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地方明蘭不知道,可是宥陽風俗,沒有小**不讓鬧洞房,加之當日資訊接收量過大,所以品蘭明蘭很早就洗洗睡了。

新二嫂康氏有個很哈韓名字——允兒,第二天一早給兩位老太太和公婆敬茶時,明蘭在旁細細觀察,果然溫柔婉轉,嬌羞可人,再看看旁邊二哥長梧傻笑像個大倭瓜,看來昨晚很和諧嘎。

盛維和李氏都很喜歡新媳婦,打賞了一封厚厚紅包外加一對水色極好翡翠龍鳳鐲,康允兒顫著頭上五鳳朝陽珠釵紅著臉收下,李氏顧忌著大兒媳,便沒有說什麼開枝散葉話,只和顏悅色吩咐了幾句‘妯娌和睦’。

請安後,品蘭偷偷和明蘭說,康允兒陪來嫁妝還不如淑蘭嫁給孫秀才時多,明蘭看了一眼毫無心機品蘭——看來康家是真有些落了,難怪父母都是世家嫡出允兒會下嫁;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看大嫂嫂文氏幾年未有所出而公婆夫婿依舊多有維護樣子來看,允兒也是有福氣。

想到這裡明蘭忍不住嘆氣,老天爺呀,為什麼她所知道僅有幾個古代好男人都是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呀!也不知將來她那口子是如何樣子,要是攤上個孫姐夫那樣,那她只能在紅杏和百合之間選一個了,嗚嗚~~~

從之後幾天表現來看,盛老太太這次做媒很好,康允兒謙和有禮,對長嫂恭敬,對小姑溫文,就是太矜持了,動不動害羞,不過配上大大咧咧長梧也不錯。

允兒對盛老太太特別恭敬,有一次佈菜時知道有老太太喜歡素燴芝麻菜,就一個勁兒往老太太盤裡添菜,來吃飯盛紜打趣道:“都說新人洞了房,媒人丟過牆,我這侄媳婦可一點沒忘了媒人呀!果然好孩子,不忘本!”

允兒羞連耳根子都燒熟了,恨不得一頭鑽進地裡去,大老太太用力打了盛紜兩下,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在旁間吃飯品蘭深恨自己不在現場,不能插上一腳,她特別喜歡逗這個靦腆新嫂子,明蘭每每拔刀相助,攔著不讓品蘭欺負,不過有長梧追在後頭教訓,品蘭也不大能得手,兄妹倆常打鬧成一團。

李氏看家裡和睦很是欣慰,可想起長女淑蘭,不由得黯然,只在心裡連念阿彌陀佛,希望兒女們都能美滿和睦。

婚後第七天,盛家上下一齊去祠堂拜祖先,男丁割祭肉上完供後,再退出讓女眷進去敬拜,主要專案是介紹允兒給盛家牌位和活著族人認識,入籍後允兒就算盛家人了。

盛家發跡晚,所以可考祖先不多,明蘭昏頭昏腦跟著拜了好幾回,一會兒上香一會兒磕頭,頭暈腦脹之際忽記起適才允兒被寫入家譜後,大老太太和自己祖母又與幾位族老女眷說了幾句,然後族長盛維又添了幾筆,寫了些啥?

在回去馬車上,明蘭就忍不住問盛老太太,誰知老太太輕飄飄丟了一句重磅炸彈:“將你記入了你母親名下,以後你就與如蘭一般了。”

明蘭瞠目,過了會兒才結巴道:“怎麼,怎麼這樣……?太,呃,母親知道嗎?”盛老太太看了明蘭一眼,神色不動:“我知會過她了。”

明蘭一腦袋漿糊,呆呆坐在馬車裡:老太太行事幹淨利落,事先沒有半點風聲,事後輕描淡寫,明蘭滿肚子話卻不知從何說起,最後只抱著祖母胳膊來回搖晃,把腦袋埋在祖母身上,小聲道:“謝謝祖母,叫祖母費心了。”

