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葉閣老走進文華殿,覺得小陰風陣陣兒的。心裡暗暗嘆口氣,大夥兒結盟時臨陣脫逃之人,必定要受埋怨。老妻頭暈之陣已是老毛病,他確實有利用此事暫緩局勢的想法,故,大夥兒埋怨的也沒錯。不過幾個閣老面和心不和,埋怨就埋怨吧,誰沒有自己的苦衷呢?葉閣老從容坐下,挑了最不對付的史閣老問:“房閣老如何了?”

史閣老滿嘴嘲諷:“您住他隔壁都不知道?”

葉閣老笑笑:“半夜聽見動靜,卻是不好使人去問。你們知道些什麼嗎?”

如今內閣統共三位閣老,有些訊息須得互通有無。聖上今日還不曾召見他們,準備是一定要先做的。錢閣老脾氣好些,溫和的道:“我今日來的早,聽宮裡的宦官說,房閣老一氣兒跪到半夜,聖上原不想搭理他,半夜忽然醒來問左右,得知他還跪著,就惱了。使人把他架回家去,還命看著不許胡鬧。葉閣老聽到的動靜只怕就是此事。我想著昨日半天熱的很,他又穿著官服,太陽底下曬了半日,晚間又颳風,只怕對身子骨有些妨礙。回頭我們去瞧瞧他,也勸著他些,事緩則圓,何必那麼急呢?是了,夫人昨日還好?可要薦個好大夫?”

葉閣老面色不變,回道:“勞煩您掛念著。沒什麼大事兒,我們家沒什麼好瞞的,老大老三媳婦兒都不大好,偏昨日老二媳婦兒有點事,家裡只有幾個孫女當家。可不就唬著了麼?”

史閣老不懷好意的道:“葉閣老家的孫女兒都能當家了?真是恭喜,比我家那幫不中用的強。”

話是好話,偏語氣讓人聽的極不舒服。葉閣老回敬了一個嘲諷:“讀書使人明理,打小兒就逼著她們讀書,總是要強些。”說的就是當日葉家宴席上,史閣老的小兒媳婦被庭芳當眾鄙視沒文化的事。此事在京中流為笑談。堂堂閣老家,所謂書香門第,被一個九歲的女娃兒質疑沒讀過書,簡直丟人丟到姥姥家!

史閣老是清流,全天下都沒幾個人能入他的眼。而清流最大的依仗除了清自然是才了。單有“清”,那就是滿大街不得志的白衣秀才,指天罵地,毫無建樹。故只有“清”不行,還得有才,眾人才服他。史閣老自是有才的,三十幾歲中的進士,恰是二甲榜首,名曰傳臚。雖比不得一甲,卻也不容小覷。不單科考名次好,還精通音律、擅詩詞,寫的一手好字倒不顯,能混出頭的,鮮少有字不好的。故他常拿眼白看人,是有資本的。偏偏自己家的人,被他最看不上的葉閣老家的小娃娃堵的說不出話,此恨難解!

葉閣老一記解決了史閣老,錢閣老笑嘻嘻的看戲。橫豎閣老們不用關係太好,鐵板一塊就該全被聖上弄死了。彼此不和睦,聖上才高興。不過是制衡之術不足為奇。葉史兩位心知肚明,更把彼此不順眼之事發揮到了十二分,索性丟開城府,依著性子行事。

清流擅狡辯,橫豎今日聖上不曾召見,別的事也擱下了,閒著也是閒著。於是擠兌道:“流民四散,要遷回本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章程竟是算不出來。想是朝上無人會算,不如我上本舉薦貴府小姐?聞的她天縱英才,我等好生羨慕。”

錢閣老差點一口水嗆死。史閣老今日怎麼了?便是有氣,也不該明晃晃的拿著女眷說事。禮法都是一套的,不許女人不規矩,自是也不許男人隨意冒犯。堂堂閣老,在文華殿裡吵架,把人家家裡未出閣的小姐拿在嘴裡唸叨,太過分了吧?忙截住話頭道:“天不早了,還是說正事吧。”他若裝死,傳出去還不定說他們幾個老頭子如何猥瑣呢!

史閣老毫不領情,挑眉笑道:“不是正事兒麼?”

葉閣老呵呵:“雖說舉賢不避親,只我臉皮薄,不好意思去聖上跟前誇自己孫女。史閣老看的上她,自去舉薦。”你有種去啊!有種上本白紙黑字啊!反正庭芳是恨不得名聲“壞”到不用嫁人,看你史閣老要不要臉!

史閣老果然被噎住,殿裡對嘴對舌沒幾個人當真,到聖上跟前舉薦就壞大了!知道葉四姑娘之才的,還要說他盯著小姑娘看;不知道的,更是說他傾軋葉閣老,否則何以叫小姑娘當大任,誠心搗亂不是?

葉閣老拋開史閣老,揚長而去。所謂清流,不就是會胡攪蠻纏麼?若跟他們混鬧,一百年都鬧不過他們。打蛇打七寸,我就沒臉皮了,你怎地?除了能跳腳罵他小人之外,還能幹啥?最沒用就是這等東西,連太子都不屑拉攏。這貨就是內閣湊數的!

