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星禾已經有了決斷,可還是竭盡全力向殘骸區調派更多戰艦和補給艦,擺明了等著敵軍攻過來。

禾州軍的準備充分,敵軍的準備也不弱,負責進攻的五個作戰單位離著老遠就開始分散隊形。

戰艦分散了,禾州軍就必須擴大打擊面,彈幕的密度就會大幅度下降,命中率連掉幾個檔次都輕的。

面對這一情況,星禾也沒什麼辦法,乾脆命令艦隊提前開火。

反正炮彈也沒什麼衰減,提前開火還能多打幾輪,萬一多碰上幾隻死耗子呢?

哪怕只是多擊沉一艘敵艦,多消耗的幾十萬噸炮彈也值當了。

於是戰場上出現了一副奇景,敵艦在距離目標還有七八個射程時就開始分散,而禾州軍在敵軍還在五六個射程外時就開了火。

不過禾州軍這一次不是什麼炮彈都往外扔,而是主要以高速導彈和增速炮彈為主——行星時代的炮兵有底排增程和火箭增程兩種特殊炮彈,而這兩種炮彈的改進型號用在星際戰艦上,其作用就不是增加射程,而是直接增加速度!

不僅如此,許多炮彈上還安裝了追蹤引信,可以在靠近敵艦的時候小幅度調整方向。

這東西不是導彈,但只是成本有限的小幅度改進,卻能大幅度增加炮彈的命中率,何樂而不為?

許多人下意識地認為,敵人仍會重複此前的戰術,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敵軍分散隊形之後就開始減速,遠遠在停在禾州軍有效射程之外。

然後,一萬多艘敵艦在幾個射程之外向殘骸區開火……敵人也沒那麼死板,明知道靠近了損失比較大,哪會不顧死活硬往上拱?

敵人那邊怎麼個情況沒人知道,但是禾州這邊從上到下都驚呆了。

跟敵人打了這麼多仗,還沒哪一回是隔著好幾個射程開火。

離遠了看彷彿打得很激烈,可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焰彈在射程內還是一條光河,超出射程就開始衰減,而且是距離越遠衰減越厲害,等淨彈飛到殘骸區的時候,已經黯淡得快要看不清了,落到殘骸上幾乎沒什麼效果,只能依靠巨大的數量慢慢侵蝕殘骸。

這回不是泡進強酸的效果,而是那種將慢慢風化的過程拍下來,再高速播放的感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且敵艦看似靜止,實則不斷挪動,防止被人類戰艦鎖定。

雙方就這樣一連對射四個多小時,敵軍損失戰艦十餘艘,禾州軍沒有戰艦損失,只是最外圍的殘骸削掉一層。

按這個速度,敵人至少得花兩個月,才能解決這個殘骸區。

拖時間對禾州軍有利,星禾只花了0.01秒,就決定繼續跟敵人耗著。

至於炮彈消耗什麼的根本就不算事,雖然禾州的工業力量集中在真正的禾州星,可天石這邊也有幾個製造基地,就是造戰艦都沒問題,供應艦隊的彈藥消耗根本就不是事兒,唯一需要擔心的問題是長期大批量出貨,大量運輸艦一定會引起敵軍的注意。

可情況擺在眼前,星禾也沒有更多選擇。

此時此刻,星禾非常希望禾州已經吃透跳躍引擎技術,那樣一來,他隨時都可以將禾州軍主力送到指定位置,從敵軍的側翼或後方發起突襲,就算無法殲滅敵軍,就算不能摧毀幾艘艦,也能打亂敵人的佈置,為禾州軍爭取更多時間。

秦虎在閒聊的時候提過改造蟲洞,把單艦使用的蟲洞改造成星門的想法,並把希望寄託在星禾身上。

可星禾連跳躍引擎都沒造出來呢,星門什麼的還早著呢,現在想那些實在是太遙遠了。

戰艦對轟持續六個多小時之後,敵人終於按捺不住,重新加速逼近殘骸區,但速度不快,似乎是想用這種辦法,找到射程與威力的最佳平衡點。

這不是個好現象,禾州軍馬上加強火力輸出,並且提前發射導彈。

在這個距離上,人類最強大的武器仍是速度快、精度高的遠端導彈,其他武器要麼沒射程,要麼沒威力,總之就是各種不適用。

禾州軍的突然爆發擋不住敵人的決心,幾個小時後,敵軍漸漸減速,最終停在焰彈的2.7倍射程之外。

這個距離算是敵軍可以接受的最遠距離,戰艦損失可以承受,焰彈的威力儲存也還勉強。

注意,只是勉強,不是可以接受,只是因為再往前飛承受不了戰艦的損失,才不得不停在這裡。

敵軍的步步緊逼讓星禾非常被動,他很快就下了一道命令,讓各艦開火的時候不要只看頂在前面的敵艦,還要看看躲在後面的敵艦!

這個時候,星禾已經有了側翼騷擾的想法,只是時機還不成熟,才把這個心思壓住。

禾州軍再開火的時候,火力突然變得更加分散,看起來是朝著正面的敵軍開火,實際上全都暗戳戳地瞄準後方的敵艦。

如今的艦炮都是電磁炮,沒有火炮發射時的光焰和高溫,更不會有明亮的彈道,除非紅外波段也是敵人肉眼的可見範圍,才有可能看到炮彈的蹤跡。

直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發現敵人擁有雷達之類的裝置,所以敵人看不見炮彈的機率很大,說不定能多命中幾艘敵艦!

可惜敵人早有準備,敵軍主力也在不斷挪動位置,最終沒幾發炮彈命中敵艦,僅有的幾次命中也都不能致命。

好在星禾有的是耐心,禾州軍在他的壓制下同樣耐性十足,雙方就在這個殘骸區耗上了,你來我往不亦樂乎。

總體而言,仍是禾州軍佔優勢,畢竟有殘骸的掩護,戰艦幾乎沒有損失,而敵人損失的是戰艦。

但來自敵軍的火力就像剝皮一樣,一層層侵蝕外圍的殘骸,逼得禾州戰艦不得不退向殘骸區深處。

而且敵軍以半球形包圍殘骸區,從各個方向朝殘骸區開火的同時,敵艦還一直向殘骸區後方移動,大有一舉包圍殘骸區的意圖。

只是敵軍距離殘骸區太遠,敵艦的移動速度又不快,所以暫時還沒完成包圍而已。

星禾已經算了幾次,將殘骸區周圍的空間層層分割,只要敵艦越過他的心理底限,他就會立即命令艦隊撤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