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後,冊封皇后的嘉禮如約而至,溫良辰看著懸掛在內殿中架上的皇后冠服,及那以金龍、點翠鳳、珠花、翠雲、珍珠製成的九龍九鳳冠,不禁道:“近日國庫緊張,我的冊封典不必如此隆重。”

光是這身多加了金子和珍寶的冠服和鳳冠,就比曹皇后當年穿的更要有分量,更遑論曹皇后當年的封后大典。

宣德帝才駕崩不久,秦元君為彰顯孝子情義,咬牙從國庫拿銀子,花重金給他辦了一場風風光光的喪禮。這直接導致他連自己的登基大典都砍了一半的銀子,如今要大辦皇后嘉禮,溫良辰自是一萬個不樂意。

秦元君按住她的手,淡淡一笑:“我的皇后,你放心罷,國庫裡還有銀子。”

溫良辰一撇嘴,國庫裡的銀子有多少,她哪裡還不知?

“我……”

見她還要反對,秦元君眨眨眼,玩味地笑道:“主持你大典的,是咱們的師祖,你想委屈自己,但不能委屈了師祖呀。”

“你將師祖請下山了?”溫良辰驚訝地道。

秦元君點點頭:“師祖等了十八年。我們有今日,全靠師祖和師父的悉心教導和幫助。我打算令師祖官復原職,再加封首輔。”

“……你倒是會想計謀,拿師祖大人來壓我呢。”溫良辰抿抿嘴,一臉的無奈之色。

徐正是老皇帝年間連中三元的天才,德才兼備,官至翰林院之首,當年被王方等權宦冤枉,被捕下大獄,在錦衣衛的拷打下,他依然不卑不亢,其清名早已為世人所熟知。

加之他輩分又高,是故秦元君在封后大典讓皇后之師徐正亮相,為其加封官職,竟無一人反對。

徐正年紀近七旬,皮膚光滑,面色紅潤,他的那雙眼睛,更是炯炯有神,清透明亮。在封后大典上,他那身紅色官服,完美地將仙風道骨和老練睿智合起來,若不知他真實年齡,恐怕得以為他才處於不惑之年,在溫良辰看來,徐正比剛剛駕崩的宣德帝還要顯得年輕。

不僅如此,常年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山中,讓徐正練就出一副硬朗的身體,幹起活來絲毫不輸於年輕人。

新帝有徐正撐腰謀劃,內閣行起事來,比從前更井井有條,大大改善當年季聞達弄出的一片混亂。有徐正在場,季聞達繁雜的吏治之策徹底被廢除,轉而行起了更為公正的辦法。

封后大典看似風光,實質上眾臣心裡都明白,這是新帝要開始重組朝廷的徵兆。

於是,曾經屬於宣德帝和曹太后勢力下的聰明人,乞老回家的回家,外放的外放,他們在新帝還未動手之前,先行讓出了屁股下的椅子,給新帝的人騰地方。剩下不長眼之人,就等著被一頓收拾罷。

可惜眾人都忘了,畢竟,秦元君和宣德帝是不一樣的。

即便是宣德帝的舊人,他也不會一棒子打死。他親自接見大小臣子,擇賢留下,不能勝任的再行處置,不過,在此期間,令秦元君驚愕的是,宣德帝的舊人不僅能力合格,做起事來反而還高出平均線。

秦元君拿此事與溫良辰當笑話,溫良辰翻了個白眼兒:“大行皇帝疑心甚重,吹毛求疵,那些人不得不謹小慎微,成日戰戰兢兢,如何敢做不好事?只一點,他們恐怕會過於守舊,於大事上無用。”

“正是此理,還是皇后聰慧,識得大理,不枉咱們自小在師祖門下做同窗。若哪日我不小心病了,這位子便有人接手了。”秦元君眯著眼睛,故意笑著道。

聽聞此言,溫良辰頓時臉一黑,她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胳膊,橫眉豎目道:“你這說的是什麼話!”

秦元君笑了笑,眼睛亮亮的,與常無異,可溫良辰就是覺得,在他眼睛那層薄霧下,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感情在湧動。

到底是什麼呢?

