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的規矩比府上要大得多,自然不似家中那般舒坦閒適,溫良辰每日早晨早早起身,須得同眾人一道過去向兩宮太後請安,午後又得聽太後皇后傳召,陪同老人家們說閒話,偶爾還有其他的任務下發,不過好在身邊有宮女太監提醒,按照老規矩做便是。

幸虧李太後興致不高,沒時間折騰這一波姑娘們,說過一次話便再未傳召過,曹太后又尊貴矜持,根本不理會她們,將照看各家命婦和姑娘們之事全權由給趙公公打理後,便再也不管了。

唯有曹皇后興奮莫名,經常傳召各家命婦們赴宴,命婦們便帶著自家姑娘一同前去。因溫家兩位姑娘沒有長輩帶領,故意被傳話宮女給漏了,這倒讓溫良辰和溫良冬落得個清閒。

溫良辰在宮中眼線雖少,卻也打聽到不少事兒,比如曹皇后傳過去的命婦們,大多是清流一脈的夫人,其背後隱藏含義,不言而喻。

“大約是長興侯終於快不行了,她狗急跳牆,居然撂開老臉去求清流們幫忙。”溫良辰幸災樂禍地想道。

可惜的是,清流家的夫人們大多出自於書香門第,肚子裡墨水不比男人們少,以曹皇后那等眼光和本事,哪裡是她們的對手?只怕是關公門前耍大刀,嫌自個兒還不夠丟人罷。

溫儀城卻忙得團團轉,從家中帶來的一箱書根本沒時間看,五天只解決了兩本。蘇家小少爺此次也入了宮,另還有各家十多個男孩子,五皇子一不小心得了這麼多玩伴,樂得喜出望外,摩拳擦掌地組織眾人玩耍。

於是,御花園便成為了男孩子們的天下,一群孩子在花園裡玩得熱火朝天,鬧得連宣德帝都不敢過去,唯恐被彈弓打了腦袋。

就這般不緊不慢地到了年三十,溫良辰和溫良冬早晨天不亮便起來了,梳洗打扮完畢後,去往曹太后所在的鍾粹宮。

今日是年三十,穿著打扮自與平時有所不同,有封號等級的妃子、公主、郡主等著官服,沒有官服的各家姑娘們,依照各府上的官職著不同紅色和花樣的氅衣,唯有溫良冬一人衣裳最特殊,溫大老爺是三品的官兒,內務府只好在二品的衣飾上減了些東西,又在首飾上添了兩樣不同絨花。

溫良冬一身的與眾不同,光是往那裡一站,目光便全聚了過來,在這數九寒天的冬日裡,她硬生生憋出了滿頭的冷汗。這輩子頭次被擺到明面上,令她渾身上下都不舒坦,感覺自己好似被架在火上烤。

“四姐姐,莫要太緊張,兩位太后娘娘極好說話的。”溫良辰小聲提醒道,生怕溫良冬一個撐不住暈過去了。

溫儀城愕然抬起頭,張大了嘴巴,臉上分明寫得清清楚楚:姐姐你騙她,曹太后分明不好說話。

“好好站著,別亂動。”溫良辰朝他一瞪眼,溫儀城吐了吐舌頭,不敢再多言了。

正在此時,外頭傳來一聲通報,只聽一位太監掐著嗓子道:“皇后娘娘駕到,衛貴妃娘娘駕到,德妃娘娘駕到,麗嬪……”

皇帝的後宮們組團來到,眾人一溜兒下跪行禮,口中恭恭敬敬地齊聲喊道:“參見皇后娘娘、衛貴妃娘娘,德妃娘娘……”

諸位宮妃們盈盈而入,進殿後依次排開,卻並不落座,而是安安靜靜站在原處,等待兩宮太後的到來。

於是,久站無聊的宮外命婦們與宮妃們,開始悄無聲息地互相打量。

溫良辰這會兒還是頭次在宮中得見溫良夏,如今晉級為溫嬪的她,容貌和氣質又升一層,那一身的大紅喜慶宮裝下來,依舊壓不住她那通身富貴豔麗之氣,當真是粉黛凝紅露添妝,玉人光宮翠失色。

眾人的眼睛不小心瞟向她,好似被什麼漿糊粘住了般,再也收不回來了。

溫良夏就這般俏生生地站在曹皇后身邊不遠處,不僅將滿殿宮妃全部比了下去,還將曹皇后襯出了幾分半老徐娘的意味。

眾人心中暗暗忖度,難怪最近宮中都在討論這位新來的溫嬪,今日一見,果真是天香國色,難怪宣德帝近幾日都歇在她宮裡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男人嘛,任他再老的男人,不也還是個男人?

