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昌眼底的焦慮,印入了庭芳的眼簾。庭芳深吸一口氣,迫使自己冷靜。再崎嶇的路,只要願意走,總能走到盡頭。原先還想誘使西洋打日本,現在只怕沒那麼容易。日本就快明治維新,在將來列強瓜分華夏的時候,分得一杯羹。庭芳絕不能容忍日本的囂張,因為真正打斷國運的,並非兩次鴉片戰爭,而是甲午海戰。內憂外患的兩個國家在海上對賭國運,這一次,不會讓日本贏!

庭芳鎮定了好一會兒,才幽幽道:“師兄,西洋人很快就要有蒸汽船了。”蒸汽船的誕生,奠定了英國的海上霸權,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的巔峰。

徐景昌問:“什麼是蒸汽船?”

庭芳垂下眼眸:“用蒸汽驅動船前行,而不是僅靠風帆。之後……是內燃機。我們落後了很多,必須奮起直追。洋人比蒙古難纏。他們已縱橫海上多年,南洋、北美已盡數落入他們的手中。中原繁盛時,尚且想擴張,何況菇毛飲血之徒。”近代史上最慘的不只是武力的落後,被蒙古鐵騎踐踏時,還能說口服心不服。但西洋的大炮轟開國門後,大家驚悚的發現,被碾壓的不止武力,還有文明!那種從心底生出的絕望,壓斷了國人的脊樑。一直到庭芳前世,還有無數人崇洋媚外。思想上的震盪,有時候比武器還要可怕。

徐景昌道:“我知道。”

庭芳望向徐景昌。

徐景昌臉色微沉:“我見過他們的加農炮。他們如今只是生意人,但將來未必只有生意人。如此規模,朝廷不摻和是不可能的。”

“然!”庭芳道,“政治與經濟,從來密不可分。”

經濟好懂,政治是什麼?徐景昌茫然的問庭芳。庭芳便又細細解說了一番。

徐景昌不由問:“你對西洋很瞭解?”

庭芳苦笑:“稍微有點。”她們那個年代,理科生高二會考後就不用學歷史。上大學後得閒看了點書,終歸是過去的事,沒有細究。誰知道會穿越呢?千金難買早知道,幸而不是原本的清朝,不然更抓瞎。至少現在還能有一絲僥倖。

徐景昌拍拍庭芳的胳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悄悄告訴你,他們的船我已有部分圖紙,並已發給殿下。殿下早先就想造大海船。如今朝廷有意涉足海運,不如叫朝廷造了來,殿下正可掌握技術。橫豎朝中比殿下強的也沒幾個。”

庭芳終於露出笑顏,朝廷再窮,實力也比他們雄厚。與其讓那幫人渣把錢都用去做莫名其妙的事,不如發展科技。忙提議道:“歲入是鐵定不夠的,戶部沒有銀子。你快寫信與殿下,叫他上書聖上,可叫商戶出銀錢造船,到時候的利潤分他們一杯羹便是。只要有利可圖,商人總捨得出大價錢。”說畢,笑道,“順道送劉永豐一個大禮?”

徐景昌點了下庭芳的額頭:“你就算計他吧!朝廷至多讓他們稍微賺點,真利益可觀時即刻翻臉不認人。那起子人素來貪得無厭,肯讓利與商戶才怪。”

庭芳笑道:“那時候誰坐天下還不一定呢,偌大一個國家,稍微讓點又怎麼了?你趕緊寫信,等咱們去了江西,通訊就沒那麼方便了。”

徐景昌道:“你寫吧,我還得做絲綢販子去。”

庭芳點點頭,走到書桌旁,提筆寫信。每次朝廷肯放鬆一點點,民間資本立刻就會四面八方的湧入。朝廷無錢,鹽商絲商卻是錢多的沒地方花去,只好在住宅上極盡奢華。高中歷史課本上講,近代大商人賺了錢沒有再投資,反而轉向土地,故資本主義無法發展。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無數的壁壘約束著他們,尤其是華夏的商人多吃的是政策飯,靠技術與努力的根本沒幾家。

晉商第一次興起是因為靠近大同,佔盡天時地利,為朝廷運糧以換鹽引,賺的盆滿缽滿。當朝廷罷黜開中制之後,立刻就沒落了。第二次則是太平天國導致歲幣無法順利入京,朝廷依靠晉商轉運賦稅,根本懶的做民間生意。待到國外銀行殺進來,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他們存世的根本,是政策、是聯姻、是子弟科舉在朝為官維護宗族,唯獨沒有客戶。

他們又是全國最有錢的人。朝廷要做的,是誘使他們把錢吐出來,跟隨朝廷一起,錢滾錢利滾利。華夏並不是一片很好的能發展商業的土地,因為每次商業的興起,朝廷就會眼紅,就會掠奪。庭芳暫控制不住將來,先把條陳寫出來是正經。