盛老太太半闔著眼睛,只吐出一句:“……廢話。”

石青色絨錦織車頂微微搖晃,明蘭靜靜抬頭看著,她知道只有寫在原配名下兒女才算是嫡出,其實這不過名頭好聽些罷了,親朋好友誰又不知道她是庶出,不過她婚嫁時總算能體面點兒。

明蘭忽然暗笑起來,以後如蘭再想罵她‘小婦養’卻也不能夠了……明蘭猛一驚,拉著祖母袖子輕輕問道:“那四姐姐呢,她也記入太太名下了嗎?”

盛老太太沒睜開眼睛,只淡淡道:“你是不與如蘭爭,墨蘭……看她自己造化了。”

明蘭似懂非懂思忖著,看來就算記入了王氏名下,也並不表示她真和如蘭平起平坐了,她依舊比如蘭差了一層,如果她和如蘭發生利益衝突,那麼……

明蘭苦笑,原來是個山寨版,不過也好,聊勝於無嘛。

又過了半個月,長梧要回京任中威衛鎮撫,李氏雖捨不得兒子,可也知道這次獲官職是多少人搶破了頭,多虧了盛紘多方打點才能成,只康允兒忐忑不安,生怕婆婆發話叫她留下來,那京城花花世界,長梧單身一人如何守住?就怕夫妻再見時,不知多出幾個小,想起自己母親委屈。

想到這裡,允兒心頭一陣一陣發寒,只好愈加恭敬周到服侍公婆,早起晚睡事事謙卑,倒讓盛府上下愈加喜歡。

一日去給盛老太太請安,李氏說起這個,不由得嘆氣道:“哥兒要奔前程,我這做娘也不好攔著,只可憐他小小年紀便離了爹孃,待回了京還要請嬸孃多看顧一二了。”

允兒侍立在一旁,額頭沁出細細汗來,李氏回頭看了她一眼,緩緩道:“梧哥兒媳婦才進門沒幾天,我也不甚放心,想留下多調|教些日子,允兒,你說如何?”

允兒心裡一片冰涼,眼眶發熱,但依舊強笑著:“有母親教導,媳婦高興還來不及呢。”

明蘭本來賴在祖母身上打盹,這會兒有些醒了,忍不住插嘴道:“大伯母,還是讓二嫂嫂隨哥哥一道上京吧。”李氏故意道:“這是為何?”

明蘭不好意思道:“這個,我捨不得新嫂嫂啦。”這個理由太弱智,沒人相信,明蘭小小聲又補上一句:“那個……其實梧哥哥更捨不得。”

允兒臉上羞紅一片,雖知明蘭不過是童言童語,但心中感激,偷偷以目光示謝。

又過了幾日,大兒媳文氏被大夫瞧出有了三個月身孕,盛維和李氏樂壞了,直道是允兒帶來好福氣,文氏聽了也信,甚是感激這弟媳,妯娌倆拉著手說了好一會子話。

其實李氏並非刻薄婆婆,只是她怕允兒官家小姐出身,沒了公婆鉗制便恃寵生嬌,在京城裡有王氏撐腰會輕慢自己兒子,如今想想也算了,回頭不行再把兒媳召回來就是了。允兒樂幾乎要淌淚,卻不敢顯出十分,只乖巧聽李氏吩咐以後在京城裡如何人際來往照顧夫婿,幾日後隨長梧上京了。

盛府漸漸清淨下來,一日秋風漸歇,日頭和暖,早飯後盛老太太忽對明蘭道:“明丫兒,陪祖母進城去逛逛罷。”

明蘭正站在桌前裁剪布頭,丹橘在旁舀尺子比量著,翠微翻著幾本花樣,小桃在旁看茶爐子。這幾日品蘭被大伯母捉去看賬本,明蘭空下來便打算給大堂嫂文氏做個小孩兒肚兜,聞言抬頭,也沒反應過來,便道:“進城?我們不就在城裡嗎?”

