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裝作沒看到耿氏吃人一樣的眼神,搖頭道:“吳先生沒來, 老奴也告訴過魏公公吳先生住在陳家。可魏公公不信, 說吳先生妹妹在咱們府上,人肯定就在這兒, 還說他接不到人沒法交差, 就候在咱們家裡了。”

其實魏珠起初聽到人不在的時候,是想打道回府的, 但他轉瞬一想,這麼回去不是又沒把差事辦好麼?貝勒爺是什麼人,讓他來送禮接人, 那會不知道人沒住在納喇家?明知道吳?f臣不在納喇家,還讓他過來, 那肯定是有緣故的。

腦子裡想了想明珠當年站在直郡王身後,這會兒揆敘又和八爺府過從甚密,魏珠心裡嘿嘿,決定就不走了。納喇家想派個管家就出來打發他,瞎了他們的狗眼, 看誰能耗過誰。

揆敘的確沒能耗過魏珠, 聽管家一說魏珠明知吳?f臣住在陳家還不肯走後, 他立即猜到魏珠來意不簡單, 趕緊換了身衣裳去前面見人。

“魏公公,失禮失禮,今兒的工部事多,在下回來的晚了, 真是怠慢了公公。”揆敘笑呵呵的給魏珠賠罪。

魏珠都快凍成狗了!

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明珠雖然死了,納喇家還是有幾分根基的,加上摸不清蘇景的打算,魏珠倒沒翻臉,只是等這麼久,明顯是不把端貝勒府放在眼裡,魏珠就歪著嘴給了一句,“侍郎大人可真是貴人事忙啊。”

揆敘:“呵呵。”

他如此,魏珠不好再說了。他也不是糊里糊塗就過來的,來之前打聽過納喇家那點事兒。安郡王府出來的外孫女兒麼,是個妒婦,真叫人一點不意外。揆敘才回來肯定是真的,晾著他的人是耿氏,那必然也是真真的。

等老子辦好了差,再讓你好看,你還想在宮裡稱格格?逆臣賊子的女兒!

魏珠心裡恨恨罵了一句,對揆敘開門見山道:“侍郎大人,咱家來呢,不是為別的,就是想把吳先生接走。您府上說人不在,住在陳家,這話,咱家是信的。但咱家帶了一車的禮過來,那是貝勒爺吩咐要送給吳先生的。”見揆敘要說話,魏珠擺擺手,道:“您大概不知道,吳先生上京,本是咱們貝勒爺差人去請的,只是吳先生到了京城聽說一母同胞的妹妹過得不好,心思鬱郁,擔心自己沒法盡心盡力給貝勒爺辦差,這才一直沒去貝勒爺跟前效命。眼下貝勒爺急著要用人,咱家這做奴才的,就要把人帶回去,不僅要帶回去,還要讓吳先生全心全意給貝勒爺辦差,不能有甚麼掛礙。咱家的意思,大人您明白了?”

貝勒爺雖然沒吩咐我要想法子把吳?f臣的妹妹安置好,但做奴才的,甚麼都需要主子仔仔細細吩咐了,那吃飯的傢伙趁早別要了!

魏珠半是威脅半是玩笑的將話一說完,揆敘哪還有不明白的。感情人接不到吳?f臣,就要給吳?f臣撐腰,滿足吳?f臣的心願,才好把人帶回去。

吳?f臣竟然是端貝勒差人請到京裡的,這會兒還要為他做主出氣?

出乎意料之後,揆敘飛快的思量起來。他並不計較魏珠這個狗奴才的不客氣,眼下,要緊的是那位深受榮寵的端貝勒,到底有多看重吳?f臣,而他,能不能從裡面找到一些辦法。

說句大實話,八爺雖賢,奈何不為萬歲所喜啊!十四爺?自然豪爽重情,但十四爺領了甚麼實差呢,在萬歲面前恐怕還當是個老兒子在疼愛。比較起來,不聲不吭封了雍親王的四爺,算是一匹突然衝出來的千里駒。興許以前人們看不出來,可端貝勒一出現,至少大家都發現了點蛛絲馬跡。

聖意,不可隨便揣摩,但他們至少能多下幾個注。

只是雍親王對臣子,實在苛刻,又太難討好了些。若吳?f臣真能被端貝勒倚重,那倒是一件好事。

揆敘反覆思量,對忍不住哼哼起來的魏珠露出個笑臉,道:“公公的意思,在下明白了,原本吳姨娘正在養病,不好出來見人,不過公公要是不放心,要不在下就把吳姨娘叫出來讓您見一見。”

魏珠臉上頓時笑開了花,心道算你識相,否則老子真要到宮裡面前告個刁狀!

