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從李二那知道李愔的訊息派小李子帶人去寡婦村把張家姐妹接來,還把張三郎的文稿全帶上。

這一路小李子對張氏姐妹恭恭敬敬地,有求必應!張小妹不似倆位姐姐對忽然到手的富貴很擔憂和推卸,小姑娘無憂無慮一路盡想著京城的美食。

飛鴿傳書比較快長孫得信後接人也比較快。到了宮裡李愔還未回來。

長孫皇后、楊妃娘娘先接見“恩人”,來聽故事的還有一幫公主,長樂、清河、蘭陵、高陽…。

雙方正常禮儀後…

從大姐張盼娣撿到李愔開始講起,講到李愔在青樓前聽到熟悉的曲子,駐足被青樓女子調笑,張盼娣告之囊中羞澀讓他回去。

長孫掩著嘴巴偷笑:“少年慕艾”

楊妃娘娘也有點不好意思。

公主們在笑,六弟(哥)九歲就鬧青樓了,這是本性呀。

“倆位娘娘,錯了,三郎他不是被青樓女子吸引而是聽到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想到某個人在圍牆裡想他,於是三郎當場做了首‘雪落下的聲音’。

當時我們以為圍牆是大戶人家院子裡的牆,沒想到是宮牆,以為大戶人家家中遭變養不起一個藥罐子才把三郎給棄了。”

大姐張盼娣心裡不願接受張三郎是六皇子,出口還是叫他三郎。

“三郎和我們在一起,從未埋怨過拋棄他的家人,那時的涇陽府所有人都在痛罵三郎家人不為人父母,無德棄子會遭天譴,

可三郎常常為其辯護,說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棄兒的父母,他以為家裡出大禍,白天笑的開心晚上在祈禱家人平安,娘娘,三郎從未怪過您反而替您擔心,

有幾晚我見他深夜未睡,我問他為何遲遲不睡,他說他想母親了夢中的您在四角的圍牆裡呼喚著他,他怎麼走都走不近您他聽見您哭了,他一著急夢醒了再也睡不著擔心您能不能渡過家變,我們從未想過您是娘娘以為你是遭禍的大戶人家。”

“傻子,娘在宮裡好好的,不開心過日子為娘操什麼心呀,娘也常常睡不著想你呀!”楊妃娘娘控制不了自己,輕輕在抽泣。

二姐張招娣輕輕哼唱:“我慢慢地聽雪落下的聲音,閉著眼幻想它不會停,你沒辦法靠近決不是太薄情,只是貪戀窗外好風景…三郎他從未怪過家人,從他第一天醒來的時候就知道娘娘有事耽擱了才未尋到他…”

經大姐張盼娣這麼說再聽二姐張招娣的歌,真的發現這不是一首情歌。

其實李愔當時唱此曲是因為這首歌是描述宮鬥戲的曲子和他之前在宮裡生活合拍,並沒考慮過歌詞意境。

別人靠腦補把此曲當成兒子思念母親的曲子或當成了情歌,其實李愔只是潛意識裡想到宮裡想到宮裡的楊妃娘娘。

“……”

家長裡短,大姐張招娣從日常的點點滴滴講李愔點石成金的手段把貧窮的寡婦村變成涇陽府最富的村莊。

公主們興奮的手拉手,這屓贔招財手段是六哥(弟)的標誌之一呀。

講到堂兄張大象從長安城趕來尋找大才子張三郎,見三郎面不識真三郎,涇陽府的人還故意使壞在張大象、三郎面前替堂兄教訓三郎,讓三郎聽堂兄的話去拜張三郎為師。

立政殿開始有了笑聲,這個情節確實有點搞笑。

“那公謹兄學富五車他的兒子怎會如此遲鈍?”長孫皇后不解的問楊妃。

公主們咯咯的笑成一團,唐人的笑點太低。

講到俠女單明月替天行道懲治盧府,盧府上門求三郎解禍,三郎與俠女鬥智。

張小妹終於可以插上嘴:“一隻螃蟹八條腿爬呀爬爬上岸上來,拍拍手跺跺腳、兩隻螃蟹十六條腿…”

“那單姑娘以為三郎考她算學,其實三郎要她跺跺腳。”

殿裡笑聲一片,李愔從小就皮實這太像他的主意了。

……

長孫皇后對仨女說:“那張三郎是我失蹤的六子李愔,感謝你們一直對他的照顧,以後你們來京城可隨時來宮看看他。”

“諾”張盼娣和張招娣應諾。

長孫皇后賜宮中行走令牌給張盼娣。

張小妹聽出問題來,她悄聲問姐姐:“三哥以後是不是不和我們住一起?”