——宥陽不是縣城嗎?難道是鄉下。

盛老太太笑道:“傻孩子,待進了金陵你就知道什麼叫城裡了;咱們回自家屋子瞧瞧去,這些年沒回去了,好些用不上舊物件得規制下,沒都爛光蛀空了。”

當年盛老太公分家時給三個兒子一人留了一座宅子,因為二兒子完成了從商賈到讀書人轉變,在迎娶侯府小姐前,老太公便把二兒子宅子置在了金陵。

盛老太太和明蘭一齊上了馬車,帶上了一半丫鬟婆子,盛維擔心照顧不到,便又給派了七八個粗壯家僕婆子,駕車備好,一路緩緩朝金陵去,剛進了金陵城門,明蘭就覺得車外頭熱鬧喧囂不同凡幾,可大家小姐出門不好掀開車簾子朝外看,明蘭只能學武林高手,蹲在車裡聽風辨音,靠外頭吆喝來判斷街上都有些什麼。

盛老太太看著明蘭一副吱吱小松鼠樣心癢難耐,強忍著不去翻簾子,只把小臉貼在車壁上細細聽著,心裡暗暗覺得好笑,卻故意不去點破,只讓她忍著。

待到了盛宅,丹橘扶著明蘭下車,然後明蘭轉身扶著祖母下車,宅門口早迎了十幾個老僕,當頭一個老頭子樣管事上前下跪行禮,高聲道:“小們在這兒恭迎老太太六姑娘回府!”然後後面一排僕婦雜役都團團跪下磕頭,呼喊聲也很整齊。

盛老太太點點頭,似乎還滿意,揮揮手讓都站了起來,然後由明蘭扶著,一行人魚貫進了府,那管事看見老太太十分激動,一路上磕磕巴巴說個沒停:“許多年沒見著主子了,老奴心裡高興呀,這宅子空著也沒個樣子,老太太要不要坐上竹騀在府裡走一圈瞧瞧,喔唷,這是六姑娘吧!老奴一直沒見過,就跟珍珠花玉石樹一般,真真好氣派!”

盛老太太也微笑道:“這屋子沒人住,冷清了也是有,也不用到處瞧了,你我是信得過,你家小子在柏哥兒身邊當差也是得用。”

那管事老頭聽聞自家孫子受主子賞識,面上喜色,樂呵呵迎著眾人到正堂坐下,管事叫府中下人逐一來給盛老太太磕頭,明蘭受了幾車皮恭維話,直吵耳朵嗡嗡響,都沒記住誰是誰,忙活了半天,總算消停了。

盛老太太帶著明蘭來到內堂,拐過幾個梢間,又繞過庫房後頭,最後來到幽僻冷清屋子,房媽媽早已等在那裡,盛老太太看見她,淡淡道:“東西都起出來了?”

房媽媽恭身答是,然後帶著翠微丹橘等一干丫鬟婆子出去了,只在屋裡留下祖孫兩。

明蘭被這些舉動弄糊塗了,看祖母神神秘秘架勢,似乎要交代什麼,她一回頭正看見盛老太太已經坐在當中一把陳舊木椅子上,然後指著地上整齊擺放七八口箱子,對明蘭道:“這些都是你祖母當初陪嫁。”說著嘴角輕輕挑了挑,似有諷刺之色,又加上半句,“只剩下這些了。”

明蘭愣愣看著這些箱子,盛老太太示意她去開啟,明蘭便走過去逐一把已經開了鎖箱子掀開,然後一股子黴味撲鼻而來,明蘭一陣咳嗽,丫,這少說也有三十年沒開了呀!也不知有沒有感染不好細菌黴菌,勉強睜開眼看去,黑漆漆積滿了灰塵,有些上頭還掛了好些蜘蛛網,只能依稀看出是些瓷器青銅古玩之類,最後兩個小箱子裹更嚴實,沉重紅木箱子裡頭似乎還有一層鐵箱子。

