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衍峰所說的有人大鬧王庭,指的就是小君當年躲在王庭裡,被護祖派和空空道門的人堵住那件事。雙方在別人的內廷裡打自己的混戰,鬧得韃靼王庭烏煙瘴氣,好在他們意不在此,韃靼人只是受到了連帶性的傷害。

即便如此,俺答王也是覺得顏面受損,白蓮教主趙全也受到了震動,他還以為是朝廷派來刺客行兇,他可是朝廷不惜代價的刺殺物件。俺答王完全不用考慮這些,哪怕他是朝廷的心腹大敵,朝廷也不會對他用這種下三爛的手法。刺殺趙全等人就不一樣了,那是清理民族敗類,用什麼手段都不算過分。

自從這件事以後,韃靼對漢人的監視更加嚴密,也順帶殺掉了一些已知的朝廷探子作為報復,這些人莫名其妙遭受了池魚之殃,臨死都不知道實情,他們也認為小君是朝廷派來對付白蓮教的高手。

“大長老,要不派人在這裡把那個花花公子幹掉吧。”一人說道。

“不行,咱們不能在京城裡公開挑釁,不然朝廷不會放過咱們,別忘了咱們還有更重要的使命。”蕭衍峰道。

他知道,白蓮教在京城裡的一些據點已經暴露了,朝廷現在是以靜制動,他若出頭,必定捱打。他不撤走,朝廷也不動作,雙方就這麼僵著。

至於在京城裡暗殺朝廷大員,這種事他們不會做,能長期潛伏在京城裡的人都是難得的人才,還要指望他們搜集情報呢,刺殺一兩個大員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朝廷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做官的人。

五聖使刺殺況且的事,白蓮教總部並不知道,現在也不明白這五個人怎麼敢不請示教主就擅自動手,聖女說那是他們接了什麼人的私活,蕭衍峰卻覺得不會這麼簡單。

白蓮教的聖使是仿照朝廷的御史制度建立起來的,所謂的聖使並不是信使,而是由總教派出分巡各地的要員,就像巡撫、巡按、總督差不多。

白蓮教的前身是波斯傳入的拜火教,最早還是在唐朝時傳入中土的,在明初遭受重大打擊後,就披上一件白蓮教的外衣,不過教義宗旨也都本土化了,跟拜火教已經大不一樣,聖使制度自然也是有了重大改革。

這些聖使都是白蓮教的中堅力量,很多成員都是內地一些重量級任務詐死之後活動於黑暗中,詐死不過是保護他們的身份,同時讓原來的宗派不受他們行為的影響。

一次損失了五個聖使,這在白蓮教來說也是很大的損失,只是到現在也沒法查明白這些人究竟遭遇到什麼事,遭遇了什麼人,竟然毫無反手之力就被殺掉了。

對於明面上的力量,蕭衍峰並不懼怕,彼此之間爭鬥多年,基本上都知根知底了,他最怕的還是那些暗中的勢力在出手,那樣的話,白蓮教的前景可是有些不妙。

“你們繼續蒐集五聖使的情報,不要漏掉蛛絲馬跡,任何資訊都要報上來。”蕭衍峰命令道。

白蓮教在京城有多條資訊渠道,能夠傳達到潛伏在京城所有人員的手上,自從他來到京城,就開始指揮這些人了。

身邊的人應聲喏到。

“那個花花公子的情報還要繼續蒐集,現在的情報還是太少了。”

“那個花花公子要去塞外的情報還要再核實一下,一定要查清情報的來源,查明白這件事究竟是不是朝廷的障眼法。”

蕭衍峰釋出著一條條命令,他的一個屬下都在紙上記下來,隨後就會透過特殊渠道傳達出去。

聖女只是聽著看著,沒說一句話,她現在還是觀政階段,這種大事她還沒有發言權。

當然,她如果真的想要釋出什麼命令,下面人也得聽從,哪怕是蕭衍峰也得給予尊重,畢竟她可是正式的聖女,從法理上講比她師父更有權利。

蕭衍峰看過資料後,心裡卻有些沉重了,其他方面還好些,關於況且的情報基本全是道聽途說,情報是否是花費大力氣得到的,他一眼就能看得出。關於況且現有的這些資料,顯然是手下人是把在茶館酒樓甚至市民街頭巷尾的交談都彙集在一起,給他送來了。

他固然是要求的時間太急了,卻也不允許手下如此糊弄他,若不是此地是京城,他早就送那些人進自己的道德堂接受再教育了。

“大長老,有什麼不對嗎?”聖女嬌聲問道。

大長老揮揮手,讓屬下和侍女都退出去,然後才皺眉道:“我忽然覺得在況且的事上可能犯了一個錯誤,對他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大意疏忽了。”

