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發冷冽,軍營的氣氛也變的凝重。九邊重鎮都互通有無,別處已交過手,大同的城牆卻還沒有補完。庭芳緊張的站在城牆上,看她的水泥牆與原先的牆對接。兩種不同的材質,還不知道有沒有問題。庭芳採用的方法是把鋼骨打入石頭牆裡,然後利用鋼筋的堅固,來粘合兩邊。天氣太冷,土水泥幹的不如暖和時快,哪怕有乾冷的風都沒用。偏偏又不夠冷,不然潑水成冰,亦可抵擋一陣。天空飄著雪花,庭芳被裹在厚厚的披風裡,依舊覺得城牆上凍的骨頭發顫。

站在城牆上往下看,明光鎧甲的兵馬穿梭不止。每一個人都知道,一場大戰即將來臨。城牆的縫隙一點點變小,直至消失。可定行的木板還在。庭芳在城牆上走來走去,踩在腳下的質感很堅硬,卻是與石頭完全不同。嚴格意義上來說,依然叫做土牆,就是不知道加了鋼筋,會不會達到客家土牆的堅硬程度reads;。

遠方忽見狼煙!那是長城處的狼煙!庭芳腳底一軟,幾乎站不住。城牆的定型板還未拆,蒙古人就來了!白日裡明亮的光線下,木質的板材在石頭和土水泥兩者之間尤為醒目。

唐池瀚衝上城牆,抓住庭芳:“走!”

庭芳奮力的跟著唐池瀚的步伐,他們跑到營地,帶走平兒與安兒,卻是找不到葉俊文。日常都有訓練,現在並不是找人的時候,唐池瀚只得帶著庭芳往地道裡撤。

在一個經濟極端落後的農業文明裡,弄出地道戰的創意已是強悍。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赤色政權戰時的規模,指揮能力和排程能力不是一個級別。庭芳躲進了上回躲過的地道,依舊沒見到葉俊文。

地道很矮,入口處與氣孔處透出點點光斑。離地面不遠,庭芳很懷疑安全性到底有多少。頭頂有馬匹踏過的聲音、有人的腳步踩過的聲音,還有許許多多她無法分辨的雜音。

蒙古幾乎都是輕騎兵,速度非常快。長城不是屏障,能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點狼煙。大同城內同時點起了狼煙,那是請求太原鎮的支援。互為犄角的兩個城自然是打配合戰。蒙古人雖對佔領城池毫無興趣,可萬一他們什麼時候有了興趣,太原危矣!

外面情形庭芳不得而知。她現在所能知道的,是一個狹長的地道,幾處入口。她們所在的地方有十幾個人,多是婦孺。其中一個大叔就尤其顯眼。大叔四五十歲的年紀,身邊帶著個六七歲的男孩。

大叔顯然認識唐池瀚,笑著招呼:“老唐啊老唐,你說你多想不開,都去京裡養老了,又跑回來作甚?”

唐池瀚一屁股坐在地上,指著庭芳道:“小娃娃都願來邊疆,我等怕甚?”

大叔對庭芳點點頭:“小公子好身手。”

庭芳想著那明顯的脆弱的城牆,一句話都不想說。反倒是唐池瀚安慰道:“總比上回好。”

大叔也道:“上回……”

砰!

庭芳嚇了一跳,然而她還來不及回神,接二連三的巨響襲來,整個地道都在震顫。頭頂的土撲撲往下落,砸的她滿頭滿臉的灰。巨響不單震的地動山搖,同時也震住了她的五臟六腑,頭腦脹痛,胸腔更是有被人用手抓住肺部往外扯的撕裂感。那一瞬間,庭芳覺的電視不全是騙人的,她相信內傷真的會吐血。

再次巨響!庭芳身邊的土牆轟然倒塌。唐池瀚一把將庭芳拽到了別處,只見進來時的入口瞬間被堵死。庭芳的心裡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他們現在被孤懸於地道網路之外了!但他們不能說隨意離開,炮聲所帶來的震動會對地道造成難以想象的傷害。很可能他們出去了,卻再也找不到其他地道的入口。能做的似乎只有等,以及聽天由命。

劇烈的轟鳴不知持續了多久,消失後是更令人不安的寂靜。他們離城牆頗遠,聽不清騎兵對決的動靜。可是每個人的臉色都很凝重。大炮固然震的所有人不舒服,可亦是蒙古人無法抵禦的強悍武器。

比起上一次躲入地道,這一次顯然恐怖的多。至少上一次沒有狼煙,也沒有動用大炮。能夠讓趙總兵往太原求救的,只能是蒙古大軍。朝廷承平日久,中原人亦本就不善戰不尚武。君子六藝,逐匈奴於漠北的時代早已遠去。剩下的只有男子的一襲青衫與女子的規行矩步。孱弱的國家,孱弱的人民,面對兇悍的鐵騎時幾乎無招架之力。唯一只得慶幸的,是蒙古人只有投石機。

