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亮時麥柱子留下幾十具屍骸跑了,穩健的段綸沒有掉以輕心,沒有下令追擊仍讓全軍上下枕戈待旦作好防守。

沒多久林修帶著前鋒百人到了莊園門前遞上令牌,驗名正身。一路無憂張慎幾放心大膽的快馬加鞭趕到,援兵到來一場風波看似煙消雲散。

李愔拍拍胸脯嚇死寶寶了,好在有驚無險,兩軍相處也融洽有幾位軍士還會認識嘻嘻哈哈打著招呼,李愔在會客廳款待趕來救援城防軍張慎幾、林修、劉石三位頭領。

小李子給眾人上一盞茗茶可惜這幾個/***/子/品不了後世不加香料的茶,一頓牛飲煞焉雅緻。

李愔理所當然的向眾人表示感謝,一番客套、請功、無營養的話聊完,李愔肯定要求追敵呀,大唐人威服四方誰怕誰,特別還在自己的地頭特麼的怎肯讓逆賊流竄,對自己對百姓也不負責!

李愔端起茶杯對城防軍三位大佬說:“逆匪大約三四百來人,仨位將軍神勇過人,麾下伍佰壯士個個英勇善戰望爾等能全殲敵匪,哪怕能讓他們不要襲擾百姓也是大功呀!祝將軍旗開得勝!”

仨人激動不已一場富貴來的太容易站起來以茶代酒飲了一口茶,劉石飲後未放下茶杯走到李愔近前對李愔說:“六殿下德澤長安乃是長安鄉老之幸,出發前我敬殿下一杯。”

“善!”李愔當然不會拒絕,人家二十幾裡路趕來救援,這杯茶肯定要喝。

突變!

李愔被茶盞遮住眼睛,不知怎麼回事,眼角見段綸一步把自己推後擋在自己身前,耳邊聽見啊!啊!啊!李德謇、程處亮、秦懷道的尖叫聲,還有張慎幾的慘叫聲。

原來那個劉石就是長孫順德安排的死士,趁李愔飲茶之時抽刀捅向李愔。

段綸從小跟著父親幹的是金吾衛的活相當於“忠南嗨”保鏢,當劉石靠近的時候他也沒把他當成殺手,只是工作習慣特注意首腦的安全。

良好的工作習慣救了李愔一命,李愔被段綸及時的推開,可劉石的第二刀刺向李愔時段綸雙手只能繼續再推著李愔後退這時的李愔只是一隻呆頭鵝,還沒明白過來乍回事?

剛才還是睛天怎麼打雷下雨收衣服呢?

段綸身體快失去平衡使不上勁擋不住劉石快速的第二刀,匆忙之間衛兵的本能用身體斜插擋住這一刀,好在身上有皮甲卸掉一些勁道。

在此同時林修一刀捅向張慎幾,可憐的懵懂將軍只能發出一聲慘叫,到死都沒明白怎麼回事!

兄弟永遠都是拿來賣的?!

段綸終於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可劉石的第三刀再也沒有機會了,秦懷道不愧是戰神之子,驚訝之後抄起手中的茶盞扔向劉石手腕,雙腿騰空踢向劉石。

李愔也回過神來,一手掄起茶几砸向劉石,一手抓住受創倒地段綸的腰帶把他扯到自己的身後。

這時的程處亮如果有大局觀的話纏住林修可能可以控制後來的暴亂,但是我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在電光石火間程處亮首先想到的是保護六皇子李愔,所以他也衝向劉石。

如果林修有殺手職業道德的話他應該和程處亮比速度誰能先到李愔處,可林修本職是突厥細作,殺一個皇子當然好但不是有更好的嘛!

林修迅速竄出大堂和他帶來十來個手下到處喊:“六皇子殺了少國公啦,李愔要造反要反唐復隋!”

別小瞧十來人的力量,人是有盲從性再加上主將死了家將一般也是要陪死的,主辱臣死伍佰軍士裡的二十名家將肯定要報仇於是就衝向大廳想搞清真相。

段綸的金吾衛大部分的人都是守在莊園口防止麥柱子殺個回馬槍,大廳口是有哨兵值崗,但段家帶的兵都是木頭兵,廳內驚天動地沒有指令他們是不會入內的,當然也不會讓張慎幾的家將闖入。

一個要進一個不讓進,周圍到處有人喊李愔殺了張慎幾,張慎幾的家將們心急如焚軍人嘛講理講不通就用刀說話。

倆夥人終於火拼起來,林修這時反而脫身帶著手下四處放火,麥柱子看見火光衝天興奮的喊一聲威武帶著三百多人又重新殺了回來,邊跑邊喊:“反唐復隋,六皇登基。”往李愔身上潑髒水,瓦解軍心。

三百多人整齊的喊著口號,響徹整個莊園,搞得軍士們心裡慌一片。

搞人心慌慌才是細作們的強項,麥柱子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看到一縷翻盤的曙光。

張慎幾的家將終於衝破守衛阻攔,段綸沒想到會內亂,又不是擺鴻門宴,有個五六個哨兵意思一下就夠了。

這時劉石已被擒下,可張慎幾的屍體讓他的家將們暴怒發狂,我們老大遠來救你,你卻恩將仇報這種農夫與蛇的事特讓人憤怒!

