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牛市,沈蘭將馬車往芸姑媽家的方向趕去,沈蘭打算先去芸姑媽那裡一趟,主要是想去看看沈海陵,沈蓮丟了的事情沈家人並沒有讓沈海陵知道,所以這些日子裡,沈海陵一直安心在王家讀書,一直不曾回家。

既然要去芸姑媽家,自然不能空手而去,沈蘭知道這個時候活物和果蔬是金貴的東西,於是就從空間裡拿了幾隻雞鴨和兩條大活魚,外帶幾籃子的洋蔥、蘿蔔、土豆和大白菜,這些個東西如今都不容易買到,沈蘭帶上門去並不失禮。

馬車趕到王家門口,沈蘭喊了一聲,王家表嫂錢氏就從屋裡走了出來,開了院門見是沈蘭趕了馬車來,頓時開心招呼道:“表妹怎麼有空過來,你那食肆的生意可好?”

沈蘭的食味軒開張的時候,雖然芸姑媽和表嫂錢氏沒有出席,但是表哥王雲煥還是前去送了禮的,所以王家人是知道沈蘭開了食肆的事情,此時錢氏才會開口問了起來。

“多謝表嫂關心,生意尚可。”沈蘭牽著馬的韁繩,拉著馬朝院裡走來。

“對了,怎麼你一個來了縣裡?路上可安全,現在進縣城查的可嚴了,縣令大人就怕那些個流民混了進來,給縣裡帶來麻煩。”錢氏幫著沈蘭將馬車趕進院裡,等馬車都進來了,又跑去關院門,如今可不同於往日,家裡只有幾個婦道人家,不關院門就怕招惹了賊人。

這邊沈蘭停好了馬車,才回道:“路上還算太平,阿福和老郭頭都被我派去找我三妹了,雁娘得在家看管薇娘和石頭,也就我能出來。”

聞言錢氏不禁憂心地問道:“還沒蓮娘的訊息?”

沈蘭點了點頭,就去開馬車門,準備將車上的東西拿下來,一旁的錢氏看了,忙去幫忙,只見車裡竟然是雞鴨和一些時蔬,頓時吃驚道:“蘭娘,你這是幹什麼啊?怎麼拿這麼多東西過來?”

“我想年關也近了,就想提早給姑媽捎點年貨,如今年景也不好,這些東西雖然不金貴,可是如今也是不好買的,才想著給你們捎點過來。”沈蘭笑著解釋道,這東西沈蘭吩咐老郭頭在空間裡擺放了一兩天,看起來沒有那麼新鮮了,才拿出來的,否則要被人追問起來就麻煩了。

“蘭娘,你太客氣了,你是不知道,這些蔬菜如今貴得很,有時候拿著錢也買不到,你倒好,拖了這麼多來,這得吃多長時間啊。”錢氏感嘆道,心裡自然也是感激沈蘭的。

沈蘭笑了笑道:“表嫂可別忘了,我如今是做什麼的,自然有門路弄到一些新鮮的時蔬,再說了我們家海陵可是一直在麻煩表嫂照顧呢。”

“海陵倒是個讀書的苗子,你表哥說了,只要好好讀,過一兩年就能下場考童生了。”錢氏幫著沈蘭將籃子從車上接下來,一般說道,自然這個話並不是她自己胡謅的,而是王雲煥真的說過的,沈海陵歲啟蒙得晚,但是的確是讀書得料子,比起很多比他早入學的學子都聰慧不少。

沈蘭聽到這個訊息,心裡微微有些得意,自己弟弟書讀的好,那可是好事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二人合作著將東西從馬車上搬了下來,然後分別提了菜籃子和雞鴨魚進屋,只是這麼半天沒見芸姑媽出來,於是沈蘭不禁問道:“表嫂,怎麼沒見姑媽和兩個侄女兒?”

將籃子放好,錢氏才回道:“我娘去廟裡燒香了,順便把兩個孩子也帶了去,說是祈禱上蒼保佑,來年能風調雨順,不要像今年這麼多波折。”

芸姑媽信佛,沈蘭是知道的,所以聽錢氏這麼一說,也就沒再問了,只是附和著點了點頭,倒是問了句她怎麼沒去,沒想到錢氏露出一抹羞澀的笑容,然後很是不好意思地開口道:“我有身子了,去不得廟裡。”

“啊?”沈蘭一驚,立馬驚呼道:“表嫂怎麼不早說,我還讓你拿那麼重的東西,你有沒有感覺不舒服啊?”