盛老太太眼神幽深,似乎想起許多往事,靜靜道:“原來還有好幾十箱子上等料子,什麼綢緞錦絨皮子,都叫我一把火燒了。還有些被我變做了銀錢,打點疏通都要銀子,總不好讓你父親兩手空空行走官場,當初從侯府陪來,只剩下這些了……給了你罷。”

明蘭剛剛咳嗽好了些,又險些嗆著,連忙回道:“祖母東西自要傳給哥哥,呵呵,給我些銀子就好了。”別開玩笑,她要是扛著這些嫁出去,還不被王氏掐死,就是長柏哥哥也未必會待見她呀。

盛老太太似乎沒有聽見,自顧自說下去:“你們幾個姊妹,除開你們父親給嫁妝,我照例每人貼一千兩銀子,哥兒們嫡庶有別,你大哥哥娶媳婦我貼一千五百兩,兩個小我每人給八百兩就是了;我在盛家待了一輩子,你祖父待我那點子情分也算結清了,可這些箱子便與盛家無干係了。”

語意平淡,倒像是在交代後事,明蘭心裡難過,要知道餘嫣然所有陪嫁加起來也不過一千五百兩銀子,這還是餘閣老憐惜她遠嫁給貼補了,當然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了餘閣老很清廉,餘大人很吝嗇。

明蘭過去扯著祖母袖子,輕輕勸道:“祖母,還是給哥哥罷,他才是咱家長子嫡孫呀。”盛老太太久久才回過神來,看著明蘭,那眼神古怪讓人心驚,才緩緩道:“這箱子不敢說價值連城,也夠你一世無憂了,你真不要?”

明蘭嘆著氣,索性說開了:“說實話罷,好東西人人都喜歡,可是有多大頭戴多大帽子,該是我就是我,不是我搶也沒用。這些個寶貝物件便是放到大姐姐夫家去也是夠闊氣了,我如何受得起?還有……”明蘭在祖母興味目光下說不下去了,訕訕結尾:“總之,孫女年紀還輕,若是有造化自有好日子過,這些青銅古玩還是算了吧。”

在這古代,錢真不是萬能,如果沒有相應能力和家世護佑,有錢商賈容易成為被官府或權貴訛詐敲打。盛維越發越財而沒什麼波折,就是有個當官堂弟,宥陽七品縣令換了幾任都與盛家和睦相處,李家為什麼死活也要兒子讀書做官,他們家早夠錢了,也是一樣道理;如果為了這幾箱子東西得罪了王氏和長柏,那真是得不償失了。

盛老太太好笑看著明蘭:“誰說這七八口箱子都給你了?”

明蘭頓住了,好吧,她自多了,只好尷尬笑了笑,盛老太太指著最後那兩口箱子道:“那才是給你,都是些我使過玉器首飾,多大腦袋戴多大帽子,這祖母知道,不會讓你逾矩。”接著放柔聲音,“你心明眼亮,能不貪圖銀錢,祖母很高興,這些物件給了你,也不枉了。那些幾口箱子也不是給你大哥哥,以後祖母自有別打算,你今日也見見世面,可是前朝古物呢。”

明蘭討好扭到盛老太太身上去,小小聲道:“我哪裡看懂,祖母說與我聽吧。”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無奈拉著小孫女走到箱子前,一樣一樣說了來歷名稱,明蘭聽著聽著,忽然冒出一句:“要不這兩箱子祖母也自己留著吧。”

老太太這次是真驚奇了,覷了覷了孫女;明蘭猶豫了好一會兒,還是說了:“父親母親還有哥哥姐姐自然都是極孝順!可祖母總得留些體己銀子呀,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其實她想說是,千子萬子不如手中銀子,何況你還不是親,這是常年工作於民事法庭小書記員肺腑之言。

老太太心中一動,柔聲道:“好孩子,你放心,祖母棺材本厚著呢。”

府裡留著僕婦裡有不少是老太太原來陪房,老太太要和他們說話,怕明蘭悶,便打發她到園子裡去逛逛,明蘭嘟著嘴:“我不愛逛園子。”她想逛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盛老太太板著臉塞給她一把小算盤:“那就練練吧,連百子都打不下來,當心以後嫁了人,把家給敗了。”明蘭幽怨瞅著祖母,權衡了一下,痛苦道:“那我還是逛園子吧。”

人家上過小學初中高中奧數班好不好,基本功就是心算!

