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礦因為胳膊受傷了,所以賣油的時候顯得很不方便。

到2002年的時候,農村老百姓吃花生油,要麼就自己種點花生,然後到油坊裡面付點加工費打出油來自己吃,要麼就是直接到油坊裡面買油吃。

魯中地區,老百姓主要吃的油,就是花生油。

到2002年的時候,大家的生活水平要比九十年代的時候提高了好多了,老百姓吃食用油的數量,也要比以前多得多了。

到2016年的時候,全國平均下來每個人吃食用油的數量能達到40斤左右,而在2002年的時候呢,這個數字大約在20斤左右。

實際上往前推,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全國人均吃食用油的數量都不到10斤。

因為好多人家,平時吃飯的時候,都是不炒菜的。

當然了,到2002年的時候呢,大多數人家吃飯,多少,還是炒點菜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說窮得吃不上菜的人家,畢竟已經是少數了。

富裕了之後,對於物質上的要求越來越高,老百姓的菜籃子滿了,油桶子也滿了。

今天是寨子村大集,到現在,沒有種花生的老百姓家裡沒有油了,會到油坊裡面打點油,帶回家裡面,炒菜用。

到2002年的時候,花生油的價格大約是一斤5塊錢,相比較幾年前,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還下降了不少,而老百姓的工資則是實打實得漲了不少,所以結果就是老百姓覺得吃花生油不像原先那樣貴了,於是炒菜的時候也就捨得多放點花生油了。

多放油,炒出來的菜自然就香,而整個食用油市場呢,則就越來越繁榮起來。下一步油坊裡面每天的銷售量都很大,實在不行,還得找兩個專門負責賣油的售貨員呢。

從2002年往後十年的時間裡面,是食用油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可以說大家放心大膽得上產能就是,反正打出來的油,都能賣掉。

一天的寨子集,張有礦一家忙到晚上六點半,方才關了油坊門,然後一家三口坐下來喘口氣。

今天一天,張有礦這邊賣了四百多斤花生油,二十斤大豆油和五斤花椒種子油,然後直接將整個門頭房這邊的大缸裡面的油給賣了個乾淨。

雖然說張有礦一家三口清閒下來了,不過位於油坊北邊的那一排榨油屋子裡面,卻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宋道燕在門頭房東邊的一間小棚子裡面匆匆得炒了一盤花生米和一盤芫荽炒豆腐皮,端到了門頭房裡面床和辦公桌中間的茶几上,然後張有礦一家三口,便開始吃起飯來。

“爸爸,今天晚上幾點能出油?”

門頭房這邊大缸裡面的油已經見底了,今天晚上說啥也得出油。

今天白天,油坊裡面榨油師傅忙了一天,榨油的全部工作已經做到最後一步,出油了。

因為油坊裡面的機器已經放置了很長時間,然後整個榨油的工作,幾乎全部都是重新來一遍。不過,一旦開始出油之後,榨油機器就會源源不斷得為油坊供應花生油了。到那時候,張有礦就不會愁沒有油賣了。

今天在張治農的指揮下,油坊裡面的師傅備了六千斤花生仁,然後明天後天兩天的時間,這些花生仁,就會被加工成花生油和花生餅了。

“今天晚上九點出油。”

然後,張同坤又想了想,說:“有礦,今天晚上油坊裡面亂糟糟的,要不你回家去睡覺吧。”

然而張有礦卻說道:“出油這麼大事,我怎麼能回去呢?再說了,我又不怕亂,只要困啊,就是在集市上我也能睡得著。要不這樣,爸媽,你倆就回去吧,我自己一個人在這邊就行,再說了,我爺爺不是也在這邊嗎?”

張同坤看了自己老婆宋道燕一眼,皺了下眉頭,然後對自己兒子說道:“你這不是有傷嗎,晚上得好好休息。”

“沒事,我已經打過消炎針了,再說我這麼年輕,這些小傷啊,幾天就好了。”

張同坤拗不過自己兒子,然後吃完了飯之後,便對自己老婆說道:“要不這樣,我今天晚上也在這邊呆一下,看看有什麼情況也幫幫忙。”

宋道燕表示同意自己丈夫的打算,不過她晚上得回老家那邊去,畢竟老家那邊家裡還有雞、狗、兔子等需要餵養。

宋道燕臨走的時候,檢查了一遍油坊這邊的大門和屋門,都關好了。

油坊裡面開始打油之後,白天晚上都是連軸轉的,榨油師傅們也是輪流晚上幹活。

在原先的時候,油坊這邊的老闆韓家勝每次看到門頭房那邊賣的油不多了,然後就會收購一些花生仁,然後再找一些榨油師傅一口氣將收購的花生仁全部榨掉。

在門頭房裡面,總共擺了十八個大缸,這些大缸容積都很大,每個大缸能容納500升花生油,花生油的比重是0.9多,也就是說這一大缸能容納九百多斤花生油。

而十八個大缸,九個大缸用來沉澱過濾用,另外的九個大缸則用來盛放銷售的花生油用。

至於說大豆油和花椒種子油,因為銷量少,所以一般不用這種大缸來盛,都是用一種個頭比這些大缸矮一半的缸來盛。

十八個大缸,全部裝滿,能盛16200斤以上的花生油,大約需要40000斤花生米。

當然了,原先的時候,油坊裡面榨油,不會說一次榨這麼多花生油。韓家勝以前一次最多榨一萬斤花生仁,僱傭榨油師傅工作四天的時間就行了。

也就是說,原先的榨油師傅,一年給油坊裡面工作十次,一次工作四天的時間,其餘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放假了。

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油坊裡面每次榨油的時候,請的榨油師傅並不一樣。

而榨油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因為人員不一樣,造成操作不一樣,最後也會導致花生油的口感會不相同。這些細微的味覺差距,普通人是嘗不出來的,但是那些味覺特別發達的人卻能夠覺察得到。

晚上九點,秋夜的山村裡面,山坡上,田間地頭,衚衕裡,河邊,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蟲鳴;油坊裡,榨油機器旁邊,張治農、張同坤和張有礦,一家三代,站在出油口邊上,看著汩汩流出的金黃色花生油,三個人的內心都激動了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