寫完,晾乾。庭芳拿著條陳往議事廳走去。三個幕僚快速的閱讀了一遍,任邵英道:“那幫商戶未必就信朝廷。”

庭芳點頭:“多半不信。”她所在的歷史裡,外國銀行進來後,清廷也開始跟風。因無資本和經驗,頭一個找的便是晉商。但晉商的東家無論掌櫃們如何哀求,始終不肯鬆口。說服那些天生躺在金飯碗裡的主兒勞心勞力調轉馬頭,非常艱難。就像華夏的土地上,□□上國做了幾千年,根本想不到還有除了北方以外的民族可以踐踏這片土地。昔日的優勢常常會成為毀滅的基石,不論在商業在政治甚至在宗教上,都是常態,不足為奇。

楊志初又看了幾遍,道:“大商戶不肯,小商戶未必不願意。罷了,橫豎是朝廷操心的事兒。咱們只需替殿下謀劃一二。便是有不足之處,總好過一無是處的太子。如今窗戶紙已捅開,殿下便不能再縮著了。”

錢良功道:“老楊說的極是!”

任邵英有些低落的道:“有不足之處才好,否則……”搖頭,先太子就是“不足”太少;現太子則不足太多。福王若能掙個不多不少,便是大善。

幾人都直面了幾年前的宮變,齊齊一嘆,彼此心中都是懷念。唯有庭芳怔了半日,方才覺得有些不可描述的慶幸。先太子宅心仁厚,但處事猶豫,上位之後未必就是一代明君。只不過比著平郡王,看誰都像聖明天子。可是即便先太子能夠做好皇帝,那也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好皇帝。即將到來的十九世紀,最不需要的便是“好”皇帝!華夏需要一個眼界開明、認得清現實、不拘泥於過去輝煌的統治者。歷史的車輪走過了工業革命,螳臂當車的結局只能是死無全屍!

比起眾人懷念的死去的太子,福王無疑更適合這個王朝!因為他不從來按理出牌。庭芳一直不大喜歡福王,只不過穿到這個時代,沒得選沒得挑。可現在想想,竟只有他最適合。哪怕驕縱任性,哪怕將來依舊很難相處,但對這片土地而言,竟是最好的出路。庭芳莫名有些想笑,世事無常。對華夏是,對西洋亦是。或許跳脫的帝王,能夠守住家業。未必要成為列強,但至少不會變成蛋糕。

股份制的雛形不稀奇,庭芳寫的不過是個大概,接下來將由幾個幕僚潤色,形成一份完整的檔案發往京城。待福王理解了其中含義,還得由他謄抄遞上。一時半會寫不完,幾個人商議了些細節,話題又拐向了別處。

只聽楊志初笑問庭芳:“儀賓先前還反對郡主去江西,不到一日便叫您說服了。”

任邵英笑道:“郡主要做的事,儀賓必攔不住。我早知道要去江西,只不知郡主要帶哪個去呢?”

庭芳笑道:“你們三個誰想去?”

任邵英道:“我倒是想,只東湖一攤子事兒走不開。”東湖是任邵英最早經營的地盤,讓他跑去江西,把東湖的果子留給旁人,自是滿心不願。

庭芳道:“錢先生呢?”

錢良功無可無不可,朝任邵英拱拱手:“在下家小就託任先生照料了。”

楊志初在主家心中又次一等,懶的去幹別苗頭的事兒,便不做聲。如此,兩句話就確定了去留。

庭芳又道:“得把房二哥哥叫回來。任先生是北方人,有些事不如他好出面。海上的事兒索**與旁人吧,也不可能可著他使。再則還請任先生把他的功課抓起來。諸位都是有功名的,將來出仕只不如進士及第好聽,資格卻有。他老人家連個童生都不是,再放著不管,將來可就沒甚前程可言了。”直到21世紀,咱還都是官本位呢,現在才到哪兒?

任邵英點頭應了,又道:“周巡檢怎麼辦?”

庭芳笑笑:“他若願意,我帶走便是。留在東湖‘駐守府邸’,倒像跟太子的人打擂臺。雖說現在咱們已被發現,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能別惹事最好。再則去江西,只辦一件事有些虧。不若在那頭亦招兵買馬,沒個指揮怎麼行?師兄一個人可未必忙的過來,軍務我真是兩眼一抹黑,再別問我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任邵英默默道:您再懂軍務,旁的人還要不要混啊?

庭芳肚子一天大似一天,最好別再磨蹭,省的生在了半道兒上。幾個人火速交接,又把帶走的人通知到位,各自收拾行禮不提。

徐景昌晚間回來,進門便道:“洋人想與我們交換上船的條件,你覺得如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