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再次感謝大家!第一卷快好了,炒冷飯快結束了,將會給大家不一樣的大唐。

———————

朝堂上的事李愔不懂,他只知道要留下孫思邈,在這缺衣少藥的大唐有個藥王在身邊相當於多一條命。

留下孫思邈不難史上記載此時的孫思邈已經著手準備寫《千金要方》了,說明現在的孫思邈已經不再滿足自己一人在救人想把醫術傳播出去救更多的人。

這也是他偉大的地方被後人稱為藥王!要知道中國有個很不好的家風敝帚自珍。

該死的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幼、傳男不傳女、傳媳不傳女之類的門風把多少絕學、工藝給斷檔了。如:秦時分段流水工藝、唐刀陌刀、諸葛的木牛流馬……。

李愔為什麼被人叫做“傻子”,因為他大方從不把技術珍藏,在世人眼裡就是敗家行為,難道敗家的人不能稱為“傻子”嗎?

只有後世來的人才知道捂著絕學、手藝不傳播阻礙文明的發展是種陋習,古人可不這樣認為。

李愔說服孫思邈留下來不僅僅是一本《本草綱目》,書在哪都可以寫可醫師學院只有京城才能辦了。

古代儒學是官學才能正大光明的由官府辦學,國家有國子監、州市有縣學府學、鄉里族裡有學堂。

其他學問對不起,跟師傅、跟耶耶學吧!國家沒有系統性的培養、培訓機構。

李愔丟擲的醫師學院就是以國家名義培訓醫生畢業後授於醫師的稱號,別人小瞧這稱呼,書生和秀才有質的不同,若李二認可李愔的方案今後郎中和醫師就大不同了。

在古代非官府醫署丞出身的醫生叫郎中不管你在長安城還是鄉村看病都叫郎中。

有過官方任職資歷哪怕你丁憂在家隱居在村裡也稱為醫丞或醫師、醫令的,嚴格上講孫思邈只能叫郎中,只不過老頭子名聲太大,大多數人尊稱他老神仙或老醫師。

當然目前這只是個稱呼叫錯了也無所謂但如果李愔的醫學院被李二透過,未來醫師就不僅僅是稱呼而是類似秀才一樣的官方認證職稱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醫師院不僅僅是個職稱考試,最重要的它是分門別類系統規範的教育、培訓、進修郎中,是座類似國子監的郎中學院。

有效的減少庸醫讓醫生的技術精益求精,孫思邈很喜歡李愔的一句話那就是交流碰撞才能激出火花。

他自己就是交流碰撞的受益者,他從李愔的《本草綱目》裡改進了自己千金方裡的一些藥方。

本草綱目是本藥材藥理書,千金方是本藥方書,倆書可以互相對照互相印證。

孫思邈除了喜歡醫師院裡能互相交流外還喜歡醫師院的細分醫學,李愔把學院分為婦幼系、外科系、內科系三大類。

作為資深的郎中孫思邈太清楚專業的重要性啦,為什麼有些名氣很大的郎中治不好的病鄉下的偏方反而有效,就因為郎中不是萬能的有些病不是他擅長的領域。

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讓大唐人少病痛折磨就要讓醫師多起來,讓醫師水平高起來。

孫思邈急著要把建醫學院的方案報給李二卻被李愔給攔住,不管在什麼時代人才都是第一生產力。

沒有人才再好的學問也會斷層,中國是個/官/本/位/的社會,從古至今一直沒變。

中國的醫學想和天竺、西方一樣發達就要給醫生、藥師足夠重的社會地位,在/官/本/位/的大唐,授官就非常有吸引力。

對李氏皇族來說口惠而實不至,沒花什麼本錢就留住人才所有的好處皇族佔大頭,好醫師好藥方哪個不是皇族先享受嗎?

授官花的是國庫資金關李二屁事,在古代皇室開支走內務府和國庫是分開的,其中以明朝最窮,清朝最富。

北宋朝是國富民富它的人均GDP全球第一。皇室不算富裕,寇準就比宋真宗有錢。

就是因為錢庫分開老佛爺把北洋軍費拿去建頤和園才會被舉國指責,若是花內務府的銀子啥事都沒有了。

李愔遲遲不上報醫學院除了授官這個環節要進行推敲外,他還有個小心思想把免費醫療給捆綁解決了。

你和李二講國家福利那就等李二脫下鞋板底抽你吧!別說古人不懂,現代人又有幾個能實際落實國家福利的?

李愔想利用李二想蓋楊廣一頭的小心思,扯孫思邈這面大旗把醫保這件事給辦了。

把醫保扯進來李愔就要好好構思一下,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孫思邈說了一下,本以為會獲得孫思邈的支援,誰知這位老神仙說:“非官非吏靡費公帑與倉鼠何異乎?”

暈嗎?養兒防老和國家沒什麼關係,賺錢治病和國家沒什麼關係,若不是學習西方文明若不是堅持改革開放,孫思邈這種觀念貫穿中華五千年。

李愔無語了,也慶幸自己沒有冒然和李二說否則鞋板底就蓋臉上了。

現在首要說服孫思邈和自己一條心否則醫保報銷執行不了,看看穿越者先驅王莽前輩的下場就知道領先三步是要人命的。

越是老人越是固執越是有成就的人越難被說服,李愔只說了一句:“我李氏皇族不做吸血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有何不可?李氏皇族有手有腳能養活自己並過得比任何人更風光更幸福。”

這話大氣但空洞,李愔沒準備憑兩三句話就能拉孫思邈下水,揚著頭裝作驕傲的天鵝帶著跟班李治、李慎、秦懷道、李德謇、程處亮先去六皇子莊,這醫保的事晚上帶想想。

一路上小李治很興奮的對李愔說:“六哥你說的太好了,我們李氏應該……”

李愔忽然明白唐朝為什麼在高宗時期達到盛世的巔峰,原來小高宗也有一顆愛民臭美的心呀!

李愔把手伸向李治和李慎讓倆人把伸出手疊在一起說:“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大唐更美好!”

李治、李慎倆小孩被心靈雞湯喂得滿臉通紅興奮的點點頭,旁邊的內侍和護衛不勝雞湯“酒力”扯開嗓子吼道:“風、風!風!”

少年郎總想改變世界創造一個奇蹟。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一個沒有剝削的社會和實行免費醫療保障有病就能醫的良心社會正合年輕的心,也讓扈從們更能折節更想能為他們這樣的明主效力。

你若年輕過、青春過就知道每個年輕的心都會作夢!這不是幼稚而是社會的進步的源泉。

幹勁十足的少年郎帶著改變大唐的夢想來莊園實行他們的第一步理想讓長安人過個暖冬。

蜂窩煤已經製作有三千斤了,煤爐已有六百臺,管道的圓皮筒每個長一米也有二千多個,安裝的工匠們急不可待,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李愔大喜又一次重賞工匠,只是少了高公公的敗家嘮叨總感覺少了什麼。

李愔下令把蜂窩煤、煤爐、管道全拉到長安城東、西市“暖冬煤爐”鋪,在長安城買了一座房子專門給安裝的工匠居住,工匠們除了安裝管道外還可以接製作火炕和火炕道的活。

李愔宣佈“暖冬”行動從明天開始,讓長安城今年無白災!

“風!風!風!”

年輕的心!

真好!

進取的心!

真的好!

少年強則大唐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