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現召喚人才:常遇春(召喚人才)、沐英(附帶人才)

資訊觸人:秦瓊

“老常和沐王爺,大明開國功臣。﹎> >吧﹎ w`w·w=.=”

劉芒熟悉這兩個人,要感謝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

婉兒的檔案袋裡,沒有他們的資訊。

倒是劉伯溫出使青州,途徑洛陽拜會朱儁時,收集的情報裡,有這兩人的名字。只因他們軍職太低,並未引起劉伯溫的重視,所以並未向劉芒彙報。

朱儁是朝廷的人,和劉芒的關係很不錯。沒必要去挖他的牆角,等以後有合適機會,再將兩人收入麾下就是了。

……

年底,周圍勢力消停了,朝廷的事也少些,劉芒終於有些空閒。

但劉芒不敢放鬆,每天晨讀,有了空閒,就向武松討教拳腳功夫。

劉芒之前跟燕青、花榮、滿桂、林沖學過功夫,武松算是劉芒第五個師父。

武松的拳腳功夫,威猛快捷,且極具實戰性。

經過以前的訓練,劉芒已具備了眼神、身法基礎,武松以傳授拳腳基本功為主,同時監督劉芒,加強力量訓練。

武功基礎訓練,以拉伸、站樁、力量和各種翻滾為主。

而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是站樁和涮腰。

所謂練拳不練功,老來一場空;更有練武不練腰,終究藝不高。>>吧_﹍w·w`w`.-y-a-w·e·n=8=.=c=o=m

站樁時間一天天增加,涮腰的難度一天天加大。每天練完功,劉芒累得腿都邁不開步,身上瘀傷不斷。

練習基本功最是枯燥,且進展緩慢。只有持之以恆,方能見到成效。

劉芒練功辛苦,婉兒看了心疼,勸劉芒別自討苦吃。無垢也心疼,但她一直鼓勵劉芒堅持。

劉芒把練功當成磨練意志的過程,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

吳用等人接到秦瓊賈思勰。終於在新年前的一天,趕回安邑。

秦瓊在路上招募了高昂,劉芒高興。而秦瓊帶回了賈思勰,還觸了常遇春沐英的訊息。這才是奇功!

確認常沐二人在朱儁軍中,劉芒放心了。他更開心的,是秦瓊帶回賈思勰,但賈思勰卻愁眉不展。

來河東這一路上,常有白波軍出沒。賈思勰受到不少驚嚇,哪高興得起來。

更讓他不捨的,是那個小山谷。那是他千挑萬選,才找到的地方。氣候最為適合。如今被迫離開,沒有合適的實驗田,賈思勰心急啊!

“賈先生不要擔心,河東、幷州各地,任由先生挑選。先生研究農學,是造福萬民、利在千秋的大功業,劉某保證全力支持!”

“果真?”

“先生培育秧苗所需一切用度。全部由幷州支付。先生的衣食住行開銷,也全有劉某承擔。另外,我給先生配備十名老實本份,會農活的老兵,任由先生差遣使用。先生家人尚在青州,我這就給青州劉刺史去信,將先生家人接來河東。”

“老朽感激不盡……”

賈思勰激動啊,他沒想到自己會受到如此優待。_8﹍﹍﹏w=w-w=.他不追求生活的奢華,但劉芒提供一切,讓他再無後顧之憂。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農學上。

賈思勰行大禮拜謝,劉芒趕緊以大禮回拜。

“先生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劉某一定滿足。”

“春日將至。賈某想選幾家農戶,在大田試種新種子。”

“沒問題。先生儘管挑選合適的田地和農戶,農戶試種期間,州府給予補貼。”

對賈思勰這種專業人才,沒有什麼比支援他們鍾愛的事業更讓他感動。

“得遇劉公,賈某之幸;漢有劉公。萬民之幸!”

“某公”是對有地位、有聲望的人的尊稱,但只有到了一定年齡,才能享受這樣的尊稱。劉芒雖身居高位,但他這個年齡,是不可能被人稱為“劉公”的。

賈思勰無以表達激動心情,不自覺地稱呼小自己二十幾歲的劉芒為“劉公”,絕無半點阿諛奉承,只因無法表達內心的激動。

“賈某今日就想動身尋找合適的地點和農戶。”

“不可!”

“啊?為何?”

“明天是新年,賈先生再著急,也要吃了團圓飯,過了年再說!”

在劉芒身上,絲毫沒有割據一方諸侯強霸之氣,只有親人般的關懷。賈思勰終於有了盡情施展專長才學的機會,心情舒暢,彷彿人都變得年輕了……

……

子夜剛過,銅鏡震動。

初平四年,夏曆癸酉年正月初一,暨公元193年2月19日。

恭喜星主年長一歲!

新年開啟,年齡增長,武力+2,智力+2

五圍變化提醒:

統御:7o

武力:66

政治:66

智力:62

魅力:76

五圍總計:34o

五圍總和達到34o,獲得開啟系統資訊機會一次。

抽獎的禮包,好像順眼了很多。不過,抽取的資訊,依然有些雞肋。

恭喜開啟統御人才細分資訊!

小貼士:統御人才細分為戰略型、戰術型、理論型,細分資訊將在人才型別中標註。不同細分型別,不會生召喚衝突。

後面,還有幾條資訊:

武力過65,獲得武力專屬四星召喚機會一次。

新年特別贈送特殊人才一星召喚機會一次,僅限新年當天使用。

召喚人才成功!

型別:特殊

姓名:未知

原屬時代:隋

四圍:智力91

特點:教育

又是一個無從猜測的人才,索性不費腦筋……

……

新年。

這個時代,更重視節氣,而非新年。新年遠不如立春、冬至的節氣受重視。

天子率百官簡單拜祭了天地,返回朝堂,詢問眾臣屬,有無要事商議。

太尉楊彪奏曰,議定百官後,很多官職空缺。尤其是國子監缺員最多。國子監博士,有為天子講解經史的責任,建議選拔飽學之士,以補缺員。

太尉領九卿中太常、衛尉和光祿勳三卿,而國子監歸屬太常寺,楊彪提出此議,很正常不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多數朝臣附議,並紛紛舉薦天下飽學之士。

只是,眾朝臣推薦之人,多散居在冀州、青州、荊州及遼東等地,被推舉者,很多已被當地諸侯徵辟。

諸侯心思各異,他們會找各種理由,拒絕放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來朝中。而肯放的,一定是只善空談,沒有真本事的人。

安邑尹寇準奏道:“河東郡汾陰縣,有飽學之士,姓王名通,字仲淹。通經史,曾在蜀地任書佐,剛剛辭官返鄉,著書講學,可徵辟來朝。”

寇準剛剛說完,侍中胡邈胡敬才便奏道:“王仲淹好自求名,華而不實。且其所著《中說》,對先賢之說,多有曲解篡改,不宜遴選入朝。”

胡邈的說法,得到李楨等人的附議。

而附和胡邈李楨的,多是和二袁二劉關係密切的朝臣。

這幫傢伙,又來挑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