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徐光啟的話,有人開始加水,有人開始填煤炭,有人開始鼓風,一切都進行的井然有序。

水不斷的被加熱,蒸汽開始出現了,徐光啟隨即對一個方向的人使了一個眼色,那人直接按下了大閘,蒸汽開始進入氣缸,開始推動氣缸運轉,伴隨著一陣巨大的聲音,氣缸緩緩地被推動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徐光啟眼圈有些發紅,動了,終於動了,自己成功了!

歡呼聲響徹武備司。

皇宮大內,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腳步急切的走進來的張鯨,臉上露出了一抹遲疑,然後放下了手中的奏摺,開口問道:“出什麼事情了嗎?”

“回皇爺,東廠密奏,武備司的蒸汽計劃成功了。”張鯨連忙說道。

聽到這話,朱翊鈞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臉上的表情也瞬間激動了起來。這個訊息對於朱翊鈞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朱翊鈞平復了半天的心情,這才讓自己恢復了冷靜,但是奏摺是看不下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擺駕,朕要去坤寧宮。”朱翊鈞想了想,開口說道。

對於大明來說,蒸汽機的意義是不同的,或許它有很多的問題,但是朱翊鈞還是希望它能夠誕生。一旦解決了穩定的動力源問題,大明就以製造一些東西了,比如迫擊炮,金屬定轉炮彈的誕生,將能夠讓大明的火炮上一個大臺階。

這個大臺階是跨越式的,足夠對現在全世界形成碾壓的,一旦後裝炮造出來,大明的大炮就將是天下無敵的。

朱翊鈞很想要的義大利炮,也就是被稱為法國小姐的法制1897式75mm野戰炮,也將成為可能見到的東西。放到槍上,金屬定裝子彈和後裝槍成為了可能,同時還有就是左輪手槍也成為了可能。

即便不能打造火車,打造輪船,蒸汽機的意義也是劃時代的。

何況朱翊鈞不相信造出來還完不成改進,一旦完成了改進,那麼就是整齊戰艦搭配後裝炮,整整意義上的現代軍艦,碾壓時代的存在。什麼荷蘭法國,什麼英國西班牙,全都是吃灰的存在。

或許這樣的做法有些拔苗助長,或許這樣的做法大明的基礎不足,但是朱翊鈞不想在等了。

劃時代的東西開啟大明的對外殖民,其餘的東西可以慢慢消化,殖民有錢了,可以建造小學到高中的完整教育系統,可以建造專科學校,可以培養學者,什麼都可以培養。即便大明的科技幾十年不在進步,即便他們只能圍著蒸汽機轉,那也足夠了。

一旦基礎教育的培養和傳承上來了,在蒸汽機基礎上的大發展也就成了可能。

朱翊鈞等待這一天早就不知道等了多了,如果能夠趕在大明對東南亞動手之前做到,那麼好處無疑是巨大的。

迫擊炮在山地叢林戰之中的作用,朱翊鈞深深的明白,當大炮運送不進去,迫擊炮就成為了最好的武器。精準的射程,加上足夠的威力,大明甚至可以從陸地上打到東南亞去,如果在裝備了後裝火槍,那就是屠殺了。

對此朱翊鈞心裡面是沒什麼壓力大的,他也相信大明的軍方心裡面也沒壓力。

這天晚上朱翊鈞很高興,在王皇後略微有些擔心的目光之中,朱翊鈞喝醉了。

第二天一早,徐光啟入宮了。

看著面前眼圈發紅的徐光啟,朱翊鈞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等著聽他給自己彙報。

“陛下,蒸汽機造出來了!”見到朱翊鈞的第一時間,徐光啟直接就跪在了的地上,大聲的說道。說出這個話的時候,徐光啟整個人都非常的激動,跪在地上身子都在顫抖,這是他多年的夙願了。

從小被朱翊鈞培養,從數學到物理學再到化學,徐光啟學了十幾年,到了今時今日,自己的所學終於用上來。當初發明座鐘的時候,徐光啟都沒有如此激動,但是現在徐光啟卻激動的不行,因為他真的做到了。

徐光啟記得很清楚,當初皇上和自己提到蒸汽機之中,眼中的神往,自己終究沒辜負陛下的期望,自己做到了。

朱翊鈞從龍椅上走了下來,徑直來到了徐光啟的面前,伸手拍了拍徐光啟的肩膀,看著淚流滿面的徐光啟,朱翊鈞的眼圈也有些發紅,笑著拍了拍徐光啟的肩膀,朱翊鈞笑著說道:“好,真好!”

等到徐光啟平復了情緒,君臣二人這才開始說話,徐光啟也正式的向朱翊鈞介紹起了自己發明的蒸汽機。

朱翊鈞聽得很認真,徐光啟也說的很認真,整座大殿裡面都是徐光啟說話的聲音。

“陛下,現在的蒸汽機還有很多缺點,再給臣一點時間,臣一定可以讓蒸汽機進入使用階段。臣已經開始研究了,一旦進入使用階段,金屬炮彈的製造就不成問題,到時候迫擊炮就能進入量產了。”

“後裝炮那邊的研究也有進展了,相信很快也會為陛下拿出成績來。”

“槍的那邊的研究也在繼續,金屬定裝子彈的研究一樣有了進展,臣爭取在蒸汽機可是使用的時候,研究出金屬定裝子彈。”

朱翊鈞看著侃侃而談的徐光啟,心裡面非常的欣慰,自己當年果然沒看錯他。此時的徐光啟,別說五個師了,這是無價之寶,給什麼都不換的存在。聽著徐光啟的話,朱翊鈞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

雖然這邊研究取得了大突破,但是大明上下對這件事情知道的卻沒幾個。

即便是知道的,也只是知道了武備司又有新發明了,但是發明了什麼東西,是用來做什麼的,全都是一無所知。要知道武備司的保密層級可是非常高的,守備比皇宮大內有過之而無不及,嚴防洩密。

那邊研究進行的如火如荼,這邊朱翊鈞則是著手準備自己下江南的行程了。

在經過大半個月的爭吵之後,朱翊鈞定下了下江南的行程,一方面是反對派勢微,另外一方面是朱翊鈞不想再讓他們整下去了。武備司的進度很快,這讓朱翊鈞也有了緊迫感,他需要儘快下江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