“不會吧,他不過就是個一時得寵的傢伙,不過是一肚子草包。哪朝哪代沒有這種人物?”聖女鄙夷道。

“如果是這樣當然好,不過咱們寧可過於重視敵人,也不能過於輕視敵人,料敵如神當然是最好,可是很難做到啊。”蕭衍峰嘆道。

“這些資料我都看了,可是看不出什麼不對頭啊?”聖女虛心請教道。

“你看這裡……”蕭衍峰指著關於況且的一頁資料。

“我們以前都認為這個況且的第六衛,不過是皇上給他出錢出力打造出來的,實際情況可能並不是這樣。”

“怎麼會不是?他那個第六衛不是用的全是皇上的內帑嗎?”

“用的全是內帑的確不錯,不過你仔細看了這些就知道了,除了錢和編制,皇上沒給這小子另外別的東西,人員都是他從外面招募來的,然後請人訓練成軍。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況且可能並不是一個花花公子那樣簡單的草包人物,或許真還有些真材實料。”蕭衍峰耐心解釋道。

“那他也不過是應個名罷了,招募訓練人員又不是他親自做的。”聖女還是不以為然。

“當然不是他做的,他一個人也做不來,但這說明他的確志氣不小。按照常規,這些人根本不用招募和訓練,只要從別的地方精選一些人員填充進去就行。他這是想要白手起家,打造一個全新的錦衣衛,自己能夠完全掌控。”

若是對別人,蕭衍峰不可能有這份耐心,可是聖女是將來有可能執掌白蓮教大權的人物,這些事就得讓她現在一點點積累起來,將來才知道該怎樣領導白蓮教。怎樣分析敵人的行為,怎樣對付敵人,是一教之主必須掌握的技能。

北京城正外松內緊地準備抓捕白蓮教潛入城裡的重要人員,海盜卻在廣東、福建、浙江三個地方上了岸,開始攻掠鄉村和城鎮,三省的緊急軍情文書雪片般飛入京城。

況且聽到訊息後,神情一振,心裡暗道:韃靼和海盜真是一對好基友嘛,這裡白蓮教的人剛剛有了風險,海盜那邊就趕緊呼應起來,要說這兩件事沒有一點關聯,打死他也不相信。

令況且興奮的是,現在朝廷主要兵力已經佈置在九個邊關,沿海的確有些空虛,這樣他是不是就可以提前去沿海打倭寇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要能離開京城,讓他去哪裡、做什麼都行,別說帶兵打仗,就是流放邊陲他都認了。

他馬上給朝廷上書,要求帶領錦衣第六衛緊急出動,圍剿沿海的倭寇海盜,並且在奏疏裡發下誓言:沿海各地的倭寇海盜一日不平,海上風波一日不靖,臣決不收兵。

這可真是字字擲地有聲、驚天地泣鬼神的誓言,讀之令人心動、令人落淚,所有人都被況且的忠君愛國熱忱所感動,卻只有皇上一眼看穿了他的詭計。

“哼哼,想從我的手中逃走?沒那麼便宜的事。”隆慶帝手執況且的奏疏,捋著烏黑的鬍鬚微笑道。

他身邊的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都是一愣,心裡苦笑:皇上在況且這小子身上也有些疑心太重了吧,就是個熱血上頭的小鬼頭,哪裡來的這麼多詭計。

“萬歲爺,這第六衛的確好像練的差不多了,若是沿海吃緊,依奴才們的見識,也可以放出去試試身手了。”秉筆太監笑道。

“不急,再等幾個月吧,他的事可比這些重要多了。”

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相視不語,隆慶帝在況且的事上特別執拗,別的事情他都會徵詢他們兩人還有外廷大學士的意見,只有在況且的事上卻是獨斷專行。

不過皇上的確有這權利,太祖、成祖當年都是獨斷專行的,這才是明朝的制度,內相、外相的制度是後來才形成的。

“那沿海的事?”掌印太監試探著問道。

“讓各省先頂著,他們也不是真的頂不住,就是想趁著這時候跟朝廷要錢要物罷了。”隆慶帝冷笑,一眼就看出了各省告急軍情文書裡隱藏的東西。

“萬歲英明,不過打仗的確是費錢,最近都緊著邊關了,的確有些虧著他們,要不讓戶部再想法湊些銀子?”秉筆太監也試探著問道。

他們兩個當然都明白這裡的事,不過這幾個月所有的資源都向九關傾斜,沿海各省的確是給的少了些,再酌量填補他們一點似乎也是應該的。

“不用,他們缺的不是錢,而是忠心,銀子從來沒短過他們的,雖說現在是緊著各邊關,可是該給他們的是一文錢都沒少,他們就是想趁機勒索罷了。”隆慶帝一口否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