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君兩人在南陽沒有停留太久。

在確定蘇君沒有受到魔性影響之後,儘管不看好蘇君的路線,但任海泊還是很盡心地,將葵花真經精要傳授給蘇君。

這確實是一位很和藹的老人,如果不考慮他那恐怖到,幾乎可以毀天滅地的武道修為。

兩人大概在南陽多留了一天,期間關鋒罕見地沒有再說什麼怪話,只是看著蘇君的目光,總有些古怪,又帶著些嘲弄。

反而是傅嫣魚又來找過蘇君幾次,兩人還是以神意拳對練。結果當然不會有兩樣,傅嫣魚被打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到最後傅嫣魚甚至忍不住,跑去向任海泊求教,要如何才能打贏蘇君這種對手。

任海泊只說了一句話:“等你的拳意能直接攝人心神,拳未出,意先動,自然不怕他了。”

於是傅嫣魚開始以兩倍於以往的鬥志,投入到練拳大業中去。

蘇君本來打算第一天到南陽,第二天就啟程回去的,但最終還是多留了一天。

來自任海泊所傳授的葵花真經,確實對蘇君幫助很大,一些從文字中無法領會的意圖,在任海泊的講解下,都變得清晰起來。

葵花真經的經脈圖異常複雜,裡面幾乎每一條都有著至關重要的用途,輕易無法刪改。

而行功圖只是一個標準規範,具體到每個人身上,幾乎都會有為數不少的細微改動,這時候就體現出,一個好老師的重要性了。

任海泊只是讓蘇君當著他的面搬運一個周天,就立即指出了路線中的不少錯誤。

不過老爺子看蘇君行功時,卻露出了幾分疑惑之色:“按說你練葵花真經也就半年,怎麼行功如此純熟?”

蘇君的真氣運轉沒有半點滯漲,明明是有不少瑕疵的行功路線,卻有著極高的熟練度,就好像練了幾十年一樣。

蘇君對此也只能表示:“可能是我在練這門功夫上,有著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天賦。”

……

南陽之行短暫而又充實,充實到蘇君在返程的路上,還在琢磨著葵花真經的細節。

任海泊的指點對他來說極有效果,不光是幫他調整了行功路線,讓他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練功,更是幫他提高了眼界。

如果說之前蘇君始終只是一個初學者,是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修煉,那麼現在就截然不同了。

他一度站在秘籍編寫者的角度,去看內功的每一條經絡,外功的每一門練法,瞭解它們在內外交匯中的作用。

如此再回過頭來修行時,他就能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最為正確的選擇。

“沒事就行了,至於他們怎麼說,不必放在心上。”趙影昭見蘇君一路沉默不語,不由開口安慰道。

任海泊住在南陽不是什麼秘密,來拜訪他的人也絡繹不絕,所以他對蘇君的評價根本不可能瞞住。

以後蘇君走到外面,明面上或許沒人會說什麼,可是暗地裡“那就是被任老爺子說沒武者之心的”這類話總不會少。

趙影昭怕蘇君會留下心理負擔,嚴肅說道:“大宗師看走眼的例子,每年都有一大堆,尤其是任老這樣愛評判人的。”

“十年前,就是被他評為‘神意封頂’的荊康悅,突然從神意第三步一步登天,成為聯邦最年輕的大宗師,年僅四十五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蘇君看她這麼認真地解釋,不由笑了笑道:“我沒事。況且人家也只是說我沒有武者之心而已,有什麼了不起的?”

這話讓趙影昭怔了怔,沒明白蘇君想表達什麼。

於是蘇君又補充了一句:“誰說沒有武者之心,就不能晉升大宗師?”

這輩子他可不是那搞笑的劍客了。

……

等蘇君兩人回到安城,先是收到了一個意外的訊息——江九做東,請寧妃嵐和蘇君一家人吃飯。

這個“一家人”,江安琦同學是肯定要到的,蘇然可來可不來,趙影昭和蘇君兩人嘛……

“你去吧,我有事。”蘇君接完江九的電話,就把活丟給了趙影昭。

“他說什麼?”

“江九查到了是誰在背後做局,這件事和小安無關。”

“二哥……”江安琦在一旁嘴角微抽道,“能不能不要叫我小安……”

蘇君奇怪地看了看他:“那叫老安?”

“……”

“行了行了,一看你就平常不關心老四。”趙影昭打斷兩人無聊的對話,“老四跟我去見一見寧妃嵐吧,你以後要打職業賽的話,不妨也加入天河。”

江安琦的臉色更無奈了幾分:“大姐,我的老師是宗越先生……”

宗越隸屬於百人堂俱樂部,同樣是職業賽事裡的頂級豪門,跟天河沒什麼仇,但也是競爭對手。

“哦,你怎麼不早說?”趙影昭瞪大了眼睛。

……

“寧小姐,請你聽我說。”華憶站直了身體,神情嚴肅地說道,“那個江九給出的證據,根本不能證明江安琦與此事無關!”

比起江安琦不負責任的兩個兄姊,江九可就盡職盡責多了。

他自從上次跟蘇君分別之後,就一直在調查這件事的幕後底細,順著郭子明這條線去查,還真查到一些東西。

根據他的調查結果,佈局者為仙林郭子明的仇人,而江安琦不過是適逢其會,被作為嫁禍物件罷了。

而且也正如蘇君所說,屍檢結果顯示郭子明是早就被人下手,暗中傷了臟器,戰鬥中必然會出現內臟出血的局面。

他在查到這些之後,第一時間聯絡了寧妃嵐,又表示願意做局,為雙方調解誤會。

寧妃嵐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旁邊的龔老卻知道,自家徒弟很少生硬地拒絕別人,這時候怕是不好開口。

於是他站起身來,拄著手杖道:“華先生,這件事我們自然會有判斷,請你出去。”

華憶見到龔老出面,頓時感覺心中有些發涼。他同樣瞭解寧妃嵐的性格,正是想以“死纏爛打”之勢,看看能不能跟著過去。

只要能介入到雙方的交流中,華憶就有把握把這場調解攪黃。

不過華憶向來都明白如何審時度勢,眼見事不可為,他只得露出一個遺憾的神情,然後轉身告辭。

“等等。”寧妃嵐突然開口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