沈蘭有些緊張地追問,以前她可是聽人說過,懷孕的女子可不能提重物,可是剛才錢氏還幫著她一起又是拎土豆,又是抓雞鴨的,不會有所影響吧。

錢氏白了沈蘭一眼,才嗔怪道:“哪裡有那麼金貴,你呀自己又不是沒當過娘,還大驚小怪的。”

沈蘭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靦腆地笑了笑,又拍了下手道:“我都忘記跟表嫂祝賀了,蘭娘這裡祝表嫂喜得貴子。”

聞言錢氏呵呵笑了起來,不過嘴上還是道:“祝賀什麼,不過才兩個多月,誰知道是不是個小子呢。”

嘴上雖然那麼說,不過心裡錢氏巴不得生個兒子,沈蘭此刻也明白了過來,只怕芸姑媽去拜佛可不僅僅是求來年的雨水,更多的只怕是求子去了。

錢氏知道沈蘭還未曾用過午飯,於是就動手給沈蘭燒飯,沈蘭則幫著燒火,一時姑嫂二人相處融洽,沈蘭順便問了錢氏可認識會相牛馬的人,錢氏也不推脫,說是倒是聽說過,等之用過了午飯就帶沈蘭去找那人,沈蘭一自是無不同意了。

做飯的時候,沈蘭和錢氏閒聊的時候提起,縣令大人讓縣裡的富戶捐錢救助流民,卻無人響應,後來縣令大人就把本縣有功名在身的學子招進來府衙商量此事,也沒商量出個結果,倒是每個學子臨走的時候都捐了一些錢,就是王雲煥也掏了五錢銀子的事情。

一開始沈蘭只是聽著,聽到後來她靈機一動,腦子裡頓時有了個想法,既然她想做善事,也不願留名,何不直接將糧草捐給官府,讓官府出面處理這件事呢?而且這麼一來,有了官府出面,總比她自己出面方便、安全一些,之前怎麼就沒想到呢?

只是這個事情還需要從長計較,所以哪怕她心裡有這個想法,也不能此時露了馬腳,於是沈蘭安靜地聽著錢氏的話,不是回應幾句,等到飯菜燒好後,姑嫂一起用過了午飯,錢氏將院門一鎖,就帶了沈蘭去找回相牛馬的人。

那善於相牛馬的人原來住在離王家不遠的地方,一聽錢氏講了上門的原因,那人立刻就跟著沈蘭姑嫂一起去了牛市,並且到了王牙人家,然後相了那匹騾子,說是剛滿兩歲,是不錯的腳力,於是沈蘭問了價錢,王牙人開口十二兩,倒是被沈蘭還到八兩將騾子買了下來,時候沈蘭打賞了那相牛馬的人一錢銀子,這件事算是結束了。

買了騾子後,沈蘭將錢氏送回了家,然後藉口要趕在城門關之前回去,錢氏也知道沈蘭家裡有小孩,於是也沒挽留沈蘭,只是將沈海陵放假人日子告訴了沈蘭,到時候讓人來縣裡接沈海陵,因為世道不太平,所以也不敢讓沈海陵一人獨自回家,這才讓沈蘭通知家裡,到時候讓人來接沈海陵。

離開王家候,沈蘭並沒有出城,而是進了空間,然後跟老郭頭商討了一番,這才裝備成之前公子的模樣出來,另外帶了沈貴出來扮成小廝,主僕二人去了縣裡的客棧租下一處院子,對位宣稱是個行商,第一晚沈蘭就住了縣城了,之後又花錢派了人去袁家集跟雁娘報信,說是要在縣城裡住上幾日,讓她在家中無需擔心,至於食味軒的食材,沈蘭也讓人送了一車土豆、蘿蔔和白菜過去,倒也能堅持一些時日。

接下來的日子沈蘭就開始佈置,將郭伯再次從空間裡叫了出來,然後讓他幫著去辦了身份文書和路引,再從流民中又買了一批孩子,並且聘請了一個教書的先生到空間裡專門教那些孩子讀書識字,除了教人讀書識字的先生,還找了個武師教這些孩子拳腳,一開始送進去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於是就開始跟著沈蘭辦事了,剩下的那些孩子則留在空間裡接受教育。

一下子多了十九個可用之人,沈蘭辦起事來也方便很多,她一方面主動接受一些文人學子,裝出一副很是景仰這些學子的模樣,然後又表示自己身懷巨資,希望能夠接觸到縣尊大人,然後又願意捐出大批的糧食來解縣令大人的燃眉之急,因此而被縣令奉為座上賓,一時成為薊縣人人傳頌的大善人賈翔宇。

另外一方面派了那十多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男女快馬到府城租了大船,直接空船到達薊縣,隨後她自己偷偷上船,將船裝了滿滿一船的小麥、玉米、高粱和大豆等物,次日再帶了縣令大人前來,直言要將這一船的糧食捐出來救濟流民,並且當場跟縣令大人做了交接,可以說是給薊縣的縣令大人做了一個很高明的表率,而縣令大人也表示歡迎她留在薊縣發展。

被沈蘭派出的那些人不僅僅只是帶回來了一隻空船,其實還給沈蘭帶回來一筆不小的財富,因為沈蘭在他們臨行前從鱷魚沼澤弄了很多蚌出來,然後將蚌裡的珍珠都採了出來,將蓮子米大小的珍珠統一篩選了出來,當然在蓮子米以下的珍珠只要品相好的,也被沈蘭篩選了出來,然後每個人背了一包,讓他們拿去府城想辦法賣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