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個皇子的身邊都跟著一個在朝中舉足輕重的人,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大齊就處於沒有君王的情況之下。誰都不希望這種局勢繼續僵持下去,因為那樣一來,就會沒有人能夠拿主意,遇到事的時候也會變得十分棘手。難道什麼事都讓元好問去處理?人家畢竟也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更何況他又不是皇室,什麼事都給宰輔來做,那麼還要皇帝有什麼用?

所以,這個僵持的局勢絕對不能夠持續太長的時間,一旦時間長了,就容易生出變故。

最先沉不住氣的人是太子李嘯,他這次動手的物件是李天的人,而且一上來就直接瞄準了人家的一個工部侍郎和一個刑部侍郎。

這兩個官職在朝中的地位可是不低的,僅次於內閣幾位大人和六部尚書而已。可以說,他們就是將來六部尚書的人選,雖然不一定,但是他們的機會卻是最大的。

李嘯在這個時候選擇對兩位侍郎進行攻擊自然有自己的目的,一方面工部的左侍郎是他的人,能夠跟左侍郎一決雌雄的除了右侍郎外就沒有其他人了。至於那些主司什麼的,根本就上不得檯面。至於那個刑部的右侍郎則是自己找死,正好有把柄落在了李嘯手中,他索性就來了個摟草打兔子,打算把這些人給一鍋端了。

首輔元好問站在李封那邊,稽查司都督莫永年站在二皇子李天那邊,而上柱國楚國公劉奉先,則是站在了大皇子李嘯那邊。

他們三個就像是早就已經商量好了一樣,旗幟鮮明的做出了選擇,雖然說幾個皇子都覺得他們的選擇十分詭異,但是又說不上來到底是哪裡詭異。

比如說就拿李嘯來說吧,他覺得劉奉先最有可能支援的人應該是李封才對,畢竟陳華站在李封那邊,劉奉先是陳華的義父,怎麼可能會跟自己的兒子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偏偏劉奉先選擇了他,一開始李封根本就不相信,他覺得劉奉先是在使詐,結果劉奉先直接痛下殺手,把好幾個立場堅定的倒向二皇子的將領給發配到了嶺南去。名單還是李嘯給他提供的,這些人的官職都不是很高,卻給了李天十分沉重的打擊。

李嘯動手的時候李天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的防備,已經下手的人就是駱永宏。

這傢伙在朝堂上可謂是口誅筆伐,將矛頭對準了刑部的右侍郎之後就直接開始噴唾沫星子:“首輔大人,敢問我大齊是否還有律法可言?堂堂朝廷刑部右侍郎,竟然縱容家奴殺人行兇,知道事情發生之後,姜大人非但沒有將家中惡奴綁送京兆府,反而還給了惡奴銀子讓惡奴逃跑。一切皆因惡奴的姐姐是姜大人的小妾。

若是我大齊的官員人人如此,我大齊可還是一個有律法的國度?

刑部乃是六部之一,刑部本就是主管刑罰這一塊的衙門,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衙門,他們的自己人竟然在這個時候做出了有悖國法的事,敢問首輔大人,此事應該如何處置?

而今人證物證均在京兆府壓著,若是首輔大人認為下官說得不對,下官下朝會後便可以辭官回鄉。若是首輔大人認為下官說得還有那麼些許道理,請首輔大人依法行事。”

駱永宏擺明了就是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把所有的矛頭全部都指向了刑部右侍郎,因為他很清楚,一上來就對刑部右侍郎下手比對工部左侍郎下手要痛快得多。因為刑部這邊的事是擺在明面上的,很容易讓人做出決斷。只要今天元好問做出了第一個決斷,他就可以用雷霆手段逼迫元好問做出第二個決斷。

反正動的又不是李封那邊的人,也不會觸及到元好問的根本利益,他相信在人證物證確鑿的情況下,元好問應該不至於會擔心得罪了李天。

只要元好問這次幫了他們,就等於是得罪了李天,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李天都會把李嘯和李封當做是一夥的。誰讓劉奉先現在跟著李嘯,而陳華又跟著李封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李天想要不產生誤會也沒用,事實都是明擺著的,他下面的人估計也不會太放心。

今天的方式駱永宏跟劉奉先可是驚醒了周密的分析和商量的,否則的話,光是駱永宏一個人,他也不會驟然發動攻擊。

加之現在李神通不在了,那麼朝堂之上的一些事就都得壓在元好問身上,這會讓元好問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他此舉,可謂是一箭雙鵰。

皇帝都沒有出殯,這邊最後一次朝會上的彼此攻訐就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也不知道李神通在九泉之下,到底會不會死不瞑目。

陳華是眼觀鼻鼻觀心,李嘯那邊的動作只要不是針對李封的,隨便他怎麼玩。

他現在依然沒有決定下一步到底怎麼做,一方面是因為京中的局勢還沒有到非常明朗的地步,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心中總是有一種隱隱不安的感覺。

以他對李神通的瞭解,這種沒頭沒尾的事根本就不像是那位皇帝能夠做出來的。元好問跟劉奉先還有莫永年三人之所以會快速做出自己的抉擇,想都不用想就跟李神通臨死之前跟他們幾個說的話有關。不然的話,光是元好問這一關就完全過不了,因為元好問一個半截身子埋入黃土的人,是不可能還這麼在意這些功名利祿的。

如果他真的在意這些的話,他就不會不讓自己的幾個兒子進入官場。現在元好問家中的幾個兒子,全部都是沒有功名在身的,除了小兒子經商賺錢之外,另外兩個兒子一個是教書先生,另外一個是個畫師。

以元好問的身份和地位,他想要讓自己的兒子身居高位,那是十分簡單的事,但他沒有這麼做,這就足以證明元好問根本就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涉及到官場的鬥爭中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