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都是客李愔雖然煩他們對自己指指點點但也不好趕人。

美食是最好的武器!

李愔讓大姐張盼娣和張大娘張羅著賣豆幹,找個地方讓張招娣坐下。

“三郎我可以幫你洗豆芽菜。”張招娣有些怯弱小聲的說。她不想當個廢人想幫一點忙。

“噓噓!二孃在這裡要叫龍鬚菜。”

“呵呵,嗯!龍鬚菜!我洗菜你炒可好?”

讀書人就是厲害,這名字一改一文錢一斤聽上去顯得特便宜,難怪耶耶在世的時候省吃儉用也要送三郎去讀書,讀書才能有學問,才能有個好前途。

張招娣不想幹坐著,李愔也就順了她的意,對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尊重她的意願而不是強加對她的好。

李愔升起爐火,熱起鍋來盤清炒豆芽,先爆蔥頭那香氣四溢無需吆喝引來無數人注意,出鍋前加了點香蔥段。

色香味俱全的清炒豆芽菜出鍋啦!

美食確實能讓人忘了八卦!

嗯!好吃!清脆爽口帶有淡淡的豆香。嚐到的人都叫好吃,李愔趁機解釋道:

“諸位鄉老,這龍鬚菜以一寸長最有營養價值,寸長的才能清肝明目。

太長了反而沒有價值,好比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長的龍鬚菜才值錢喲,各位鄉老挑龍鬚菜時,千萬別貪大貪長。我寡婦村出品的龍鬚菜保證寸長決不貪重量養太長了拿來賣。”

“一寸光陰一寸金,好詞可有下句?”

“有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好!”

“給我來二斤寸金菜。”

“給我來五斤寸金菜。”

怎麼轉眼就成了寸金菜呢?龍鬚菜不是更高大上嗎?為什麼你們就不喜歡呢?

“三郎可有其他菜譜。”

“有的,可以加肉絲、豆乾、蝦仁等清炒,在夏季的時候來盤酸辣涼拌的能去暑氣更能下飯,哦!對了這龍鬚菜冬天也可以產出,以後我們冬天就多了一道吃食,我給諸君拌一道涼拌菜吧!”

李愔把豆芽菜煮熟撈出放在盤中加鹽、白醋、朱萸、醬油,再切點胡蘿蔔絲、蒜泥和蔥花,淋上一點燒開的熱油,攪拌後夾了一筷子餵給二姐張招娣:“嚐嚐味道,怎麼樣?”

“三郎別把我家的涼拌豆芽給吃了,快還給我。”

眾人大笑!紛紛打趣說:“這是我們的涼拌豆芽,你倆別偷吃。”

不同於清炒,這涼拌的味道更能嚐到豆芽本身那種豆香味而且口感更脆。

“嗯!這個做法簡單又好吃。給我來二斤。”

“……”

五十斤的豆芽根本不夠賣,好在明天有一百伍拾斤才平息民怨。

李愔在市場又訂了十五個水缸,黃豆、綠豆又各訂百斤,又買了了五十斤麵粉和大米。

這豆幹和豆芽技術門檻太低,只要有心人琢磨一下進貨材料,沒多久就會做出來,李愔想做龍鬚麵也叫線面,一種老人小孩吃了容易消化的面。

不知為什麼李愔潛意識裡不想把技術壟斷,總有一個聲音在心裡告訴他放開技術社會才能發展。

即然不珍藏工藝那只能引進新技術,線面和米粉就是李愔想讓全村人做的事。

在營養普遍不足的大唐,大部分的奶媽奶水不夠,米粉和面線糊將彌補嬰幼兒營養不良的問題。這可是積公德的事。

下午回來後,李愔先讓林家嬸嬸把黃豆製漿,然後他才開始做實驗。

先把大米碾碎,大約要碾到四次才能是完全的粉沫狀,然後炒熟,待涼後裝在陶罐裡密封。

這種米粉營養價值無法和後世新增不同微量元素的米粉相比。但在缺奶水的大唐,還是能彌補缺乏的營養。

最好能搭點蔬菜泥、水果泥、胡蘿蔔泥、南瓜泥,李愔準備把這些搭配衝調的方式全印出來貼在陶罐上。

把想法和大夥說說,獲得林家嬸嬸和劉家嬸嬸的一致支援,養過孩子的才會知道李愔做的是件多大的功德。

“大娘,把村長叫來我想線面和米粉手藝全村人一起做,這線面和米粉可以儲存可以做遍全大唐。”

