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策也講究切題,像老學諭這種任學生發揮的開放式題目反而更不好作,畢竟滿卷子若都是褒貶時政的東西也沒人願意看,抓住一兩個關鍵點來闡述反而比較靠譜。

不論你要寫什麼題目,開篇來幾句該該問題的歷史沿革和發展是不會錯的,盤古開天地那會就不要寫了,三皇五帝到是還可以胡噴些,堯舜禹湯那些歌功頌德的話也可以拿來錦上添花,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你的論點要明確。

身為種家軍的子弟,種大少寫起軍事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是手到擒來,其他領域寫的太好容易讓人起疑,軍事方面便沒有了這份顧慮,大宋軍事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養兵的花費太多,軍隊的戰力又和開銷完全不成比例,三冗之中軍費至少佔了八成以上,足見其對國家的負擔有多重!

其實軍費的支出也並非全無益處,至少大規模的叛亂造反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大宋養兵說白了就是給你口飯吃讓你老老實實做人,別成天想著鬧事。中國古代百姓抗壓能力極強,只要不逼迫的太狠,一般都不會輕易造反。

客觀的說冗軍在很大程度上對國家穩定起到了保障作用,在太平年間到也能勉強接受和維持,遇到多事之秋就要了親命了,大宋若還像歷史那樣毫無準備,註定得還被女真人暴打一頓!

寫實務論再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後還要想出合理的解決辦法,寫文章畢竟不是擬工作方案,細節方面也不用太詳盡,只要找準大方向闡明觀點便可,冗軍一事連北宋多少位名臣良相都無法解決,種彥峰誇誇奇談幾句就給國家找到出路當然也不現實的,誰都知道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裁軍,以前的皇帝和大臣難道會不清楚、會沒想到嗎?當然不是,只是誰都不敢這麼做,沒人有勇氣冒這個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策不行種彥峰也是有中策的,那就是強化軍隊!北宋的軍隊素有職業軍人之稱,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那些雞飛狗跳、婦女追打不聽話孩子的場面在軍營裡屢見不鮮,所謂的職業軍人根本就是一個笑話,說白了他們只是不用工作白吃飯的蛀蟲罷了。

指望這些每日閒來無事混吃等死的“無業遊民”打勝仗,基本無異於白日做夢,最好的辦法便是如同後世一樣,徹底淨化這些蛀蟲,首先是讓士兵和家屬分開,當兵就有點當兵的樣子!

其次要把每日的常規訓練先做起來,然後在逐步強化訓練,並且建立完整的獎懲制度,你若想老婆孩子熱炕頭也不是不行,去立軍功、其軍事比武中名列前茅,再則就是拼年頭熬到更高的品階,到時自然也會得到相應的待遇。

這些方式雖然還不能從根上解決大宋軍隊的問題,但無異於是最適合大宋的辦法,若是再能輔助裁軍等有效手段,不出五年大宋便可多出好幾支能打勝仗的鐵血部隊!

不過再好的想法也未必有用,因為施行起來太難,改制的動靜實在太大,都快趕上一次變法了,想要成功首先需要范仲淹和王安石那種人格魅力,再次還得有蔡京超人的手腕,第三也是最重要一點,必須得到皇帝的支援,不然你拿什麼來變法,畢竟連范仲淹和王安石他們都失敗了……

既不能冒險又不能徐徐漸進,那就只能用最土的屯兵之法,戰時為兵,平日為農,閒時訓練,既給國家節省開支,又能保證些許戰鬥力,閒時訓練至少也是訓練,比大部分混吃等死的蛀蟲要好很多。

談到軍隊訓練,仁宗曾下詔:“諸軍夏三月毋教弓弩,止習短兵”神宗時期也命令河東、陝西諸路:“四月一日馳射野戰,穀雨日止等等”,包括哲宗時期的近伏七十天內定製教閱,北宋的訓練是有時有晌的,規定也很專業,只是執行的很次而已。

