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裡了,我去敲門,把事情說清楚,希望人家行個方便!”狄輝走上前。
  

開門的是一個穿著時髦的婦人,很漂亮。
  

狄輝不是那種見了美女走不動道的登徒浪子,他快速說明來意,婦人很驚愕,覺得我們是不懷好意的人,趕忙把門關了,任憑我們說什麼都不再開門,並且打了電話叫人來驅趕我們。
  

老牛發怒了,站起來吹著鼻孔,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我怕它把事情鬧大,就趕緊招呼狄輝一起拖著韁繩。
  

青璃在一旁勸說著,可惜平息不了老牛的怒氣,老牛猛地朝前一跳,一個搖曳將我們的雙手墜脫。而後憤怒的朝鐵門撞去,將鐵皮撞的變了形!
  

“來人啊,救命啊!”裡面的婦人驚恐的大呼小叫著,不多時,街坊鄰居紛紛趕來,將我們團團圍住。
  

“各位,各位,我們沒有惡意,來這裡只是為了尋覓故人!撞壞的鐵門我們會賠償!”狄輝趕忙點頭哈腰的給眾人賠罪。
  

“有這麼找人的,讓一頭瘋牛來此地撒野?我看你們是見人家媳婦漂亮,起了壞心。來啊,將他們抓起來綁了!”村裡的隊長糾集一幹群眾,個個神情激憤。
  

“對不起,實在對不起,真的沒有惡意。而是這老牛有靈性,說這裡曾經是它的家,院子的地下埋著一筆錢……”
  

眾人不等我們辯解完,就打斷:“撒謊撒到這份上,太拙劣了,誰也不是傻子,快快抓起來!”
  

“都不準輕舉妄動!”我用丹田之力大吼一聲,震徹寰宇,頓時將在場的人都唬住。接著說道:“光天化日之下,我們豈會行為非作歹之事?你們好好用腦子想一想。
  

給我們一個解釋的機會,如果在院子裡挖不倒任何東西,那才能證明我們是行騙,到時候任憑處置。”
  

點頭哈腰,別人以為你軟弱可欺,便不給解釋機會。非得要把人的暴脾氣逼出來,來點橫的,才肯聽人解釋。
  

“那也得要人家答應才行,否則你們就是硬闖民宅!”隊長說道。
  

狄輝說道:“我去跟她溝通!”
  

走到門前,說了許多好話,並道:“現在有大把的村民替你盯著,我們還會亂來嗎。如果真挖不到什麼,我們也逃不了不是嗎?”
  

婦人猶猶豫豫的,仍是不肯開門。
  

這麼一鬧,村裡的不少老人得知訊息,紛紛出來看熱鬧。其中有幾個八十多歲快九十歲的老人撥開人群,說道:“老牛性子溫順,絕不會輕易發瘋,它既然敢撞門,就表示院子裡一定有東西!”
  

“對,牛是很有靈性的動物,牛淚可以叫人看到靈體。我看這老牛估計是什麼人投胎轉世,它說院子裡埋的有錢,估計是他前世藏的,結果人死了錢沒花完,這輩子投胎變成牛,還惦記著這事,就來這裡找自己的錢!”
  

關於這一種說法,在古時候有很多記載,其中紀曉嵐寫過因果故事,裡面就記載的有大量關於牛可以記住前世的事情,執念不息,不停的尋找前世自己居住的地方,尋覓沒有花掉的錢財。
  

不過這頭老牛可比其他的牛大公無私,它找的並非是屬於它自己的財物。
  

內中的婦人聽到這麼一說,才開啟了門,說道:“姑且信你們,但你們只能在院子裡,不可以進屋。”
  

“放心,我們不是來踩點的!”我和狄輝將老牛拉進院子裡,老牛使勁的嗅著地下,最終鎖定了一快地方。
  

“就是這裡了,麻煩借個鐵鍁、鋤頭。”往地下挖了三米深,一無所獲。
  

老牛仍是嗅著鼻子不肯離開,我和狄輝便繼續挖,又挖了四五米,加起來七米多深,這才看到下面有一個陶罐!
  

“竟然還真有東西!好傢伙,藏的這麼深……對了,一定是怕後來的人蓋房子挖地基將東西給挖出來!”幾個老人議論著。
  

將陶罐挖出來,開啟,裡面有三個大洋,用紅布包著。陶罐密封的很好,這些大洋藏了幾十年一點鏽跡、腐蝕痕跡都沒有。
  

“袁大頭,這傢伙在那個年代可值錢啊!”
  

“現在也值錢,一枚少說換三五千,多的話可能好幾萬。”老人們走過來看了看,說這幾個大洋不算稀有版的,一枚估計換五千多,三枚也就一萬五的價格。
  

雖然不多,但這東西在那個年代相當值錢,做為嫁妝很豐厚。
  

婦人對我們說了句抱歉,誤會我們了。
  

我說道:“無妨,本來就是我們來打擾,鐵門的錢我們會賠償。對了,要請問一句,你和你的丈夫貴姓?”
  

“嗯?你問這個做什麼?”
  

我伸手指著老牛,說道:“或許,你們是它要找的人的子孫後代!”
  

“不……不會吧……”婦人很驚愕,但並未表現出排斥,看她的面相不是那種尖酸刻薄低劣之人。她想了想,最終選擇回答:“我老公姓王,我姓趙。”
  

老牛搖了搖頭,表示對不上號!
  

看來這裡的院子在很早以前就落入別人之手,老農的女兒並未在此地紮根。
  

我和狄輝把院子填平,賠了人家的門錢,然後打算帶著老牛離開此地去找老農的女兒。但是漫無目的不是辦法,老牛就在村子裡轉悠,圍繞著那幾個古稀老人,希望他們能給些線索。
  

這些老人可都是在民國時期出生的,對老農應該會有印象。
  

“那個時候我也才六七歲,真記不得了!”
  

“我稍微大一點,好像記得這裡以前有一個農戶,是姓顧!”
  

老牛哞哞的叫了幾聲,表示肯定。
  

老頭說道:“但可惜我也不知道顧老頭的女兒後來去了哪裡,只知道當時小本子打過來了,又趕上鬧饑荒年份,全村的人都逃荒,往西面跑。許多人在半道上停下來不肯走了,就在某一個地方定居下來。有許多是一路跑到山西、陝西。
  

我那時候跑得近,沒過幾年小本子走了,我就回來了。所以村子裡很多人跑得沒影了,真不知道去了哪裡。”
  

老牛顯得有些激動,至少現在知道大方向了,它站起來朝著西面走。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靈婚簿》,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