然而掐架掐贏了,事情卻未解決。朝中暗流湧動,現如今大夥兒還沒摸著聖上到底變了多少,依舊按照“聖人言”辦事。可有些人已經鬆動,連葉閣老在內,都不想硬抗。如此,只怕要分出忠佞兩系,而兩系則會互相攻擊對方才是奸臣。想著自己即將變成騎牆派,葉閣老鬱悶非常。從來死最快的就騎牆派,然而他既不能跟聖上硬槓,也不能跟太子硬槓,更不能跟清流硬槓,夾在中間好不為難。錢只有那麼一抿子,卻是幾處都要。偏偏在內庫裡弄不出來。眼看就要入冬,流民倘或不管,一冬就要死無數人。便是開春了他們回去,也沒人種田。再有,買種子也是錢,農民短視,得派專員督導,否則一時餓極了或是不耐煩了,把種子煮熟吃了的也不少。給難民發種子,還得軍隊護著。軍隊……葉閣老揉著太陽穴,想著精銳皆在西北,餘下的不過是花拳繡腿,全不頂用。雖說諾大的國家,哪日都有無數煩心事,可煩到如今這樣的,真個不多。

直忙到酉時二刻,趕著宵禁前才得以出宮。急急往家裡趕,卻是穿過自家前後門,往房閣老家去了。

房閣老家正亂哄哄的,昨日下午暴曬,晚間又起露。房閣老傍晚已是中暑,硬是憑著那身骨頭才堅持跪到半夜。聖上還怕扔出宮,他又在宮門口跪。實際上被人拉起之時,意識已有些不清。送回家裡,房家連夜請了三個太醫,才險險保住了性命。昏迷了一個大白天,此刻才幽幽轉醒。聽說葉閣老來探,掙扎著起身要見。

房夫人實在攔不住,只得帶著兒媳女兒避進書房,叫房知遠與房知德留在臥室招待。

葉閣老進門先看房閣老的臉色,十分灰敗,不由勸道:“老房啊老房,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怎地急躁起來?”

房閣老有氣無力的道:“我只怕不急,聖上就真個學漢武帝印皮幣了!為了天下蒼生,豁出我一條命又算什麼?聖上總不至於斬我滿門!”

葉閣老沉默良久,才道:“只怕攔不住。”

房閣老驚恐的瞪著葉閣老。

葉閣老乾澀的道:“我今兒,求見聖上,沒見著。”他這幾日的主要工作,就是遊說聖上把鹽稅吐出來。可就在方才,他接到訊息,聖上為了煉丹,花錢如流水。煉丹本就花費盛大,方士又多騙子。聖上不是不會算賬的人,他定不能放過鹽稅,否則煉丹就無法繼續了。

房閣老絕望了,失聲痛哭:“憐吾百姓啊!”

房知遠忙勸道:“爹爹,爹爹,您別動怒,太醫叫您靜養。”

不勸還好,勸了房閣老更怒,罵道:“你懂個屁!閉嘴,滾一邊去!”

房知遠只得默默的退了好幾幾步遠,低頭不語。

屋裡再次沉默,只有房閣老的蒼涼的哭聲迴盪。葉閣老低著頭,心裡對房閣老的態度,再無往日之鋒芒。往日他只當房閣老是偽君子,實乃往日天下太平,也無甚非要行“君子之風”。然而當聖上糊塗時,他想的是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定,而房閣老卻是一門心思為百姓鬥爭。葉閣老心中充滿了羞愧,啞著嗓子道:“房老哥,我不如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哭了半日,房閣老的情緒稍微平穩了一些。搖搖頭道:“我是無用之人。”

葉閣老還想說什麼,房閣老抬手阻道:“我想辭官。”

葉閣老大驚:“不可!老哥辭官,再進來的人,可未必是……”

房閣老沉靜的道:“我替大夥兒試試水,聖上若留我,便是還聖明。聖上若不留我,只怕……”

葉閣老急道:“那也不能如此冒險!”

房閣老道:“我老了,該服老。你才說你不如我,實在過謙。我此刻辭官,聖上不好意思追究,恐怕還給些體面,我的兒孫也能受益。我是小人,對不住你們了。”

葉閣老看著房閣老蒼白的臉色,想起幾個月前為了替自己說話氣的痰迷心竅,今番又遭了大罪,哪怕不辭官,內閣也得換人。此情此景,拿來試探聖上,真是個好法子。勸說的話再說不出口,唯有嘆氣。

房閣老道:“老葉,我跟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葉閣老道:“老哥請講。”

房閣老真心實意的道:“宦海沉浮,我退了就無事了。你還在朝中,一個不好,滿盤皆輸。看著不好了,寧可丟官棄爵,急流勇退。餘下的不用操心,我家裡還有幾畝薄田,哪怕你什麼都沒了,只管來尋我。好話我不會講,叫你子孫有飯吃有書讀,我是能做到的!”

葉閣老登時覺得寒氣從腳底湧上,他,是不是也該退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