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叔手拿著鏟子隨著他最後一鏟下去,帶出來的土壤裡面含著一些細微的沙子,我用手抓起一把,土壤裡面全是沙子,不是黃沙,而是那種稀少的白沙。

我馬上讓考古隊的那群學生停了下來,李教授看到我讓他們停了下來,連忙過來問我,怎麼了。我皺了皺眉頭,說∶“從這土壤裡面攜帶的白沙來開,這下面怕是個流沙積石墓,按照咱們這個方法挖下去,耗費的時間不夠啊!”

考古隊的學生感到有些不理解,怎麼一下子給停了,我跟他們解釋說,這下面是個流沙積石墓,這樣挖下去不是個辦法。他們不解就問,這流沙積石墓是個怎麼回事,其實這種流沙積石墓,我也是在書上看到了,這還是第一次見過現實中的,是用來防盜墓賊的。

這群學生也是好奇不已,我只能藉著書上的知識解釋一番,於是我說∶“所謂的填沙絕技,即在墓道和墓室周邊填塞細沙。”

“這個方法很簡單,卻是中國人獨到的發明創造。盜墓者之所以在一夜或幾夜之內就順利進入墓室,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打洞。”

“唐代之前打圓式洞,唐之後打四方洞,這一規律已經成為鑑定盜墓年代的分水嶺和試金石。何以有如此之分法?這是因為唐之前多為豎穴墓,也就是長沙馬王堆那種型別。”

“在山包或平地直接向下挖個大坑,然後在坑中放上棺槨,用木板封頂,上面覆土。因這類墓葬土質較厚,根據物理學原理,挖的時候必須是圓形洞才不易塌陷,方洞易塌。”

“唐之後一般多為券洞墓,除了像武則天那樣以山為陵外,多是磚石結構,覆土沒有唐之前那樣深厚,中途塌陷的機率較小,因而可挖方洞,畢竟方洞活動起來更方便些。”

“但無論是圓洞還是方洞,都是建立在泥石堆積結構的基礎之上的,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打洞挖坑。若周圍不是土石而是一片沙漠,此事就難了。”

而發明流沙積石墓的人恰恰抓住這個特點,在墓道或墓周邊填沙,少則幾噸,多則幾十噸、上百噸。”

“盜墓者若想進入墓室,就必須與填沙打交道,或者說只能一點點地向外掏沙。沙呈軟性,掏出一點,周圍之沙立即擁將出來補充,如此循環往復,沙擁不絕。”

“除非將所填之沙全部掏盡,否則不能進入墓道與墓室。而當盜墓賊見流沙不止,無有窮盡時,因情勢所迫,只得停止挖掘另

覓他處。”

這時候考古隊的那個老師說∶“據說,民國時候,山西省主席閻錫山下令蓋了一座龐大的監獄,專門關押與他在政治上作對的敵對/分子,獄內分成若干不大的房間。”

...........................................

“牆壁和屋頂採取古為今用的方法,用細沙填塞。若有穿牆越獄者,只要拆掉一塊石頭,細沙紛紛湧出,很快就會被看守者發現。因而這座監獄歷二十年風雲變幻,無一越獄成功者。”

我笑著說∶“看來這閻錫山祖上也是個盜墓的,不然他怎麼知道這流沙積石墓的用處所在。”

安叔說:“你們也不要扯些沒用的東西,先說說接下來該怎麼辦,竟然不能直接挖,總的想個辦法才是。”

這流沙積石墓,確實很難破解,要是這古墓有“頂門石”就好了,我們就可以直接繞過流沙積石,下到墓道裡面去。

也不用擔心上面的流沙積石洩露下來,墓道一般為了保持堅固,都是用石板堆砌而成,完全可以抵禦上面的流沙積石。

於是我從新策劃了一下方位,讓楊子拿著工鏟在離流沙積石大概六米處,往下挖五米左右的深度。

要是下面能碰到兩塊大石板,那說明就是墓道口的“頂門石”了,只要開啟這兩塊石板,就可以進入墓道了。

考古隊的那群學生問我,小李哥你怎麼懂這麼多東西,是不是以前也是盜墓的,我隨口忽悠了兩句。

你們別說,我還真是盜墓的,我不僅盜過墓,還盜過帝陵來著,考古隊的學生都一臉懷疑的看著我,表示不相信。我暗地裡一笑,告訴他們真話,反倒不相信我,要是真的讓你們知道我是個盜墓賊,不知道你們這群人心裡是怎麼想的。

安叔挖了一陣,累的直喘粗氣,然後把工鏟遞給我,我繼續往下挖掘,大概挖了一會,就感覺工鏟碰到一塊堅硬的東西。一鏟子下去,還飄出了火花,我趕緊用工鏟把上面的土刨乾淨,露出兩塊大石板來,上面雕刻著一些文字。

我朝他們招招手,示意挖到這墓道口的“頂門石”,這兩塊巨大的“頂門石”足有兩米之寬,看來我的猜測沒錯,埋在下面的還真不是一般人。

.......................................

考古隊的學生過來幫忙撬開這兩塊石板,我爬了出去休息一會,看著他們在下面清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費了好大勁,沒看到他們把石板撬開,還是那個樣子,我這下才想起,這“頂門石”是從裡面密封的,要想開啟它,還必須找打兩塊石板之間的那道縫隙。

我讓他們找到那一道縫隙,從中間就可以往外掀開這兩塊大石板了,他們經過我的示意,終於找到了那道縫隙,然後開啟了兩塊大石板來。

石板後面是個大洞,正往外面冒氣,看來裡面的氧氣比較充足,我們不需要等裡面通氣了再進去。

考古隊老師很高興,帶著學生們就要下去,我趕緊拉住他,說∶“先等會,還不清楚裡面是什麼情況,不要貿然下去,免得出現傷亡。”

安叔的手下丟了兩個燃氣棒進去,過來一陣沒啥影響,我才讓李教授跟著他的學生們一齊走了下去。石板後面有一塊石碑,我看不懂上面寫的古文字,就問李教授這上面寫的是啥。

老師清理乾淨後,看了一會說∶“這是塊墓誌銘,如果我沒有看錯,這應該是座王陵。”我跟陸偉對視一眼,之前就感覺這古墓不是埋葬一般人的,據我們推測絕對是個皇上。

但是這下面埋的究竟是哪個皇上,還的考古隊的人清理出來才能知道。考古隊仔細的把墓誌銘清理了出來,讓兩個學生抬了出去,我看了一眼,這墓誌銘的兩邊都刻著花紋,好像在什麼地方見到過。

這種形式波浪紋的花紋在考古學界叫蠡紋,這種蠡紋最是讓人難以理解,根本就分辨不出這上面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或者它想講述什麼。

我帶著疑惑問:“這墓誌銘上的刻的可是埋葬著那位皇上,上面可有講述。”

他搖搖頭說∶“這上面的文字被風化的差不多了,只能看清楚上面刻著個代表王的文字,其他的就看不清楚了。”這就奇怪了,按理說這墓誌銘被埋在地下,怎麼會被風化了,莫非這地下還連通著什麼地方,不要就是…

我正想著事,陸偉叫了我一聲,說∶“他們準備進入墓道了,咱們要不要跟進去看看,找找咱們要的東西”我一把堵住陸偉的口,你這是表明了自己是盜墓的,要是被他們聽到了,咱們這面子哪有地方放,說話要注意場合。

陸偉點點頭,我才放開堵著他嘴巴的手,就聽到李教授在前面喊我們快過去,我應了一聲,跟在陸偉身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