“真的嗎?好呀,有幾戶早上還偷偷問我招不招人,我想我們養不了那麼人就拒了。”

“豆芽、豆乾不便運輸僅靠一個涇陽城,生意做不大。線面和米粉可以,讓村長來吧。”

“好,我馬上就去。”

古人的鄉情比現代人濃厚的多,能幫到全村比自己變富婆還要高興,這時的張盼娣一點都不像是位大姑娘,連蹦帶跳就跑了。

——

古代的歌星就是青樓藝伎,一位出色的歌星除了好嗓子之外還要有首成名曲,古今中外都一樣。

涇陽麗春閣頭牌解語憑一首《雪落下的聲音》橫掃長安城力壓群芳,這也是自秦漢以來京城花魁首次敗給“鄉花”

自古以來國家的首都京城會變,但京城花魁永遠是全國最靚那一朵,這一點不會變。

可今朝長安城是京城,它的花魁敗給一個來自鄉下小城的涇陽頭牌。

恥辱!

長安青樓的恥辱!

京城文人騷客的恥辱!

這讓外地的花魁看到了踩肩上位的希望,這好比後世春晚歸來漲身價一樣,運氣好若能和解語一樣,那豈不是紅得發紫了嗎?洛陽、晉城、太原……紛紛進京。

被人當成軟柿子捏這讓長安城各樓各閣的當家花旦很失臉面,哭泣道:“李家六郎在之時天下才氣我京城獨佔九分,哪容他人狂吠,如今鄉下張三郎搶了八斗才…嗚嗚……”

不是我們女子弱呀,是京城文人不給力!

紛紛懸賞求新曲,一曲新曲一錠金,錠金哪買一首曲。

讓長安城的才子做做詩詞倒是可以作新曲就強人所難了。

可是古代的詞都是固定的律聽多了會膩,音樂還是新曲形式多樣化,更適合青樓這種爭奇鬥豔的場合。

六殿下的師侄女陸嬛淑、六殿下的姐姐長樂公主府上門檻都被人踩低了幾分,只為求一首新曲。

讓陸嬛淑和長樂識簡譜完全勝任,譜新曲也挺難為她們,只能給說客李愔的遺作。

可李愔以前的歌曲幾乎都是勵志歌曲如:《怒放的生命》、《感恩的心》實在不符合青樓的卿卿我我、恩恩愛愛的情調。

自己譜?長樂和陸嬛淑又缺乏生活閱歷寫不出什麼好歌曲。

一時之間長安城青樓充滿秋瑟氣氛!

張三郎和他的《雪落下的聲音》橫掃長安,首次傳入宮裡,獲得燕妃和長樂一致好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惜六郎不在,否則一時瑜亮也是一段佳話。”文藝範的燕妃有點惋惜感嘆。

“六弟不會有事的,一定的。牛頭馬面都要聽他的話又怎會收了他的魂。”長樂帶著哭腔的說。

半年多的相處,六皇子李愔已經深刻在人心了,不僅是楊妃不願接受現實,還有長孫、長樂、李治等都派人在渭河上下在找,從未放棄。

陸府裡陸嬛淑對閨蜜閻婉秋說:“我讓小師叔失望了,我譜不了新曲丟他的臉了,嗚嗚…”

青樓那點事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朝堂上氣氛肅穆,一天要發好幾趟信使,有了六殿下讓人訓練的信鴿,李二和他的心腹溝通便捷又快速。

越快速越煩惱,除了世家捧腳外,朝堂上的房謀杜斷、軍中大佬李靖、李勣,朝堂外的心腹張公謹統統都反對三月與突厥決戰。

麻蛋!我六子死在突厥手中,我的皇后也差一點死在突厥手中,此仇不報,我還是人父、人夫嗎?

有這麼不懂事的小弟嗎?還心腹,心腹個麻蛋!

滾回來!

於是代州都督張公謹要回京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