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時代的常規兵器也是很先進的,甲冑、刀槍、弓箭製造得很精良。況且看《元史》知道,元朝甚至有工匠靠先進的技藝封王的,也有靠廚藝封王的,這是人類史上獨有的現象。

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只要是工匠手藝人都會放過不殺,至於讀書人則是見一個殺一個,幾乎絕滅了內地的讀書種子。

後來一代宗師元好問專程到北京請忽必烈做內地的儒學大宗師,也就是儒學教主,忽必烈同意了,過後才放過江南的讀書人不殺,此時北方的讀書人基本快殺光了。

張居正笑道:“今時不同往日,他們已不是蒙古鐵騎無敵天下的時候了,鐵器製造這一塊他們的確是一天不如一天,基本都是靠內地輸出才行。至於具體原因我不是非常清楚。你如果有興趣,不妨到了那裡後找些遺老瞭解一下。”

接下來,張居正給他講解具體哪一條能最低讓到哪一步,對方的那些條件必須壓低到哪個程度上,超過則不可接受,最好能達到什麼條件等等。

況且一一記在腦子裡,看樣子不管如何都要好好談幾天了,最後再拿出那個先決條件,對方自然否決,自己就可以甩袖子休息去了。

“你要記住,最好把談判時間拖長,拖得越長越好,在某個專案上,可以適當做些讓步,給對方些甜頭吃,在某個專案上又要堅決不讓,讓他們感覺你是在認真的談判。進退都要講究個火候,把握住細節的真實性。一味讓步,會讓對方以為你軟弱可欺,會一下子把條件壓到底。一味的不讓步,又會讓對方感覺毫無誠意,也就沒法談下去了。”張居正開始教給他談判技巧。

談判當然有技巧,雖說不管怎麼談,實力才是談判桌上最有力的武器,但是技巧還是能發揮巨大作用的,有時候自己在得利的同時又能讓對方感覺佔了便宜,這就是技巧。

同時還有各種心理戰術,這一點就連張居正也教不了他,只能自己臨場發揮。

“為何要用拖延戰術,朝廷還要用談判做什麼大文章嗎?”況且問道。

“這一點你就不用問了,反正你拖的時間越長功勞越大就是了。”張居正笑道。

“嗯,我拖的時間越長,俺答王就會明白自己上的當越大,火氣也就會越大,最後倒黴的還是我。”況且苦笑道。

“這一點你不用多顧慮,俺答王這點度量還是有的,就算有什麼火氣,他會在戰場上用,不會在你們這些談判人員身上撒氣。”張居正胸有成竹道。

況且無力地點點頭,反正不管怎麼說,張居正就是保證加保證。他相信張居正不會害自己,可是到了塞外,就超出他的掌控範圍了,張居正拿什麼來保證自己和其他隨員的安全?靠想象力嗎?

這些心裡話他沒說,只能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隨機應變吧。

“朝廷對我們的安全還是另外有安排的吧?”他眼轉一轉,忽然想到這點。

白蓮教能在京城安插人手,朝廷當然也能做到,應該會有防範措施。

“你不用問,當你們需要朝廷援手時,自然就會得到,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張居正很鄭重地說道。

“好吧。”況且不再說什麼了,起身告辭。

回去後,他感覺腦袋比量米的大斗還大,暈暈沉沉的,感覺自己小命堪憂。

遊牧民族有多大度量他不知道,反正那些人都有一個統一的特性,就是性格剛烈,一旦惹火了他們,就是不死不休。

這次談判簡直就是一場玩人的藝術,還要在自己手上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最後韃靼的反應已可預見,不當場殺了自己這些人都算有度量了。

假如談判伊始就先丟擲先決條件,也不過就是談判破裂,對感情的傷害還不大,自己和隨員活著回來的希望很大,但按照張居正的玩法,自己十有八九得交代在韃靼王庭,扣押幾年都算上天保佑了。

