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她沈蘭現在一窮二白哪裡能結交得上人家,再者家裡的名聲也不大好,一般人家大概也就跟她有個面子情,願意搭理她幾句,至於說深交恐怕就沒有了。

想清楚這些,沈蘭也就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將碎布頭都塞進自己帶的籃子裡,然後就出了門,文嫂子繼續呆在櫃檯後面看她的布和店鋪。

出了門,沈蘭也沒打算逛一逛,畢竟宋家鋪的人大部分跟宋家村的人都認識,她想做點什麼也不方便,另外她買了些布頭回去,想看看能不能做些小掛機,等到清明後拿到縣裡去賣賣看。

沈蘭可是記得小的時候,外婆是做裁縫的,每年的端午節都會做好多的小布偶,另外她去浙江旅遊,曾經也看到過一些香囊,其實用這些碎布做香囊和小布偶都行,到時候拿到縣裡去兜售,說不定也是可以的。

另外沈蘭雖然從來沒有做過什麼針線活兒,但是在她學生時代流行十字繡啊,她也跟著流行繡過幾副,所以她也算是會拿針,只是十字繡畢竟是特殊材料,跟普通的布料還是不同的,所以她也不知道這些布頭買回去,自己能不能做出東西來。

沈蘭走回村裡,經過宋三嫂家門口,看到不少人坐在那裡等著用石臼舂米粉,倒是十分的熱鬧。

“蘭娘,這是哪兒回來的啊,買了不少布啊。”一個十分眼生的婆婆笑眯眯地跟沈蘭打著招呼。

“胡嬸,蘭娘哪裡是買的布啊,明明就是一包碎布頭,肯定是文娘子送的吧。”不等沈蘭開口,倒是宋三嫂給沈蘭解了圍。

宋三嫂一說,沈蘭還真松了口氣,要是被人傳出去她買布了,宋王氏肯定會到她家鬧騰一趟,難怪文娘子不肯給她衣服做。

“三嫂倒是眼尖,的確是一些布頭,準備給我肚子裡的孩子拼些衣裳和鞋襪。”沈蘭也不說這布頭是買的還是送的,反而將布頭的作用給說了出來。

眾人聽了她的話,都打量起了她的肚子,然後也有人點頭稱的確該準備起來了,雖說孩子小不用穿太好的衣服,但是總歸還是要穿的,沈蘭懷的又是頭胎,自然沒有舊衣裳給孩子穿,而且還跟婆家分家了,也只能去弄些碎布給孩子做衣裳。

“蘭娘,你要不嫌棄,嫂子這裡還有幾件蓮娘穿過的小衣裳,等會兒嫂子給你找出來,讓蓮娘給你送去。”宋三嫂想起自己家裡還有些小孩子的衣裳,於是就開口問道,這個時候小孩子的舊衣裳是很吃香的,特別是能無病無災長大的孩子,像宋三嫂雖然只有一兒一女,其實並不是真的只懷了兩個,而是只活下來兩個。

作為一個現代人,沈蘭其實心裡有些膈應,可是此時也不好表現出來,反而還要滿臉笑意地應聲好,然後就藉口回去準備明日的祭掃的東西,才匆匆回家了。

開啟了門,沈蘭將買來的東西都放好了,沈蘭就將門關了起來,然後拿了工具閃身進了空間,她早就想進空間了,只因為平日裡沈趙氏和沈海陵在,她並不方便出入,每次進去也只是摘些面包果,其他的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如今好不容易沈趙氏和沈海陵都不在了,她終於可以進空間,將裡面的一些東西收穫下,另外她還想抓點魚什麼的作為明天祭掃的祭品,否則總不能真的什麼都沒有吧。

沈蘭的空間已經變了不少,雖然地形沒變,但是多少還是有些變化,像是海灘邊上就多了許多的椰子樹,原先長著很多草的山坡上參雜長著高粱,沈蘭要做的就是去將那些高粱給收割了,她打算找個機會將這些高粱拿去賣掉,多少能換點錢貼補家用,只是她還未曾找到好的藉口將這些高粱拿出來。

不管怎麼樣也不能將這些高粱放置著不管,畢竟她已經任由這些高粱爛了好幾茬,每次看到都覺得心在滴血,明明有大把的糧食,卻不能收穫只能看著爛掉,想想心就痛得無法呼吸了,所以乘著家裡就她一個的時候,她打算將這茬的高粱收穫了,至於說跟沈趙氏解釋,她是想都沒想過。

割高粱最好是從底下開始割,但是沈蘭身子不好,不能一直彎著腰,所以她乾脆就圖簡單,只割上面的高粱穗,這樣割下來的高粱也沒那麼多杆子,只要用筐裝了,然後用兩邊空間轉換,將割下來的高粱弄到海灘上先曬曬,等到沒有上面水分了,沈蘭再手工將高粱米從穗上敲下來,整個收穫的過程在外面並不長,可是在空間裡卻是過去了好多天,總算沈蘭收穫了整整兩筐的高粱米。

