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源的唱功依舊沒有突破到大師級。

突破的難度比他想象的還要難一些。

他覺得自己其實已經到了那個點了,但總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音樂的把握要從...”

訓練空間裡,陸源跟著老年製作人的敘說而尋找那種感覺,但是始終沒有將那層膜給突破。

“不行,現在即使花費再多的時間也不行,我需要換一種思路,才能突破到新的境界。”

陸源皺眉從訓練空間中退出,放棄繼續砸聲望值進行突破的想法。

也的確是心疼,因為他除了鍛鍊專輯歌曲所花費的四百多萬聲望值外,又砸了一百多萬進去,可依舊停止在歌手:匠級(30000/30000)的程度。

按了按眉頭,他沒有再考慮唱功的事情,反正現在自己也沒有參加《歌手》這種比賽,對唱功的要求還不大高,他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只剩最後一點的專輯製作上了。

現在已是接近七月底,到了他計劃中的時間,最終的進度也差不多,大概今晚就能全部完成將其拿去灌製了。

美術設計等方面已經提前弄好,再讓生產線那邊加大一些力度的話,八月中旬就能讓專輯上架。

專輯上架,這是陸源期待了幾個月的事情了,在他還在發現營的時候,就已經期待這一刻。

更早的時間不算,因為那時他連做歌手都不敢奢望,更不要說出專輯了。

但專輯上架,也意味著超強的工作量。

他需要到處跑,去為專輯造勢了。

雖然這些日子桑昊陽已經啟動了相關的宣傳,但是少了他,終究差了點味道。

宣傳說來也簡單,就是陸源多在一些地方亮相,並演唱專輯的主打歌《稻香》。

而首發平臺,不是酷聽也不是北極熊,而是唄裡母公司旗下的咕哩音樂。

相比於各大音樂平臺,咕哩音樂此時只算第二梯次的音樂平臺,但近幾年的上升勢頭卻很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唄裡不差錢。

大把錢的砸下去,所擁有的正版歌曲版權非常多,還要超過酷聽和北極熊這兩家。

但音樂平臺這種事不是你版權多就行的,雖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但卻比不過使用者體驗和使用者習慣這兩點。

北極熊音樂因為背靠北極熊,所以也不差錢,收歌也很厲害,再加上pp、微訊所提供的龐大用戶群,牢牢佔據音樂平臺前三的行列。

而酷聽作為華夏國內最老牌的音樂軟體,雖然後來者來勢洶洶,但是其地位依舊不可動搖,尤其是極佳的使用者體驗,讓軟體有一大批的忠實擁躉,這些奠定了它在國內音樂軟體龍頭的地位。

以陸源現在的人氣,以及各方對他專輯的更好,無論是在哪一個平臺上線專輯,最後一個封面推廣是跑不掉的。

但唄裡也有很大的野心,娛樂業這方面雖然他們入局晚了點,但還算是搭上了末班車,而娛樂行業,又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行業,不可能放棄,所以對這方面的投資也算恐怖。

陸源作為唄裡娛樂旗下的歌手,當然受到了力推。

時間一晃,已是進了八月。

陸源新專輯的第一批灌製已經宣告結束,因為對陸源這張專輯的信任,首輪cd灌製就是二十萬張,磁帶三萬張,黑膠也製作了一萬張。

如果放在十幾年前,唱片製作的大頭更多是磁帶,但是磁帶在當今已經被淘汰了,只剩下cd還能挺一段時間。

其實cd也已經即將走向衰亡,眼下只不過是延緩最終時刻的帶來而已,但畢竟唱片行業還沒做好調整準備,依舊需要時間。

這其實跟遊戲行業是一樣的,每當出來一款遊戲後都有遊戲光盤,其實都可以透過數字手段來結束。

以陸源自己的估計,唱片行業頂多還有五年的生存期,更多的可能是三年,等到三年之後,那時候應該歌手出專輯只會有數字專輯了。

數字專輯其實不論是對唱片公司、歌手還是聽眾來說都是好事。

對唱片公司來說,節省了製作成本,對歌手來說,增加了收入,對聽眾來說,減小購買花銷。

唯一受到打擊的只有一系列的實際唱片生產線,而且是致命打擊。

但這是大勢所趨,無法因任何人而影響,也是隨著數字時代的越發深入所必有的景象。

近幾年,各大娛樂公司旗下的生產線其實已經開始轉移調整,大部分都已經在進行轉移和轉型,只剩下最後一小部分,準備依舊堅守這個行業,目光瞄準那一小撮音樂發燒友。

對於陸源來說,這些其實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如果他是一個簽約小公司的剛出道的歌手的話,那麼他需要擔心方方面面。

但是他不是。

他背靠唄裡這麼一棵大樹,而且還有桑昊陽這樣一位能力極強的經紀人,無論是專輯的製作還是相關的宣傳都不用費多大心。

資源,給!

