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魏徵肯定穩坐釣魚臺,不可能因幾名黃毛小兒前來抗議就出衙門古今官場都一樣。

有人打上門人也不能坐視不理,御史中丞王溥領著眾御史紛紛出御臺與李愔爭辯。

御史中丞王溥可沒有後世接待上訪者的經驗,一出衙門口就直接指責道:“無知小兒,君王為民之表率豈能貪圖享樂?靡靡之風豈不遍天下乎?”

這種偷換概念的爭辯哪能爭得過飽受網路轟炸過的李愔。

換摡念誰不會呀,你把建火炕說成了享樂之事,我把火炕說成人命關天之事,看看誰家的帽子大!

“君可知白災能奪人命乎?君可知大唐無力禦寒者有幾何?君可知今夕是幾時?君可知建一火炕要等它幹多久才能用乎?君可知一工匠一天可建幾何?君可知楚王好細腰之典故?”

李愔的君可知立論就比御史高,關愛人命乃是儒家思想精髓。北宋張載能名垂千古乃是他的橫渠四句。

今天李愔竊用他的為生民立命來和御史爭辯,把李二捧到是為百姓立命為了推廣才自用的君王,總之一切為了百姓無白災。人命關天大於一切!

作為御史中丞的王溥戰鬥力可不低,古之御史風聞就可上奏朝廷憑的就是一張嘴。

就是因為自己是名出色的戰鬥“雞”,李愔一張口,王溥就知道自己立意已經輸了,就好比你做事情方向若錯了,越努力錯的越多。立意已輸再費口舌也是徒勞的。

中丞啞火其他御史更不敢辯,辯輸了無趣,辯贏了恐讓中丞記恨。

尷尬啊尷尬!

“放肆!此乃公堂重地爾等小兒豈能在此口出狂言?”

長孫無忌看到御史臺熄火,李愔又一次被照亮。妒火熊熊接過爭辯的旗幟。

“長孫大人此言差矣,孤哪有口出狂言了?”

擺官架子,我還是皇子呢!現又不是高宗朝還不是長孫無忌一手遮天的時候。

李愔知道楊妃一脈在長孫無忌眼裡就是原罪,李恪那麼乖還不是無原無故被整死,這個長孫無忌真的無需對其客氣沒有妥協的可能。

“長孫司空所謂狂言指著何事?”

李愔深知作為一個噴子一定要抓住敵之要害,把為百姓性命著想之事稱為狂言,不噴死你才怪呢!

“此乃朝堂重地哪容爾等放肆?”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我等為民請願為民發聲也!請司空告之,孤的哪些言語是狂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李愔繼續緊咬狂言繼續懟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可是名老狐狸怎可上當,轉頭對李治說:“雉奴在這幹嘛,回去。”

“我不!”

“回去!”無忌公暴跳如雷。

搞不定李愔,把他的爪牙給驅散剩下一個就容易炮製了。

誰知一向很聽話的李治這回也入魔了,梗著脖子說不!

“臭小子,你想幹啥?國家大事豈是爾等小兒能左右的嗎?”

李治被長孫無忌吼一嗓子,性格上懦弱就顯露出來,害怕的向後退一步。

這時有脆脆的女音響起,小高陽霸道回道:“國之興亡,匹夫有責!”

蕭瑀在旁捋捋鬍鬚說聲:“善!”別人怕長孫無忌,他可是相國之一資歷官位都比貞觀年間的長孫無忌高,不懼他。

李治受高陽、蕭瑀鼓勵勇敢面對長孫無忌說:“吾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好!”孔穎達、蕭瑀、岑文本、顏師古前幾日羨慕陸德明收到一個願為儒門發聲的徒弟。

今天聽到橫渠四句,這四句簡單可概括了儒生之心願及抱負,這一次喊好真不是故意要駁長孫無忌的臉面,而是真的覺得李治說的好。

“汝可有師傅?可願拜我為師?”孔穎達快步走到李治面前,和藹的問李治。

已經被陸德明搶走一位佳徒了,九殿下有此志向,可以收為弟子可別再被他人搶了。

果不愧是未來的高宗,對機會的把握不用他人指點,馬上跪地行拜師禮。

孔穎達不論在學術和官場地位都比陸德明高得多,小李治抓住這個機遇等於得到文官及文人的支援。

古人收徒首要看心性,其次才看才智。小小年紀就能概括出儒門願景並為它和舅父、御史抗爭,小李治已經征服四人的心了。

顏師古懊惱的說:“年老速慢,錯失佳徒呀!”

“晩上小酌幾杯,權當我陪罪。”

“幾杯怎夠,大唐必盛長孫教子有方呀!”

前有李愔後有李治,這長孫皇后妥妥的良母一枚!為聖母之典範!

幾位旁若無人讓長孫無忌大失臉面,暴怒道:“爾等誤人子弟,君不見他們衝撞衙門?”

“我們才沒有!我們就是心疼父皇的風溼腿,我們只是擔心百姓的安危,有錯嗎?”

小高陽不愧是嚮往自由戀愛敢做敢當十分潑辣的公主,一點都不懼長孫無忌據理爭辯。

“孝道無罪。”蕭瑀向小高陽施臣子禮。

孝道無罪那錯的就是我了?長孫無忌更怒了:“君王事豈能是黃毛小兒能言語?”

蕭瑀冷冷對長孫無忌說:“那是因為我等臣子尸位素餐,上不能匡君,下不能安民也。”

蕭瑀也是唐朝出了名的戰鬥“雞”,文人本來就相輕,而長孫無忌在蕭瑀眼裡算是國戚素來被他這種純文人看不起。

這機關槍一開懟死一大片被蕭·戰鬥雞·瑀噴的不僅僅是長孫無忌還有眾御史,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卻被他們給耽擱了,不噴還有理乎?

————

長樂阻止不了李愔他們前往御史臺抗議,跑去找長孫皇后。此時的長孫帶著小兕子在李愔的愔園喝茶,小兕子則是在宮女的陪同坐翹翹板。

長樂帶來的訊息讓楊妃娘娘很惶恐趕緊向長孫道歉,教子無方。長孫也很擔憂但後宮不干政,只能派人打聽。

事情發生得有點出人意料,長孫司空雖然暴跳如雷可李治卻得到孔師的認可並收其為徒。

每個母親都會望子成龍,小么兒更是媽媽身上的寶。小李治得到孔穎達的認可,高興壞長孫了……

宮裡還算安靜,就像蕭瑀所說孝道無罪,不管是長孫還是李二雖然不認可李愔的方式但不惱怒他的孝心。

宮外可大不同了,御臺被堵門傳到國子監,年輕的心在燃燒!

國之興亡匹夫有責,連一弱女子都知道的道理,難道國子監的眾書生還不如一個女子乎?

於是乎開始引經據典旁徵博引為君王建火炕燒煤爐尋找合法、合理的依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些偏激的少年跑到魏徵府前學李愔抗議。

這故有少年郎的熱血還有幕後世家的推手,君王不建火炕不燒煤爐,百官會用嗎?一隻蝴蝶可會影響大洋彼岸的氣候變化。

這不是斷人財路嗎?太子只挖了長安這一塊,外圍市場可全是他們的,能不在後面推波助瀾嗎?

第二天朝風開始轉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