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後世來的人,朱翊鈞當然清楚官員考核的重要性,別說官員了,公司都是績效的。後世的官員為了政績什麼辦法都想的出來,可是這個時代的官員,收受賄賂,鑽營拍馬才是主流。

讓張居正先用考成法試探一下,並且好好教訓他們一下,朱翊鈞覺得沒什麼不好。

考成法雖然鬧騰的厲害,可是沒什麼用,奏摺送進皇宮大內就向石沉大海,內閣張居正一言九鼎。考成法在一片哀嚎之中透過了考核,京察之後便開始進行。

萬曆元年,大明朝的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野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

朱翊鈞則是在皇宮裡上學,學宮裡面再一次開學了,經過一個寒假回來之後,這些傢伙的狀態明顯不太好,所以朱翊鈞這幾天一直都在操練他們。

同時今年朱翊鈞準備開一門新課,這門課程的名字就叫民生。

對於學八股的學子來說,民生基本上和他們沒什麼關係,誇誇其他可以,五穀不分的才是大多數。朱翊鈞想要培養的是更加懂得民生的官員,也要教導他們什麼是發展。

這些人都是朱翊鈞以後要用的,從現在開始教導正合適。配合著算學,用資料說話,朱翊鈞相信效果會非常好。

武清伯那邊已經把望遠鏡研究了出來,已經開始給各軍的將領裝備了,當然了,也只是頂級的將領。每一隻都有嚴格的編號,保密非常嚴格。

這也是朱翊鈞的一個嘗試,以後自己要弄的東西多了,保密制度要先建立起來。

乾清宮,朱翊鈞正在見自己的姥爺武清伯。

“皇上,派出的人都回來了!”武清伯看著朱翊鈞,開口說道:“皇上讓找的作物已經找來了,地瓜和土豆倒是沒費什麼力氣,玉米就費了不少時間和功夫。”

“幸好都收集全了,他們還帶回來了不少會種植的農夫。”

朱翊鈞點了點頭,這個倒是可以有,收集到了就好,朱翊鈞笑著說道:“派去的人還是很用心的,姥爺要替我多多賞賜他,為皇家辦事,不能虧待了。”

“皇上放心,臣明白!”武清伯李偉點了點頭。

“關於那些洋人,倒是有些問題!”武清伯李偉開口說道:“那些紅夷人倒是找到了,只不過咱們這邊派去的人不得他們信任,可能還需有些時日。”

朱翊鈞擺了擺手,開口說道:“這件事情姥爺就不用管了,朕會派其他人去做。”

葡萄牙人現在就在濠境,也就是後世的澳門,最初葡萄牙人是來殖民的,大明和葡萄牙打了好幾仗,最後大明打贏了,葡萄牙人才打消了殖民的念頭。

只不過那一次的戰鬥也讓大明朝看到了紅夷人的火器犀利得很,於是開始仿製,於是有了佛朗機炮,有了紅衣大炮。明朝君臣的遠見是有的,可是被經濟拖了後腿。

自己老爹開海,也造船,甚至還能和葡萄牙人幹一仗。

加上那個時候還有戚繼光俞大猷這樣的名將,也是底氣十足。等到後來東林黨上臺,東南海上貿易和走私都被他們壟斷,不讓朝廷伸手,大明的出海之路就徹底完蛋了。

朱翊鈞想接觸葡萄牙人,要他們的科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海圖。

拿出一張紙畫世界地圖朱翊鈞沒問題,可是真的具體到航路,那就不行了。哪裡有暗礁,哪裡有漩渦,哪裡有島嶼能補給,這些大明都沒有。

至於造船造炮什麼的,朱翊鈞根本不用找葡萄牙人。

他知道戰船是怎麼發展的,知道大炮是怎麼發展的,知道該怎麼弄才可以,甚至他還能畫出圖紙來。前世他可沒少研究這些東西,差的只是材料而已。

這件事情交給武清伯去做也是沒辦法,那個時候實在是沒什麼人能調動。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自己有東廠在手,這種事情讓東廠去做最好了。派人,給錢,朱翊鈞相信東廠一定能辦好,畢竟海外殖民競爭激烈,而且什麼人都有,清教徒,逃犯,海盜,他們的原則性可沒那麼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想要弄出東西來不費力氣,畢竟他們現在什麼都敢賣,你不賣有人賣。

佛朗機炮和紅衣大炮不就是這麼來的,後來的徐光啟還特意跑到洋人那裡去學習,為此還加入了天主教。朱翊鈞也感嘆,自己手下要是有一個徐光啟那樣的人才,那就省老心了。

徐光啟現在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要等他長大成才,鬼知道會等到什麼時候。

想到這裡,朱翊鈞的心裡面就一動,為什麼自己不把他找過了。他去和那些洋人學,還不如跟著自己學。自己能教他的東西,那可比那些洋人多多了。

想到這裡,朱翊鈞心動了,點科技樹光靠自己可不行,是時候培養一些科技人才啊!

朱翊鈞可不想搞什麼一步一步來的,他要搞的是大躍進,就是後世研究飛機一樣。我現在用的是二代戰機,但是我能做出三代我也不換裝,上也是直接上四代,甚至四代半。

上了三代還是落後,完全沒必要,花那麼多錢的裝備,最後全都浪費。

在朱翊鈞的心裡面,無論是火繩槍還是燧發槍,全都不頂事。只有真正的金屬定裝彈藥後裝膛線槍那才是真正的槍,最差也要是漢陽造的水平。

如果能弄出漢陽造,那麼現代化的軍隊才能建立起來,否則沒什麼用。

拳打倭國,腳踹歐美根本就沒辦法實現,反正大明現在這樣我打不出去,別人也打不進來,索性就憋著勁搞一把大的。等老子做出來漢陽造,不打的你們爹媽都不認識,我就不叫朱翊鈞。

朱翊鈞又走神了,武清伯李偉坐在旁邊悠閒的喝茶,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了。

自己的這個皇帝外孫走神都快成為習慣了,或許是太聰明,想的事情太多,武清伯李偉是這麼想的。

見朱翊鈞再一次看向自己,武清伯知道這位外孫這是回過神來了,便笑著說道:“這些人和種子臣都安排到皇莊去了,開春就開始試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