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吉略微思索後鄭重點點頭:“天下道法皆同根同源,兼之張角已詳述陣法要訣,老朽不才,十五歲修行至今已兩甲子有餘,定勝張角!”


“啥?!兩甲子,呃,那就是一百二十年哪!你,你真是神仙啊!”


劉啟不可思議的看著於吉,十五加一百二,人可以活到一百三十五歲,而且還生龍活虎的嗎?


若換做以前劉啟定然會認定於吉是在吹牛,可能這幾天經歷的怪事太多,看到於吉一副鶴髮童顏得道高人的樣子,再結合於吉在歷史上也算是有名有號的響噹噹的人物,劉啟不得不對他的話相信一多半。


劉啟心裡也很願意相信於吉,因為現在看來,他逃離困境回到自己家的唯一希望就在眼前這個語出驚人的老者身上!


看來情況還不算太糟,起碼於吉口中這逆天陣技術問題並不複雜,關鍵是靠寶物之靈力和發動者的意念力,這老頭兒既然是張角的師傅,徒弟能做的的師傅沒道理不行,這一點劉啟仔細想想也稍稍放心了些。


而於吉猶豫再三,最後面色凝重的說道:“此外有一事你須明白,若老朽命薄,等不到要術聚齊,如你所言,神州必定大亂,重歸一統將遙遙無期,後世各朝未必如你所知出現,那你又從何而來?”


劉啟心中頓時感到大事不妙:“我從哪兒來?你是說時間不回到原點的話以後的朝代都不一定出現,那我那個時代也就不一定存在?我也不存在了?可為啥我現在還好好的,沒有消失掉?”


於吉搖搖頭:“老朽亦聞自古便有修仙得道之士穿行於時空之間,然皆為求真尋道,於天道無礙,而此次那狂徒妄想改朝換代,壞綱常,亂天道,其禍區區十數年或許不顯,然若不阻止,百年之後如何?晉之何在?晉如不在唐又從何而來……”


劉啟急忙問“今年是哪一年?”


“建安三年。”


建安三年是哪一年?劉啟楞住了,自己雖然是學的是中國古典文獻學,但在大學裡學習完全靠自覺,父母工作都忙,對他疏於管教,而爺爺打心眼裡反對他跟著父親從文,自然不會對他的成績好壞過於關注,在學校談戀愛就佔了半數時間,剩餘時間踢球玩遊戲又佔了不少,只有每學期期末應付考試的幾天時間才會在學校老實一陣子。


劉啟仔細翻動著腦子裡關於三國時期的記憶,什麼《三國志》《後漢書》等等史料家裡全的很,但除了自己感興趣的主要人物的傳記外劉啟根本沒怎麼翻過,腦子裡不是三國演義就是三國遊戲和小說。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他唯一能肯定的只有三國時期兩次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準確年份,無他,200年是整數,好記;208年,正好是自己的宿舍牌號,可兩場戰役的年號卻根本沒留意過,也就無從作為參照。


算了,無法確定也無所謂,反正就算確定了現在的年份他無法把三國時期那麼多的事件和時間對上,而且現在各方的局勢已經張角搞的亂七八糟,歷史知識能提供多大的幫助完全要靠運氣了。


劉啟感覺就像自己正抱著一代的攻略玩著二代的遊戲,野怪和boss還是一樣的名字和樣子,但誰知道哪一個是升級版的,使出一個新招數秒了自己。


還是關注重點吧:“你知道曹操現在在哪嗎?還有劉備,還有孫權。”


於吉搖了搖頭:“這劉備倒是甚有賢名,但據老朽所知在袁紹帳下並不受重用,而那曹操雖佔據兗州,素有多謀善戰之名,但兗州民寡糧少四面受制,實則岌岌可危啊,不過這孫權是何許人也?恕老朽見識淺薄……”


劉啟急忙答道:“孫權是孫策的弟弟,孫堅知道吧,他是孫堅的次子!”


於吉恍然大悟道:“原來是討虜將軍孫堅之子,嗯,其父孫文臺確乃當世之英雄,可惜英年早逝,其兄孫策依附於袁術,飽受猜忌排擠難見出頭之日,”


劉啟緊懸著的心稍稍安定了些,起碼這三個最重要的關鍵人物都還活著,現在天下局勢改變只有大概十年左右,對後世的影響還未到無法扭轉的程度,曹操還有機會一統中原,劉備和孫權還有機會各據一方,三國還有機會再現!


