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電話,端坐在自己家的沙發上,丁木靜靜地琢磨著第一篇稿的事情。不知不覺中,丁木的做事風格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做一件事之前,會先從優勢,劣勢,風險,機遇等各四個方面進行逐一分析,來預判一下這件事情的利弊,以及成敗機率。

這種方法叫作SWAT分析,一般是企業用於尋找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方法,不過丁木卻不是從什麼管理學的課程中學來的,而是從千門典籍之中的一些法門化用而來的。老千做局,也要實現進行非常充分的調查,和非常復雜的研判,不遜於現代方案策劃。

這篇稿子的內容當然要發表粒子建築學的內容。如果用現有的科學體系選擇一下分類,這東西可以說是微觀物理學的分支,用途則是材料學方向的。

只是,如果利用建築學的一些語言表達出來,這對丁木就非常有用了。一方面有利於對新型材料進行開發,另外一方面,可以從一個人類目前從來沒有涉獵過的角度去研發新材料。其中不可言說的奧妙非常多。

不過,丁木準備把這非常前沿的研究,或者說根本不在科學體系裡面的學科用通俗易懂的漫畫表現出來。這種形式,雖然並不一定那麼正式,可卻不容易遭到其他人的模仿,而且因為一開始就是通俗化的,自己完全可以積累一批原始的粉絲。

至於學術界的那群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鍵盤俠,丁木早就想好了,暫時不理,之後用成績說話,用發明成果說話。

就當丁木把這件事情想通,想透了,傳播的手段也想的差不多了,門鈴就響了,丁木開門一看,正是快遞。

要說,現在的物流可真是了不起,丁木縱然掌握著很多黑科技,也不禁佩服。大華的物流之類網際網路生態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非常棒了,尤其是在京城,丁木剛才下的單,才過了不到兩個小時,快遞員就把包裹送到了丁木的家裡。

簽收了之後。拆開包裝,可不正是剛才下單買的數繪板。丁木就按照說明,把這個新玩意兒安裝在了自己的電腦上。

這個智慧硬體的上手也很容易,只需要開啟配套的畫圖軟體,就可以用配套的電子筆,來描繪寫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了,現在可以做的事兒就多了。

丁木拿起電子繪圖筆,慢慢找著繪畫的感覺。先給自己的公眾號,畫一個漫畫頭像。丁木打算就用自己的自畫像,這個角色就叫丁教授好了,英文名字Prof.Ding。

再給自己的漫畫裡找一個女配角,就用二姐為原型,虛擬出一個人物好了,這個角色就叫理工妹。丁木故意誇張和醜化了一下她丁凝,設計了一個造型。

漫畫這東西,丁木看過,但是看的不多,自己畫還真是第一次,不過只要能講故事,就能設計人物。有人物,解釋起來枯燥的東西就好玩多了。

大致定下了原畫和指令碼。丁木就開始一步一步的把粒子建築學,這個玄而又玄的深奧學問解析出來,化成一個指令碼。把自己的這個理論,用令公眾信服的方式表達出來。或許,利用這個學者平臺,自己也能佔據輿論高地。

丁木是徹底把成為學術平臺代言人的事給跑歪了。他才不管自己做的別人能否效仿,他是這麼想的,只要吸引了足夠的粉絲,無論是寫文章,還是畫漫畫都無所謂,有粉絲,底氣就足,腰桿就硬,說話的聲量就大。

這事還真是挺複雜的,以丁木超快的手速,這一畫就是整整五個小時。晚飯都沒吃,不知不覺,天就黑了,不過,丁木的稿子,已經編輯的很完美了,無論是焦點圖,還是第一張首圖,還是吸引別人關注的二維碼。在經過丁木的精心設計之後,可以說是精品了。形式上絕對能代表現在新媒體編輯能夠做到的最高水平。

《粒子建築學:丁木首創的微觀物理學》

就定這個標題了,但願自己的這篇稿子能一炮打響。

一看錶,已經是晚上8點,丁木感覺有些餓。不過,少吃一口也沒事,餓也得把稿子發來。又花了半分鐘,丁木就把這篇稿子推送出來,然後,轉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再然後,丁木就打算等回覆了。

下樓,找了個小咖啡店,買了一套簡餐,丁木呼嚕呼嚕吃著,心中像貓抓一樣。自己在學者平臺的處女作究竟有多麼大的反響呢,看到我新文章的人,會不會關注我呢。按理說,自己的朋友應該能關注吧。反覆點亮了幾次手機,丁木看到自己分享的文章下面,只有幾個鐵桿點贊,並沒有什麼回覆,不由忖度起來:“這什麼意思,為什麼只點贊不評論啊。”

丁木發現,千門典籍裡面的一句話說的很對。“不確定的失去讓人恐懼,不確定的得到讓人興奮。”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是最折磨人的,就連自己也無法倖免。畢竟,自己也不是雲流那種遇事波瀾不驚,淡然處之的高僧。

意識到了這點,真人美化系統提示:

任務:求關注!