宣德帝顯然未曾出乎其外。

恐怕真正能做到“出乎其外,入乎其內”,看遍世間一切,卻始終一心向著百姓之人,唯有徐正一人罷了。

不知是否是溫良夏的出現,曹皇后今日臉色明顯比平時難看,眼底下蒙著一團烏青,任誰都能看出她心情的不妙。估計在這世上,沒有比皇帝納美人更讓人鬱卒的了,偏生曹皇后年紀也大了,這會兒連爭寵的機會都沒有。

溫良辰終於感覺舒坦了,連嘴角都忍不住勾出笑容,心中不禁為溫良夏豎起一根大拇指,心道,這位不靠譜的二姐姐,也算是幹出一件好事了。

兩宮太後到場之後,眾人依言落座,動作小心地吃起御膳來。李太後頻頻朝溫良辰方向探視,溫良辰收到她慈祥的目光後,總是會側頭朝李太後一笑。

曹太后不小心抬起頭,瞥到祖孫二人的互動,她面無表情地垂下頭,繼續抿了兩小口粥,不知在想些什麼。

“稍後要整理貢品,懸掛供花供紙,哀家覺得,還是得親手做,親自寫,才顯得誠心。”曹太后將碗往旁邊一推,突然開腔出聲。

她的聲音極為寡淡,寡淡得好似在說與自己不相關之事般,她神色更是冷漠,與這大過年熱熱鬧鬧的喜慶氣氛格格不入。

眾人手上動作一頓,手中小勺放的放,擱置的擱置,紛紛抬起頭來,聆聽太后接下來之言。幸虧諸位命婦們自小養成小口吞嚥的習慣,這會兒嘴中咬著的吃食不多,猛咽下去倒不會卡了喉嚨。

李太後看了戰戰兢兢的眾人一圈,好心接話道:“妹妹這提議實在,丫頭們個個鮮靈水嫩,看著便讓人舒坦,想必寫出來的字、扎出來的花,都賞心悅目得很。”

曹太后矜持地點了點頭,冷淡地答道:“稍後便讓她們寫罷,誰寫的好,哀家重重有賞。”

曹皇后眼睛一亮,笑了一聲,答道:“母后這法子倒是好,若不是臣妾年歲大了,不好與小姑娘們搶活兒,否則,臣妾定要加把勁寫幾幅字,求太后娘娘的一份賞呢。”

曹太后撩了撩眼皮,瞥向賣力討好的曹皇后,眼底少見地多了幾分暖意,她薄唇微啟,居然說起了玩笑話:“宮裡何時少了你吃和穿?你膽子倒是大,居然惦記起哀家的物事了。”

曹皇后以帕捂唇,笑道:“還不是母後宮裡東西好,臣妾並非想討賞,而是想沾沾太后您老人家的福氣呢。”

衛貴妃道:“可不是麼,誰能得了太后娘娘的賞,簡直是天大的福氣。”

宮妃們你一言我一語,合夥將氣氛給炒熱了起來,不知是誰提了一句“不如請皇子們一道過來寫,讓陛下也高興高興”,殿上熱鬧的氣氛又陡然漲上一層,各家小姑娘們激動得眼睛都綠了。

所謂主子張張嘴,下人跑斷腿,早飯過後,宮人們忙前忙後,累得滿頭大汗,終於將殿內陳列完畢。長案共有三行十列,上陳筆墨紙硯等物。

溫良辰平時連繡活都繡不好,更何況是扎這等繁複的供花,於是,她從善如流地選擇寫字。

溫良冬素來心靈手巧,自然選擇既好玩又好看的扎花,她坐在溫良辰旁邊,先將紙張剪裁摺疊,又以毛筆蘸染料上色,片刻之後,一朵漂亮的牡丹供花便出現在她手中,再往竹籤上一粘,大功告成。

