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子的喝問讓卜他失禮沒了聲音,但是臉上依舊是不甘的神色。

站起身子,三娘子看著兒子,輕嘆了一口氣:“現在大明兵強馬壯的,你想讓大明滅了你?打不打得過先不說了,你自己說,你現在想反大明會有多少人跟著你?”

卜他失禮頓時無言以對。

這幾年大明對瓦剌侵蝕的很厲害,很多部族都和大明有往來,很多人甚至從大明得到了不少好處,尤其是這兩年商貿之後。

加上卜他失禮的王位怎麼來的,大家心裡面都清楚。

這麼多年,卜他失禮在很多部族看來,不過是一個小屁孩而已。一點威信都沒有,即便是振臂一呼,又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你幹掉腦袋的買賣?

對於這一點三娘子明白,卜他失禮也明白。

看著兒子頹喪的樣子,三娘子嘆了一口氣,安撫道:“大明現在要對草原用兵,現在朵顏三部已經被滅了,你先看著吧!”

“察哈爾和科爾沁還有內喀爾喀和鄂爾多斯還不一定什麼下場呢!”

卜他失禮眼睛一亮,看著三娘子說道:“他們要是打贏了呢?”

“那或許就是你的機會了!”三娘看著卜他失禮,笑著說道:“所以稍安勿躁,咱們靜觀其變就好了。”

卜他失禮頓時眼睛一亮,連忙點頭。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站在大地圖的前面,下面則是坐著幾個軍機大臣,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也都在。朱翊鈞轉回頭,開口說道:“朕準備冊封卜他失禮為忠順王。”

順義王的名字是不能用了,容易讓人產生聯想。

之前自己為了打壓卜他失禮,冊封他為順義公,現在需要改了。

見眾人沒有覺得詫異,朱翊鈞繼續說道:“賜姓朱,同時冊封敬妃的哥哥烏力罕為順義公,不知道諸位愛卿有什麼看法。”

眾人一愣,但是卻沒人說話,皇上這擺明了就是分而治之啊!

給卜他失禮一個忠順王,賜姓朱,然後冊封敬妃琪琪格的哥哥為忠順公,徹徹底底的陽謀。大臣們對此的態度是無所謂,反正瓦剌現在就是大明搓圓捏扁的存在。

“另外朕準備在歸化城設立歸化衛,建立一支漢蒙軍!”

說著朱翊鈞指著地圖說道:“這將是一支騎兵隊伍,漢人佔據六成,剩下的四成招收瓦剌良家子。初步人數定在三萬,由蒙漢大臣統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中漢族大臣為提督,蒙族大臣為副提督。”

“歸化衛副提督,朕準備任命烏力罕,提督人選軍機處這邊可有合適的人選?”

這是朱翊鈞推廣蒙漢合流的第一步,接下來會逐漸會在瓦剌興建學校,並且開放瓦剌學籍,允許蒙古人在大明做官。

這個計劃朱翊鈞大概會用十年的時間來進行。

在完成了初步融合之後,朱翊鈞就會在歸化城設府,直接將歸化城變成大明的領土,進行改土歸流,直接完成實際性的吞併。

軍機處幾位大臣聽到朱翊鈞這麼問,心裡面都開始盤算手下有沒有合適的人。

這個人要有足夠的能力,在歸化城做提督,你能力不夠,那是肯定不行的。另外就是這個人的地位也要夠高,雖然是副提督,但是關鍵時刻還是能做事的。

最後一點就是這個人要忠心,忠心不夠可不行。

“陛下,臣倒是有個人選!”開口的是梁夢龍:“臣舉薦的這個人就是大同總兵麻祿之子麻貴,現在的大同副總兵。”

聽到梁夢龍舉薦麻貴,朱翊鈞眼睛頓時就是一亮。

麻貴的能力朱翊鈞倒是不懷疑,這個人在歷史上非常的有名。這些年官至副總兵,也是戰功赫赫。加上他本身就生在邊塞,長在西北,對瓦剌也有足夠的瞭解,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

“陛下,臣以為麻貴不妥!”英國公張溶在一邊開口道。

“麻貴之父麻祿以為大同總兵,將其子至於歸化提督,不合適。”

張溶反對的理由很簡單,麻祿都做了大同總兵了,重用麻貴,西北豈不是他們父子二人的天下了?倒是張溶自己卻沒有舉薦任何人。

倒不是張溶不想舉薦,實在是手裡面沒牌打。

這個歸化副提督,實在是太重要了,根本沒辦法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了。勳貴這邊,實在是沒有提的起來的人物。

要麼年紀大,要麼能力不足,要麼地位不夠。

“英國公所言,本官以為不妥!”

英國公張溶說完,梁夢龍立刻就反駁道:“朝廷用人,首重操守,次重才具能力,何時以其父母所居何職為依據?”

“其父母若為高官,其子難道不做官了?”

朱翊鈞看了一眼梁夢龍,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梁夢龍也變壞了。濃眉大眼的傢伙,沒一個好人。梁夢龍說的對不對?當然對。

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個只能作為口號,事實上朝廷用人,從來都是要避嫌的。

不過麻貴這個人的確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至於麻祿和麻貴父子,朱翊鈞一點都不擔心他們造反什麼的。自己現在有這個底氣,也有這個實力。沒等他們繼續爭論,朱翊鈞一擺手。

“麻貴朕知道,麻祿朕也知道,全都是大明忠心臣子。”

“父子二人在邊塞為大明奮戰多年,朕豈能不信重?朕絕不疑臣子,軍機處擬旨,麻貴進正三品昭勇將軍,任歸化提督。”

“由大同分兵一萬進駐歸化城,在歸化城建歸化衛,招收瓦剌良家子兩萬充入歸化衛。”

“臣等領旨!”軍機處的大臣連忙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隨後又轉頭看看向了申時行等人,然後開口說道:“朕準備在歸化城建立學校,教導瓦剌少年孔孟之道。”

“在歸化城建孔廟,推行漢文,內閣拿出一個章程來。”

“禮部那邊,選一個合適的大臣過去主持這件事情。這件事情乃是重中之重,絕對不可懈怠。”

聽到朱翊鈞這話,內閣那邊連忙答應道:“臣等領旨。”

大臣們全都明白了,陛下這是要對瓦剌動手了。不過大臣們也都理解皇上的想法,也沒人覺得朱翊鈞做的不對,入華夏則華夏,這一點是普世價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