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科學家傾向於它不是瑪雅人的遺物,而是19世紀現代人的產物。但是,這種百分之百純淨透明的水晶,就算它不是一件文物,其價值也無法估量。

誰會用它來製作一件冒充文物呢?如今,安娜已經拒絕對水晶頭骨再做任何科學鑑定,因此,它究竟是不是現代人製作的贗品,科學家們還不能論斷。

但人們還是願意相信,終有一天,現代科技會把水晶頭骨上的神秘徹底揭去,讓真相浮出水面,事實大白於天下。

“那你覺得這顆水晶頭骨是真是假,”唐道平抱著那顆水晶頭骨簡直是愛不釋手,連忙用背包裝了起來。

我忍不住抬手給唐道平一拳∶“你沒有腦子啊!這地方的東西都是這個古代文明殘留下來的,不是古物難道還是贗品。”

我們把棺材板封上,沿著前面的石階往深處前進,這裡彷彿是某個置放陪葬品的空間,地上全部都是那些零碎的青銅碎片。而且這裡面的建築風格也在告訴我們,這裡面既有可能有一座墳墓,不過修建的極為簡單,可能主要是這個文明太古老了。

遠古時代,殯葬極為簡易,陵無墳丘建制。按照當時的葬禮習俗,在地上挖個坑把屍體丟進去就行了,這個文明可能已經有了後世奴隸社會的影子。

所以鑄造青銅棺槨埋葬先人不過他們好像沒有那種入土為安的習俗,直接把棺材擺放在地上。不過他們這種葬禮風格也讓人覺得好生奇怪,就這樣與這些棺材為伍,不覺得有些彆扭嗎?

陸偉不以為然的說∶“這有什麼奇怪的,在東南亞,有些地方的人就是下面擺放先人的棺木,上面用來住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那按照你的說話,這個古代文明的後裔極有可能就是那些如今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邊民了。”

“嘿嘿……”

我們沿著空洞的山脊繼續前行,在前面的地方看到了一條用青石板磚鋪成的大道,石板路的旁邊還有一條奔騰而過的暗河。河水呈現暗黃之色,我站在石板路路的前面邁不開腳步了,蘇韻可問我∶“怎麼不走了,好不容易看到這麼寬廣的一條大道。”

我用電筒照了照,看到暗河的旁邊生長著一些紅色的花朵,紅的妖豔,紅的如同鮮血一般。

我頓時感覺有些熟悉,仔細一想頓時嚇得我肝都顫,這...這不正是我在通往陰曹的路上見到的那個彼岸花嗎?

彼岸花是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

走過黃泉路後,有一條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臺叫望鄉臺。望鄉臺邊有個老婦人在賣孟婆湯,忘川河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孟婆湯讓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 先到這我頓時就走不動道了。

“這條路咱們不能走!這好像是彼岸花!這路莫非是黃泉路!!”

陸偉一笑說∶“你看那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就是一條路而已,不是你想象中的什麼黃泉路。”我用電筒一照,發現前面好像真的不是那條供鬼魂行走的道路,莫非這石板路是這個古代文明的主幹道。

這條石板路很大,一直望不到邊,不過旁邊還是有些殘存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的風格跟我們已知的文明皆有不同。幾乎全部都是用巨大的石頭雕刻出來的,旁邊有座較小的神廟建築,廟宇已經被毀,但廟基尚存,廟基斜坡上的羽蛇神頭栩栩如生。

“你們看到這地上的軌道圖沒有……”陸偉一臉驚訝的指著石板路上那連綿不絕的軌道圖志。我們沿著這條石板路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情況“黃泉路”上這些古代遺蹟的距離,恰好表示著太陽系行星的軌道資料。

“我的天呀,這可是幾千年前的太陽系軌道圖,比起現代天文學的發現至少早了數千年。”我不由驚歎道。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顯然令人難以信服。如果說這是這個古代文明的建造者有意識的安排,那麼“黃泉路”顯然是根據太陽系模型建造的。

肯定修建這條大道的古人們早解了整個太陽系的行星執行情況,並懂得了各個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軌道資料。然而現實告訴我們,我們人類1781年才發現天王星,1845年才發現海王星,1930年發現冥王星。

那麼在混沌初開的史前時代,是哪一只看不見的手,為建造這條大道的古人們指點出了這一切呢?我越看越覺得心驚,這些刻畫在地上的軌道圖志,已經可以說不僅是一個考古學上的奇蹟,簡直可以說是一個神蹟。

這種遠古時代存留下來的軌道圖志,是不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以前有過超前的文明史。人類所發現的

許多文明古蹟時間跨度非常古遠。從當今發掘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蹟看。

從一個非常久遠的遠古時代/開始,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就一直存在著人類,並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文明。

是什麼人在遠古時代就已掌握了太空航攝的高技術?

我想了一會說∶“而我們發現的這個古代文明極有可能是大洪水前被湮滅的,這個古代文明就此消失了,卻留下來讓人歎為觀止的青銅文化。”

“咱們走吧!”我跟陸偉開啟電筒,沿著石板路往前,這條路很長,兩邊的紅花也散發著芬香,石板路的旁邊就是那條不知道奔流到什麼地方的暗河。

陸偉說∶“我怎麼感覺這條大路像是給什麼東西降臨或者起飛用的,像極了某種跑道。”

“跑道,”我環顧四周發現這條石板大道的確像是某種用來供什麼東西起飛或降臨的跑道,兩邊甚至還有那種人工的銅纜。

只是因為時間太過久遠,那些東西幾乎都快成為化石了,不過有些人工雕琢的東西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比如我們前面的那一座坍塌的神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整個建築風格都是用大塊的青銅雕琢而成,上面全是那種古老的饕餮紋、夔紋。我估計後世的殷商青銅文明就是流傳至這裡的。郝建說她有些累了,走不動,於是我們便商議去前面的那座神廟裡面休息一番,補充體力再走。

我們推開神廟塵封的大門,這是幾千年來第一次有人闖入,裡面的灰塵很多,而且還有一個很重的潮味。就像是海邊吹過來的腥風一樣,我很奇怪怎麼這裡面怎麼會有這種奇怪的味道,就問陸偉他們∶“你們聞到腥味沒有!”

陸偉掃了掃鼻子說∶“還真是有一股淡淡的腥味,就像是某種海物身上的腥味!”

我們把電筒掃向神廟裡面,發現上面全是一些詭異的壁畫,這些壁畫的年代已經不可考證,壁畫中記載的東西跟我們看到的基本上是吻合的。透過神廟裡的壁畫我們瞭解道,這個古代文明喜歡把各種建築修建在連綿的山脊裡面,他們甚至挖空了整座大山,從巨大的山口處挖掘出一條通天的大道。

有些壁畫上面還雕刻者某種奇怪的東西,那很像一艘太空飛船,旁邊以及一系列類似的飛行物體。這不僅讓我們感到震撼不已,這些詭異的壁畫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而外面的那條石板大道也彷彿在告訴我們,一個不可能的真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