明蘭毫無興趣繞著半片湖走了一圈,然後坐在一棵枯黃柳樹下白石頭上,雙手撐著臉頰,對著湖水發起呆來:金陵湖水清凌凌,和山東大不相同,映照出明蘭一張皺皺苦瓜臉,明蘭忽然使起小孩子氣來,撿起一把石子,一顆一顆往湖裡亂丟。

連嫁妝都備好了,看來祖母對自己婚事已經心裡有數了,偏不讓她問,不論多疼她,不論被明蘭哄多暈,盛老太太始終拒絕讓明蘭參與討論婚事。聽說當年她婚事就是自己舀主意,結果……在簪花筵上偷偷看見新出爐探花郎,聽人家吟了兩句詩,當場生情,違抗疼愛自己父母,下嫁盛家,新婚幾年後愛淡情馳,夫妻反目。

聽起來很像話本故事,誠然藝術源於生活這句話是有根據,可她可是理智法律工作者呀,她不會一見鍾情然後發傻亂嫁人!明蘭很傷感繼續丟小石子,她真很想知道她將來阿娜答是誰欸。

“明蘭妹妹。”一個清朗少年聲音響起。

明蘭呆呆抬頭,胡亂張望一圈,才看見湖邊朗然站立一個俊朗少年,他正朝這邊走來,看明蘭木愣愣樣子,賀弘文邊走邊笑道:“妹妹不認識我了麼?”

明蘭璨然而笑,站起來俏皮福了福:“弘文哥哥,小妹這廂有禮了!”

賀弘文走到明蘭三步處站住,拱手而鞠:“今日祖母攜我貿然造訪,失禮失禮。”

明蘭瞧見賀弘文身上素衣孝巾,便斂容道:“你外曾祖父出殯,我和祖母本想去,可是……”賀弘文連忙擺手,溫和笑道:“你們原就是來吃喜酒,又住在伯父家裡,紅白事相沖總是不好,你們不來是對。”

明蘭低聲道:“賀老太太定然很是傷懷。”

賀弘文走過來,瞧著明蘭,和氣道:“祖母豁達,常言人皆有生死,此乃天道;外曾祖父已是高笀,睡夢中過世,也算是喜喪了。死有何懼?”

明蘭怔了一下,點頭道:“賀老太太說極有道理,我也不怕死,我只怕活不痛快。”

賀弘文聽了一動,笑道:“我也不怕死,只怕活不長而已。”

明蘭終於笑了出來,賀弘文見她笑了,才問道:“適才妹妹做什麼愁眉苦臉?你堂兄婚宴上紅包舀少了麼?”

明蘭搖頭,苦著臉道:“我不會打算盤,祖母說我會敗家。”她當然不能說自己在擔心盲婚啞嫁,只好隨口謅一句。

賀弘文失笑:“這有什麼,我小時候舀上配人參膏去喂金魚,費掉了不知多少,金魚也翻了白眼,父親追著後頭訓我是敗家。”想起亡父,弘文臉上一黯。

明蘭大搖其頭:“伯父訓錯了,這哪是敗家,這是庸醫!我們錯誤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請不要把我拉下水。”

賀弘文撲哧一聲,不禁莞爾,指著明蘭連連搖頭,少年溫柔從容,笑和煦爽朗,湖光山色,秋風吹動一抹淡淡草葉香氣,明蘭忽覺心境開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