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二十個啊,怎麼這麼多,你養得了麼?”胡嬸有些詫異地問,通常搭夥養雞不過三五個雞蛋,最多也不會超過十個,這沈蘭倒是大手筆了。

沈蘭很是莫名,不就二十個小雞,怎麼就養不過來了,再說了,雖然拿了二十個雞蛋,可是不一定全部能出雞,她小時候還是看過自家奶奶抱小雞,知道有些雞蛋會寡了,有些出得晚了,母雞會不抱,最後只能燒毛蛋吃,所以就算她拿了二十個雞蛋,也不一定能全部抱出小雞來。

“嬸子,養得過來的,我也不養太久,到年關的時候就拿鎮上賣掉,廢不了什麼糧食。”沈蘭解釋道。

“哦,那樣也行,你就把雞蛋擱這兒,明兒抱出小雞了,我讓我家湘娘給你送過去,行不?”胡嬸問道,沈蘭哪裡敢勞煩人家,於是道:“也不用那麼麻煩,小雞出來了總歸還須嬸子家的母雞帶兩天,等養穩當了我再來拿吧。”

聽完沈蘭的話,胡嬸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了,小雞雖然食量不大,可是畢竟還是要吃東西的,胡嬸並不大願意沈蘭家小雞在自己家呆太久,到時候反而要貼上不少的米糧。

“哦,不曉得蘭娘打算放我這裡養幾天?”胡嬸問道。

“最好是養個十幾天,那樣小雞也能強壯一些,否則我家裡也沒母雞帶著,晚上小雞怕冷,沒有母雞護著,肯定是養不大的。”沈蘭解釋道,這個時代沒有保暖箱,就算天氣炎熱,小雞晚上還是離不開母雞的庇護。

胡嬸躊躇了下,搓了搓手,不大好意思地開口:“蘭娘,倒不是嬸子小氣,這剛出殼的小雞可是要吃糧食的,你放我這裡養十多天,我總不能白白貼了你米糧不是?要不你給我送升黃米過來餵雞唄。”

沈蘭剛要點頭,就聽到身後傳來一聲重咳,於是立馬閉嘴笑了笑,改口道:“這抱小雞就已經麻煩嬸子了,既然嬸子不願意給我帶,那就算了,我另外再想辦法。”

胡嬸勉強點了點頭,接過沈蘭的籃子,仔細數了雞蛋,見的確是二十個,就另外找了籃子將雞蛋裝了起來,沈蘭和宋三嫂見事情辦好了,也就相攜而去。

出了門走出了一段路,沈蘭才小聲問道:“三嫂,你剛才不讓我給黃米,可是有什麼原因?”

宋三嫂點了點頭,才笑了笑說:“不是不讓你給,而是你給太多了,一升黃米,虧她開得出口來,剛出生的小雞哪裡吃得了這麼多,更何況她哪裡會給小雞吃米糧,最多切些菜拌些米糠,根本不會用到米。”

原來如此,可是如今自己拒絕了對方,那麼自家的小雞怎麼辦?沈蘭鬱悶了。

“好了,你也別擔心,等下次我碰到王湘跟她好好說說,讓她給你多帶幾天,對了,你分不分得清母雞和公雞?”宋三嫂又問道。

這是什麼話,公雞和母雞誰不認識?沈蘭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道:“公雞的雞冠子大,而有尾巴,母雞的雞冠子小,尾巴也短一些。”

宋三嫂立刻露出果然如此神情看著沈蘭,頓時看得沈蘭有些莫名,難道她說錯了麼?

“我說的是小雞,大雞誰分不出來,也不知道你這丫頭是真傻還是假傻,算了,到時候我跟你一起去捉雞,等小雞抱出來了,你讓王湘把雞蛋退給你,你的雞蛋都有記號,壞蛋的話也跟他家的不同。”宋三嫂教導道,倒不是她不信任王湘,主要是王湘的婆婆,要說胡嬸人也不壞,就是有點貪小便宜,又嘴碎了點,可是人卻是沒什麼壞心,所以就算是有這麼些毛病,村裡人對她也沒多少記恨。

“哦。”沈蘭點了點頭,原來抱小雞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啊。

“等小雞捉回來了,你去扯點黃蓮草回來剁碎了餵給雞吃,這樣雞不大生病,知道麼?”宋三嫂接著傳授自己養雞的經驗。

“黃蓮草長什麼樣子?”沈蘭問道,話說她真的不認識黃蓮這種植物,倒是知道黃蓮可以入藥。

宋三嫂扶額,這孩子咋啥都不知道啊?

