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了,魯中地區,包括泉城市、泰山市和魯中市這三個地方,對於七月十五這天非常重視,是要請家堂、送家堂的。

魯省好多地方過年的時候也有請家堂、送家堂的習俗,而魯中地區,多出來七月十五這麼一個跟過年同等重視的習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謂請家堂、送家堂,是將去了那邊的祖宗請回到家裡面,擺上供品,讓祖宗們享用的這麼一個儀式。

說實話,生活裡面多點儀式化的東西,其實挺好的。再說了,這個風俗存在了幾百年了,大家還是蠻熱衷的。

過年嘛,要是說就只是為了吃一點好的,睡一頓足的,看一場春晚什麼的,那可真沒多少意思了。

要說過年,就得有點儀式感,有些傳統的東西,那才叫過年。

請家堂、送家堂,需要置辦供品,這裡面炸藕盒、炸茄盒、榨豆腐等等是少不了的,所以這天對於食用油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

臨近七月十五了,油坊裡面的生意,要比以前更火了一些。

油坊裡面生意更火了,然而張有礦卻更著急了。

花生仁儲存的問題暫時自己心裡有數了,然後就在交公糧之後的第二天,張有礦便將油坊裡面的工作安排妥當了之後,坐著大龍門跑fc市汽車站的客車,打算到顏莊去看看。

油坊這邊,到鋼城縣縣城和泰南市市裡送花生油的工作,由自己老爸親自承擔;

給客戶送花生餅的工作,趙小三來做綽綽有餘,昨天一天他就賣了3200斤花生餅了;

收購花生仁的工作,則交給闞洪曾和自己弟弟張有金;

油坊裡面賣油的工作,現在已經交給孫秀全權負責了;

榨油屋子裡面,則交給自己爺爺親自督陣;

然後張有礦的母親宋道燕呢,則負責收款和開票的工作。

現在的油坊,怎麼著也算一天營業額六七千的大單位了。

然而張有礦知人善任,將整個油坊打理得井井有條,每個人各司其職,自己也可以放心得去幹自己該幹的事情了。

破舊的通村客車,車上滿是稀奇古怪的味道,汗臭味、奶腥味、臭襪子味等等,夾雜在一起,讓人聞著不那麼舒服,但是卻又覺得生活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

路也不好走,坑坑窪窪,柏油路因為偷工減料的緣故,再加上大貨車超載碾壓,早就已經沒有本來的樣子了。

在顛簸中,左右搖晃中,張有礦花了三塊錢,終於來到了顏莊村。

顏莊村是顏莊鎮政府駐地,當年解放戰爭時期魯中戰役的時候,這個村子周圍可是駐紮過一個軍的兵力的。

下車之後,張有礦一路打聽,找到了位於顏莊村子中間的顏莊老油坊。

顏莊老油坊,歷經百年風霜,到2002年的時候,仍然勉強維持著經營。

這家油坊的面積要比寨子油坊小一些,位於路邊的兩間屋子是存放花生油和賣花生油的地方。

“打什麼油?”

當張有礦邁步走進油坊門頭的時候,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滿臉笑容,從掌櫃桌子後面站起來,迎了上來。

張有礦也是滿臉堆笑,指著旁邊的一個盛油的大缸說道:“你的花生油,怎麼賣的?”

“五塊錢一斤。”

張有礦點了點頭,然後湊到大缸邊上看了看,缸裡的花生油顏色呈現金黃色,非常地道純正,這可是百年老油坊才能壓榨出來的好油。

“不錯!這油不錯!”

聽到客人誇獎,油坊掌櫃的頗為自豪得說道:“那當然了,咱們的花生油,那可是遠近都有名的,北有咱們顏莊油坊,南有寨子油坊,這都是產好油的油坊。”

聽到掌櫃提到自家油坊,張有礦心裡特別開心。

“給我來五斤花生油,哦對了,我沒有帶桶,你再賣我個小桶。”

油坊掌櫃一聽,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好嘞!”

不一會兒,油打好了,張有礦付了錢,然後提著油,就出了門。

出門之後,張有礦到顏莊大街邊上,攔了個三輪摩的。

“到蓮花池村去。”

“好嘞!”

三輪摩的這時候,在各鄉鎮裡面是非常常見的載客工具,當然了,後來這東西被打擊得都快絕跡了。

張有礦提著油,打算到自己親戚家,去打聽打聽看看有沒有機會收購剛才自己去過的這家油坊。

自己貿然上門談收購的事情,弄不好要談崩,不如找個中間人去說合適。

張有礦的小姨,就是跟顏莊村一河之隔的蓮花池村的。張有礦的小姨,叫宋道紅,比張有礦只大12歲,今年剛好三十歲,然後她嫁到蓮花池村,嫁給了一個木匠,叫何加恆。

從小張有礦的小姨對張有礦就特別照顧,因為她小學二年級上完了之後就沒再上學,所以幫著宋道燕照顧張有礦的工作,宋道紅承擔了一大部分。

三輪摩的在崎嶇顛簸的鄉村路上走過,張有礦享受著騎馬一般得快感。

到得村口,張有礦付了三塊錢的路費,然後便提著花生油,進了村子,直奔自己小姨家所在的潘西集市東邊的木材廠。

張有礦的小姨夫很能幹,攢了三萬塊錢之後,然後買了帶鋸,進了些原木,一邊幹著加工傢俱的工作,一邊賣原木,加工木板。

沒到小姨家,張有礦便聽到帶鋸破解木頭的時候傳來的刺耳的聲音,他知道,自己的小姨和小姨夫此刻正在忙碌著。

於是,他加緊了步伐,打算看看有沒有能幫得上忙的,也力所能及得幫親戚一下。

用帶鋸加工原木,破解成木板的時候,在將原木運到軌道車上的時候,是得需要不少的人力的。

刺耳的聲音越來越近,在這樣的高分貝噪音之下,就算是面對面的說話,對方也根本聽不到。

於是,當張有礦出現在了自己小姨的視線當中,然後他用手示意過去幫忙的時候,宋道紅則連連擺手,指著屋裡。

張有礦仔細一聽,發現在帶鋸噪音裡面,好像還夾雜著小孩哭的聲音,於是便提著一桶花生油,急忙到屋裡去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