李愔不是沒有解釋,而是解釋很蒼白的,人總是先入為主總是相信自己人。

林修是誰?是一起喝過酒泡過妞還扛過槍的兄弟,劉石是誰?那是主上張慎幾的心腹多少年的感情了。再聽聽外頭喊的口號,你若是張慎幾的家將你會相信事實嗎?

這就是人類社會的悲哀,往往我們都不相信事實,一味的相信傳聞。事實在謠言面前總是顯得特別的無力!

無奈之下秦懷道護著李愔、李德謇、受傷的段綸向後院撤,張慎幾死亡的訊息傳出後城防軍就四分五裂了,有一心想殺李愔為主將復仇的,有盲從和林修一起搞破壞的,當然也有扔掉武器找機會溜之大吉的。

金吾衛還好一點依舊還在莊園口阻擊麥柱子,只是心氣神沒半夜裡高昂,前面來襲的麥柱子高喊六皇子登基,金吾衛是不信的,他們又不是城防軍,和麥柱子打了一宿了,是友是敵還不清楚嗎?

但是他們怕城防軍信呀,城防軍現在就在他們身後,君不見後方是一片的亂象熊熊火焰還有喊殺聲,主將段綸又不見蹤影,這心能安定嗎?

金吾衛沒有像城防軍一樣崩潰已經是精銳了,想和上半場一樣井井有序打的風聲水起的已經不現實了,前怕虎後怕狼的這戰其實已露敗相。

不得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高公公不愧是經歷隋末亂世的老人,迅速把莊上一百八十幾壯丁分配給秦、程、李三府家將佔據後院要地,為李愔撐起遮風擋雨的一片靜土。

古代的建築後院和前院是有一道隔斷牆的,中間開一扇門家風嚴謹的人家晚上還會上鎖。

感謝唐朝的府兵制度,讓壯丁戰閒是農戶、獵戶,戰時是能殺人的士兵有點類似後世的民兵不用教箭術軍陣,以家將為頭壯丁為兵讓這道牆就成了最後的防線。

張慎幾家將號召城防軍替主將報仇得到一部份人的響應,這些人把李愔給堵在了後院裡。

他們強攻一盞茶時間,死掉十幾號人!防守方在牆後邊向外射箭,進攻方沒有遮擋物僅靠手盾防護肯定會很吃虧。

城防軍攻不了後院李愔也出不來,留給林修一個很大的機會!

林修很理智不硬啃骨頭轉身帶著自己人向莊園口殺去,金吾衛最害怕的事發生了,別怪李愔他們蠢不會去莊園口控制兵權,問題是去不了呀。

在大廳時張慎幾的家將有二十幾號人和哨兵火拼掉六七人還有十幾號人,這不是麥柱子帶領的細作是家將是軍士,雖然李愔有羅士信武藝、秦懷道是戰神之子、程處亮有程家絕學,個個身手不凡,

但李德謇是文士、段綸肋下插了一刀這倆人都要人保護,外圍還有林修帶領的十來人在遊蕩搞破壞,身旁又沒有自己的家將,在自己家裡見“恩公”需要帶家將嗎?那是家將不是奴僕。

誰知道好好的一場“答謝會”竟然變成鴻門宴只是客人反殺主人而已,在那種情況下李愔不退回後院反而衝到莊園門口,那是趙雲了,也許有系統的人生有一天李愔也像趙子龍一樣神勇但絕不是現在只有九歲的他。

現在被堵在後院更是一首涼涼!

金吾衛守不住了!

前後被夾擊雖然後方只有十幾個敵人但金吾衛本身人也不多才三十多人,只是佔地利弓強才能把麥柱子堵在門口,可被前後夾擊就喪失優勢,只能往後院退。

金吾衛的戰鬥力比城防軍高又是從他們背後殺來,在後院防守將士的協助下一次衝鋒就進入後院。

後院的隔斷牆是不能和莊門口的防禦相比的,莊園門口是專門針對流寇設計的建築,這隔斷牆只是一道分隔前宅內院的牆,喪失地利優勢的李愔雖有金吾衛的加入但馬上就要面對人數上的劣勢。

李愔也不指望能守住,好在段綸一開始叫醒自己的時候他就讓全莊上下做好撤退的準備,好在高公公已經把莊上的老幼婦孺從後門皆送到往長安的路上,現在李愔只要多守久一點讓婦幼走遠一些。

