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沒打過星門,但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禾州打星門的資料早就交給聯盟,不曉得被聯盟各殖民星反復研究了多少遍,因而盟軍絕對是有備而來。

盟軍指揮員很明智,艦隊從安全空域出發,直接飛抵星系外圍,脫出超光速後,各艦立即向目標發射超光速魚雷。

這支艦隊的戰艦來源太複雜,各個殖民星技術水平不一,製造能力不等,所以來的雖然都是鱗甲艦,可細節上有很多不同,裝備水平同樣參差不齊。

情況好些的,盡最大努力向禾州看齊,裝備超光速魚雷的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一批仿製的雷擊艦。

情況不好的,就只是換上引擎和護盾的舊式戰艦,思路就是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技術水平的問題。

不過不要在意這些細節,關鍵是盟軍第一輪就用上了超光速魚雷,而且數量還不少。

畢竟將近兩萬艘戰艦,哪怕只有十分之一裝備超光速魚雷也有兩千艘,況且實際裝備數量遠遠不止這個數。

這也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越是技術先進的殖民星,其製造能力和規模就越強,反之越是落後的殖民星,就越是處處不如人。

結果就是前者不止戰艦質量更好,裝備也更強;後者呢?無非就是那麼回事,說湊數過分了,但也別指望他們挑大樑。

不是不想,實在是能力有限。

就拿眼下來說,盟軍需要超光速魚雷打頭陣,來自前者的鱗甲艦立即出手,來自後者的戰艦就只能瞪眼兒看著,其中的差距實在是不小。

當然了,聯盟的原則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造不出更好的戰艦是能力問題,出不出戰艦卻是態度問題,戰艦越差,艦員面臨的危險就越高。

退一萬步說,總比舊聯盟那些只知道固守防線的老古董強吧?

書歸正題,數千超光速魚雷飛向星門,開始的時候,徘徊於各個方向的敵軍毫無動靜,可是當魚雷超過某那條看不見摸不著的監控線時,剛剛還悠然遊蕩的敵艦就像被雷劈了一樣,屁股上冒火立刻行動,分頭迎向來襲的魚雷。

敵人的反應早在盟軍預料之中,盟軍艦隊三個一群五個一組,分頭進入超光速,跟在魚雷後面突進星系內部。

盟軍本來就沒指望超光速魚雷炸掉星門,擺出這麼大陣勢,無非就是迷惑敵人,讓敵人以為盟軍全靠魚雷取勝。

而實在上呢?跟在魚雷後面的戰艦才是重點。

有魚雷的掩護,敵人必須優先攔截魚雷,如此一來就能大幅度降低戰艦的損失。

用超光速魚雷開道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有什麼障礙都是魚雷先撞上,一旦遇險,跟在後頭的戰艦隨時可以脫出。

新星門選擇的恆星雖小,可大小也佔了一片空域,從星系邊緣到星門,距離恰好四個光時,若盟軍在星系邊緣開火。

敵人的監控區域在七到八個光時之間,發射魚雷的位置還要再遠些,從發射到命中,需要一分半到四分鐘。

之所以出現這麼大的差距,還是因為工藝和水平問題,導致超光速魚雷速度不一。

最快的魚雷,可以和鱗甲艦齊頭並進,最差的則要慢上一半兒還多。

這就導致了各個方向的進軍速度不一,為了保證艦隊速度一致,那些原本有機會一鼓作氣衝上去的戰艦,不得不放慢速度等一等友軍。

說句老實話,聯盟內部各殖民星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艦隊都憋著一股氣,想搶在友軍前面拿下星門。

但想歸想,良性競爭值得提倡,不過貪功冒進就算了,出發之前早就把此戰的利害說了個清楚明白,誰也不敢搞砸了聯盟的計劃。

於是戰場上出現了這樣的景象:數以千計的超光速魚雷飛在前面,有的快有的慢,快的直逼星門,令負責攔截的敵艦手忙腳亂,甚至有些運氣好的,接連突破了敵軍的幾層攔截,差一點擊就撞在星門上。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錯覺,因為越靠近星門,敵艦的密度就越高,負責貼身守衛星門的敵艦不必像外圍的敵艦那相東奔西跑,只要老老實實地呆在原地,就能保證沒有任何一枚魚雷能突破攔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慢的還在後面慢慢晃悠,負責攔截的敵艦等了好一會兒,仍然和魚雷有相當遠的一段距離。

當然了,遠近快慢只是相對而言,畢竟四分鐘只有二百四十秒,說破了天也長不到哪兒去。

敵軍截住所有快速魚雷之後,總算穩住了陣腳,開始按部就班的攔截剩餘的魚雷,而盟軍也在這個時候補上第二波魚雷,繼續掩護艦隊突進。

盟軍指揮員很希望禾州軍出手幫忙,但秦虎覺得還不是時候,拒絕了這個提議。

嗯,說禾州軍說是來幫忙的,還不如說是來兜底的,什麼時候出手,怎麼出手都是長戈號說的算,盟軍指揮員只能在需要的時候發出請求,至於能不能求來幫助那可就不好說了。

秦虎也不是那種不近人情的性子,如果真有必要,就是盟軍不開口他也會主動幫忙,可現在還在試探階段,雙方的戰艦連個照面都沒打,他怎麼可能讓禾州軍動手?

注意,禾州軍來的是雷擊艦,這玩意偏科偏得厲害,打光了魚雷就等於解除武裝,現在動手,後面再遇上緊急情況怎麼辦?

就這樣,盟軍一連打了三批超光速魚雷,期間敵軍數百次攔截失敗,卻都被後面的敵艦補上缺口,最終沒有任何一枚魚雷命中星門,只帶走了幾十艘倒黴的敵艦。

好在盟軍志不在此,三波魚雷打完之後,盟軍和星門的直線距離只剩下半個光時,幾乎是打到了敵人的家門口。

對超光速飛行的戰艦來說,半個光時轉眼及到,可是對交火的戰艦來說,半個光時根本就摸不著敵人的邊。

盟軍採取了更加謹慎的戰術,不用超光速魚雷開道,而是將艦隊分成前中後三種不同的編隊,前出負責誘敵,中堅負責殲敵,後衛負責兜底,想方設法引誘敵軍主動進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