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良功十分無奈的走進正廳,打著哈欠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就是精力好!”又衝徐景昌道,“儀賓忙了好些天,不累麼?”

庭芳抿嘴笑:“熬過了今年,替先生包個大紅包。”

錢良功擺擺手:“我才不稀罕紅包,明兒放我一天假是真。老了老了,精神不濟了。”

周毅踏進門恰好聽到最後一句,笑道:“先生過謙了,還不曾到拿老當益壯形容的年紀呢。”說畢看到坐在一旁的霍克,愣了一下。他們議事找個洋人作甚?但只一瞬就回過神,裝作沒看見,自找了個位置坐下。

庭芳在大案上鋪了一張紙,上面畫了大致的南昌城示意圖,又圈出了幾大塊功能區,乃庭芳方才隨手畫的。錢良功指著地圖道:“城裡被水泡過一遭兒,差不多的人家都損失慘重。索性重新規劃,學京裡頭的式樣,衙門做一處,市集做一處。”

徐景昌道:“正是如此想,只何處做什麼,請先生指教。”

錢良功道:“商議著來吧,一座城裡,先劃分出多少行當,一個行當一處地盤,再留些餘量就差不離了。”

庭芳道:“那些都好說,要緊是下水道。城內的排水與沿河堤壩得統一考慮。南昌多雨,儘可能避免內澇。都是木房子,澇一回百姓一兩年緩不過來。百姓艱苦,就不好發展商業,等著地裡的莊稼,下輩子都難回京城。”庭芳隱晦的點了一句未來目標,又道,“再則,提醒諸位一句,現如今京城極難居住,咱們恰好利用修建南昌城積累經驗,到時候京城修繕起來,隨口便能說出一二三四,何愁不能在殿下跟前露臉?要知道便是從龍之功,也得叫百官信服。否則他們今日挑釁明日叫板,光應付他們找茬,正經事都不好做。武無第二文無第一,混朝堂的就沒有善茬兒。”

在屋內將來混朝堂的,就是錢良功與周毅了。二人一個沒有進士功名,一個赳赳武夫,很是需要些技能加成。庭芳原就認為不歷州牧不入中樞,可惜現在的規則翰林才是儲相。想要改變至少得先混進去再說。

此乃肺腑之言,周毅衝庭芳感激一笑:“郡主說的極是,常言道打鐵還要自身硬,咱們先練就一聲硬本事,省的將來叫人挑揀。”

徐景昌又道:“未必今晚就有章程,咱們先想想。過二日約上布政使並南昌縣令等人一併出謀劃策。論理都指揮使不管民政,只不過如今百廢待興,群策群力罷了。最後總要布政使拍板才合規矩。”

徐景昌定了基調,幾個人才開始七嘴八舌的商議。中國有城市規劃的傳統,比如唐朝的都城,功能就非常齊備合理。錢良功雜書看的不少,一口氣總結了歷代皇城建設的章程。

霍克在一旁聽的無比讚歎,不愧是歷史悠久的國度,雖然未曾發展工業,管理上的經驗簡直無與倫比。比起此時的英格蘭,中國無疑是貧窮的。尤其深入內陸後,隨處可見衣衫襤褸的居民,武器更是落後。可城市規劃佈局又是那麼老練。聽幾人話語中的意思,將來要修建皇城,可見是權利中心的人物。霍克心念一動,覺得是個混入京城的好機會,立刻就加入了討論:“我有一個提議。”

徐景昌點頭:“請說。”

霍克道:“我在廣州的時候,覺的你們陸地上運貨非常麻煩。青石板路很顛簸,黃土路經常出現大坑。雨下大了,路面就不能行走,常常卸不下貨物。我們歐洲運送貨物的馬車,都是沿著軌道走的。那樣會平穩許多,至少不會有坑。”

徐景昌在大同使用過半水力的軌道,很是便利,經霍克一提醒立刻就想到城裡亦可使用,忙執筆記錄下來。

歐洲能發明火車,不是空穴來風。兩千多年前古羅馬時代就有鐵軌了,所以十九世紀蒸汽機技術成熟後就想用燃料代替難以照料的馬匹,便有了第一輛蒸汽火車。火車強悍的運輸能力直接逼死了鏢局、重創了漕運,更是改變了戰爭的方式。一戰以後對鐵路的控制就成了戰爭的重中之重。越往後鐵路越重要,此刻開始有雛形是很不錯的提議。但沒見過的人很難想象,錢良功忙問:“軌道是什麼?”

徐景昌很熟悉軌道,隨手在紙上畫了個立體圖形,解釋道:“同車轍一個意思,只不過車轍是下陷,軌道是突起。法子是好,就是太耗鐵。再則馬車的車輪要相應改良,有些不便。四妹妹覺得呢?”

霍克噎了一下,合著你們全懂?難道他今晚就插不上話了麼?

有來自未來的庭芳,霍克確實插不上什麼話。只聽庭芳道:“神父提議甚好,要想富先修路。先把軌道鋪妥,再開始修建房屋,運材料可節省許多時間。軌道得雙向,中間再留一條道兒給外地來的馬車走。兩側則只過行人。每隔一段做個路口,便於行人過馬路。”庭芳邊說邊畫示意圖,將後世的道路設計融入現在的靈感中,“如此,道路佔地便極寬,多少佔了百姓居住的地盤。”

周毅笑道:“郡主必有法子!”

