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今之計,只能在虞炎國大軍兵臨亞貴城之前,把國內一切可用的兵力全部調派到亞貴城,死守!”

“虞炎國朝廷新立,根基未穩,只要我國死守亞貴城,再派出使臣前往虞炎國放低姿態求和,許予好處,如此,虞炎國短時間無法無法攻下亞貴城,自會罷兵同意和談。”

“當然,想要在虞炎國大軍的猛攻下守住亞貴城,紅寺城的守軍是關鍵,放棄紅寺城把軍隊撤回退守亞貴城。”

“中衛國青淮城失守,此時正與固原國大軍對持蘭卡城,中衛國的局勢並不比我國好上多少,再加上中衛國已經從我國獲得了這麼多城池,只要我國派出使臣放低姿態求和,把紅寺城割讓給中衛國,中衛國自會欣然同意罷兵休戰!”

“只要虞炎國和中衛國同意接受我國求和,罷兵休戰,固原國自然也會罷兵停戰,因為我國和中衛國一旦騰出手來,固原國再打下去也毫無意義。”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國現在這個局面,唯有棄車保帥,方能爭取一絲喘息的機會!”

信陽侯分析完局勢並給出應對方案之後,看著吳忠國君和黑衣聖使,徵詢他們的意見。

吳忠國君面色有點肉疼,不過他也明白這已經是現在最好的處理方案了。

“唉!現在這情況也只能這樣了!”

黑衣聖使嘆一口氣,微微點頭表示同意。

說到底,吳忠國現在之所會鬧成這種局面,還是因為他們聖教的過錯,沒有分析局勢,不懂軍事,卻在那裡胡亂指手畫腳,焉能不敗。

……

東邱城。

虞炎麟等人在吳忠國特使團出示出使國書之後,只是簡單詢問幾句問題,便沒有為難他們,直接下令開啟城門讓他們通關。

吳忠國特使經過東邱城之時,滿臉酸楚,曾經東邱城是他們吳忠國的領土,而現在世事變幻,他們想要經過東邱城都需要好言好語看他人臉色。

如信陽侯所料,在把吳忠國特使團給放過東邱城之後,虞炎麟留下五千名士兵駐守東邱城,率領靈武軍團和賀蘭軍團共計六萬多名士兵朝著圖鴻城急速南下。

圖鴻城位於東邱城南側,兩城之間山脈環繞,只有一條曲折小道連通兩城,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圖鴻城易守難攻。

要是平常時候,虞炎麟自然不敢貿然率軍進攻圖鴻城,但是現在不同,吳忠國青峽山脈大敗,國內大軍又在上陽城和紅寺城與固原、中衛兩國對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正是吳忠國內守備空虛之時,虞炎麟自然不會和吳忠國客氣,此時正是趁機攻佔吳忠國城池的大好時機,所以虞炎麟沒有遲疑,率領大軍一路疾奔圖鴻城。

就在虞炎麟率領大軍疾速奔赴圖鴻城之時,吳忠國這艘快要沉沒的破船快速運轉起來,在信陽侯的排程下,國內不管是新兵民兵私兵,還是家丁護衛民夫,但凡是可調的,全都調遣北上駐守亞貴城。

除此之外,信陽侯和黑衣聖使帶著七名黑衣聖徒趕赴亞貴城坐鎮。

吳忠國君也不再繼續留在吳忠城,而是帶著剩下的兩名黑衣聖徒趕往上陽城親自坐鎮,免得上陽城在這個緊要關頭再次淪陷失守。

現在的吳忠國在這個國家存亡的緊要關頭,激發出驚人的戰爭潛力,各地貴族同心協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一敢置身事外。

俗話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吳忠國的貴族深知這句話的含義,他們的爵位和封地都是吳忠國賜予的,一旦吳忠國亡國,他們也得跟著遭殃,可以說與吳忠國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容不得他們不拼命。

……

紅寺城。

吳忠國大規模調動兵力民力北上鎮守亞貴城的同時,吳忠國君親自下達的君令正式傳達到紅寺城。

青峽侯接到棄城求和退守亞貴城的君令後,面色凝重,知道形勢緊急顧不得遲疑,親自動身前往中衛國的大軍營地,與昌平侯開始商議割城求和罷戰事宜。

昌平侯對此自是求之不得,他們這一戰就是為了紅寺城,現在吳忠國願意拱手相送,他自然不會拒絕。

何況現在中衛國西南邊境正在與固原國大戰,情況岌岌可危,紅寺城這邊能儘早解決,自然會選擇儘早解決。

就這樣,吳忠、中衛兩國懷著同樣的目的,在昌平侯與青峽侯的主持下,簽訂了停戰協議。

這份停戰協議的大體內容是,吳忠國承認青峽郡、紅寺郡被中衛國佔領的城池歸屬中衛國,同時承諾把紅寺城割讓給中衛國。中衛國接受紅寺城,三年內不得繼續出兵攻伐吳忠國。

對此,昌平侯表示沒有異議,同意吳忠國的條件。

雙方簽訂停戰協議,加緊派人把停戰協議送回國內蓋上國印。

國書需要蓋上國印才能生效,不然與一張廢紙無異。

所以不論吳忠國如何著急,這個流程還是得按正常程式走,這份停戰協議一來一回最少也得需要一天時間。

青峽侯回到紅寺城後,沒有坐以待斃坐等結果,暗中把大部分紅寺城的守軍悄悄撤出紅寺城,調往亞貴城鎮守。

最終紅寺城只剩下一萬多名守軍,由青峽侯親自坐鎮,靜靜等候停戰協議蓋印結果。

由於兩國已經正式簽訂停戰協議,雖然還沒蓋印,但也已經停戰,昌平侯並沒有繼續出兵猛攻紅寺城。

也只有如此,青峽侯才敢大膽冒險把守軍悄悄撤離紅寺城。

……

圖鴻城。

吳忠國的局勢虞炎國並不知曉,也不知道吳忠國與中衛國已經偷偷簽訂停戰協議。

此時虞炎麟正在率領大軍長途奔疾攻伐圖鴻城,或許是吳忠國自知無法守住圖鴻城的緣故,在虞炎國大軍趕到之前就已經率先把守軍給撤走了。

當虞炎麟率領虞炎國大軍趕到圖鴻城之時,圖鴻城已是一座空城,大量百姓正在拖家帶口背井離鄉逃亡。

以至於虞炎麟雖然兵不血刃拿下了圖鴻城,卻不得不打消繼續南下攻伐亞貴城的念頭,連忙第一時間把士兵派遣出去安撫正在逃亡的百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旦放任這些百姓逃亡,圖鴻城將會成為一座荒蕪人煙的孤城,沒有人口就算佔領下來也毫無意義。

……

……

PS:今天五更,求月票,今天是這個月最後一天了,月票過期就沒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