他道:“您家裡的妾,何時輪到咱家不放心呢,只是吳先生疼愛妹妹,咱家看這些禮就讓吳姨娘先代吳先生收了。”說來說去還是想親自見見人。

反正魏珠就是個無根之人,都能在後宮伺候娘娘們了,揆敘也沒覺得有甚麼避忌的,讓人去把吳姨娘帶出來,有意交待管家親自過去一趟,“讓人先給吳姨娘收拾收拾。”

管家立即明白揆敘的意思,不能直接從柴房裡把人放出來就往這兒領。

看到揆敘對管家耳提面命,魏珠坐的遠遠的喝茶。不用猜都知道主僕兩在說甚麼,要人露個臉還得左思右想,能沒貓膩麼?不過今兒把人弄出來,揆敘就肯定不會把人再關回去,他去陳家接人有說頭了,吳先生肯定會在主子面前謝恩,那他的差事,就算辦的妥妥當當。至於妻妾那點事兒,他還真管不了。

吳?f臣見到蘇景,就咚咚跪在地上給磕了三個響頭。

“先生不必多禮。”蘇景親自站起身把吳?f臣扶了起來。

吳?f臣淚眼模糊,哽咽道:“貝勒爺救了草民的妹妹與外甥女,這份恩情,草民實在無以為報。”

救了人?

蘇景朝杵在吳?f臣身後的魏珠看了一眼,見對方點頭,露出一個讚許的笑容,收回視線對吳?f臣道:“先生之才,我早已有聞,至於先生胞妹之事,怪只怪天不從人願,事已至此,先生還請放寬心,揆敘那兒,只要先生胞妹謹守本分,當不會再薄待了。”

吳?f臣明白謹慎本分四字的含義,心裡嘆氣。

吳家滿門書香,當初他又何嘗願意讓親妹妹給人做妾,只是老夫人一直將妹妹養在膝下,看中了妹妹,明相又對吳家有大恩。沒有明相,他們一家不能回到中原,父親甚至要屍骨葬於他鄉,這樣的恩情,別說是要個妹妹做妾,就是要吳家上下的性命,他們都不能說個不字。何況胞妹早產,又生在寧古塔,從小體弱,能養大,是因養在納喇家,用銀子堆出來的,而吳家,卻從順治十四年那場災禍開始,就沒落了,與納喇家撕破臉,把妹妹接回去等死不成?

原是看著老夫人疼愛,揆敘也有幾分一起長大的情誼,誰知後來耿氏會……

吳?f臣嘆了一口氣,道:“主子放心,小人明白,她既做了妾室,自然要守妾室的本分,小人只盼她在納喇家有一口飯吃,萬不敢有旁的妄想。”

蘇景點頭。

明白便好,他用吳?f臣,一是想藉此在支援八爺的大臣裡撕開個口子。再一個,的確是看中吳?f臣的本事以及他身後代表的漢人士子。但若吳?f臣以為能依靠他去挑戰此時妻妾分明的秩序,那這顆棋子用處就沒那麼大了。

既然吳?f臣頭腦清醒,都已稱呼自己為主,蘇景又給他一顆定心丸,“先生放心,你那外甥聰明伶俐,揆敘膝下只此一子,你妹妹的福氣,尚在後面。”

“多謝主子贈言。”吳?f臣拱拱手,親妹妹已經見過無憂,他可是來給人做幕僚,不是訴苦的。他話鋒一轉,道:“請恕小人冒犯,不知主子讓人傳小人入京,是否與小人開的四門書院有關?”

果然不愧是隱忍多年的吳?f臣,一下就挑中最重要的地方!他用吳?f臣,一大半是吳?f臣身上的名望,而吳?f臣為何能在江南有大名望,因為吳?f臣在吳江縣開了一家四門書院,二十年中,教出了七個進士,五十九個舉人。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三年一大考,七個進士,就表明四門書院每屆至少出了一個進士,須知道,許多書院開了幾十年,學生裡還沒有一個進士。

四門書院,至少在江浙一帶,是數一數二的書院,而江浙一帶又是大清文風最盛之處。

不僅教學出眾,吳?f臣還有一個最聰明的地方,在許多書香人家都千方百計把科舉秘訣隱藏的時候,吳?f臣收集考卷,又說服自己的學生,每年都請那些中舉中進士的來書院講學,傳授自己的經驗。那幾日,無數學子雲集四方書院,吳?f臣並不令人設限,凡來聽的,不管是否師從四門書院,他都讓人進去,還自掏腰包,把那幾日的爭辯等記錄印刷。學子們只要掏三十文本錢,就能買一份記錄冊回去。

這樣一個吳?f臣,在士子中如何能聲名不盛。

讓蘇景最看重的,還不是他的聲名,而是他獲取這份聲名的手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