別看這高粱米才只有兩筐,卻佔了一面的山坡,主要是沈蘭根本就是隨便撒的種子,然後又不曾管理過,完全跟野生的高粱差不錯,能收穫兩筐已經是因為這島嶼氣溫適宜雨水充足的原因了。

辛辛苦苦勞作了好幾天總算將高粱給收了回來,又在空間裡休息了一天,沈蘭才回到現實世界著手準備明天祭掃的東西。

從空間裡抓了條海魚,另外也抓了不少的海蝦和一隻椰子蟹以及各種貝殼數種,然後就是自己種下去的各色蔬菜,當然這些東西,她是沒打算拿出去祭掃,而是準備明天早上在家裡先祭拜了祖宗,另外再挑幾個素碗帶到墳地裡去祭拜,不過等到沈蘭計算帶什麼去祭拜的時候,十分尷尬的發現,她家只有四隻碗,哪怕是在家裡也不方便啊,根本沒有太多的碗碟給她裝食物。

沈蘭萬分氣餒,隨後又想到明天還不能生火,可是海鮮最好是熱著吃,否側十分腥氣,所以這些東西看來只能她自己在今天給解決了,至於祭拜的東西,她這才想起來為毛那麼多人去舂米粉,就是因為他們要用米粉做成魚和肉的形狀,然後烝出來用來祭掃,而她昨天晚上根本沒有泡高粱米,沒有泡過的高粱米沒辦法打米粉啊。

不過這個問題只是困擾了沈蘭一秒鐘,然後她就手腳麻利的去洗米,用水泡好直接丟進空間裡,等了一分鐘將泡米的盆子從空間裡拿出來,那高粱米已經泡好了,沈蘭立刻帶著篩子和簸箕出門了。

宋三嫂家門前依然坐了不少的人,整個宋家村一共就兩個石臼,一個是宋三嫂家的石臼,一個則是另外一個戶沈蘭還不太認識的人家的,那家的石臼要比宋三嫂家的高階一些,是用腳踩的。

“蘭娘,你也來舂米粉啊?”宋三嫂見沈蘭去而復返,手裡又拿了那麼些東西,也就明白了過來。

“是啊,明天是寒食節,總歸要把祭掃的東西準備出來。”沈蘭點了點頭。

“那你先坐會兒,還有幾個沒舂,等下嫂子幫你舂,你篩米粉就行了。”宋三嫂體貼地開口,並起身去拿了個小板凳給沈蘭坐。

因為大多數人都坐著聊天,沈蘭也就沒有客氣,只是將自家的東西放到地上排好隊,就坐了下來。

“蘭娘,你這高粱米是你婆婆家給的嗎?”胡嬸伸手在沈蘭裝米的盆裡捏了幾粒米用手指捻了捻。

沈蘭搖了搖頭,細聲細氣地解釋道:“這些都是我爹拿給我的,平日裡都參了野菜煮粥喝,這不是因為要祭掃麼,才洗了半升來舂米粉,做些祭掃的糕。”

胡嬸點了點頭,然後接著問道:“你婆婆分家真的一點東西都沒給你?”

沈蘭頓時覺得這人也太八卦了吧,再說大家又不是沒眼睛,現在來問她是什麼意思?雖然心中不喜,沈蘭還是笑了笑卻不再回答。

“蘭娘,喝水不,嫂子給你倒點水,蓮娘昨兒沒吵著你吧?”宋三嫂狀似無意地開口。

知道宋三嫂是給自己解圍,沈蘭微微松了口氣,點了點頭說:“那麻煩嫂子了,剛剛回來連口水都沒喝過來了,現在倒真有些渴了。”

“你咋不早點把米拿嫂子這裡來擱著,嫂子幫你看著,你從宋家鋪回來正好就能舂米粉了,哪裡還要等那麼久。”宋三嫂一邊走進屋倒水,一邊大聲說著。

“我不是忘記了麼?再說昨兒晚上也忘記了泡米,還是早上出門前泡的,就怕米泡得不好,不容易舂啊。”畢竟昨晚上宋蓮跟她睡的,她沒泡米的事情宋蓮也是知道的,所以沈蘭乘機圓了個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也是個糊塗的,這麼重要的事情也能忘記。”宋三嫂端了水從屋裡走了出來,打趣地笑了沈蘭一回。

沈蘭接過了水有些不好意思,被宋三嫂這麼一說,大家也就不關注沈蘭分家的事情了,反而聊別的事情去了,沈蘭不禁微微松了口氣,她可不想在這些人面前說宋王氏的事情,免得之前在族長面前留下的好印象打了折扣。

當然她也不可能跟這些人說宋王氏的好話,沒得往那個老虔婆臉上貼金,到時候跟自己蹬鼻子上眼,那就麻煩了。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求收藏、點選和推薦啊,清明過了啊,我家原主法力消失了麼(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