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朱翊鈞面無表情的掃過大臣們的臉,此時大臣們跪了一地。目地也很明顯,那就是希望朱翊鈞去祭天祭祖,順便昭告天下。說白了就是表功,樹立聲威,當然了,如果不是泰山封禪被玩壞了,朱翊鈞肯定是要去泰山封禪的。

“諸位愛卿之心,朕知道了!”朱翊鈞緩緩的說道:“全都平身吧!”

等到大臣們全都站了起來,朱翊鈞這才開口說道:“既然愛卿們態度如此堅決,朕也就不推辭了,內閣和禮部把這一次的事情準備好。”

到了這個時候,朱翊鈞也不能再推脫了,否則就交代不下去了。

事情也就這樣定了下來,朱翊鈞正是開始了祭天祭祖的儀式,從開始準備到完成,需要歷時兩個月。朱翊鈞也不知道禮部制定這玩意是什麼套路,反正就是制定出來的,規模宏大,儀式繁複。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存在,禮部這一次可是下了大力氣了。

這些年禮部的存在度不太高,這一次拿出了要搬回來的架勢,整個大典的花費足足四十萬兩,計劃拿出來就被朱翊鈞給打回去了。太貴了,雖然現在有錢了,可是也不是這麼花的,縮減開支。

禮部和內閣默默辦事,當然了,也有大臣看不過去了,上書勸諫。

皇上這樣節儉是不對的,這什麼能省呢?只不過這些意見都被朱翊鈞給忽視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開玩笑,什麼能有省錢來的重要,四十萬兩,快別鬧了,最後朱翊鈞給批了十萬兩,原本規模宏大的活動直接縮水了一大半。朱翊鈞這才算滿意,錢花的少,過程也就沒那麼繁瑣了,自己也能輕鬆一點。

這邊朱翊鈞忙著祭天祭祖,那邊其他人都沒閒著,大明開始了新一輪的大發展。

武備司鑽研新裝備,後裝炮和蒸汽機都在努力的研究之中,李時珍那邊的製藥廠也開始建造了,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合成藥廠,它的地位和歷史作用,那都是不可估量的。

在大明火熱朝天的大發展的時候,一行人來到了京城的門口。

這一行人自然不是別人,而是倭國的朝拜使團,為首的是現在倭國天皇的弟弟,也就是後陽成天皇的弟弟。在這個時代,倭國的天皇基本上就是擺設,完全沒有什麼用的存在。

戰國時代,打的亂七八糟的,大家對各自的主家盡忠,誰會在乎天皇是誰。

日本的戰國時代其實和華夏古代的春秋時代差不多,周天子的地位那是真的低下,甚至連飯都吃不上。倭國天皇也一樣,生活的那叫一個慘,完全不像後世的什麼“萬世一系”的威風凜凜。織田信長上位之後,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這才把天皇一家從廢紙堆裡面掃了出來。

抬高天皇的地位,玩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估計這也是倭國人喜歡三國的原因,能學到東西。

本能寺之變以後,豐臣秀吉上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豐臣秀吉對天皇一脈更加的重視,給的錢也多了,開始將天皇一脈當成牌位供起來了。因為豐臣秀吉出身低微,他需要天皇的榮耀給自己加分,所以更恭敬一些。

在歷史上,到了德川幕府時代,德川家康可就沒有那麼尊重天皇一脈了。

德川幕府公佈《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十七條,詳細地限制了天皇和公卿貴族的權力和行動。

《法度》明確地規定,天皇“以學問為第一”,無須過問國事。凡宮廷官員的任命、天皇公卿的服飾冠帶、天皇的出巡等等均需徵得幕府的同意。《法度》中唯一保留天皇權力的條文只有第八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

於是,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實際上,皇室的權力完全被幕府所剝奪。

看著有一點君主立憲制的意思,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幕府將軍是世襲的,本質還是封建帝制,只不過這個帝指的的德川家的幕府將軍,而不是天皇一脈。

這一世,天皇的境遇也差不多,倭國被大明打下來之後,倭國天皇的處境再一次陷入了尷尬。

現在的倭國天皇遠沒有後世的強力,他們也怕大明弄死他們,這次朝見的使團為首的是八條宮智仁親王,陪著八條宮智仁親王一起來的,還有德川家康。誰不來都可以,但是這個德川家康不來不行,因為大明皇帝陛下點名了。

無論是德川家康還是八條宮智仁親王,這一路上全都是震撼不已,為大明的強大震撼不已。

一路走來走了多少路就不說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都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路上的四輪馬車,光滑的水泥地面,一路走來他們都不知道經過多少城池了,每一座城池裡面都有無數人,到處都有商販,各種商品異常的繁多,見過的沒見過的一大堆,這都是使得兩個人心不斷的額沉入谷底。

當隊伍來到京城的時候,兩個人的心情瞬間就變得很複雜了。

紫禁城,文華殿。

“皇爺,倭國的使團來了!”張鯨拿著一本小冊子來到朱翊鈞的面前,恭敬的說道:“這就是如果使團的名冊。”

朱翊鈞點了點頭,伸手將倭國使團的名冊拿了過來,看了一眼之後,朱翊鈞眉毛就是一挑,這上面還真有幾個熟人。這個八條宮智仁親王就是一個熟人啊!要知道他可是差一點就當了天皇的人,後陽成天皇差點就把皇位讓給他了。

朱翊鈞看到來的是八條宮智仁親王親王,朱翊鈞又想起了一個事情,那就是無論是織田信長還是豐臣秀吉都喜歡收天皇的兒子為養子。

德川家康則是嫁女,反正就是各種控制天皇,朱翊鈞倒是沒有這個想法,他的想法更直接也更為厲害,因為朱翊鈞準備在倭國成立幕府,是的,沒錯,是幕府,只不過這個幕府不是日本天皇的幕府,而是大明的幕府。

大明駐守在倭國的將軍為徵夷大將軍,受大明和倭國的雙重冊封,一方面是大明駐倭國提督,另一方面是倭國的徵夷大將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