等到三年後,溫良辰便知道,秦元君此話中,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了。

因三公主剋死了黎國老王的緣故,新王與大越徹底斷交,沒有黎國的支援,西北的西夷部落又開始幹起了擄掠大越邊境村莊的行徑,弄得邊陲百姓民不聊生。

誰料這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東邊海匪繼續捲土重來,開始和海邊駐軍打起遊擊,西夷人覺得有機可乘,十幾個部落乾脆聯合起來,對大越西北重城進行攻佔。

十月,靖遠城破。

秦元君氣得紅了眼睛,親手砸碎御書房的一套茶盞。

“陛下,臣請調離錦衣衛,上西北討伐西夷。”聽見父親曾經的守城被攻佔,薛揚第一個坐不住,請命驅逐西夷。

秦元君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心情,沉聲道:“好。”

薛揚心中一喜,還未抬起頭來,又聽秦元君道:“不僅僅是你,還有我。”

雖然他未曾見過薛長城,但是,薛長城畢竟是他的親生父親,那遠方西北的靖遠,埋葬著薛長城的骨與魂。

聽聞秦元君要帶著薛揚、衛定放等人御駕親征的訊息,溫良辰激動得三天未睡好覺。

“此舉的確能振奮軍心,對西夷起到震懾作用……但是,我還是擔心你。”在秦元君臨行的前一晚,溫良辰終於受不住,流下不捨的眼淚。

秦丹陽不懂什麼緣故,看見母親哭泣,也張大嘴,扯著秦元君的袖子,開始嗷嗷地大哭起來。

她如今只會說“父皇”、“母後”等簡單的句子,哭起來亂喊亂叫,誰也不知到底在說什麼。

秦元君看看自家妻子,又看看哭得鼻涕眼淚糊的一臉的女兒,徹底地發愁了。

他頗為無奈,只好好聲好氣安慰一番,又被溫良辰揪著耳朵嘮叨了一個時辰,母女倆終於放過了秦元君。

秦元君如蒙大赦,趁機抱著溫良辰躺下,忘情地呵護了一番,堵得她再也沒力氣折騰。

大越和西夷的戰爭打了短短三年,便以西蠻部落被驅逐至更寒冷的北方作為結束。不得不說,秦元君御駕親征,還是有一番作用的。還未等到班師回朝,一道聖旨便往京中送來,秦元君為薛長城平反,又封薛長城之子薛揚為驃騎將軍。

朝臣們沒什麼意見,宣德帝不得民心,薛長城只是個死人罷了,沒有人會傻到拿此事去觸秦元君的眉頭。

回京當日,溫良冬抱著剛剛兩歲的哥兒,在皇城城門上哭得稀里嘩啦,溫良辰則站在她身邊,和秦丹陽二人伸長了脖子,往城下街道眺望。

衛定放和薛揚並駕齊驅,遠遠從寬闊的街道走來,溫良冬立即認了出來,失聲尖叫,溫良辰低頭去瞧,只見二人穩當當地騎在一黑一白兩匹馬上,眉目裡盡是肅然殺氣。與從前那毛頭小子不同的是,衛定放變得比之沉穩許多,薛揚則多了幾分挺拔,看起來竟比從前開朗不少。

秦元君人坐在御車裡,未曾露面。

男人們在前頭舉行接風儀式,溫良辰自然不能去看,她牽著秦丹陽,特地來到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乾清宮外殿坐著,焦躁地等待秦元君的歸來。

秦丹陽抬起頭,嘟著小嘴問道:“父皇為何不下車?薛伯伯和衛姨夫坐著高頭大馬,好生威風呢,孩兒也想看父皇騎馬。”

秦丹陽一語,倒是猛然點醒了溫良辰。她稍稍皺眉,既然秦元君御駕親征,目的是在百姓中樹立威信,可是,為何會在班師回朝的最後一刻,他卻不肯從御車裡出來?

