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偷花生仁的賊之後的第二天,張有礦便忙活著讓自己父親從村裡挑選了六名年齡在二十二週歲到二十八周歲之間的年輕人,組建了自己的公司保安大隊。而自己父親呢,則直接成了第一任的保安隊長。

第二天的時候,孫秀倒是也沒啥意外的繼續來上班了。她不敢不來上班,因為當初她跟張有礦簽訂的合同裡面,不能在三年之內解除勞動合同,要不然需要支付三千塊錢違約金。

不過,聽她話語裡面,張有礦知道,她和闞光汗之間的矛盾呢,應該比較深了。

加上張有礦暗地裡吩咐闞光海宣傳闞光汗在黃莊那邊喝花酒的事情宣傳出去,一時之間,孫秀的父母從心裡也開始討厭起了闞光汗。

後來在正月十六日的時候,闞洪曾約了張有礦和闞光汗吃了一場酒,大家嘻嘻哈哈也就把幾天前的不愉快給翻過去了。

當然了,現在在村裡張有礦的羽毛已經養成了,手下那麼多僱工,而且還有自己的保安隊,就算是闞洪業想拿張有礦的毛病,他也得掂量掂量了。

這邊孫秀和闞光汗扯皮毛的事情暫時不提,另一邊張有礦緊鑼密鼓得在五個鄉鎮裡面都安排建立了花生油銷售點和花生仁收購點。

接著,在正月底的時候,張有礦安排張有能他們五個組在全鋼城縣各個村子裡面都張貼了廣告,讓全鋼城縣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按照張有礦的計劃,下一步他要打造遍布全國的銷售網路。

鋼城縣的銷售點計劃也算是個實驗,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那麼接下來他要迅速在魯中市和泰南市範圍內進行推廣。

因為,今年他的花生油產量將會達到180萬斤的水平,光指望著鋼城縣的市場是無法滿足銷售任務的。

而接下來,在兩個縣市推廣成功之後,他會迅速將花生油生產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然後在整個魯省範圍內進行建設銷售點。

在張有礦的計劃裡面,寨子鄉,是他建立自己榨油帝國的大本營,而花生油,則是急先鋒。

廣告打出去之後,沒幾天的功夫,他便從負責城子坡鎮花生仁銷售的負責人孫振興口裡得到訊息,說是城子坡鎮的花生仁收購點那邊,宋家莊村的一個叫宋道春的村民,一下子銷售給了收購站五千斤花生。

上次公司裡面花生仁被盜之後,張有礦沒有聲張,只是建立了保安大隊,然後加強了安保工作。

接著各個花生仁收購站開始收購花生仁的工作之後,張有礦知道,小偷肯定會露出馬腳的。

五千斤花生仁,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可以毫不客氣得講,這個宋道春,極有可能就是偷他們家花生仁的嫌疑人。

雖然說張有礦沒有抓住對方的把柄,但是這筆賬,張有礦已經算到了對方頭上。

然後他還擔心的是說自己公司員工裡面有內應,要不然的話,對方不可能這麼大膽。

但是自己也沒有證據,也不能隨便猜疑,只能說暫時先把這件事情放起來。

轉眼到了二月裡,陽曆到了2003年3月6日,驚蟄,天氣越來越暖和了,然後張有礦從豫省訂購的小包裝花生油加工生產線裝置終於到貨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裝置到貨之後,廠家指導張有礦六名員工學習了一週的時間,裝置除錯好了之後,張有礦的小包裝花生油也終於下線了。

整個小包裝花生油生產線,又讓張有礦掏了五十萬塊錢。

然後這一條生產線,一天可以加工生產200桶5斤裝和100桶10斤裝的花生油,一天的加工量就是兩千斤了。

2003年3月16日,第一批總共300桶萬家香小包裝花生油下線。

而這第一批小包裝花生油如何銷售,成了擺在張有礦面前新的課題。

所謂的小包裝花生油,是相對於散裝花生油而言的概念。

在1991年之前,整個大陸上還沒有以後超市裡面常見的桶裝花生油,大家買食用油的時候,都是拿著油瓶子到城市裡面的糧油站或者農村裡面的油坊去打油。

不光小包裝花生油,實際上小包裝的醬油、醋、鹽等等的東西,在八十年代以前的時候,也沒有小包裝的,都是散裝零售。

1991年的時候,益海嘉裡在帝都打算推廣金龍魚調和油的時候,發現市場上竟然沒有一桶小包裝花生油。後來他們開始推廣小包裝,或者說桶裝花生油大家更容易接受這個概念。因為價格和顧客消費習慣的原因,一開始益海嘉裡推廣花生油的時候並不順利,然後他們在過年的時候,發現各個單位都有年底發福利的傳統,然後這才讓小包裝的金龍魚調和油開啟了市場。

然後很短的時間,益海嘉裡便將金龍魚調和油賣到了大江南北。

後來1995年的時候,中糧集團這才反應過來,推廣了自己的食用油品牌,福臨門。

實際上單看食用油企業的話,放眼國內市場,是沒有哪家公司能夠和益海嘉裡還有中糧集團抗衡的。

而魯花後來之所以能夠虎口奪食,從科技含量並不高的食用油市場裡面硬生生得啃下一塊肉出來,一方面和自己打的花生油牌有關,另一方面也和自己主動讓中糧集團參股有關。

魯花讓中糧集團參股,在自己發展的道路上一下子少了好多絆腳石。然而,身為魯花的參股股東,同時又是中字頭的大型國企,中糧集團在讓魯花發展的同時,也不會讓他發展得太快,甚至於說在行業上影響了自己福臨門品牌的地位。

雖然說福臨門只是行業裡的第二品牌,但是對於第一品牌金龍魚還是發起了挑戰,如果被後來的魯花給趕上,那可就尷尬了。

2003年,張有礦的第一桶小包裝花生油才下線,而2003年對於食用油市場來說是註定不會平凡的一年,因為這一年,魯花的5s壓榨技術在省裡獲了個獎,接著又獲了個全國的獎,接著魯花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然後魯花一躍而起,成為了金龍魚和福臨門之後的第三品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