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人新書望支援!求推薦票)

李愔累死累活終於有收穫,在宴會開始前就陸陸續續的收到矚目值。

虞世南真沒想到李愔的《挑孃親》會比《父輩》更火更流行。

唐朝和後世一樣,專業人士和廣大民眾品味總相反的。

正因為《挑孃親》是稚兒之作很直白沒什麼內涵,反而更能感動人。

特別是膝下有頑童,平日裡為皮孩子操碎了心的母親,彷彿這首新詩是自己子女對自己說的,李愔只是替他們表達出來。

特別是聽到李愔對楊妃娘娘鞠躬致謝,感謝楊妃娘娘選擇了他,這是他前輩子修來的福氣。

母親們感動的稀里嘩啦的,連賢名的長孫皇后也對楊妃娘娘說,我嫉妒了。

這樣的孩子誰不想要,給我來一打。

《挑孃親》火了,讓李愔賺足了矚目值。

全豚宴就成了全國母親親睹“傻子天才”的好機會,連呆在宮裡大門不邁的太上皇李淵嬪妃們也都慫恿李淵參加宴席。

想看看李愔的人還有以聰慧好學聞名的皇族子弟——四皇子李泰。

作為皇族詩人的李泰對無律韻之美的白話詩,嗤之以鼻。

晚宴上有詩會,這是他為詩正名的好時機,詩就應該是高雅的、有律韻之美、有章詞之華麗。

豈可幾句白話,像鄉里巴人閒聊,這簡直就是對詩的踐踏!是侮辱!

至於神奇的六弟李愔,嗯!沒有存在感!沒有印象!

李承乾對李愔的印象也僅限於逃學欺僕的皮孩子,轉眼間就有了詩名了,這白話詩倒也有幾分意思,孤到時考教一番。

對李愔最好奇的是李二第九子李治,這個比李愔小三歲的小傢伙。

去長孫皇后處請安,聽到一向寵自己的母親對楊妃娘娘說,她嫉妒妹妹有個這樣的兒子,小傢伙傷自尊了。

被二歲的妹妹小兕子奪了母愛也就算了,一上課就睡覺、老是被孔先生打手心的六哥也能分走母愛,這太不可思議了。

捱打就變天才,誰信呀!

敢欺騙母後,豈有此理!

崇賢館放學李治就急沖沖就帶著小跟班李慎來找李愔,我要尋找事情真相拆穿你虛偽面具。

宴會是放在曲江邊皇家御園裡,這時的大唐大明宮還沒蓋好,李二一家三代都擠在皇宮裡。

今晚又是大宴,人太多了,就設在曲江邊,地廣風景美,超巴適。

李治一入園就傻眼了,年齡雖小但皇家宴席也參加多次,空當當沒有案几?晉人風範席地而食?父皇嚴律尊禮!

哈哈哈!

有個性,這是要被捱罵的節奏,超喜歡!

六哥呢?

在睡覺?!

果然是個懶貨,超喜歡,找母後打小報告去。

剛走兩三步,咦,好香!咕咕,肚子更餓。

“這蒸籠蒸的是啥物?怎這麼香?”

“回九殿下、十殿下的話,是六殿下發明的貞觀大肉包。”

“一種吃食標以‘貞觀’兩字,討父皇歡喜,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給我倆兩個,讓我查查有何玄機?”

“諾”

“這不就是肉餅嗎?”

“回殿下的話,這皮和餡六殿下用了皇室秘方,皮一點都不酸,餡汁足又香又爽口。”

“嗯、嗯!好吃,還有啥?”

李治雖然是未來的高宗皇帝但只此年紀還小,今年才六歲古人雖然早熟,可再早熟的六歲兒童還是抵不過美食的誘惑。

忘了自己是來找碴的,吃著吃著,立場偏了,佩服起李愔來,這麼多美食都是六哥想出來的,六哥牛!我倆給你當小迷弟!

