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蘭提出要人後,沈貴立刻著手去辦理,其實倒是用不上這麼急迫,畢竟還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外面一個晚上,這裡可就是半年,除了人之外,沈蘭表示還需要一些禮物,倒也不用不著十分的貴重的禮物。

說起來自從空間裡有了人後,就衍生出很多新東西,其實也不算是新東西,只是以前沈蘭沒有時間處理,如今因為有了人,所以很自然的很多東西就被發掘了出來,像是幹鮑魚和魚翅、燕窩也都有了,另外鹹魚和幹海帶、紫菜等物也出現了,雖然出海只能航行到三千米以內的海域,但是不影響大家活兒偶爾出海去捕魚什麼的。

沈蘭將一系列事情交代妥當後,就出了空間回床上睡覺了,次日一早就起了床,然後趕著馬車出去了,沈蘭這次是要到薊縣將賈翔宇的父母和弟弟送過來,這父母和弟弟都是沈蘭從空間裡挑找來的人,之前沈蘭就藉口回鄉接父母兄弟過來才離開薊縣的,所以此時將賈老爺和太太接過來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另外沈蘭還在自己收養的那些孩子裡找了一個很是有經商天賦的孩子來當自己的弟弟賈翔天,以後賈府的事情將交由賈翔天來處理,而她自己則以經商的名義在外經商。

空間裡早就預備了馬車和僕從,只等到了無人的地方,沈蘭就將這些人放了出來,然後目送眾人離去,而她自己則只留了兩個伸手不錯的年輕人備用,自此賈府在薊縣算是有了完整的建制,沈蘭完全可以做幕後之人了。

和賈府的人分開後,沈蘭就讓留下的兩人趕著馬車回了袁家集,回去後跟雁娘解釋了兩個人的身份,說是她新買的僕從,一個叫沈長勝一個叫沈長海,以後就是家裡的僕人了。

既然已經有了男僕,送年節的事情也就能著手準備了,沈蘭畢竟是個女子,在袁家集的結交自然不好親自出面,最好是有僕從去送年節,所以沈蘭才需要人手,另外賈府的事情也要解決,所以才出了一趟門,將所有的人和物都從空間裡整理出來。

袁家集的節禮大多是不需要沈蘭出門的,所以沈蘭只是備了禮,然後讓長勝和長海出面,這些都是生意場上的來往,自然要在節前都處理完畢,轉眼就到了二十三,這人沈蘭讓徐掌櫃早早就打了烊,然後讓劉廚子最後燒了兩桌的飯菜,表示大家一起吃一頓團圓飯。

往日熱鬧的食味軒,此時雖然依然是燈火通明,不過卻只是擺了兩桌,一桌是男人們的,一桌則是女人和孩子們的,所以徐掌櫃、劉廚子、潘清平和手下許柱、趙元加上長勝兄弟二人一桌,沈蘭、雁娘和倆孩子以及香菱徐、馮二人一桌,大家熱熱鬧鬧吃著團圓飯,這一晚過後食味軒就要停業了,一直到正月初八才開張。

酒過三巡,作為東主的沈蘭讓雁娘拿出了之前就包好的封紅發給大家,雖然各人的月錢都已經從徐掌櫃那裡領過了,但是這封紅卻是沈蘭的心意,所以不僅食味軒的人有,就是沈家的僕從也沒少,另外潘清平和許柱也各得了一包,雖然銀子不多卻也是沈蘭的一番心意。

發完了紅包,沈蘭就表示要走了,畢竟她留下來,這些人也不大自在,畢竟她是老闆娘又是主子,留在這裡大家也拘束不是,聽到沈蘭要走,長勝立馬也起了身,要送沈蘭等人回去,沈蘭自然是拒絕了,囑咐他和長海今天就留在這邊了,她自己則帶著雁娘和倆孩子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徐掌櫃和趙元就來跟沈蘭辭行,沈蘭讓雁娘打發了糕點讓他們帶回去,接著潘清平也帶了許柱來辭行,沈蘭倒是挽留了他們,然後讓長勝跟著他們一起回去,主要是給袁家兄弟送年節,如今沈蘭手裡有人了,自然不必親自上山了。

於是長勝就趕了馬車跟潘清平上了山,而沈蘭和雁娘也在家裡整理東西準備回宋家村過年了,過年是要祭祀祖先的,所以沈蘭肯定是要回宋家村過年,而且祭祀祖先是整個族裡的事情,需要備上三牲禮,所以沈蘭需要提前回宋家村準備。

另外沈薇也不好留在沈蘭家裡過年了,所以沈蘭還要讓人將沈薇給送回去,這些都是在回宋家村之後的事情了,家裡只有一輛馬車,要回宋家村先要等長勝從黑虎寨回來以後才行,所以沈蘭等人將東西準備齊全後,就等長勝從山上回來。