然後帶領皇室成員往秦嶺撤,往長安走怕連累婦幼,把長樂她們藏在婦幼裡又不知道外頭是什麼情況還有沒有其他逆賊。

往秦嶺一貓,等自家老頭派人來救人是李愔能想到最穩妥的辦法,當年薛萬徹往秦嶺深處躲,李二剿了幾次都沒成功後來只能招安了,秦嶺就是天然的藏人處。

躲貓貓在自己的地頭,主家有優勢!那些逆賊見光死拖的時間越久越對李愔有利,所以李愔沒有讓長樂、李治們藏在婦幼中,而是跟自己一起撤向秦嶺。

當麥柱子帶領人拆房子當遮擋物、拆柱子當撞木時,城防軍精靈一點的知道自己上當了,於是又有一些人溜了。

為什麼這些明白過來的人不反麥柱子呢?這就要說封建的思想了,在封建是家國天下,家比國更重要。

史上李治打高麗也是高呼為了漢人衣冠,絕不會喊為了大唐榮耀,一家人以家主為頭,頭都死翹翹了讓這些人為誰而戰?而且家主戰死這些人都要受責,愚忠者還會愧疚自盡。

如果麥柱子是突厥人可能又不一樣,有漢文化民族道義參雜可能會反水。

可現在是隋唐之爭關他們平凡百姓鳥事?回家收拾行囊帶著婆娘逃吧!主將死了自己不死也要脫一層皮,不想吃牢飯找個地方躲躲,又是一名好漢子。

城防軍伍佰人除個別一條筋走到黑的,其他人作鳥獸散去,現代特種兵訓練,斬首行動是門很重要的課程,它能讓敵軍癱瘓。更不要說紀律不夠嚴謹的古代城防軍了。

城防軍散去了可麥柱子還有三百來人呢。這些人打硬仗不行,打順風仗個個生龍活虎,攻克皇子的莊園後士氣高漲戰力值涮涮上漲。

李愔這邊缺少固守的依託比如:防禦建築僅靠一道一層皮的牆可不行,缺少箭簇、火油(後院是女眷和主人睡覺休息的地方,怎可能放兵備)最重要的是士氣低落。

遠征軍大潰敗的時候,“小月本”一兩個單兵可以追“窩”軍一個排,小本本單兵是比我們強,但有強那麼多嗎?主要是作戰士氣!兵敗如山倒李愔也一樣!

高公公向李愔跪拜在大唐不行跪禮,這是忠僕向主人最後的告別,他老了險峻惡劣的秦嶺不適合他,而且必須有人斷後不是嗎?

能人異士應該陪在皇子、公主身邊而不是留下來送死,未來秦嶺路更需他們來守護。

李愔哭了!特麼的!最討厭這種生死離別了,為什麼每次到離別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最想被人嘮叨呢?才知道您的好?

前世也是這樣母親走後才知道有個在你耳邊嘮叨的人真的好幸福呀!現在也是一樣!

“高公公我們換個人可好?”

“殿下老奴老了跑不動了,只會拖累大夥,而這些田崽子老奴能鎮的住,就讓老奴斷後吧!殿下你是個好人,別再敗家了錢多不燙手你是庶子又沒母族幫襯未來取妃生子建府都要一大筆開支呢。”

“好!不敗家,賺更多的錢取個漂亮的妻生個胖娃娃依然讓您老帶。”

“諾。”

高公公認真細致一絲不苟的把跪拜禮儀做完。

李愔挺直腰桿儘量做出威嚴的主家家主樣子可眼淚不爭氣的拼命往下掉,淚崩!

若不是帶著長樂、李治這些娃,真想拼死就算了,終於明白老兵說一起扛過槍的才能算真兄弟,那是生死之交呀!

秦懷道帶著家將前方開路,倆軍士做了一個擔架抬著受傷的段綸、嬤嬤揹著高陽、蘭陵,太監揹著李治、李慎,長樂、清河、李德謇則是自己走。

李愔和程處亮還留在後院,撤退的兵力不是一下子就抽走而是逐步撤退逐漸減少最後會留下二十名斷後人員。

李愔一一和他們擁抱在其耳邊就講四個字“謝謝!活著!”不知道是他們接受不了後世的禮儀還是接受不了皇子的謝謝!

擁抱後個個單膝跪地向李愔效忠他們都是李愔莊上的農戶,李愔的好他們比誰都清楚!這樣的主家願意為其去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知道是誰唱起《英雄讚歌》,歌聲傳到山上引來一片合唱。

……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

“不好!他們要跑了,同袍們抓緊衝呀!”

“林修,你帶百人從前面繞過去。”

歌聲響起麥柱子知道獵物要跑了,分兵而追。

進秦嶺的路不此一條,但追李愔的路只有一條,望山跑死馬看著李愔在山那頭,看似近追起來遠不是同一條山路不好追,彷彿近在眼前遠在天邊。

李愔和程處亮緊緊守住自己這條山路,讓秦懷道帶著長樂、李治走遠一些。

山下的莊園已經被點燃,映紅半邊天!不知道高公公和二十好漢怎麼樣了?

李愔右手有節奏的敲左胸喊道:“風、風、風。”

一個兩個三四個在山道斷後的所有人一起發出吼聲:“風!風!風!”

(這一章四千七百個字,本想分兩章,怕被人罵斷章狗。我這麼乖,有賞票的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