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吳函起了個大早,急奔來翰墨街,擺開攤子,上面放著兩幅詩詞,寫得工工整整的。

這兩幅字,他可是寫了好久,才寫到滿意的效果來。

至於所書寫的詩詞內容,則是取自大家之作,公認的經典,一首《晚春夜》;一首《降臨江》。

吳函自己雖然讀了幾十年書,寫過不少習作,無奈才氣有限,那些詩作水平馬虎,不好見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弄好攤子,他翹首以待,暗暗期盼今天趙三爺還會來,還會被豬油蒙了心肝,花費一百錢買一幅街邊字。

不過左等右等,一直見不到人。不但趙三爺,連陳唐都沒來:“這傢伙昨天賺了一百錢,肯定是玩耍去了,不來最好,少個人搶生意……”

……

其實陳唐早便進了州府,不過沒有來翰墨街,而是打聽到趙三爺的住處,直接去趙府。

在州府中,趙家為大族,家裡是開鏢局的,赫赫有名的“順福鏢局”,據說分局開遍天下,光鏢師就有數百人,當真是家大業大。

而趙三爺三兄弟,都是練家子,武功頗為了得,高手來著。至於有多高,陳唐並無具體概念。

他心裡納悶,一個練家子,為何要買字畫,難道是附庸風雅?

不對,不是那樣……

來到趙府外,抬頭一看,見到氣派的趙家門面,果然是朱門大戶,一排石階,左右各有一尊栩栩如生的石獅子。大門右側,人影綽綽,起碼有十數個,都是秀才模樣,等在那兒不知做什麼。

陳唐整一整衣裝,走到門前去,對守在那的一名家丁道:“大哥好,是趙三爺叫我拿字來給他看的。”

家丁眼角一掃,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懶洋洋道:“三爺不在家,你去那邊排隊等著吧。”

陳唐終於明白門外那些人是幹什麼的了,都是像他一樣來賣字的,大感頭疼:“三爺什麼時候回來?”

家丁一翻白眼:“我怎麼知道?快去排隊吧,等下人更多。”

陳唐只得無語地退下來,瞧了瞧排得長長的隊伍,心想:如果今天趙三爺不回來,又或者回來晚了,那不是白等了?

又想到,這些排隊的人,他們是不是都像自己這般,曾經賣過字給趙三爺,食髓知味,所以一寫好字,便跑來趙府排隊?

陳唐走到隊伍後面,乾咳一聲,問排在前面的秀才:“這位兄臺,在下陳唐。”

那秀才瞥他一眼,還禮道:“不才楊宏。”

“原來是楊兄,請問你經常賣字給趙三爺嗎?”

楊宏面露苦笑:“我是經常想賣字給趙三爺來著,但排了七、八次隊,沒有一次被看中的。”

陳唐問:“這麼難?”

楊宏道:“何止難,簡直難於登天。不但我,這裡排隊的人,還有不少沒來的。兩、三年來,只聽說趙三爺看中了兩幅。”

陳唐疑問:“既然如此,你們還來排隊?”

“趙三爺捨得出錢呀,如果能被看中一幅,就能賣上兩三百錢;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有一幅賣出去,便等於打響了名聲,有了身價!”

楊宏解釋道。

聽到“兩三百錢”,陳唐便知道那副《醜奴兒》賣虧了,怪不得趙三爺給錢給得爽快。不過這事沒什麼好說的,他原本可是只想賣十文錢,意外獲得十倍的報酬,已經心滿意足。可惜的是,趙三爺沒有幫自己宣傳,否則的話,估計能漲漲身價。

想了想,又問:“楊兄,州府有很多家收字嗎?”

楊宏道:“主動收字的,就只有這趙家。當然,那些書畫店鋪也是收字的,不過有門檻,咱們這些秀才的字,人家基本看不上。”

對於這一點,陳唐自有體會。如果有能力把字賣到店鋪裡,他也不用到翰墨街擺攤了。能掛上書畫店鋪內的,起碼得是舉人以上的字才行,或者有一定書法名氣的。

這樣的人,在整個潘州境內,估計也就幾十人左右。最多的是秀才,數以百計,其中又有近半屬於老秀才。混得落魄的不少,做不得事,只能靠賣字為生,掙扎在溫飽線上。

趙三爺高價收字,他們自不肯放過機會,哪怕很難被選中,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機會,都不想錯過。

這個圈子的狀況,頗為殘酷。其上,肯定還有更為高階的圈子,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但如此圈子,是陳唐他們現在所無法觸及的。正如舉人以上的階層,是不可能擁擠在這裡排隊一樣。

身份,決定了位置,以及視野。

“楊兄,你覺不覺得趙三爺收字的標準很怪?”

楊宏回答:“是很怪,完全摸不準,不知道是看字呢,還是看寫的東西,我覺得呀,完全是看心情。”

趙家開鏢局,從某個程度上講,等於是走江湖的,屬於江湖中人,說不好聽,叫“武夫”。武夫收藏書法,十有八九,都是附庸風雅,做樣子的。

趙三爺每個月都會去翰墨街逛一圈,但經常空手而歸。那邊店鋪的字,可都是有一定水準的,甚至還有名家之作。雖然這年頭,所謂“名家”,多有欺世盜名之輩,但無可否認,能掛上那裡的,確實有獨到的風格本事。

陳唐也去看過,對比過,捫心自問,自愧不如。

然而趙三爺看不上店鋪的字,偏偏買了那幅《醜奴兒》。開始之際,陳唐還以為對方看中了自己獨特的字型,又或是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字句,然而當《青玉案》與《水調歌頭》接連被否後,他就知道不是這樣的,而是另有原因。

這個原因,陳唐已經有了猜測,今天拿著新作來,便是要驗證錯對。

對於趙三爺的鑑賞能力,一眾秀才暗表懷疑,但並不妨礙他們拿字來賣。如果趙三爺是行家的話,他們反而不可能有機會,雖說文人相輕,但也有自知之明。趙三爺買字看心情,眾人才覺得有希望。

因為心情,是沒有標準的。

“賴文,是賴文!”

“今天賴文居然也來賣字了……”

隊伍一陣騷動,就見一名衣著得體的秀才大步前來,直接上臺階,與守門的家丁說了幾句,就被請了進去。

楊宏看著,不無羨慕地道:“上一次,賴文的一幅字被趙三爺看中,得了三百錢,此事傳揚出去,身價大漲,聽說有幾家店鋪都直接找他約字了。而且他來趙府賣字,不用再排隊。”

陳唐心裡不禁腹誹:“我昨天也賣了一幅,怎麼沒這待遇……”

估計是交易發生在翰墨街,口說無憑,趙三爺又沒有交代,守門家丁自然不認。

隨著近午,太陽猛烈起來。好在排隊的地方有屋簷遮陰,不用暴曬,只是溫度飆高,熱了起來,一個個都是汗流俠背,頗不好受。

又等了一陣,有眼尖的叫道:“趙三爺回府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