“將不渝喚過來。”溫良辰百思不得其解,立即吩咐下去。

與不渝一道回來的,不僅僅有衛定放、薛揚等人,還有躺在華蓋御轎上,被宦官抬回來的秦元君。

看著不遠處那臉色蒼白,卻強撐著對自己微笑的男人,溫良辰腦袋轟地一響,差點暈了過去。

溫良辰被純鈞和水心二人七手八腳地扶住,薛揚大步從前走來,神色不自然地解釋道:“陛下最近……不適,娘娘先讓他進去休息罷。”

溫良辰含著眼淚,咬著嘴唇答應了。秦丹陽年紀太小,完全不明白發生何事,一臉呆滯地被奶孃抱了進去。

“好閨女,才一眨眼不見,你便長得這般高了。”秦元君半坐在龍榻上,伸出手,慈愛地揉了揉秦丹陽的小腦袋。

“丹陽多謝父皇誇獎!”秦丹陽眼睛亮晶晶的,朝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似感覺氣氛不對,她看向正在抹淚的溫良辰,又轉過頭,疑惑地問道:“父皇,您是生病了嗎?”

秦元君抬起右手,以手背抵唇,咳了兩聲:“父皇有些不舒坦。”

“哦。”秦丹陽認真地盯著他,一板一眼地道,“母后說,病了要吃藥。父皇多喝點藥,若是覺得苦,丹陽那裡有糖丸子。”

“好,好閨女。”秦元君眼眸低垂,忍笑道。

“那丹陽先走了,母后說,病人要睡覺覺。”秦丹陽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秦元君的手背,嘻嘻一笑,轉身跳著跑開了。

秦丹陽主動離開之後,溫良辰坐在榻邊,眼淚水直流,一言不發地盯著秦元君看。

秦元君被她盯得發毛,尷尬地摸摸臉道:“我才回來不到幾個時辰,你居然連一個笑臉都不肯給我,難道我真被曬黑了?你嫌棄我醜了?”

溫良辰又傷心又怨怒,眼淚水滴在裙子上也不管,她抬手拿下他的手,道:“你為何不好生照顧自己?居然還瞞著我,不告訴我你得病的訊息,快些告訴我,你到底是怎麼了?”

每個月秦元君都會寫信給她,是故溫良辰對他放心得很,誰料到他居然封鎖生病的訊息,竟然將她一直矇在鼓裡。

秦元君猶豫了一下,坦言道:“受刺客襲擊,不小心中毒了。”

然後,他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上隱約的刀疤,強顏歡笑道:“看,此傷口不大深,你總該放心了罷?”

溫良辰心中心疼得要命,急忙問道:“何種毒?為何你的臉色,還是如此的蒼白?”

秦元君裝得毫無異色,道:“不妨事,再休養一段時間便好了。”

溫良辰只好將信將疑地安頓好他,私下裡將平羲師父請進宮裡,親自為秦元君診斷。

在平羲師父來的當天,秦元君還沒上兩日朝,突然毒性惡化,在朝堂上病倒了。

平羲師父急匆匆來瞧,滿面愁容地對溫良辰說了實話:“陛下.身重西域劇毒,能活命已經是大幸,可惜他這幾年太過操勞,前兩日又未休養好,體內毒又重新復發,哎。”

溫良辰整個人都僵了,她目光呆滯,啞聲問道:“師父,可有解救辦法?”

“徒兒,為師會盡全力而為。”平羲師父黯然一嘆,搖頭離開。

看著躺在床上呼吸虛弱,昏迷不醒的秦元君,溫良辰手足無措,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她心裡五味雜陳,既怪他不好好保重自己,又心疼他遭受此磨難。他們好不容易才走到今日,難道,他又要離她遠去了嗎?

想到此,溫良辰撲在秦元君的身上,痛苦地哭泣起來。

還沒等她調節好情緒,純鈞急忙進來,小聲傳報:“東太皇太后聽說陛下大病,特地傳訊過來,說娘娘需要照顧陛下,無暇再看顧丹陽公主,因此,東太皇太后娘娘……讓丹陽公主前往鍾粹宮居住。”

聽聞曹太皇太后要抱走秦丹陽,溫良辰徹底怒了,連眼淚水都沒擦,急匆匆地衝出來,抬頭便喝道:“你去回話,丹陽近兒身體不適,恐病氣會傳給太皇太后,便不過去給太皇太后添亂了!”