“算了,等小雞出世了,我給你扯點回來。”宋三嫂懶得去教沈蘭什麼是黃蓮,乾脆打算直接扯了回來送沈蘭。

“那怎麼好意思,不如三嫂還是教我吧,三嫂是不是認識一些草藥啊?”沈蘭問道,畢竟黃蓮就是一味很普通但是實用的草藥。

“倒是認識一些,你想學?”宋三嫂也沒否認,這個時代,很多人都看不起大夫,有時候就靠著偏方和認識的幾味草藥來救命。

沈蘭不大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宋三嫂卻笑了起來,然後才說:“你真是捨近求遠了,你大伯不是遠近聞名的郎中麼?他有什麼藥不認識的,你倒是求到我這個半吊子身上了。”

是哦,貌似她跟雲霆大伯的關係是不錯的,上次還幫著曬藥,怎麼就沒想到跟人學習下藥理知識,想到這裡沈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兩個人在宋三嫂家門前分了手,沈蘭提著空籃子回家了,家裡沈薇帶著小石頭在床上玩耍,倒也沒什麼事情,沈蘭則動手開始煮午飯,準備吃了午飯就動手做蚊帳,昨天找布做衣服,沈蘭發現裡面有匹青紗,倒是適合做蚊帳,原先是打算買一頂,可是後來看到那匹青紗,沈蘭就歇了那個心思,自己家裡有布料,幹嘛再去買,畢竟這個時代跟自己那個時代不同。

午飯是高粱米飯,菜則是蛤蜊燉蛋、清蒸海蝦和涼拌黃瓜,蛋和蝦直接放米飯上蒸的,只有黃瓜是沈蘭拍碎了,用蒜末和醋、鹽拌了下,飯熟了菜也全好了,喊了沈薇過來吃飯。

用過了午飯,沈蘭讓兩個孩子睡午覺,她自己則開始裁剪蚊帳,昨晚上已經有蚊子了,石頭白嫩的小臉被咬了兩個紅斑,都有些化膿的跡象,沈蘭看著怪心痛的,所以打算先幫石頭把蚊帳做起來,免得孩子再受罪。

沈蘭打算做西方圓頂式樣的蚊帳,這樣的蚊帳頂不大,就一個圓頂,下面縫製一圈帳幔,只要在圓頂裡面弄個圈固定好,然後在圓頂中間拉個繩套,從屋頂上吊下來,下面的的帳幔很自然地垂下來,將整個床都籠罩其間,虧得沈蘭的床不是拔雲床,而是跟現代的床差不多的架子床,否則這樣的蚊帳就不適合了,只能做傳統的蚊帳。

至於小石頭的蚊帳也是如法炮製,只是石頭的床需要插跟棍子,然後在棍子上固定個圓圈,將蚊帳罩下去即可,這種蚊帳相對於傳統的蚊帳要簡單一些,裁剪起來也很方便,只要裁剪一個大圓,其他的布就可以圍著圓來縫製,貌似除了縫邊,就只有將帳幔和圓頂縫在一起,倒是的確比傳統的蚊帳方便不少。

用來固定蚊帳頂端的圓圈,沈蘭去空間砍了兩根細竹子,這個是空間特產,是一種長不大的竹子,一叢一叢的,不過這種竹子韌性很好,沈蘭砍了兩根繞出兩個圈,分別用線固定在兩帳子的圓頂上,很快就將兩個蚊帳的雛形做了出來,只是邊沒有縫好,不過不影響使用,晚上沈蘭就將蚊帳掛了起來,打算先用著,沒有縫好的地方留到第二天再接著縫。

話說沈蓮一路忐忑不安地回了家,到了家門口愈發害怕了起來,偏強裝出鎮定,沈海陵倒是沒什麼憂愁,大老遠就喊著:“娘,我跟三姐回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家裡正收場的沈趙氏聽到動靜趕忙從屋裡跑了出來,一出屋果然看到兒子女兒坐著牛車回來了,忙迎上去問道:“你們咋回來了,你大姐和小妹呢?”

“娘,大姐說要農忙了,叫我跟三姐先回來幫忙,怕你跟我爹忙不過來呢。”沈海陵從牛車上跳了下來,樂呵呵地說道。

沈趙氏有些狐疑,不過想著有外人在場也不好問,於是笑著跟宋福旺道:“麻煩他叔了,進屋喝點水歇歇腳唄。”

“他嬸子客氣了,我還趕著回去呢,就不歇了,你家的孩子都是好樣的,大哥和大嫂慣會教養人的。”宋福旺誇讚道,不過這句話聽在心裡有鬼的沈蓮心裡,頓時覺得不舒服了起來,總覺得這個宋福旺是在戳她痛腳,可是當著沈趙氏的面,她也不敢有什麼小動作,只是沉悶地從車上跳了下來,就去拿車上的筐,心裡再是害怕,她也不敢給自家的孃親甩臉子不是。

沈趙氏跟宋福旺寒暄了一會兒,兩個孩子也將車上的東西搬了下來,於是宋福旺就趕著牛車回去了,沈趙氏也進了屋。

進屋見滿滿一筐的東西,心裡不禁有些動容,畢竟她剛剛才回來,之前沈蘭也裝了不少東西給她,這會兒沈蓮和沈海陵回來,又拿了一筐的東西回來,沈趙氏自然心裡服帖,覺得沈蘭這個女兒沒有白養,也沒有白白維護,對孃家向來尊敬有加,這麼一想臉上也掛上了慈愛的笑容。(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