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君,我這次來是有正事商量。”況且道。

“是,老爺是貴人,無事不登三寶殿。”李香君繼續笑道。

“你就別戲弄我了,我這些日子真是忙的不可開交,不是故意冷落你們。”況且解釋道。

“冷落也沒辦法,誰讓我們不上不下,不大不小的,沒人疼也是應該的。”李香君繼續含笑道。

況且心中一痛,李香君這是埋怨沒有名分嗎?

他原來也曾提出過正式納她過門,她卻又不幹,堅持要在外面自己住,說這樣自己隨便不會受氣,況且也就隨她了,不過這樣子的確有自己包養外室的嫌疑。

況且待她當然沒有這種心思,他本來不想惹這情債,但既然惹上了也就不會賴賬。他現在算起來已經有了五個女人了,除了正妻石榴外,還有蕭妮兒、左羚、石榴的陪嫁丫頭紅袖,再就是李香君。

可笑的是正妻石榴到現在還沒跟他正式同房過,有同房恐懼症,李香君也一直沒有懷孕,其他三個女人倒是都給他生下兒女了。

“我這次來是想借你那些舞伎用,要帶到塞外去。”

坐下後,李香君親手奉上茶,況且就開門見山道。

“行啊,隨你怎麼用就是。我也想跟著你去,見見大草原的風光。”李香君道。

“香君,你是不是有身孕了?”況且仔細看看她的臉色道。

“你怎麼知道,我……我也不知道,可能吧,兩個月沒來了。”李香君有些慌亂。

她的確不確定,只是月事兩個月沒來,應該就是了,但她想等完全確定後再告訴況且這個喜訊,她卻忘了況且是神醫,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

況且抓過她纖細的手腕,搭脈後仔細診脈,笑道:“的確是喜脈,不會錯的。你要是沒有身孕,倒是可以走一趟,現在你應該好好在這裡養胎才是。”

況且現在才明白,李香君為何也會拈酸吃醋,原本李香君是最大方的,也最善解人意,從不吃醋妒忌,這當然不是什麼天性,而是可惡的瘦馬家族從小強行灌輸進去的觀念。現在可能是因為懷孕,女人的天性反而有些復歸了。

人都是嫉妒的,不論男人女人,這是人的天性,理學家講究存天理、滅人欲,人欲指的是所有人天生的慾望,並非是單指性的本能和慾望,嫉妒、貪婪、嗔怒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佛祖說修行首要就是戒除這三毒:貪嗔痴。

嫉妒顯然就是貪婪的一種表現形式,強烈的佔有慾就是貪婪的慾望中的一種。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會嗔,對慾望的執著則是痴,不管是男歡女愛,還是對權力、金錢、美色的貪婪和執著追求,都是痴的表現。

況且也同樣會嫉妒,會嗔,他不會想要奪取別人的東西,但是他的女人,如果誰想染指,他也會跟那人拼命,不管那人是誰,就是天皇老子都是一樣,這也是痴。

若是真想像佛祖所教導的那樣完全戒除貪嗔痴三毒,唯有出家當和尚才行,沒有父母妻兒的羈絆,也沒有親情友情牽掛,一身之外都是浮雲,最後連此一身都是累贅,那才叫*裸來去無牽掛,也只有這樣才能不犯貪嗔痴。

當然這樣的人生是否還有意義,有什麼意義,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況且不佞佛,也沒認真學理學,他現在只是按照正常人的觀念來生活,而且儘量讓自己生活得更符合當時的道德觀倫理觀價值觀,再多的要求他也做不到。

況且不讓李香君去,李香君卻是不依,她早就敏感地覺出況且這次出使兇險巨大,甚至有回不來的可能,所以她也就更想跟著一起去。

如果況且有個三長兩短,她也就跟著去了,應該說這是好女人的念頭。

倒不是她真的愛況且到這種程度,這只是一個方面,主要還是她和手下三個丫環的命運已經跟況且緊緊連在一起,況且要是不在了,她還好說,她手下三個丫頭的命運一下子就從天堂跌入地獄了,鹽幫決不會讓那三個丫頭逃過他們的魔掌。

別看卓茂林在況且面前什麼都好說話,鹽幫的人可是知道,這位大龍頭手段狠著呢,若不然怎麼能統帥上萬的亡命之徒?