蒙古逐水草而居,族群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冬天糧草不足。在邊貿和平的時代,大家用牛羊馬匹換點口糧,相安無事。然而當蒙古失去了強有力的政府時,無數個部落相互殘殺時,中原邊境的和平就維持不下去了。到了冬日,蒙古自己不想被吞噬,只能南下打草谷reads;。

巍峨的城牆再次聳立,蒙古人幾乎有一瞬間的愣神。好在城牆的中間,有奇怪的木板。首領用指揮著投石機,對準他認為的弱點砸去。蒙古科技水平落後,投石機的準頭不好。好幾次沒砸中目標。不過沒關係,中原人不敢出城應戰,除了火炮,弓弩與弓箭的射程有限。他們好整以暇的砸著。有些地方砸凹下去,有些地方紋絲不動,有些地方落下塵土。

趙總兵站在瞭望臺上,觀察著整個戰局。蒙古還是老三樣,想砸開城牆再進攻。然而再是老三樣,擱不住有效。指揮著重兵往西邊集結,城牆抗不住了。

站在趙總兵身邊的徐景昌手心裡都是汗。真的戰鬥開始,他沒有被放入前線,而是作為趙總兵的親兵跟隨左右。直到此時,他才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弓箭的準頭還不夠好,騎射不夠熟練,肉搏更是稚嫩。所以連去城牆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去了只能是送死。

彈藥耗盡,大炮失去了作用。蒙古那邊殘骸比想象中的少,這樣級別的彈藥對輕騎兵威脅太有限。與此同時,蒙古人似調整好了投石機的角度,集中攻擊著城牆的木板處。徐景昌腦子裡竄出一個念頭:幸虧蒙古沒有大炮。

城牆終是塌了。趙總兵的號令源源不斷的釋出出去,由人往前傳。說是號令,其實都是平日裡訓練的口號。戰場上的號令,只能是簡單明瞭。所謂複雜的戰術,在以萬為單位的戰場上根本是笑話。現實不是戲本子,現實考驗的只有平時的訓練。

炮火停下時的寂靜,瞬間轉為喧鬧。蒙古人知道大同的人挖了地道,糧食女人都在地道裡。他們打進城裡來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過冬麼?打贏了,糧食歸他們,女人也歸他們。打輸了,回去人沒得吃馬沒得嚼,女人更是別想。被原始*驅動的遊牧民族,源源不斷衝破大同守兵的防線,衝進內城。蒙古兵騎著馬,瘋狂的搜尋著,像餓狼在草原裡追逐綿羊。庭芳好幾次感覺到馬踏頭頂的聲音。那不是她們的馬,她們的馬不會在內城這樣狂奔。

蒙古人比預估的來的更多。九邊重鎮,其中一個沒有城牆,是什麼概念?柿子自然撿軟的捏。太原的援兵未到,外圍更蒙古拼殺的依舊是大同轄區的軍士。內城的官兵們漸漸支撐不住。趙總兵利落的從瞭望塔衝下,事到如今,居高指揮已失去了效用。他要做的是身先士卒,以震軍威。

徐景昌策馬跟上,毫不猶豫的加入了戰鬥。

隱約的哭聲與慘叫,不斷的攻擊著庭芳的神經。天黑了,地道裡伸手不見五指,更沒有人敢點燈。氣孔偶然有火光閃過,不知是敵是友。

庭芳第一次聽到蒙古話,宛如地獄之音。他們就在頭頂,他們在與人對戰。安兒看著不停掉落的塵土,喃喃的道:“不會塌吧?”

唐池瀚神色凝重,他曾是大同的守兵,年紀大了體能下降,不能再上前線,又無家眷在此。趙總兵安頓他們的方式,不是掃去京城給福王當親衛,就是給福王的莊子種地。總歸有個去處。因緣巧合,他又回到了這裡。這一次他的任務,是保護庭芳。保護這個有勇氣舍下京中繁華,願意奔赴邊疆的小姑娘。

地道當然可能塌,不過是土製的東西,再踩兩腳全給埋了也沒什麼奇怪的,又不是沒發生過。唐池瀚不顧男女大防,把庭芳抱到懷裡,低聲說:“萬一塌了,你先呆著,聽到外面沒動靜了再出去。”

看到庭芳驚恐的表情。唐池瀚又笑:“沒事,天塌了,有大叔頂著呢。我這二斤骨頭,總能撐住個小地方,讓你能呼吸。”

庭芳正要說什麼,兵器碰撞的聲音就傳入了耳朵。隔壁的大叔用一根手指放在嘴上:“噓!”

庭芳登時就驚汗毛直立,又是砰的一聲,雜亂的腳步與火光照進了地道,前方不知誰在尖叫:“蒙古人……”話音未落,只餘一聲慘叫在地道裡迴盪。

不足二十米的距離,一隊蒙古人發現了地道入口。後路斷絕,庭芳的呼吸停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