他把慕容嫣然和周鼎成找來,把這件事說了,讓大家議一下。

“咱們得預先安排好退路,指望朝廷是靠不住的。”況且直截了當說道。

“在塞外全真教的勢力是最大的,如果他們肯效命,問題不大,其他教派很難把力量輻射到韃靼王庭。”慕容嫣然皺眉道。

“那就跟全真教談談看,不提談判的事,讓他們幫助安排好一條撤出的路線。”況且道。

“他們不會從命的,上次就跟他們談過,現在也沒有回答,再詢問他們只是碰個軟釘子。”慕容嫣然苦笑。

“你不是跟鹽幫有關係嗎?多安排些人手滲透進去,假裝鹽幫的人,萬不得已搶也要把人搶出來。”周鼎成道。

“這倒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慕容嫣然眼睛一亮。

“沒用的。這次不是我一個人出使,有一個使團,我不可能扔下別人獨自逃生,那樣真就無顏見江東父老了。”況且哀嘆道。

鹽幫本來是一條絕好的逃生路線,如果他只是一個人潛入塞外,有慕容嫣然等幾個高手貼身保護,再加上小君這個逃生專家,鹽幫渠道就能發揮作用了,逃出韃靼和白蓮教的聯手追捕不成問題。但現在是組團去跟韃靼談判,他還是全權談判大使,怎麼可能扔下組員自己逃命?

這種事他絕對做不出來,既然是談判大使,也就對使團的所有人都有保護責任。

“怎麼會這樣啊?這個談判一共多少人參加?”慕容嫣然驚訝道。

“多了,官員有十多個,每個人都有隨從,加上僕役,怎麼也得有一百多號人吧。”況且苦笑道。

具體人數他現在還不知道,但心裡基本有數。

首先大鴻臚寺要派出兩名官員,作為專門跟藩屬國和外國打交道的大鴻臚寺當然要派人,隨後禮部、戶部、工部、兵部都有官員派出,因為許多專案是跟他們有關係的,都察院也要派人,目的當然是隨團監察談判使團的官員,回來好向朝廷彙報。

至於宮中是不是要派出一位太監,現在還沒定。

大體上十多位官員是肯定有的,官員當然不可能獨自上路,要有僕役在路上伺候,還要自帶廚師、衛士等等。

況且更不用說,他也得帶上一些護衛,當然紀昌這些護衛只是選幾個充當僕役了,主要還是慕容嫣然師徒、苗天祥兄弟兩個,勤王派那裡會不會再硬塞給他幾個人也不好說。

“七七八八的,這簡直是一支小型軍隊了,若是跟韃靼鬧翻了,根本無法安全脫身。”周鼎成想想也頭大了。

“真要到了那時候,我們也只能把你搶出來,保護你回到關內,其他人只好放棄了。”慕容嫣然實話實說。

“這樣不行,我必須帶所有人回來,我會是最後一個踏進關門的人。”況且毅然道。

“事情未必會發展到那一步吧,朝廷這裡不也要扣押他們的人嗎?不用說別人,那個白蓮教大長老和聖女就足夠分量了,白蓮教決不會放棄他們的。”周鼎成道。

“問題是人家很可能有辦法有路線逃出北京城,逃到關外去,我們在茫茫大草原上兩眼一抹黑,一點辦法都沒有。”況且苦笑道。

這才是他最擔心的問題,紛紛擾擾地全力抓捕白蓮教的大長老和聖女,到頭來連人家的影子都沒見到,即便談判時能有這些人做人質,又怎知這些人不會耍花招逃走?有那幾家賣國的權貴家族在背後搗鬼,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難道談判就沒有成功的可能嗎?朝廷不是很有信心嗎,聽說韃靼方面也很期待,派出了足夠分量的王爺。”周鼎成問道。

“這次的確是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談判,但談成的希望渺茫。”況且道。

談判細節和張居正交代的一些事項他無法說出來,只能這樣含糊回答。

“不管有沒有希望,都得預先安排好退路以防萬一,韃靼不守信用可是出了名的。”慕容嫣然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去問問你們上面的人,他們不是口口聲聲說什麼絕對保護我的安全嗎?這次到他們出全力的時候了。”況且斜著眼睛說道。

“好吧。”

兩個人都只好答應下來,至於上面的人怎麼回答,又能做哪些事情,他們就不知道了。

假如勤王派全力出手,在蒙古大草原上興風作浪,這件事情並不是沒有一點辦法,但就看他們願不願意這樣做了。

“朝廷既然是以談判破裂為預期,那麼他們有什麼能力讓整個使團的人安然返回?難道真的指望以人質還人質?”

慕容嫣然走後,況且仍在苦思。這個問題卻始終想不明白,按說張居正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走一步看一步,到哪兒河脫哪兒鞋的做法不是他的行事風格。

朝廷方面一定有預案,應付各種突發緊急事件,也許是考慮保密,所有人都不讓知道。

況且想了半天還是想不出個眉目,只好不想了。不管什麼方案,只有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