“……是。”水心許久未見過溫良辰如此憤怒,嚇得一溜煙跑了出去。

秦元君此次大病為許多人帶來契機,潛伏了三年的曹太皇太后又開始興風作浪,不停地召見曹國公府的舊人,指揮臣子們在前朝上躥下跳,弄得徐正不厭其煩。

秦元君沒時間應付他們,曹太皇太后居然得了勁,聯合被發配西南的二皇子等人,在朝廷掀起一股歪風,奏請秦元君下令將各王請回京中,共商國事。

溫良辰被氣得牙癢癢,奈何自己身在後宮,偶爾只能酸幾句罷了,並不能對曹太皇太后如何。

在平羲師父和太醫的努力下,秦元君的病情逐漸恢復穩定,似乎覺得朝廷再這樣亂下去,終究不是個事兒,某一天,秦元君拉著溫良辰的手,將一卷聖旨交至她的手中,道:“如今西北戰平,海寇又相繼犯邊,師祖的改革正在進行中,朝廷沒個主心骨,你便替我看著罷。國不可一日無主,萬一我有個三長……也好,有個交待。”

溫良辰盯著他直愣愣地看著,許久,她才反應過來。

“你在說什麼,我從未想過……”溫良辰嘴唇微張,整個人都驚呆了。

“妻者,齊也,我們夫妻一體,本來就不算什麼。”秦元君自嘲地一笑,“再說,我根本不是秦氏後人,你才是名正言順的皇室血脈。”

“可我,終究是個女人。”溫良辰難過地道。

秦元君握住她的手,咳了兩聲,滿懷希冀地道:“在我眼裡,你是女人,可你不比男人差。為了我們的大越的江山,和咱們的丹陽,只有辛苦你了。”

溫良辰愣愣看著他,莫名地覺得心酸。

良久後,她紅著眼眶,輕聲答道:“好。”

皇后監國,讓群臣出離了所有的情緒,有驚恐,又慌亂,亦有憤怒。

於是,指責聲連綿不絕,甚至有人大膽上奏,聲稱溫良辰不尊婦德,與皇帝秦元君成婚四年,居然未誕下皇子,正因為無子繼承,所以才引得國家不安。

幸而溫家重新崛起,溫大老爺如今任次輔,與徐正聯手力保皇后溫良辰,然而溫良辰手下又有大批受公主府資助的年輕官員,再加上東宮舊僚屬,算是一股十分龐大的勢力,在軍中,又有衛家力挺,雖然吵鬧聲不絕,但總體形勢上,群臣還是忍了下來。

沒辦法,誰讓皇帝下令,讓皇后代為理事呢?

只要皇帝沒死,再荒唐的命令,臣子們都不得不繼續執行下去。

溫良辰督事之後,曹太皇太后沒有收斂,反而鬧得更歡了。她大肆散播謠言,聲稱溫良辰蠱惑帝心,妄圖以女人之身謀權篡位。

再如何生氣,溫良辰也不能和曹太皇太后硬來,她將巨闕派出去,又命李隨在外協助,力求挖出曹國公府這幾十年來背後的骯髒交易。

果不其然,巨闕和李隨聯合起來後戰鬥力直追錦衣衛,將曹國公府的骯髒之事挖得個底朝天。

和曾經滅亡的長興侯同樣,曹國公府涉嫌買官賣官,犯下的大案小案無數,在任職南省巡撫之時,曹國公更是貪汙受賄,光是巨闕偷來的十幾本賬冊裡,便記有將近一百萬兩白銀。

這些,都足夠曹國公砍幾回腦袋了。

曹太皇太后登時便坐不住了,親臨坤寧宮訓斥溫良辰“無德無才”、“牝雞司晨”等惡毒的話語,溫良辰乾脆來個充耳不聞,任由她亂吼一通。

曹太皇太后一直以來心機深沉,不到關鍵時刻輕易不會暴露本性,這一次,溫良辰是真正戳到了她的痛腳,這才引起曹太皇太后如此憤怒。

其實,溫良辰覺得,若不是曹太皇太后引得曹國公府忘了形,露出破綻和馬腳,巨闕和李隨如何能蒐集到這麼多的情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切,都是曹太皇太后咎由自取。