訓練以外還要建立好完善的獎懲制度,並且要嚴格監督執行,後面比前面更重要,北宋一朝人才無數,嚴密的軍事法規當然不會缺少,比如具有代表性的《階級之法》、《宋刑統.擅興律》《武經總要.罰條》等等,若是能嚴格執行下去再將前兩項配合著施行,雖然程序緩慢但提高戰鬥力還是有希望的。

扯了一大堆內部問題以後,外部也不得不提些,吐蕃已經被大宋打趴下,如今大宋的敵人主要還是西夏,身在西北的種彥峰對西夏非常瞭解,論起戰鬥方略也滔滔不絕,結合下宋夏百年戰爭的經驗以及幾年後爺爺种師道馬踏橫山的軍事程序便可。

至於遼國卻沒什麼可提的,契丹人早已經是昨日黃花,完全沒有討論的價值,女真人到是值得大論特論,但現在你要是說女真會滅了契丹,一定會被人當成瘋了,就連那正在攻打黃龍府的完顏阿骨打也不會想到女真將來會發展得這麼牛掰!

文章最後需要點題,還要少許抒發些情懷,若是能讓閱卷老師產生共鳴就更完美了,洋洋灑灑一篇有粗有細的文章弄完便是最後的修飾和潤筆階段了,工工整整的謄錄一遍後才算齊活!

種彥峰最擅長的就是急智,文章構思起來比常人快出很多,和昨天的情況一樣,種大少完成卷子的時候大部分人還處於打草稿和構思階段,那些彷彿便溺般未動筆的也不在少數!

這次老學諭到是沒提前收種彥峰的試卷,種大少只好白白捱了大半個時辰,這才等到老學諭開口吩咐交卷,老學諭這回是邊看便點評,但直到最後下課大夥都走光了,種彥峰也沒聽到學諭提起自己的試卷!

“你跟我走!”宣佈下課後,老學諭直接對還在發愣的種彥峰說道。

“呃……”雖然是一臉懵逼,但種彥峰還是起身恭恭敬敬的跟在了老學諭後面,兩人走了不大一會,便來到一座校舍,乃是一間青磚綠瓦環境典雅“辦公室!”

偌大的屋子裡沒有旁人,老學諭也沒上課那麼刻板了,舒舒服服的坐實在圓墩之上,“知道我為什麼叫你來嗎?”

“這……”種彥峰心裡覺得該是昨日第一天就逃課的事情,嘴上說的卻是另一番話,“是不是我的文章寫的實在太差了,根本入不了先生的法眼,先生這是要批評雅正我!”

“雅個屁,並非此事,再說你這篇文章寫得也不算太差!”在老學究佈置的開放性的作業裡面,寫軍事方面就只有種彥峰一人,老學諭抬眼瞄了下面前這個近日紅得發紫的學生,“軍事方面非我所長,內容的可行性我不大好說,所以給不了你公正的點評!不過文章整體還是不錯的,文筆簡練流暢,辭藻運用上也比昨天強了不少!”

老學諭捋著花白鬍子,“昨日我點評別人的那些精彩句子,想不到你今天就用上了幾個,用的還恰到好處,看來你學習能力確實很強!”

“先生謬讚了!”種彥峰心道能抄不抄是傻子,天下文章本就是一大抄,“不瞞先生,學生確有一項過目不忘的本領,就拿您桌子上的經書要義來說,隨便翻一頁只要念前幾個字我便能背下來!”

“真的!”老學諭聽了心裡也十分好奇,現場便測試起來,結果當然是種彥峰所說不假,老學諭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我參加科舉那會有一個同年,他也有你這項本事,卻因為考試作弊帶了夾塞被抓,最後更是被革除了學籍!”

“過目不忘還用帶夾塞嗎?”種彥峰驚訝問道。

“他那會早將三經要義倒背如流,又怎麼可能作弊呢!”老學諭回憶起當年的忘事心緒也有些激動,至於三經要義則是王安石那會的考試寶典,王安石變法失敗被排擠後,三經要義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敢問先生你說的這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種彥峰的好奇心也被老學諭勾了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