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封還想再說,卻見陳華擺了擺手,人家擺明了就沒有繼續跟自己扯下去的打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怏怏離去,臨走前還勸陳華多思考一下,畢竟他現在不是一個人,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指著他生活。

陳華沒說話,只是微微點頭。

李封說的那些問題,陳華又何嘗不知,可他現在真的十分糾結。一方面是李封說的,就算他能夠做到權傾朝野,也做不到不讓皇帝忌憚。另一方面同樣是李封說的,一旦離開了朝堂,自己的安全可能會因為李幼薇的存在而有一個保障,但是那些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的安全,卻未必有一個保障。

陳華的年三十,是在糾結中度過的。

義父劉奉先在吃飯的時候也察覺到了陳華的不對勁,兩個兒媳婦都得帶孩子,他也不方便問,倒是跟他們同一桌吃飯的李幼薇是個最好的詢問物件,所以吃過飯之後,劉奉先就旁敲側擊詢問李幼薇陳華為什麼會這麼不對勁。

就算再沒心沒肺,李幼薇也能夠感覺到心愛的人心裡藏著心事,就把昨天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劉奉先摸著下巴喃喃道:“三皇子既然今天來找服章,看來昨天是三皇子說了什麼話讓服章心裡有些不舒服。今天是年三十,三皇子沒有在宮中,證明這件事陛下已經知道了。

問題十有八九出在昨天他讓你送的奏摺裡面,一封普通的奏摺完全沒有必要上火漆,而你又是他最信任的人,更沒有上火漆的理由。

唯一的可能,便是奏摺裡面的內容是他不想讓你看到的。這樣,幼薇,我進宮一趟,找陛下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在家裡呆著,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把七七和婉兒都叫過去。”

劉奉先擔心的不是皇帝會如何如何,而是陳華會在某些節骨眼上想不開。

為將這麼多年,陳華算是劉奉先最看好的一個年輕人了。要不然的話,就算陳華是南楚陳公鳧的兒子,他這個大齊的堂堂楚國公,也未必會收陳華當乾兒子。

進宮稍微問了問,李神通就把陳華的奏摺給了他,看完陳華的奏摺,劉奉先總算知道為什麼陳華會這樣了。

哪怕沒有親耳聽到李封跟陳華說了些什麼,他也能夠猜測到一二,李封說的那些話,肯定就是陳華選擇告老的原因。

從皇帝的口氣就可以聽出,皇帝對陳華選擇告老感到十分不滿,朝廷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青年一代的將領裡面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陳華的。一旦漠北或者南疆有戰事發生,李神通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陳華。

而陳華卻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退卻,李神通不生氣才怪。

“奉先啊,朕知道服章這段時間所承受的壓力很大,朕也知道他有諸多顧慮,朕更知道這小子想的東西比一般人要多很多。

朕是沒法去勸他了,他那脾氣一上來,可不會管朕是不是皇帝。你是他的父親,你應該要去勸勸他。朕不死,他絕對是安全的,就算朕有一天真的死了,也絕對會保證他的安全。這一點你可以叫他放心,他的疑心病太重太重,你得去勸勸。”李神通苦口婆心的道。

劉奉先猶豫了一下後道:“陛下,臣知道,但是臣這個父親,終究只是一個假的而已。臣也不知道臣的話他是不是能夠聽進去。

臣只能跟陛下說臣會盡力而為,如果他不肯聽,臣絕對不會去逼他。服章這孩子活到現在,過得實在太苦了,在戰亂之中好不容易保住性命,有鬼谷先生那樣的老師教導,本可以在白馬村安安穩穩的當一輩子教書先生,受人尊敬。可是卻因為三殿下的一己之私就到了漠北,跟邊疆的將士一起經受非人的磨練。

好不容易嶄露頭角了,大齊戰事迭起,這幾年發生的所有戰爭,幾乎都有他的影子在,他就是一個裱糊匠,咱大齊哪裡有問題了,他就得去哪裡。

如果他現在選擇退,臣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即便是陛下覺得不應該退,臣也不會制止他。因為他選擇退,證明他真的累了。”

李神通臉色不好看,揮手示意站在一旁的徐有謀出去,等後者離開之後他才唾罵道:“累個屁!封兒跟他說飛鳥盡良弓藏,所以他擔心到時候權傾朝野的時候就是將來的皇帝對他下手的時候。

朕不管那麼多,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很清楚,如果你連這點事都辦不好,朕會很失望的。”

劉奉先無奈道:“罷了,既然是陛下要求,臣也就只好勉為其難了。臣還是那句話,臣沒有十足的把握讓服章回頭。”

李神通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示意他離開,劉奉先離開宮中,在路上的時候,他一直都在想怎麼才能勸陳華把現在的想法收回去。

這個義子他是十分瞭解的,表面上看陳華好像什麼都不在話,可是實際上他在乎很多東西,尤其重要的就是感情。既然從別的方面無法讓陳華回心轉意,唯一的可能就是動之以情了。

李神通的脾氣劉奉先也清楚,如果這件事自己辦不妥的話,李神通肯定不會對他怎麼樣,但是暗地裡卻會給他的舊部下絆子。

陳華在家中,考慮清楚一些問題之後,他現在的心境變得平和了不少,一些想不通透的問題他選擇乾脆不想,因為只有不想,才能讓自己的心境變得豁達起來。

權勢他擁有過,現在他不想要了,就想從京城這個泥潭中抽身而出。

劉奉先一回家就把陳華叫進了自己的書房,陳華知道義父要跟自己說什麼,所以還不等劉奉先開口,就率先道:“義父,如果您是要勸我不要離開朝堂的話,您就不用說了。為人臣子,就算建功立業,最終自己的小命也是緊緊的攥在君王之手。我希望得到自由,希望自己的命由自己掌控。”

劉奉先嘆了口氣道:“服章,我不是要勸你,只是想說一句,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援。但是要退也可以,不是現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