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炳勳從家裡的一個角門出來後,就被況且佈下的眼線盯上了,不過沒有驚動他,而是一直尾隨他來到驛館大門口,這才出手把他看管住。

廖炳勳的兒子廖京生則是從大門走出,帶著幾個家丁直奔邊軍大營去找他父親的一些同僚和上司搬救兵去了。

廖京生現在也還不知道他父親究竟犯了什麼事,只是從父親的語氣中知道這是大事,要掉腦袋的大事,這也就足夠了。

他來到軍營中,見到他父親的幾個同僚,當場跪地大哭著求他們援救父親。

“是錦衣衛,那個欽差大人帶著錦衣衛闖入我家裡,硬逼著我父親去他那裡自首。我父親什麼也沒做,他們這是誣陷,是陷害,是想要借我父親身上找到突破口,然後對咱們邊軍將領下手。”廖京生按照他父親教的,對他父親幾個同僚哭天搶地嚎叫著。

“什麼,該死的混賬,欺負到老子頭上了,兄弟們,你們能忍住嗎?”一個千戶當時眼睛就紅了,大聲叫道。

“忍什麼忍,看那些當官的耀武揚威人模狗樣,老子早就憋著一肚子氣了。老子天天提著腦袋打仗保護他們,就為了這些文官過後騎在咱們脖子上面拉屎?”

“就是,什麼狗屁欽差,就是錦衣衛的頭兒,聽說是皇上的寵兒,一步直接提升上來的,朝廷裡對他怨氣比咱們這些人還大呢。”

幾個千戶都吵嚷著,正在此時,一個指揮使走過來,大聲喝道:“這是軍營裡,你們兄弟幾個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又喝多了?”

廖京生見到這位指揮使大人,馬上見到救星一般跪在他面前就哭天搶地痛訴父親遭受的不白之冤。

指揮使卻是一愣,他想不明白怎麼會出這樣的事,按理來說,現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際,不會對他們邊軍進行清理整頓啊,韃靼就在關外不說,秋季已經可以肯定就是韃靼大舉進攻的時候,朝廷對他們撫慰嘉勉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挑事兒呢。

他不是傻子,覺得這裡面未必沒有問題,很可能這位廖副將真的牽涉進什麼大案要案裡了。

“京生你先別慌,我馬上去見總兵大人。”他說著轉身向總兵官的軍營走去。

明朝軍制大體還是繼承了元朝的許多制度,主要以衛所為基本駐兵單位,就像後世的軍分區差不多,一個衛所大概是五千五六百人,相當於後世的一個加強旅,也算是成建制能獨立作戰的單位了。

這衛所制度還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就跟後世普遍以師為主要作戰單位一樣,一個國家的兵力有多強,就看他有多少個師,明朝的衛所變化很多,主要有72衛所,這是指地方部隊和邊軍,另外還有京軍和御林軍,那就更多了。這方面只能略過不提,不然太複雜了。

一個衛所大致轄五個千戶,每個千戶有一千到一千一百人左右,這就是明朝軍隊的最基本構成。小旗、總旗、百戶、千戶、指揮使,就是最主要的軍官,另外還有許多副職,更有一些雜職軍官,瞎參謀亂幹事的管理總務後勤的等等等等,那就多了。

指揮使之上按理說就沒有高級將領了,朝廷派將出征時,會任命一個將領為總兵官,另外還有副總兵官等等,率領多少個衛所的軍隊,都是那裡的軍隊,然後集合在一起出征,邊軍一般則是固定的衛所,後來也經常調換,免得苦樂不均,軍隊自然也有怨言。

所以明朝軍制一般就是總兵官、副總兵官、指揮使、千戶、百戶等等,至於那些代表副職的同知、代表參謀長這一級別的僉事自然也都配齊。當然只是級別,那時候沒有參謀長這個職位,參謀長和參謀這些角色都是由不拿朝廷薪俸的幕僚充當的。

無論是宣府還是大同,都是最重要的邊關和軍事重鎮,所以朝廷也派了總兵官統轄全軍,但是在總督的領導之下,這種層層疊疊的權力構架也是明朝中葉以後的特色,比較起洪武、永樂年間,自然複雜許多,精細許多,官僚主義自然也嚴重許多。

當年明武宗最喜歡的就是總兵官這個職位,每次御駕親征,總是先要下一道聖旨,欽封自己為總兵官,天下兵馬大元帥,大都督等等,徒惹天下笑,這卻也說明了總兵官這個職位的確顯赫重要。

