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抬起頭,說道:“白,聽話!我有些事要忙,你先下去吧!”董白說道:“不!祖父!我會安安靜靜的!”董白小臉很倔強,只是那眼神又讓董卓傷心了不少——太像他的兒子了!董卓有些疲倦的擺擺手,指了指較遠的地方,說道:“你就在那兒,只要發出一點聲音,你就得離開!記住!這是命令!”


董白有些小得意,若不是為了替她的叔叔要出口氣,她才不會來,不過前幾天她無聊的時候,聽李儒給董璜講兵法時,那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句扣動了她的心絃,除了要教訓這個眼前人,更多的還是那少女情懷……


一想到那英氣逼人的男子,董白不自覺間痴了,有時候,她的蠻橫就是最好的掩飾……


董卓叫曹操過來,自然是有很多事要處理,如今快接近年根,董卓身為相國,大事小事自然要他處理,什麼祭祖啦,年度收支啦等等,但最重要的事就是禁軍!是的,自少帝被毒殺後,董卓對宮廷越來越不放心,那一陣甚至直接就住在宮裡,有時累了,就隨便找個地方休息,以至於“董卓夜宿皇妃”這個傳言就是這麼流傳下來的,不過小皇帝本身卻是不信的,因為董胖子大多就是在他的寢宮外間睡得。最令小皇帝安心的就是雖然董卓在朝上蠻橫,但在兩人相處間,對他還是很尊敬的,這也是他放權的最大根由,以至於士族即使是想反擊,在朝廷上也得不到皇帝的支援。董卓想了又想,覺得禁軍還是交到曹操手裡比較安心。


董卓也是沒啥辦法,手裡的人是大老粗,禁軍更多需要的是心細謹慎,智謀在更多方面佔了上風,選用曹操也是一種討好,儘管他的討好很多都是被無視了!


曹操有些心不在焉的聽著,手不自覺的抖了抖,隨後感到有人推了他一下,趕緊站起身後退了一步,說道:“怎麼?”


董白睜著大眼,看著那魂不守舍的曹操,鼓著小臉喝道:“祖父問你話呢!”董卓喝道:“阿白!我剛才說什麼來著?出去!”董白跺了跺腳,嘴角一歪,氣沖沖地跑了出去!董卓苦笑得道:“寵壞了啊!”曹操道:“做祖父的不都是隔代親麼!”董卓搖搖頭,意味深長的道:“賜你個美人,不至於累成這樣吧!色字頭上一把刀,孟德你好自為之!我可不想大漢未來的良相竟然死在美人床上!”


曹操笑得有些苦澀,但此時心裡越發的遲疑,若是旁事他自然有決斷,可面對董卓,他狠不下心,甚至心裡不停地有一個聲音告訴他說董卓和士族只是立場不同罷了!千里馬因伯樂而閃光,但要千里馬噬主?


董卓說道:“孟德!入宮之後,要好好整頓禁軍,趁著陛下還小,這個動作要快!一旦行了冠禮,陛下主了政,大權可是交還陛下的,再想清理那些人可就難了!”董卓打量著曹操,玩味的笑道:“再說,就算那時,你想掌禁軍那也得看你有沒有漂亮女兒(大將軍掌軍權)!”


曹操說道:“那相國您呢!”董卓哈哈大笑:“陛下如今才八歲!到時候我恐怕也告老還鄉了!說起來,老董家也出了個相國,祖上有知必然欣慰吧!”曹操默然不語。


董卓說道:“怎麼,孟德有心事?”曹操勉強一笑,說道:“沒有!”董卓站起身,右手壓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道:“徵西將軍,我記得好象不是個木訥人啊!”曹操看了一眼董卓,沒有想到當年曾在冀州和董卓說起自己的志向,直到現在他還記得清清楚楚!


董卓拉了一把曹操,說道:“走!陪我出去走走!看你這幅身子骨,就是缺乏鍛鍊!習武之人啊,沒了身體就沒了一切!”兩人進了後院,董卓把護衛打發走,畢竟兩人交談的有些事還是要保密的!溫侯呂布此時走了過來,感到曹操似乎有些面色不豫,對他笑了笑,然後對董卓說道:“義父!西涼又上貢了不少好馬,有幾匹神駿得很呢!”


曹操調了幾口呼吸,說道:“聽聞溫侯有一手相馬之術,操也愛馬……”董卓說道:“奉先,把最好的那匹馬就給孟德了!就是送往宮裡,也是浪費,陛下還是太小啊!”呂布又對著曹操笑了笑,只是眼神裡有幾許嘲諷的意思,來大家的名聲實在是太響了!


