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好漢快快請起!”種彥峰等人紛紛下馬將王倫一眾扶起,種彥峰挽著王倫的手臂,“不瞞王阿哥,今年我也要去參加秋闈的,阿哥若是願意,不如和我同去!”提起秋闈那才是王倫這輩子最大的痛,王倫的悲劇人生也是命中註定。

宋時科舉並非是明清那種模式僵化之物,北宋的科舉制度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革都在推陳革新,隨著科舉的進步與發展,一種只重舉業而不屑接受系統知識的風氣越來越重,針對這種重科舉、輕學校的不良之風,大宋的開明之士合力推動了幾次大規模的興學運動!

首先便是范仲淹為首在慶曆新政中的興學運動,範聖人把學習和應舉比做耕耘和收穫,若只重科舉而忽視教育,便是想不勞而獲。範聖人有言:擇賢固然重要,但擇而不教,久則乏人,賢將不繼!所以教乃第一,擇為其次,慶曆新政更是建立了影響後世千年的最高學府——太學!

隨著慶曆新政的失敗,這次轟轟烈烈的興學運動也不得不畫上句號,但此次運動卻給王安石在未來發動更大規模的改革奠定了基礎!北宋第二次大的興學運動正是王安石在熙寧變法期間展開的,王安石認為要富國強兵,則必須對人才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其道!主張要把人才的教育、培養、選拔和任用統一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到了熙寧四年太學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朝廷批准了中書省的進一步擴充套件太學的方案,太學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並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三舍制度,這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三舍法!

三舍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在前文有所提及,此刻就不在贅言,然而其開始的實踐成果卻並不明顯,直到本朝的蔡京推動北宋第三次興學運動後,三舍法才得以發揚光大,崇寧五年宋徽宗下令,此後取士悉由學校升貢,州郡和禮部的發解考試全部取消!結果錄取的五榜進士便全部被太學上舍的考生給壟斷了!

那白衣秀士王倫正是這次變革的受害者,王倫是個落地的書生不假,但又有幾個讀書人能一次就取中的呢,那會王倫正值年富力強的巔峰時期,狀態大好又有過兩次科舉經驗的王倫已經是信心滿滿,但他迎來的卻是國家取士制度改變的訊息,州郡的科舉取消了,不是太學生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有了,王倫幾乎崩潰……

忍著萬般無奈與心痛的王倫在已過而立之年的“高齡”又開始了求學之路,準備從縣學到州學再入太學進而取得功名,然而我們必須清楚三舍法也是有弊端的,首先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有些偏遠地區的教育依然很簡陋!但即便如此王倫在刻苦之下還是得到了升貢的機會!

然後王倫卻不得不面對三舍法的第二個弊端,升貢的時間太過漫長,寒門子弟除非有人鼎力相助,否則實難為濟!這些年讀書已經花費太多,不事生產的王倫口袋早就空了,家族中人也並不看好他。

人們更願意把錢投資給那些發展空間大的青年才俊,而不是一個年過三十屢次不中的王倫,就這樣王倫的求學之路便因窮困而在此面臨夭折。不過我們不要小看王倫的毅力,在變賣家產和砸鍋賣鐵後他還是的頂了過去,這時候考試制度又變了,省試及禮部考試恢復,與三舍法並舉而立。

王倫聽到訊息後幾乎是喜極而泣,信心滿滿的去準備考試,結果考試恢復了,但考試的內容卻又有改變,增加了刑法和道經,刑法考試在熙寧年間就有過,如今增加回來到也沒令人特別驚訝,王倫這個老油條也有所準備,刻苦溫習一番問題也不大,但是道經是什麼鬼?

明明是你宋徽宗的個人喜好好吧,但規定就是規定,你奈人家皇帝何?結果王倫再次落榜了,這回他真是一窮二白了,家裡人對他更是白眼相待,王倫悲痛之下燒了全部的書籍,之後便投靠了柴進……

如今聽種彥峰邀自己再去參加科舉,王倫神情難免一陣恍惚,緩過神來後王倫不覺苦笑起來,回憶起這輩子最痛苦經歷,即便自己面對強勢的種彥峰也無所顧忌起來,只見王倫橫眉冷目道:“我對郎君如此敬重,小郎君為何拿此事消遣我?”

種彥峰卻不以為意,依舊面帶微笑,“王兄可出此言?”

“我又不是太學生,即便此刻開始從頭學起,等我入太學的時候鬍子都白了,省試殿試更別提了,那解額可能分到我頭上嗎,我還考個勞什子科舉!”王倫胸中激憤不已,科舉才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逆鱗,生命安危都排在了後面。

“我也未進過縣學州學,卻一樣可以成為國子學生參加秋闈!”種彥峰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只要有關係和銀子,讓王兄也成為國子生也不是什麼難事!”

“啊!”王倫這會才反應過來,三舍法還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官宦子弟甚至可以免試入學,這正是三舍法的第三個弊端——走後門之風嚴重,世人評價為:“此法利貴不利賤,利少不利老,利富不利貧!”

至於三舍法的最後一個弊端便是給朝廷帶來的負擔了,全民教育的花費實在太過巨大,即便是當今社會也很難做到盡善盡美,何況封建迷信的古代呢,只是這點卻和在場幾人也沒有關係,王倫最關心還是種彥峰的話。

前一秒還怒髮衝冠無所畏懼的王倫在後一秒又變回了一隻羔羊,只見他再次納頭拜道:“屬下剛才一時激動險些衝撞了衙內,還望衙內不要計較!”王倫這句話說的相當藝術,先是一句屬下表明自己已經投靠你了,你好意思和剛剛投靠的人置氣嗎?另外一句險些衝撞更表明了自己過失的程度也是非常低的。

光憑這句話便讓種彥峰意識到面前這位雖然能耐不濟,但卻還是個可用之人。當然作為一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後又高考然後讀研的未來人,種大少對王倫的心情也很理解,古代的考試比後世更加苛刻,那是完全沒有退路和回旋餘地的戰鬥,成了一飛沖天,輸了豬狗不如!

“起來吧!”種彥峰神色平淡,“王兄若還有心力的話,我可以幫你獲取機會,但能否取中還得靠你自己!”

“有,小可有都是心力!”王倫這會已經是淚流滿面,落草之後手裡也有了不少銀錢,王倫確也曾想過繼續在仕途上拼搏幾下,可惜他這會已不是清白之身,而且王倫也沒有當國子生的門路,科舉的心也只好慢慢冷了下來,王倫對林沖等人的刻薄都和他過往的失敗經歷有關,性格決定命運!

“起來吧,你的事包在我身上了!”種彥峰伸手扶起王倫,他能確定在這一刻梁山泊的大頭目已經徹底的臣服於自己,有了王倫做榜樣,讓其他人歸心便更容易了!

幾人剛挽著胳膊要上梁山卻聽有小嘍囉來報,“啟稟眾位首領,發現大隊人馬向我們方向奔來,小的估算了下,恐怕不下千人!”

咕嚕一聲,王倫杜遷等人齊齊咽了口吐沫,開玩笑,他們在梁山發展多年也就五七百人,對方竟然有千人之多,哪能不把他們嚇尿。

“眾位不必擔心,該是自己人來了!”種大少笑著說道,只是他也沒想到來不止有魯達周通燕順一夥,還有數位他既熟悉也期待很久的好漢,這還全賴於當初他千金買馬骨的成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