溫良冬手指偏飛,如變戲法似的又扎了一朵石榴花出來,其動作麻利,完全不似生手,溫良辰頓時瞠目結舌,道:“你何時有這等手藝了?我怎的從不知曉。”

溫良冬抿唇一笑,起身湊過來,悄聲道:“母親信佛,在院子裡有一間小佛堂,自小我便幫母親扎供花,只是……你知道的,這花不便在府上流出,便未曾告知於你。”

溫老太太素來通道,溫三太太只好在暗地裡信佛,這些自然要小心藏起來,省得老太太尋機鬧事。

溫良辰微微頷首:“原來姑娘還有這等營生手段,倒是小生眼拙啦。”

“嘿嘿,你敢取笑我?小心我回頭撓你。”溫良冬捂唇偷笑了起來,她原本性子活潑,以前還有“話嘮”的諢名,近年來被衛定放纏上,連性子都變得沉靜了,平時少見調笑。

兩姐妹正互相笑鬧著,溫良辰突然感覺一絲不對,但卻不知緣由,她撩起耳邊的碎髮,忽然輕輕一側頭,不小心瞧見背後有一片赤色衣角,她轉頭一看,恰好對上一雙如鷹般銳利的眼睛。

“見過三皇子殿下。”溫良辰急忙轉過身,向三皇子微微福身。

溫良冬也站起身來,隨著溫良辰的動作,默默垂頭行禮。

“朝陽妹妹不必多禮,溫家妹妹起身罷。”三皇子聲音渾厚低沉,鏗鏘抑揚,猶如錚鳴的琴聲,極有沉穩有力之感。

與溫文爾雅二皇子不同的是,三皇子與二皇子兩兄弟背道而馳,平時寡言少語,能得他開口說一句話,彷彿就是天大的榮幸。

三皇子秦遠見為衛貴妃所出,與武昌侯衛家是姻親關係,令人驚奇的是,這位三皇子不像其父宣德帝,倒像極了舅舅衛大將軍。偏生衛定放也長得像衛大將軍,三皇子和衛定放二人看起來,倒像是一對親兄弟似的。

他的眼睛在溫良辰停留片刻,便落在了溫良冬的身上。

溫良冬微微抬眸,待瞧見三皇子的臉時,不由地愣住了。

像,實在是太像了。

三皇子秦遠見除了皮膚比衛定放白一些,其餘五官十分相似,若不是溫良冬對衛定放十分熟悉,幾乎都要分不出來了。

三皇子朝她點了點頭,眼睛一斜,看向案桌上那幾朵栩栩如生的供花,問道:“此花出於你之手?”

溫良冬點點頭,應道:“是。”

“做得不錯。”秦遠相贊了一句,又看向溫良辰,表情寡淡的臉上,終於多出一分算得上客氣的笑容,“朝陽妹妹,我先過去了。”

三皇子還沒等溫良辰回答,就是一個利落的轉身,他步履矯健,行走如風,顯然是常年習武之故。

三皇子這番沒頭沒腦的話,讓溫良辰和溫良冬摸不著頭腦,她盯著三皇子高大的背影看上許久,依舊琢磨不透。

誰料三皇子走後不久,二皇子又帶著狐狸般的笑容過來了,同樣是一堆前言不搭後語的話,鬧得溫良辰只寫了一幅字,對他自然沒有太好的臉色。

等到二皇子走後,她終於回過味來了,連同樣受打擾的溫良冬都不禁說道:“兩位皇子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不似有要事要說。”

溫良辰微蹙眉尖,暗自忖度,這二位皇子是在沒話找話說?

等等,還有那副生怕別人看不見,卻又想別人看見的躍躍欲試的模樣,到底是何意?

“應該是衛貴妃和德妃娘娘的意思。”溫良辰一撇嘴,小聲道。

沒道理二皇子和三皇子一齊來巴結她,這事兒從頭到尾都透著一股古怪。

溫良辰轉過頭,望向四周,罕見地發現三公主又不見了,她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難道她真被我打怕了?

作者有話要說:大唧唧現在又開始搞v章網審,ts大大幫我抓的蟲一直都改不掉,哎,今天我提前碼完了早點發吧,等下晚上給我禁了不方便大家看文,祝各位親看文愉快!

今天在鄉下,繼續手機碼。。。o_o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