董卓橫走幾步,從架子上抽出把劍,說道:“孟德,與我對劍如何?”曹操此時心有些亂了,好不容易調走了呂布,看著董卓正背對著他,一咬牙,左手抽出了七星,兩隻眼死死地盯著那後背,往前邁了兩步,青龍之象悄然升起。


董卓“哼”了一聲,多年在沙場上的敏感依舊沒有降低,貪狼之氣鼓足了衣服,彷彿一個大氣球一般。董卓轉過了身子,只見曹操依舊燃著殺氣,只不過已經失去了先前那道銳氣。曹操兩隻手託著一把寶刀,放在胸前,恭敬地說道:“相國風采依舊,操不如!今日得了口寶刀,特獻於相國!”董卓有些警覺,拿起那把寶刀,看了看,七星鑲玉,好好的一把刺客之刀變成了嬌慣之刀!


董卓冷聲的道:“為何早不給?”曹操不變聲色,說道:“如此寶物,操自然也是心動不已,若不是相國試劍,操也難割捨啊!”董卓哈哈大笑,說道:“好好!”


董卓舉起劍,舞了幾下,隱隱然有幾道冷光,吸了口涼氣,說道:“咦!此刀有些古怪!”曹操嘆道:“相國也發現了!這正是操難捨之處!對武人的殺氣有所剋制,真真有幾分破甲的意思!”董卓瞪著圓眼,憐愛著摸著劍刃,感受傳來的冷意,點頭說道:“難怪你不捨!千金易得,一刀難求啊!”


呂布喊道:“孟德!布挑了匹好馬!就在前院!你可一試!”曹操笑道:“操告退!溫侯挑的馬必然神駿!”董卓說道:“孟德好走!不送了啊!”董卓望著曹操的背影,眼神還是有些冷,派人去召喚李儒,心裡暗道一聲:孟德,孟德,哼……


曹操很吃驚,呂布挑的馬竟然是八尺大馬,通體雪白,僅四個蹄子為黃色,渾身一點雜毛都沒有。曹操牽著馬,說道:“溫侯,操心癢了!”呂布哈哈大笑,說道:“試試吧!”曹操牽著馬,離了董府,在馬上當真是猶如雲端。曹操離了洛陽,在道上想著:‘爪黃飛電’,這個名字倒也不錯!李儒的傳令兵還是晚了一步,曹操在洛陽四門關閉之前跑了出去!董卓氣急敗壞之下,傷了肝火,臥床三日,雒陽整座城池頓時戒嚴起來。當然,曹操的海捕文書自然是少不了的,尤其是陳留、沛國、譙郡等處,曹操的宗族就在此處!


曹操行刺失敗,對洛陽人來說就是更不自由了,賈氏甚至不敢單獨出門,每次都領著劉啟,真遇著紅了眼的董軍就報上賈詡的名頭。劉啟有些不忿,但也只能做一個字——忍!他可是看到有一個人反抗,隨後數十騎呼應而至,隨後把他砍成肉泥,至於事情起因的那名女子自然是好不了哪裡去!董卓好在還有些分寸,手下的士兵劫掠的還不算太明目張膽,至於那些衣服一看就有些華貴的人也是不敢動的。不得不說,世道的苦永遠只是苦了老百姓!


賈詡如今是武官,自然是清閒了不少,每天做的事,就是和李儒聊聊天,喝口清茶,前一陣的暗傷算是“熬過去了”。賈詡在家裡喝了口茶,似笑非笑的說道:“你聽說那曹孟德了麼?”劉啟說道:“不是都下了海捕文書了!不僅僅是立了個告示板,就連城門口處都貼了不少,聽說畫的還蠻像的!”


賈詡說道:“我說的不是這個!”劉啟好奇地盯著他,隨後賈詡放下了茶杯,說道:“他跑到中牟縣,隨後被陳宮抓住,陳宮感到了他的大義,就棄官隨他而去!”劉啟臉色變得有些古怪,此時他已然回憶起那已經有些模糊的“演義”了,好像是曹操殺了一家人,說了句大奸雄的蓋世名言!


賈詡嘆道:“真想不到許子將相面之術如此神奇!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果不虛也!”劉啟傻了眼,說道:“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麼?”賈詡眨了眨眼睛,說道:“你聽誰說的啊!這個評語竟然完全翻了個!”劉啟裝鴕鳥狀,演義害死人,羅大忽悠你還敢再騙一次麼!