李愔太累了,畢竟是九歲的孩子,睡了一會兒。醒來天未黑,正是晩霞落滿天,黃昏最美的時間。

李愔在夕陽美景下豁然明白自己處在華人最美的時代。

大唐讓後世羨慕不已魂牽夢繞的國家,我李愔來了與你們這些老祖宗共風雨,向祖宗們學習你們的驕傲和自信,去他女良的精日哈美!華人自強不息!

快奔四的靈魂清楚地知道,有系統的人生,若不努力賺矚目值,好比法拉利沒有油依然到不了人生巔峰。

未來還很長,欣賞完風景,該努力的還是要繼續努力。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大型宴會加女眷有小千人,好好表現成為焦點,這些人回去把我美名再揚揚,矚目值就會嗖嗖往上漲,想想就賊雞凍。

唐詩宋詞,詩是必備的,沒有詩的唐朝是沒有靈魂的。

感謝華國的九年義務教育,唐詩宋詞沒少背,否則靠這不靠譜的系統,只能裝傻裝不了逼。

唐朝還喜歡舞曲,李二醉酒後也會親自跳秦王破陣樂,就知道這是大雅之事。

呵呵,戰亂和媚外中華古曲傳承下來的不多,九年義務教育要得只是高考成績,在“高考”教育下古曲不是必學課目。

《高山流水》《廣陵散》古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只會聽不會演?啥辦呢?

總不能唱首《青花瓷》?那是古風不是古曲。啥辦呢?真急人!好思念度娘,還有萬能的朋友圈。

不急,沒有什麼是120的智商解決不了的,現在我才九歲無需太妖孽,我要的是矚目值,不是名望。

經歷後世資訊大爆炸年代,李愔十分明白屠喲喲的諾獎,熱搜才第三,還沒做頭髮吸人的眼球。

矚目就是讓人關注成為焦點,搏眼球比做個純文人更能漲矚目值。

演奏不了樂曲,我唱一首通俗歌曲吧!

唐人欣賞不了那才好,有爭議,才能有話題,有話題才有關注度,才能賺到矚目值。

“畫屏,來一下,宮裡有笛子嗎?”

“有的,殿下,奴婢給您取去。”

笛子是中華漢族傳承悠久的樂器之一,近代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代七孔笛子,笛未加了兩個細小孔,這件出土的笛子能演奏現代所有音調,而且音質還是高品質的。

感謝上一世大學寢室生活,吉他、口琴、笛子都是那時候學會的。男生不學簫,你懂的,雖然它更能喚醒唐人的耳朵。

李愔把尺八還給畫屏,接過橫笛試了下音階。

吹奏了一曲李健的曲、王菲的歌《傳奇》,一曲結束畫屏眼裡全是小星星。

大學導師說的沒錯,知識永遠都是你自己的,誰也偷不走。

“殿下,這是什麼曲子真好聽。”

李愔想了想說:“這是我在天上找孃親的時候譜的曲,就叫尋母吧。”

好曲子也要有好噱頭,有個故事的曲子更能打動人,比如《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一個救丹頂鶴而犧牲的小女孩,這首歌曾經感動一代人。

心想等一下還要把歌詞改改,把愛情故事改成母子情義。作為新詩《找孃親》的後續歌曲。

這種明顯非大唐主流的歌肯定會引發熱議,比裝才子更適合,還能賺足貴婦們的眼淚。

小祖鵝在李愔腦海裡,??????狂嘔吐,主人你盜用後世版權,還欺騙人合適嗎?

“小祖鵝,這破系統給的獎勵哪個是這時能用上的,沒有條理性的引導我生活,東一榔頭西一棒的,你讓我咋辦?”

“主人,你這樣說,好多沒系統的人會妒哭的,別佔了便宜還賣慘,別把炫富摔演成馬容摔,會丟粉的”

“不招人妒是庸才!小祖鵝,幫我選幾首唐詩宋詞,要此時未出現的唐詩。”

“主人,我是語音精靈不是度娘。”

“要你何用?”

“我負責貌美如花,賣萌呀!”

“……”

畫屏看到自家的殿下對著曲江水又一次的發呆,不禁埋怨起老天爺。六殿下這個呆病,何時能好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