秦元君臥病在床,不是不能完全理事,只是需要靜養罷了。在得知曹國公府大案之後,秦元君親自頒下聖旨,奪去曹國公府的爵位,曹國公斬首示眾,男人充軍海寧,女人沒入教坊司。如此抉擇,還是看在曹太皇太后的臉面上,否則,此等大罪,必定要將他們曹家滿門抄斬才好。

女人充入教坊司歷來為溫良辰所詬病,在她的“好心”考慮之下,她將女人們安排為女勞役,前往海寧前線築造防禦工事。

曹國公府的女人在得知自己要被發配去做苦力,有人暗自慶幸不必出賣身體,不過,大多數女人們覺得溫良辰是故意整人。溫良辰卻覺得無妨,反正,她此時的名聲甚好,在重新整頓吏治之後,不少官員對她讚不絕口,除了那些捕風捉影的汙衊之言,其臆想全無任何根據,只要是個普通聰明人,便不會輕易相信。

在解決完曹國公府後,溫良辰著手整頓吏治。

其實,溫良辰的主張不如何難行,甚至比季聞達要簡單數倍。為了讓官員們得到監督,她令徐正擬好方案,讓官員們採用平級監督的辦法,即甲的行事薄在乙的手上,乙的冊子在丙的手裡,如此,官場上包庇再難以出現。由於牽連人數廣泛,團伙作案都是難上加難。

運氣好的是,在曹國公伏法之後,海寧戰事又傳來大捷。

這還要歸功於秦元君眼界開闊之緣故。三年前,他令季雲卿在海寧籌備防線和戰備,蘇玟玟則代表皇上蘇家,聯合商會捐出大筆銀子,用於籌備造船和組建海寧海軍。

海寧戰事在溫良辰監國期間有所轉機,徹底堵住曹太皇太后的嘴。

在曹國公伏法當日,曹太皇太后徹底病了。

曹太皇太后派出女官,要求溫良辰前去探望,溫良辰並未多想,帶著純鈞幾人親自前往。

“丹陽公主在御花園玩耍,是否要帶上她一道兒去瞧太皇太后?”純鈞一邊為溫良辰收拾,一邊道,“今兒娘娘看起來真是嬌美,奴婢為您別朵新開的芍藥罷?”

溫良辰凝目,看著鏡中雍容華貴的女人,差點被晃花了眼睛。最近一段時間,她容貌產生了某種變化,而她卻一直沒有發覺。

鏡中的女子鳳目有神,紅唇緊抿,威儀盡顯。

她心道,的確與從前不同了。

曹太皇太后高高坐在鳳座上,看見這樣風華正茂的溫良辰,氣得眼睛通紅,嘴唇不止地顫抖,眼底泛著瘋狂之色。

她苦苦爬到如今之位,競爭掉曾是皇后的李太皇太后,爬上皇后之位,再和宣德帝聯手掐死仁宗皇帝,最後,卻要眼睜睜地看見溫良辰實現她控制朝廷的夢想,這一切的一切,怎能令她不生氣,不嫉妒。

更何況,她唯一的依靠,曹國公府,已經如山般轟然倒塌了。

她如今,只是深宮中,一位被囚禁的老婦人罷了。

這種無力之感,令曹太皇太后氣憤,瘋狂,憤怒的火焰徹底澆滅了她曾引以為豪的理智。

轉頭看向黑暗中靜得可怕的大殿,又看向一臉古怪模樣的曹太皇太后,溫良辰心道不對勁,抬頭便要告辭離開,卻聽曹太皇太后突然下令:“將溫皇后抓起來!”

“你要幹什麼!”溫良辰怒喝一聲,一個轉身,便瞧見宮殿裡衝出無數侍衛來,這批人她從未見過,明顯是曹太皇太后養的私衛。

看著明晃晃持刀的侍衛,溫良辰勃然色變,轉頭道:“你如此行事,就不怕為天下人所恥笑嗎!”