賈詡嘆道:“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果然是一個悲情人啊!”劉啟不敢多言,說道:“怎麼?”賈詡說道:“曹操陳宮住宿在呂伯奢一家時,呂伯奢的兒子看中了那匹爪黃飛電,隨後便試圖殺死曹操,被曹操反殺!只不過陳宮受不了他將人家一家全部殺光,才一走了之,事情也就由陳宮之口傳出了(此處按裴注《三國志》,相對靠譜些)”


賈詡看著劉啟有些不以為然的樣子,拍了一下他的頭,說道:“我說了這麼多,你一點表示都沒有麼?”劉啟揉著腦袋,說道:“有啥表示的,不就是寧願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麼!”賈詡吐了口氣,閉上了眼睛,隨後幽幽地說道:“果然,像你這種人,以後出仕還是不能走文官路子!”劉啟大咧咧說道:“為啥!”


感性中年賈詡道:“你和那些士人是聊不成塊的,一點傷懷都沒有!沒文化,真可怕!明明是‘難道只能我對不起別人,別人難道就沒對得起我麼’,你都能理解成這個樣子!讀了這麼多唸書,還不知道,每一句話要看他所在的環境,經過分析在解釋麼!斷章取義,儒家就是這麼被董仲舒折騰完的!”


劉啟做了個鬼臉,說道:“那又咋樣!我是道家,你是兵家,儒家還咋墮落就咋墮落,誰叫他們坑的我們這麼狠!”賈詡沒說話,繼續喝他的茶感悟人生了……


深夜,太傅袁隗望著清冷的星光嘆了口氣,馬倫拿著一件羊髦給他披了上去,說道:“夜深了,注意身體!”馬倫,袁隗之妻,大儒馬融之女,也是袁術在袁家裡畏懼的人之一。袁隗苦笑著說道:“唉!若是當初依著本初的上策,恐怕也不會如此的艱難!”也難怪袁術畏懼,馬倫持身極正,卻謹守本分,換句話說,就是男主外女主內,但是男子的那一塊,她是一點都不碰的。


袁隗知道他的妻子素來很有主意,便把當初袁紹的計策告訴她。馬倫笑著說道:“公路的決斷沒什麼錯誤,看來夫君在那位子上呆久了,有些捨不得了!”袁隗大悟,哈哈大笑,說道:“是了,是了!若不是娘子提醒,我倒是忘了世家的做法,浮浮沉沉而已!”袁隗解開了心結,拉著馬倫,縱然是老夫老妻,馬倫未免有些臉紅,袁隗說道:“家有賢妻,事無憂矣!”


袁隗沒想到的是,他能忍得住,不代表他那兩個侄兒能忍得住!袁術去了南陽,雖然是荊州地,不過荊州刺史王睿素來和袁家交好。袁術緊接著招兵買馬,暗地裡派人往洛陽送了一封信……


寢宮,小皇帝劉協無聊地讀著書,還不到親政年齡的他平時裡除了朝會,自然是無事可做。不過董胖子的理由也很充足,他說道:“陛下啊!不多讀書,就不明白事理,也不懂得思考,手下的大臣就會矇騙您!再說,先帝為啥遭人痛恨起個‘靈’字,還不是頭腦聰明,把那些士族耍的團團轉,陛下別的可以學不會,但先帝的帝王之術一定要學會啊!可這帝王之術,就是從書中來的!”


小皇帝雖然感到有些無趣,但還是接受了他的好意,不過所學的書,卻不同於後世中腐儒給皇帝啟蒙所講的四書五經(這其實也是士大夫包含禍心,試圖把皇帝變愚,相權就能達到巔峰),而是由指明書目的。


此時的帝王術大致分三種,道家(漢初)、儒家、陽儒陰法三種。不過董卓認為小孩子此時讀道莊,那國家就離滅亡不遠了,因此他所讀的,主要是《韓非子》、《管子》、《淮南子》,至於《黃帝四經》等書,等小皇帝長大後再讀不遲。不得不說,劉協總是有些運氣的,不管是何後還是董卓,對他都是用了心!


有黃門稟告說,有大臣欲見,劉協放下了竹簡,隨後把黃門打發走。黃門是新補充來的,不過這些宦官還是太小了,個個都是小孩子,時不時會出些亂子,不過這也是沒法子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