於他……”

胡媽媽:“……”

徐景昌在門外站了半天,裡頭都沒動靜,正想再問,門忽的開啟,出來個四十來歲的媽媽。再看時,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站在媽媽身後,恰是正月裡在葉府花園見過的那位。庭芳端正行禮:“見過大師兄。”

徐景昌滿心歡喜被一盆冷水刺啦澆的透透的,聲音都蔫了八分:“四妹妹好,你喜歡西洋書?”心裡卻道,這調皮丫頭又出什麼么蛾子?上回禍害了梅花,這回莫不是想禍害我好不容易弄回來的書吧?

庭芳看徐景昌滿臉警惕,心中瞭然。作為前幾天才跟熊孩子鬥法的過來人,十分理解徐景昌的心態。數學是門逆天的學科,別說古代中國,就擱二十一世紀義務教育強制填鴨法的小學,被四則運算折磨的死去活來的學生都不在少數。她個小學四年級的小朋友看幾何書,正常人都不信。可惜她的確不是正常人,張嘴便道:“我最愛算學,正想問師兄借書。”

徐景昌原是以為有了知己,興沖沖的跑來,沒想到遇到個豆丁,還說愛算學。扯淡能先打個草稿嗎?崇文書局的《幾何原本》都擺了好幾年無人問津,您老衝上來就直接奔西洋原本去了,信你才怪!

庭芳在徐景昌越來越懷疑的眼神中下定決心,必須要取信於人,否則別說借回去抄,現在就立刻不能看。誰也不會把珍貴書籍讓熊孩子禍害的——她實在太小了。眼睛掃了掃桌面,還是拿起那本有翻譯的《幾何原本》,隨便翻到某頁看了看,才笑道:“師兄可知此題有幾種解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徐景昌瞟過一眼,知道她指著的是哪一題後,愣了愣:“幾種解法?”

庭芳笑的甜極了,抄起方才胡媽媽描花樣子的筆就開始列公式。真.小學數學,幹過微積分的人,自然隨便就能五六七八種或是換湯換藥或是換湯不換藥的解法。庭芳寫的飛快,不多時連圖帶公式,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一張紙,而後遞到徐景昌面前:“如何?”

很遺憾,自學成才的徐景昌幾乎看不懂,差點被嘔死。於是可愛的徐同學現場出題,無比老套的雞兔同籠,試圖以此題瞭解庭芳的真實數學水平。庭芳差點要用微博上的吹口哨指揮雞兔的法子調戲徐同學了,好歹記著還要借書,不能給人留下不正經的印象,才故作正經道:“很容易,二元一次方程可解。”

徐景昌兩眼蚊香:“什麼是二元一次方程?”

庭芳愉快的把xy換成甲乙,寫上公式,分析解說了一番,順手出了個同型別的題目出來。徐景昌拿過題目往公式裡填,幾乎是秒算出來答案,頓時被庭芳驚呆了!雞兔同籠十分經典,喜愛算學的人幾乎都會做,他拿出來不過試試庭芳,萬沒想到她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解了,還很熟練的樣子。

庭芳心裡比了個勝利的手勢,甜甜笑道:“師兄,這些書可以借我看看麼?”

徐景昌方才回過神來,問:“你讀過《數書九章》?那裡頭倒是叫方程,只如今都叫天元式了。”

作為理科僧,庭芳的歷史必然只有會考水平。上大學時的數學史不過聽一耳朵就忘,不由問道:“《數書九章》是什麼?”

徐景昌目瞪口呆:“你沒聽過?那你怎麼想出來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