可如果繼續這麼亂下去,這三個關鍵人物隨時都可能出現意外,直接導致歷史鉅變,後世的各個時代也就會受很大影響,甚至根本不會出現!


而自己,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靈魂出竅一睡不醒,甚至直接消失不見!


於吉緊緊抓住劉啟的雙手顫聲說道:“若不制止張角那狂徒肆意妄為,天道將毀!為拯救天道亦為救君自身,請君勉為其難承此重任!”


劉啟緊緊咬著嘴唇重重的點了點頭。


劉啟很鬱悶,別人穿越老天基本都不交代什麼任務,人家只需坐等老天留下的機緣巧遇就能飛黃騰達,整個穿越之旅可謂輕鬆愉快,不是封疆裂土稱王稱侯甚至自坐皇位一統天下,要不就是富甲天下享盡風流,最不濟的也是攜美隱居閒雲野鶴,無憂無慮逍遙快活。


怎麼輪到自己一上來就攤上個維護世界和平這麼宏偉而重大的任務,而且還是硬性指標,只許勝不許敗沒的商量,別說像別人一樣開朝立代了,不完成任務連苟且偷生的機會都沒有。


劉啟很是後悔以前經常顯擺自己的遊戲水平,肯定是老天嫉妒了,你丫不是遊戲玩的好嗎,現在不能你存檔,倒要看看你怎麼玩!


哎,怨天尤人沒有用,想回去就只能接下這艱鉅的任務,還是好好想想對策吧!


劉啟最先想到的是投奔曹操孫權或是劉備,可轉念一想立即打消了這個念頭。


哎,雖然非常想見見這些歷史上的風雲人物,但投靠他們之後自己該如何得到支援去尋找寶物討伐張角呢?真相是絕對不能說的,這三個野心不在張角之下,得知自己的來歷後誰知道會不會變得比張角還狠,捅出更大的簍子。


靠誰也不如靠自己,反正於吉說了,只要找到太平要術奪回遁甲天書一切皆可恢復原樣,鬧出再大的動靜也不怕,既然如此何必總想著依附他人呢?


只有自己當一把手才最保險!


一想到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在群雄之中佔據一席之地,劉啟不禁激動萬分。


不過,張角有幾十萬黃巾軍,還將勢力成功的滲透到各方諸侯,想對付他可不像以前一樣,招呼幾十號人打群架一場定勝負那麼簡單,手裡有兵才有和張角對抗的資格,招兵買馬首先要有塊根據地才行,可是該從哪下手呢?


這個時候益州倒是個好地方,富足而有地利,可境內山地太多,人口有限人才稀少,戰爭潛力太弱,若要以益州為根本,就必須得到荊州,否則最終逃不脫蜀國滅亡的命運。


而且益州是有主之地,劉璋要知道自己在他眼皮子低下造他的反,搶他的飯碗,還不和自己拼命?光擺平劉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別提圖謀實力更強的荊州了,就算有趙笮輔佐招募軍隊,益州本來人口就少,能招多少人?想和其他叱吒風雲的諸侯抗衡得等到何年何月呀!


苦苦思索多時,劉啟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雖然自己所知的歷史發生偏移,但變的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是不會有多大變化的,江東六郡現在不是還空著呢麼,孫策不是還屈身在袁術門下鬱郁不得志麼,何不來個鳩佔鵲巢?


“時間緊迫,在益州發展太慢,我覺得只有找到趙笮招募些兵馬,然後去找孫策,我要能救了他的命,佔了江東六郡,憑藉他的才能和那些歷史上的東吳名將,趁中原未被曹操統一的機會將眾諸侯逐一擊破或降服,逐一切斷張角的爪牙和退路,最後集合全天下的力量收拾張角。”


群雄之中,劉啟最為看好的就是孫策,只憑從袁術手下要回的千餘舊部,不到五年時間便基本平定江東六郡,建立東吳基業,若非英年早逝,恐怕之後中原就沒曹操的份兒了。


而且還能與孫策周瑜等在歷史上留下赫赫威名,堪為自己心中偶像的眾多英雄人物結交,劉啟激動的聲音都有些微微顫抖。


於吉得到劉啟的承諾和“妙計”猶如抓住了根救命稻草,跪地深深一拜:“君代老朽涉險奔勞,如此高義無以為報,深感愧疚……”


劉啟急忙伸手攙扶,這個年代怎麼動不動就行此大禮啊,光適應語言禮節這些細枝末葉也不是件輕鬆的事,見於吉不肯起來苦笑道:“老神仙,咱再這麼拜來拜去這天又快黑了,還是儘快動身吧,有話路上慢慢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