宣傳,給!

資金,給!

一句話,就是給,給,給!

所以從八月到八月中旬的這十多天來,整個華夏都被陸源的聲音給覆蓋了,到處都能聽到他的聲音。

……

華夏書店,在所有華夏人的心裡都有很獨特的地位。

直接以國家名為名字字首,華夏書店的背景可想而知。

屹立幾十年而不倒,每一座城市裡的華夏書店就是一所所證歷史的建築物,已經並將繼續長久的留存下去。

華夏書店的收入來源分為兩塊:實體書籍,以及cd光碟。

除此之外,還有些學習用品以及遊戲類玩意,這都算是小頭收入。

從‘唱片’時代開始,經由華夏書店的一週銷售量推算總體銷售量的方式就已經流傳下來。

作為國內最大的連鎖書店,僅華夏書店一家,銷售量就佔到了總體銷售量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拿華夏書店的一週銷量乘以十,大致就是專輯在全國的銷量!

這種統計方法極為準確,幾十年了,已經被驗證了無數次,幾乎沒有出過紕漏的時候。

華夏書店的覆蓋範圍之廣,上至一線大城市,下至十八線小城市,到處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以現在陸源所在的杭城為例,就有不下二十家華夏書店!

每一個縣,每一個區都有華夏書店,而且盡皆在最繁華階段!

陸源對華夏書店自然是沒有什麼記憶的,因為他記憶力的書店叫做‘新華書店’。

但是概念是一樣的,只要轉換一下想法就行了。

紙張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在文明的進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時至今日,許多家長依舊相信在書店裡,孩子的學習效率會更高,所以即使是進入了21世紀20年代,去書店裡看書的人依舊沒少,反而有增加的趨勢。

不僅是家長有這種想法,其實孩子本身也認為在書店裡更有學習氛圍,當然,很多時候他們可能不是在學習,只是在看課外書而已。

書店裡的絕大部分地方雖然都是安靜的,但也有些特定的區域會播放音樂,而這些音樂可不是隨隨便便透過音樂軟體播放的,而是播放的黑膠唱片,讓人第一時間就能聽出音質上面的差別,感受最高的音樂體驗。

每當有新專輯上市時,各家提供黑膠唱片給華夏書店,並讓它們播放已經成為了慣例,這也是宣發成本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華夏書店也會根據自己的看好程度,對各張專輯進行次數不一的播放。

很多聽眾都是不知道專輯的存在的,往往都是透過華夏書店的播放,覺得這首歌不錯,才會起身去問店員,然後做出購買決定。

專輯的銷售量決定著書店最終的收入,所以在公平這一方面幾乎不用太過擔心,因為沒人會跟錢過不去,只要你質量真的過關,那就不怕華夏書店不推廣你!

有人做過調查,每年的六月下旬到九月上旬,是專輯銷量最高的月份,整體銷售量甚至超過了全年的三分之一!

這不難理解,因為這個時候是廣大學生們放暑假的時候,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泡在書店裡。

所以,每年的六月到九月,其實是所有歌手都必爭的月份,絕大部分對自己專輯抱有野心的人都會在這幾個發行專輯!

這也是陸源急著將專輯製作出來的原因因為他也對新專輯抱有野心!

他想要衝白金,甚至更高!

如果被很多樂壇老牌歌手知道他的想法,絕對要嗤之以鼻。

你以為白金是你家開的啊,想白金就白金?

白金所意味的是專輯銷量破一百萬,這在十幾年前的唱片時代,都是鮮少有歌手能辦到的事情,能做到這一點的無一不是歌壇大佬,時至今日,這些人都已經成為了樂壇中德高望重的前輩!

而現如今,想要在唱片式微的這個時間點,取得白金唱片的榮譽,不說痴人說夢,也近乎不可能!

近幾年,能做到這一點的無疑都是歌壇裡的天王天后,再差一點的也是一線歌手,新生代歌手...無一人達成次榮譽!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八月十三號,陸源的首張專輯《那年夏天》,

正式上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