“哈哈哈,”曹太皇太后徹底瘋了,她一步步從臺階上走下來,冷冷地說道:“溫良辰,你毀了哀家的一切,反正哀家時日無多,捎上你也算是賺了。哀家告訴你,我,今日要和你同歸於盡!”

曹太皇太后在後宮叱吒風雲這麼多年,雖然一直受宣德帝打壓,後又被溫良辰和秦元君聯手掣肘,但是,絕不代表她和曾經的曹皇后那般無分毫實力。這一次,曹太皇太后發動人脈,傾全力而為之,居然瞞過了溫良辰和秦元君的耳目,充分顯露其手段之高超和狠辣。

若當年派出梅園山莊的刺客出於曹太皇太后之手,恐怕溫良辰和秦元君已經沒命了。

“……你!”溫良辰臉色一白。

“娘娘小心!”純鈞往前衝上兩步,順手奪掉一名護衛的大刀。

“將她的女官全部殺光,留皇后一條命,”曹太皇太后仰頭一笑,命令道,“哀家要親手折磨她!讓她生不如死!”

“啊——”

溫良辰身邊的女官不會武,唯一懂些防身之術的唯有純鈞,轉眼間,溫良辰身邊的人便被殺得精光,留下一個捂著肚子,卻要強撐的純鈞。

瘋了,都瘋了!

面對曹太皇太后派出的護衛,溫良辰沒有退路,只好咬牙反抗,幸虧她學過劍術,還能稍稍應付幾下。

但是,因為護衛人數眾多,溫良辰和純鈞難以敵眾,純鈞的肩上又中一刀,猩紅的血染了滿身。

溫良辰也是遍體鱗傷,咬牙喚道:“純鈞!”

“娘娘保重啊……”純鈞噴出一口血,踉踉蹌蹌往後退步,卻還要擋在溫良辰身前。

溫良辰心臟抽痛,哭道:“咱們不打了,我認輸,你別打了……”

純鈞咳了兩聲,堅持道:“從我送娘娘上三元山那日起,娘娘便沒有對任何人認輸過,”她眼神堅定,“奴婢不能讓娘娘輸!”

“不行!”溫良辰將她往旁一推,誰料純鈞又一個轉身,斜著一刀劈向侍衛,侍衛被砍後倒下,斜裡卻殺出一人,趁著純鈞全身空門之時一刀砍向她的脖子。

純鈞脖子爆出一團刺目血花,登時便倒了下去,侍衛們見狀,依次幾刀下去,將她砍得血肉模糊,再也動不了。

即便她已經斷了氣,眼睛依舊是緊緊地瞅著溫良辰的方向。

溫良辰“哇”地大叫一聲,往她身上撲過去,痛哭尖叫道:“純鈞,你不能死!姓曹的女人,我不會放過你!”

曹太皇太后看都沒看血泊中眾人一眼,又恢復為原來那般淡漠的表情,交待道:“將皇后捆起來。”

溫良辰不必再打,便被捆在了柱子上。

曹太皇太后慢慢踱步過去,驕傲地昂起頭,冷笑道:“襄城生的小賤.種,終究是要落在我手裡。”

“呸!”溫良辰瞪著朝曹太皇太后,朝她吐出一口血沫。

“賤.人!”曹太皇太后掏了掏大袖,用帕子擦乾淨臉,一臉厭惡地罵道,“你就放心和哀家去死罷,你的女兒也會和你一塊上路!”

溫良辰面色大變,吼道:“你,你說什麼?!你對丹陽做了什麼?!”

曹太皇太后詭異一笑:“自然是派人去殺了她。”

秦丹陽才三歲啊,曹太皇太后是多狠的心,竟然連孩子都不放過,溫良辰大驚之色,氣得呼吸不穩,她表情猙獰,怒喝道:“你給我住手!我一定會殺了你,我一定會殺了你!”

曹太皇太后惡狠狠地道:“堵住她的嘴,讓她和哀家一起上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