所以,李香君在況且面前,連以前從未用過的撒嬌耍賴的手段都用上了,況且這下真的吃不消了。

“好,好,你跟著我也好,有什麼問題我也能隨時給你調理。”況且最後只能妥協,答應了她的要求。

他本來只是想借用李香君手下那些舞伎,她們不只會跳舞,彈拉歌唱都是行家裡手。

“那三個丫頭也帶著吧,不然留在這裡也不好。”李香君又偎在況且的懷裡軟語央求道。

“好好,你說什麼都行,就是你好好坐著,不然我今天就別想走了。”況且已經在極力壓制自己不斷膨脹的慾望,卻感覺有些吃力了。

“那就別走,奴家正是這個意思。”李香君痴痴笑道。

“別鬧,真的,我真的是事情太多了,等閒下來好好補償你就是。”

況且也很想留在這裡,他不是怕蕭妮兒、左羚吃醋,而是真的還得去做別的事。

到現在最後行期還未定,不過他猜測,使團人選應該差不多都定下來了,而且每個人也都接到了命令,隨時準備出發。

他回去還得跟左羚研究帶什麼貨物去塞外,該組織多少人去購物、換貨,左羚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

“不過,香君,還有一個困難你得克服,就是去了塞外可能沒有新鮮的蔬菜吃,瓜果倒可能能買到。每天大多是牛羊肉和牛奶、羊奶這些。”

“只要跟著你,吃什麼都沒問題。”

蔬菜問題也是況且現在頭疼的,別說這些女孩兒家,就是那些護衛和戰士長期沒有新鮮蔬菜吃也不行啊,隨軍只能帶一些能長期儲存的蔬菜,土豆蘿蔔白菜之類的,也帶不多,半道上估計就吃光了。

瓜果在塞外能買到,而且比內地的還要好。蔬菜的確沒有,不是沒有田地可種,而是遊牧民族天生就跟蔬菜不對付,不吃這種東西。他們認為蔬菜就跟草一樣,是喂馬喂牛用的,人哪能吃草呢。

民間有個笑話,是說忽必烈大軍征服江南後,特地派了一位重臣去江南檢視情況,好給江南各省定賦稅。

這位大臣在江南走了一遭後,回來哭著對忽必烈說:“陛下,那些南方蠻子太窮了,過的日子太苦了,他們根本沒吃的,天天都在吃草,這賦稅別要了。”

這位心狠手辣的蒙古大臣都起憐憫心了,他們不知道漢人尤其是江南人離開蔬菜根本沒法活,就跟遊牧民族離開牛羊肉一樣。

據說忽必烈聽後也是心中惻然不忍,倒是沒有全免江南賦稅,只是比北方低了許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當然是民間傳說,只能當笑話聽,不過忽必烈對江南的統治比在北方要好很多,不那麼野蠻殘暴,蘇杭二州的百姓在元朝的日子比在朱元璋治下好過很多也是事實。

元亡後,許多身為漢人的大臣反而為元朝盡忠,不肯為朱元璋效力,朱元璋對南方的統治比元朝還要兇狠也的確是原因之一。朱元璋也就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提出是“士不為我用者,殺”的原則。

明朝驅逐元蒙當然是正義的行為,是民族光復的偉大事件,這是完全可以定性的。但是就當時的人而言,許多人感覺生活水平反而降低了,倒也是實情。

明朝開國時的主要功臣劉基原本也是完全效忠元朝的,只是後來看到元朝腐朽沒落,大勢已不可挽回,這才轉頭效忠朱元璋,是為識時務者。

後代也同樣有相同的事例,民國肇初,驅逐滿虜,復我山河,也是正義的偉大的事件,是滾滾歷史洪流不可阻擋的大勢,然而民眾在民國的生活還不如在清朝末年也是確實的。直到新中國建立,才是真正的撥亂反正,中華民族重歸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

所以歷史許多時候需要放大了看,需要放長了看,而不能剪取一小段、一小塊來剖析,那樣就會得出跟歷史真實相反的謬論。歷史虛無主義者玩的就是這一套把戲。

對了,豆腐,這可是好東西,別忘了。

況且忽然想到一點,急忙拿紙筆寫下來,以免自己忙昏了頭,忘記吩咐準備了。

“豆腐?什麼意思,你想吃誰的豆腐?”李香君警覺起來。

“不是,你想哪兒去了,塞外沒有蔬菜,水果也未必供應充足,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力更生,多帶一些黃豆,隨時都能自己做豆腐,牛肉燉豆腐味道也不錯。”況且解釋道。

“牛肉燉豆腐?比不上牛肉燉蘿蔔或者燉土豆啊?”李香君搖頭道。

“可是蘿蔔土豆後來也未必能有了,黃豆卻能帶的多。”況且道。

“嗯,你說啥是啥吧,反正我什麼也不懂,你能帶著我們娘幾個就行。”李香君一副認命的表情。

況且真是為帶這些女孩兒才想到這些的,他個人就是天天吃牛肉乾也能對付,只要有酒有清水就行,主要還是考慮那些士兵未必受得了,怕他們一趟下來,缺乏維生素會得病。(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