24小時內,憑藉《粒子建築學:丁木首創的微觀物理學》,學者丁木公眾號達到10萬人關注,獲得完美幣10萬點。

“我去,10萬點。”丁木看到這個提示,頓時像打了雞血一樣,飯都吃不下去了。一定程度上,獲取的完美幣就決定著這件事在自己潛意識裡面的慾望強度。

丁木趕緊捧起手機,看了看有關的資料,心一下就涼了。點擊率只有500啊,也太寒酸了。丁木也意識到了一件事情,自己的公眾平臺粉絲基數為0,而且,自己幾乎從來不更新微博什麼的。只有朋友圈裡的一點點粉絲,這個點選轉化率已經非常高了。

丁木有點垂頭喪氣,不過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自己的微博,似乎還有10幾萬粉絲,只是自己很少上去就是了。既然有這個任務,那就轉發推送一下吧。丁木留了一句話:“拙作,目標100000+,求支援。後面跟了一個自己當年參加雲想衣裳時裝秀的寫真,配了一個關注的二維碼。”

還好,大華國的微博和微平臺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互通的,企鵝公司和微博公司之間沒有設定屏障。

推完微博,丁木就結賬回家了。丁木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往家走的路上。丁木的貼吧、QQ群、裡面全都爆了。一個網名草莓味粉muer的群主,在十幾個千人群裡面發著紅包。“男神的微博活了!他出新作了!快去支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咖啡館到家也就15分鐘的時間,丁木到家再看自己的公眾號的時候,不由一陣感嘆:“嚯,增長得好猛啊,丁木一看,文章點選量,已經有了3萬多。自己的公眾號,已經有了八千多粉絲。評論,已經有了幾十條。也不知是高是低,跟別人比怎麼樣?”

下面的評論,基本上是同一個型別,都是一水兒的誇,畢竟,丁木,是把這篇文章,主要推送給了他自己的粉絲群。

丁木開始精選留言,推送到公眾號的下方。

“不明覺厲!”

丁木回覆:“再看幾遍。2333”

“啊,男神,這真是你畫的嗎?”有粉絲這麼留言。

丁木得意地回覆道:“千真萬確,真金白銀!”

回覆了也就有幾秒鐘,這個粉絲馬上像花痴一樣,回覆道:“哇,男神竟然給我回覆了!我要發微博!”

“畫的真不錯。就是內容沒看懂!汗!再看十遍。”這絕對也是真愛粉。

“這個粒子建築學,還真是沒聽說過。學術男神,想要開宗立派了!轉發支援,打賞100!”這可能是個小土豪。

“感謝支援。”丁木發了一個特意的表情。

“沒想到我的男神,畫漫畫這麼好,我愛死你了!打賞1000!”這估計是一個土豪腦殘粉。

“感謝支援。”丁木又發了一個感謝的表情。

“男神,我是你的木耳!不過是學生黨,支援10塊錢!”

什麼木耳,我是男的,哪有木耳。

反應了一下,丁木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的粉絲群,竟然自稱木耳。這名字可真令人哭笑不得的。

丁木的粉絲群裡,90%以上都是女粉絲。絕大部分都關注了丁木的公眾號,也全是女粉絲,這群人關注的重點,顯然已經偏離了丁木想要表達的東西,他們關注的,全是丁木的自畫像,丁木的漫畫,丁木的ip,凡是丁木出的,他們看都不一定看懂,一水兒的就會支援。因為,他們是丁木的木耳。

搖了搖頭,丁木再次露出一個苦笑。自己沒有完成馬譽佳交給自己的任務啊,自己這麼推廣,影響力是大了,可全是自己的粉絲,估計根本起不到什麼學術內容通俗化的目的呀,也不知,他們有沒有真正看裡面的內容,有沒有明白我的粒子建築學裡面的精微之處啊!

—作者的話—

本書起點首發,支援作者請迴歸起點正版閱讀,尤其在收費DB網站的書友,快回家吧。感謝大家。求各位書友賞賜月票,訂閱、推薦、收藏!想看的更過癮,請加本書書友群:257105898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