錢良功調笑:“周千戶拍的一手好馬屁!”

周毅道:“哪裡是馬屁,分明是有眼力價兒,郡主只差沒把胸有成竹寫在臉上了。”

庭芳笑了笑:“我不過一說,還請諸位不吝指教。”稍微頓了頓,又道,“房屋統一蓋兩層,房子不用大,功能考慮好,路面的寬度就騰出來了。”

錢良功皺眉:“百姓肯聽麼?”

庭芳勾起嘴角:“無需他們聽。他們現在都是腳無立錐之地,多數住的是臨時搭建的棚子,無力蓋房屋。咱們劃出居住區,有些地方蓋木房子,有些蓋磚石房子,有些則是空地,分別出售。如此,軍費便有了。”

錢良功忙問:“那原先他們有地的呢?”

庭芳道:“他們有地沒房子,拿原先的地來換蓋了房子的地,還得出房屋錢不是?或是許他們用大塊的地換小塊的地加房子。預計今年底修好,不能讓百姓在棚子裡過冬,易凍死人。便叫他們寫了欠條,明年秋收後還賬便是。具體明日尋了布政使討論,這一條先記下,落實下去三言兩語可講不明白。”

徐景昌果然飛快記了,卻問:“我們沒那麼多錢蓋全城的房屋。”

錢良功道:“那好說,放話給商戶,分他們一半的利。”

庭芳促狹一笑:“我可沒打算自己蓋房子。”

周毅奇道:“那方才說的是?”

庭芳道:“昔日管仲鹽鐵專營,卡住頭尾已是暴利。咱們是官衙,何必跟百姓磨牙?先歸攏地,再建生產房屋零件的工廠。咱們只管跟商人賣零件,他們蓋房子賺差價,末了他們賣了房子,咱們問商人收稅即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景昌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一點就透:“如此,蓋房子與做零件都需工匠,可暫解流民之困。一場大水,許多人家都沒了人口,地便荒著。依我看且叫商戶用糧食換地,我們才能騰出手來。”

錢良功摸著鬍子道:“難就難在商戶願不願意來換地。”

招商引資一直是內陸城市的重要工作,想把土豪們撈到自己碗裡搞經濟建設從來不容易。庭芳想了半日,才道:“我們先做預備,不管有沒有商人來,房子總要蓋的。且待我去封信與楊提舉,他管鹽運,哪個鹽商不用討好他?鹽商之富休說一個小小的南昌城,聚攏起來,恐怕京城都能蓋的妥妥帖帖。”

周毅忙問:“楊提舉是哪個?”

庭芳道:“我大舅母之父,本家是鎮國公,他是正經的兩榜進士,家中豪富,簡在帝心。”

周毅抽抽嘴角,閣老家的孫女就是不一般,哪個犄角旮旯裡都有親朋故舊,當真是想做什麼便做什麼。

錢良功笑道:“郡主的外祖家,亦是名門望族。令堂的嫁妝銀子,聽任兄說足足跑了兩年的船才還清,好不艱辛!”

徐景昌道:“岳母沒要,還在東湖的賬上。”

錢良功:“……”

庭芳吐吐舌頭:“她寫信來說給我做嫁妝啦。可惜現在咱們缺的是糧不是錢。”

徐景昌笑了笑,忽然想起一事,淡淡說道:“天暗了,明日再議吧。周毅你送霍克神父回房,早點安歇。”

霍克當了半日佈景板,鬱悶非常。強笑道:“不用客氣,我先告辭。”城市規劃不可能一個晚上就商量完,霍克主要是拉關系,也不急一時,更不好打攪徐景昌夫婦休息,只好先走了。

錢良功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周毅把霍克送出大門,又折了回來,默契的對徐景昌笑道:“儀賓有什麼要說的?”

徐景昌道:“你們兩個太精了。”

周毅嘿嘿笑道:“就從來沒有議事議的如此輕巧的,才一個時辰沒到,郡主肯放過我們?”

庭芳撇嘴:“說的好像我喪心病狂一樣。”

徐景昌正色道:“才說起糧食,我心中有些不安。京畿早有邪教,西邊不太平,江南有異動。世人信那槍打出頭鳥的話,如今出頭鳥都飛出三隻了,旁的人恐怕蠢蠢欲動,也有樣學樣起來。故,咱們手中的現錢,還是囤了糧食為上。再有如今的模樣,翻過今年,必須拿下江西,頂好還有安徽。地盤不夠大便沒有足夠的糧食,更沒有足夠的兵。江南自古富庶不好對付,荊楚人也不好惹,咱們雖鍍了朝廷一層皮,但真吃了虧,朝廷便是想救也鞭長莫及。真個軍閥混戰,江西卡在中間,可是四面楚歌。”

周毅道:“故兵不在多,在精。人多難養。”

徐景昌點頭:“該把我們的火器營搬過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