下午長勝才從山上回來,於是沈蘭將長勝留在了袁家集看守這邊的房子,只是帶了長海回去,這麼一來趕車的活兒就落在長海身上,天黑前總是回到了宋家村,雖然沈蘭不在家,但是袁家集的房子卻是拜託給了宋文友家,知道沈蘭過年是要回來的,宋三嫂這些日子已經將房子打算乾淨了,所以回到屋裡也沒用什麼不便利。

唯一的不便利就是房間太少了,往日裡還不覺得,這才帶了長海回來,房子就有些不夠住了,最後只好在沈蘭屋裡搭了門板,讓雁娘和沈蘭一個屋子住,而長海則住在東屋裡,那屋原先也是沒有床的,不過倒是有一張竹床,於是在竹床上鋪上了被褥,讓他一個人睡了一間房。

這麼一來沈蘭就帶兩孩子睡床,雁娘睡門板,而長海睡東屋的竹床,就這樣湊合了一晚,第二天村裡人才知道沈蘭從袁家集回來過年了,雁娘曾經在宋家村住過,大家倒是不陌生,只是長海卻不曾見過,遇上的人就要問一聲,沈蘭就說是請的長工,聽的人一聽說沈蘭請了長工,一個個都紅了眼,對沈蘭是羨慕不已。

有那尖酸刻薄的人自然要說上幾句酸話,有那喜歡攀附的則一味的奉承,弄得沈蘭很是不自在,而且往日裡沒什麼來往的人都跑來看沈蘭,一副跟沈蘭很是相熟的模樣,沈蘭也就客客氣氣地接待了這些婦人,大家都圍坐在她房裡聊天說話什麼的,大部分是圍著她問一些關於她在袁家集的鋪子的事情。

沈蘭倒也客氣地跟這些人說著話,而雁娘則負責準備茶水和乾果,就這樣耽誤了一兩日,虧得這些人也只是白日裡纏著沈蘭說話,否則沈蘭是連年貨都辦不成,回來第一天沈蘭就讓長海把沈薇送了回去,順便給孃家和沈雲霆送了年節,第二天沈蘭又提前準備了節禮讓長海給自己外家和伯父、三叔家送節禮,第三天則是去了縣裡給芸姑媽家送節禮,順便把沈海陵也給接回來送去沈家,這樣一來就到了二十七了。

村裡家家戶戶也開始準備炒年貨做年糕什麼的,沈蘭家自然也不能免俗,年糕分兩種,一種是糯米的,一種是秈米的,糯米的年糕瓷實,秈米的年糕則和沈蘭那個世界超市裡賣的年糕差不多,這個時代糯米是用來造房子的,是很珍貴的米,吃得起糯米的人家並不多,再加上今年又是乾旱又是蝗災,能吃上秈米年糕的人家都沒有多少。

所以說是做年糕,真正做得起得人家卻沒有幾家,沈蘭家自然是能做得起,另外一個就是宋文友家了,宋文友家是託了沈蘭的福氣,之前幫著收糧食賺了不少的銀子,所以今年別人家都不好過,反而他家的日子很不錯,其他的就是族長家和另外兩戶原本就殷實的人家了。

以前沈蘭家是沒用男人,很多體力活兒都是別人幫著做,今年因為有長海在,這打年糕的活兒自然輪不到沈蘭了,所以沈蘭只要抱著兒子在家就行,其他的事情都由雁娘和長海去做。

話說雁娘和長海去打年糕了,沈蘭帶著兒子在家讀書寫字的時候,突然從外面竄進來一個人,等沈蘭回神的時候,發現對方就站在面前。

“沈蘭娘,你個不孝之人,自己有錢請了長工,卻不願意侍奉公婆,你會遭到天打雷劈的。”來人張嘴對著沈蘭就是一通教訓。

沈蘭擱下寫字的筆,望著對方,嘴角露出一絲客氣的笑容。

“王嬸怎麼有空過來?”沈蘭淡淡地開口。

宋王氏聞言頓時惡狠狠地瞪著沈蘭,好像沈蘭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一般。

“你這個壞女人,我兒子絕對不會過繼的,你別想用過繼的名義逃避奉養公婆的責任,你要是不養我們,我就去官府告你個不孝之罪。”宋王氏叫囂著開口。

如今的沈蘭已經開始讀書了,之前因為賈翔宇的身份,所以特意研讀過了律法,此時宋王氏的話還真讓她聽進了耳朵裡,其實她一直不明白宋家之前怎麼不去告她,現在倒是想到告她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想怎麼樣?”沈蘭神色一凜問道。

“我要你一年交給我二十兩銀子算是奉養我跟你爹。”宋王氏開口道。

二十兩,沈蘭不禁瞄了宋王氏一眼,二十兩銀子就是她的食肆半年也沒用這麼多的盈利,要不是因為她的食材都是空間出產,半年還真賺不了這麼多錢,她倒是獅子大開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