宣府、大同總兵官姓李名志鵬,號翔遠,乃是正三品武將。

他正在營帳裡喝著悶酒,近來戚繼光來到邊關,著實搶了他不少風頭,讓他很是鬱悶,卻又什麼都說不出來。

對戚繼光這樣的軍中明星將領,將士們都是非常愛戴,所致之處,所有人都簇擁在他身邊,聽他講一些打倭寇海盜的故事,比起他們跟韃靼的騎兵戰鬥,更多了一些豪氣和爽快。畢竟戚繼光可是常勝將軍,不像邊軍在跟韃靼騎兵屢次大戰中,都是敗多勝少,勝的幾仗打的也不是很光彩,哪裡有戚繼光那裡打的那樣痛快。

當然大家也都知道倭寇和海盜跟訓練有素、騎術精良、戰術同樣不差的韃靼精兵無法相比,卻還是覺得邊關上的將帥都是無能之輩,自己這些中下層將士都被拖累了。

戚繼光和況且他們走的不是同一條路線,他沒有進入大同城裡,而是直接來到宣府的長城要塞裡,等著迎接準備進關談判的小王子一行。

他也不喜歡官場上的那些應酬,雖說他也很在行,那得分人,如果是跟張居正這樣有慧眼的,他願意傾心結識,跟況且在一起時,也是整天樂不可支,但跟一般的官僚相處,就難以忍受他們那身酸腐氣還有呆板僵硬的官僚氣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更喜歡跟下層將士待在一起,打成一片,一起喝劣質的烈酒,吃著粗劣的食物,燃起一堆篝火,然後烤著士兵們打來的野味下酒。

他原來在軍中也是這樣,後來官職越升越高,現在已經是薊鎮總兵官,太子少保,也就不能像先前那樣隨心所欲了。

這次來到邊關,他倒是可以放下身份好好跟這些底層士兵混一混,不過任務重大,一時不敢大意。

況且到了大同後也給他來了一封信,他還沒來得及回信,也不知道用不用回信,按照行程,況且就應該率領談判使團隨後來到宣府要塞,在這裡跟外面的小王子一行人交換,然後況且的使團會由韃靼的精兵保護著去往哈拉和林,小王子一行人則隨他前往北京。

這些都是預定好的程式,可是總督王崇古那裡卻來了一封急件,說是況且要求暫緩幾天交換雙方人員,戚繼光就知道可能什麼事出岔子了。

不過他也沒擔什麼心,大同也是軍事重鎮,況且的人馬在那裡應該不會出是什麼嚴重問題,他哪裡能猜到況且剛進城不久,就丟了兩個重要成員,隨身還帶著朝廷的機密文件。

李總兵聽到中軍報告說他手下一個指揮使求見,就揮揮手讓進來。

這位指揮使進來後,就向李志鵬簡單彙報了一下這件事。

“大人,這件事怎麼辦好?”

“怎麼辦好?錦衣衛要抓人辦案,我有什麼辦法,難道還能帶著軍隊去搶回來不成?”李志鵬正沒好氣呢,怒道。

“可是,也不能任由錦衣衛隨便糟蹋咱們的人啊。”指揮使辯白道。

“那究竟是錦衣衛抓人,還是欽差大人抓人,還是手下那個蠢貨去自首,你弄清楚了沒有?”李志鵬有些醉意道,腦子倒還算清醒。

“這個……人倒不是那個欽差抓的,是小廖自己去自首的,可是他沒辦法啊,那個欽差就是錦衣衛的都指揮使啊,他哪裡敢不去啊。”指揮使道。

“這不就得了。人家是欽差,就算不是欽差,還是錦衣衛的都指揮使,比我官階還大呢,我有什麼辦法?”李志鵬道。

況且現在是正三品,跟李志鵬這個總兵倒是品階相等,不過錦衣衛的官員比別的部門的官員要高一些,何況是跟軍隊的將領比。

“你也不用擔心,不就是欽差那個使團裡丟了兩個人嘛,可能你手下那個蠢貨牽扯進什麼不該插手的事情裡了,等事情弄清楚了,就放人了。”李志鵬不想管這事。

若是跟總督王崇古相抗,他還略微有些底氣,可是跟錦衣衛的都指揮使又是欽差大臣的況且作對,他還真沒有這底氣。

錦衣衛本身就是代表皇上臉面的,不是一般人招惹得起的,除非是高拱張居正這樣的重臣。

李志鵬也就是一個總兵官,他這樣的總兵官為數也不少,各個軍事重鎮、邊關要塞往往都有總兵官統轄。

“可是大人,如果不救的話,萬一小廖真的害怕了,把不該說的都說出來怎麼辦?”指揮使苦著臉道。

“不該說的?什麼不該說的,你給我說個明白。”李志鵬一瞪眼睛,他聽出來了,這位指揮使話中怎麼有要挾的味道啊。

“當然不是說大人您啊,而是說軍中有不少將領都藏著不少各地搶來的民女民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