答曰:“是”

哇!小妹哭了不顧宮中禮節哭喊著:“三哥是我的,不是你們的,我不要和三哥分開。”

長孫和楊妃倆人都沒有惱怒,這說明她們與李愔的兄妹之情是真的,只是宮裡不好留外人會誤了她們的青春年華否則讓她們住在宮裡也未嘗不可。

———

兩日後

長安城洋溢著幸福的喜悅,強壓京城一籌的涇陽大才子張三郎其實是我們長安人是六皇子李愔,這讓長安人挺直京城人的腰桿。

百姓們自發在灞橋上迎接六皇子李愔回京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名氣還有實惠。

自從李愔失蹤後“潔身屋”和“淑女屋”再也沒做促銷了,醫保也只落實到長安城,城外人也想有呀。

敗家的六皇子回來了,一切都有了希望,要不是大唐人還沒學會打腰鼓扭秧歌此時他們早就敲鑼打鼓去迎李愔回京。

李愔對長安人來說就是低價高品質的商品,又實惠又好!

公主們也來湊熱鬧,六哥答應她們給她們備嫁妝,一個淑女屋怎麼夠分呢,這兩年為了填醫保的窟窿淑女屋的贏利全被長孫給颳走了。

現在……嘻嘻!隨著年齡增大公主們更懂得嫁妝的意義。

有哥的妹子就是爽!

秦瓊和李愔沒想過場面會這麼浩大。一非國事回京二沒軍功,這灞橋人山人海是啥回事呀?

李二和長孫、楊妃是長輩在宮裡等著、非國事回京官府也沒派人來接人,公主就是灞橋邊最大的Boss了。

長樂領著幾位未嫁的公主帶著張氏仨姐妹走到李愔跟前。

小高陽和李愔關係一直很好,李愔對這位性直敢恨敢愛命運又多舛的妹妹一直照顧有加。

倆人關係很鐵,小高陽認出李愔撲到他的懷裡,嚇得李愔手忙腳亂趕緊把高陽公主推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娘子請自重!”

“咳咳!這是高陽公主。”秦瓊在旁介紹道,又指指自己的腦袋告訴公主們李愔失憶。

“六哥,你記不起我了嗎?”梨花帶雨,小高陽心碎一地。

“三哥!”張小妹叫了一聲。

“小妹!想三哥了嗎?”李愔立即伸手把張小妹抱到懷裡。

沒對比就沒有傷害,公主們嘆口氣索然無味。

“三哥,我們一起回涇陽不分開好不好?”

“怎麼?京城不好玩沒什麼好吃的嗎?”

張小妹糾結了,京城好吃的多了,單單是宮裡的糕點她都沒嘗遍呢。

“可娘娘讓我們分開。”

“我們是一家人,不分開在京裡買一棟房子我們像村裡一樣住在一起。”

“好呀!好呀!”還是三哥聰明,吃、玩和不分開全解決了。

李愔抱張小妹對圍觀的百姓揮揮手引來陣陣歡呼,心裡嘀咕:這六皇子這是找死,聲望震主非福是禍。

從灞橋到立政殿(李愔未出宮算是家事歸長孫管),這一路景色多少讓李愔想起一些事,隨著李愔和百姓近距離接觸,百姓們認出李愔讓歡呼聲此起彼伏也讓矚目值在上漲。

立政殿楊妃娘娘坐立不安,長孫輕拍楊妃的手背。

李愔看著陌生又熟悉的宮殿,一腳遲遲不敢邁進,近鄉情怯!

走入朱雀門後記憶或隱或現畢竟是生活九年的地方,記憶總比他處深刻。

近了立政殿楊妃娘娘坐不住了,忘了宮中禮儀,長孫皇后要先和李愔見面。

這時的她聽到腳步聲忘了一切,飛箭般竄出立政殿來到李愔面前。

時間凝固!

倆人像被人點穴般站立不動,淚留滿面。

母子連心!

李愔忘了母親的模樣,可一見面就想起!這是母親!是母妃!

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認出您!

骨肉相連!

“母妃!”

李愔緩緩跪下抱著楊妃娘娘的小腿,泣不成聲!

這時腦海裡響起一陣電子聲音:矚目值滿額,系統重啟。

重啟,別弄暈我呀!

李愔覺得兩眼發黑。

不暈!很疼的!有一女聲在李愔腦海裡響起。

“啊!母妃!我頭疼!啊!”

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李愔腦門冒豆大的冷汗,青筋凸起!

“傳太醫!叫老神仙!”長樂和高陽們在旁尖叫!

楊妃娘娘把李愔摟在懷裡嘴裡囔囔:“別怕!母妃在呢,母妃在呢!”

李愔還是暈倒在楊妃娘娘腳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